牡丹花國色天香,雍容華貴;而風雨給人對於花草來說,是一份摧殘,更是一份鍛造。熟悉牡丹花的花友都知道牡丹與武則天的典故,相比而言,一點風雨對牡丹花來說,未免不是更凸顯牡丹花美與堅韌的時候。
近幾天菏澤多雨,天氣纏纏綿綿的也飄起了幾天的雨花,時而細點雨絲,時而點大如豆。落在牡丹花上,透出水晶般的雨水看牡丹,仿佛嵌在水晶球一般,顯得那般乾淨、透穎,是那般的一塵不染,讓人忍不住停下足來慢慢欣賞。
細雨中撐一把小傘,漫步在牡丹園的小路上,沒有了平日的人來人往,也少了凡塵宣洩。空氣中似乎比平時要乾淨很多。只有牡丹花的淡淡清香瀰漫在身邊,縈繞久久不能散開。
看那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並沒有因為人少而有絲毫的猶豫,仍然冒著風雨倔強的佇立。站在那朵花旁,沒有一絲雜念,就這樣認真的看著它,似乎看不夠。曾想,換做是我,是否有勇氣在如此天氣這般肆意。
雨天的公園人極少,怕是多數人都不願在雨天出門。相比之下,牡丹雖然冒雨是不得已而為之,卻又因為風雨增加了一層磨礪,讓花更香,景更美。
但難免也會收到挫折與失落,人都說花以人為榮,人以花為美。經歷過風雨之後的牡丹花,帶著穎穎雨點,如放大鏡般,把牡丹每一朵花瓣都映襯的清晰美妙。
牡丹雖貴為花中王者,但雨中的牡丹則更見嬌豔。細雨洗去了塵埃,牡丹愈加明麗潔淨。清風拂動,瓊枝搖曳。凝雨帶露的牡丹,仿佛一位千嬌百媚的美人,讓人呆呆的看著,似乎在期盼著什麼……
雨中牡丹花,色彩更加明豔,香氣撲鼻,但又多了一份乾淨,少了一份世俗。如沉落世間的仙子,處處透露著高雅與不俗。
雨中牡丹花的姿態與雨水交織,姿態更為沉穩,韻味讓人沉醉,更顯得端莊大方,如涅槃鳳凰,透出嶄新的從不曾發現的那份美。
牡丹花朵綠葉均勻細密沾滿雨珠,晶瑩透亮,添幾分綽約,應了蘇軾那句雨中牡丹詩:「霏霏雨露作清妍,爍爍明燈照欲燃」。
都說牡丹是有靈性的,她們對待風雨的態度似有不同:單瓣的「玉板白」、「盤中取果」花形單薄,瓣蕊半合,像在自我保護;而「胭脂紅」、「趙粉」等重瓣花迎風傲雨,昂首向天,毫無怯意。
遠處的牡丹花似乎藏匿於細雨中,漫步在牡丹園,花豔泥土香,相比於人工灑水,更為真實自然。
也難怪蘇軾曾作《雨中牡丹》
霧雨不成點,映空疑有無。時於花上見,的皪走明珠。秀色洗紅粉,暗香生雪膚。黃昏更蕭瑟,頭重欲相扶。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午景發穠麗,一笑當及時。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
幽姿不可惜,後日東風起。酒醒何所見,金粉抱青子。千花與百草,共盡無妍鄙。未忍汙泥沙,牛酥煎落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