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暫時存在的家」,90後藝術家獲得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曝光獎

2021-02-20 藝術新聞中文版
©徐冠宇,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The Dining Room,2018金黃水晶吊燈、組合音響、燭臺、淡雅的壁紙,配以簡潔明快的裝修風格構成了一個日常家居空間,散落在房間四處與角落中的照片記錄了更多場景敘事,仿佛指引出一條線索來讓人探究更多,卻並未提供一個集中的焦點。唯有畫面盡頭的兩個人物與觀看者對視,提供了讓眼光安放的角落。這件名為《餐廳》(The Dining Room)的作品,是藝術家徐冠宇所創作的「暫時存在的家」(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系列中的一張。而他剛剛摘得2020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的「曝光獎」。創立於2019年的「曝光獎」重點聚焦具有突破性的先鋒攝影創作,通過為新興與實驗性畫廊提供展示平臺,持續助力亞太地區攝影及影像藝術界的發展。

徐冠宇1993年出生於北京,2019年畢業於芝加哥藝術學院。「暫時存在的家」創作於2018-2019年,藝術家將長期以來收集的時尚雜誌海報、家庭照片以及早先的攝影作品拼貼在他父母北京的家中,並將其拍攝記錄下來,以錯綜複雜的分層攝影裝置的形式,打破了這個空間的常態。藝術家每天趁父母出門的時候進行「導演」,再等父母回家前悄悄將照片撤下,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拼貼所創造出的視覺空間傳遞了藝術家對於家庭和社會關係之間的一種思考,家被重新定義為一個自由和反叛的自由空間。
©徐冠宇,Suspension,Shanghai I,2020在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的網上展廳中,還呈現了徐冠宇的新作品「懸停」(Suspension),是他因COVID-19在芝加哥經歷了四個月的封鎖之後所創作的最新系列,藝術家通過3D軟體重現了芝加哥和上海的街道,構建了一個半製圖半建築的空間。表達了他作為一個在疫情期間旅居美國的外國人的無力,以及他對審查及政治權力所造成的僵局的感受與反應。©徐冠宇,One Land To Another,Photographers,2018圍繞著獲得曝光獎的作品,《藝術新聞/中文版》專訪徐冠宇,談起他是如何通過挑戰個人經歷和家庭關係,來反思社會給予個人的桎梏Q:「暫時存在的家」中的很多照片素材,可以追溯到你從2014年到2018年在美國各地拍攝的系列「去往另一片陸地」(One Land To Another),這個系列的拍攝場景也大多是陌生人的家中,兩組照片同樣涉及到對私人領域的介入,可否談談它們之間的內在關聯?徐冠宇:兩個項目都涉及到了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關係。在「去往另一片陸地」中,所展現的是同性戀群體或非白人同性戀群體的私人空間和表演性之間的關係。這些通常並不為主流媒體及藝術界所看到,這樣的擺拍在文化作品中也鮮少見到,但他們所講述的卻是真實存在的可能。這種被主流社會認知忽視或視為弊病的關係與私人行為,通過表演式的攝影所記錄、留存、和傳播。在「暫時存在的家」中,我將個人、家庭,以及社會關係相連接,通過挑戰個人經歷和家庭關係來反思社會給予個人的桎梏。我在美國所演繹的私人空間與在北京的家庭空間相互碰撞,挑戰的是其對於我個人成長和當下依然不得不遵循的限制。這種衝突更多是一種排比的關係,並無誰先進或落後之分,而是一種在不同社會情形下,審視並質疑對於少數族裔的個體自由的限制。

©徐冠宇,One Land To Another,The Kitchen Table,2018

Q:「家」通常是庇護所的代名詞,而對你來講卻肩負著更多層次的意義。你是如何用作品處理家的關係?在通常所說的「小家」和「大家」的概念中,「大家」往往指集體甚至國家,這在你的照片中也常有體現,比如在Reanimated Bedroom中身披歐盟旗幟的青年和Windows of the World 中的地圖。徐冠宇:可能在接受了中、美的不同教育後,對於「小家」和「大家」也有了新的認識吧。一邊在倡導個人為集體奉獻,另一邊則強調個人自由高於一切。然而現實中,這兩者都不可能實現,不過是一種政治在意識形態較量中的手段罷了。一定程度上,我的作品就是在挑戰兩個虛偽環境對個人的控制,這種將固化思維擾亂和瓦解的視覺形式,將所謂的「正常」異化為陌生與混亂,展現出作為少數族裔在主流所謂的「正確觀念」中不得不體會的異樣、迷失與無奈。這種感受我相信是很多人都體會過的,可能是所謂的非異性戀群體,可能是不同膚色或少數民族,也可能是所謂的外來務工人口。你所提到的兩個作品中的符號即是我對於個人、家庭、社會與不同國家間,當下共同面對的問題的反思。

©徐冠宇,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Windows of the world, 2019

©徐冠宇,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My Desktop, 2019

©徐冠宇,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Inside of my Drawer, 2019
Q: 你的作品中有很多臨時性,在家裡創作的裝置再也無從複製。無論作為一名同性戀者,還是作為一位往來於美國生活的藝術家,你的身份是否經常處於一種臨時地帶中?徐冠宇:是的。當今人們的身份認同普遍是不穩定的,家的概念已被模糊,而個人的身份也很多重,少數族裔的人群更是如此。拋去我個人性向或者在美國作為亞裔的身份,作為在美的「外來務工人員」,我已是經歷各種「法律身份」的窘境。這種不穩定的臨時性、對於固有身份的質疑,我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卻常常會歸咎於個人的脆弱,而非社會環境的不公,這是值得反思的。

©徐冠宇,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The Living Room,2019
Q: 照片記錄並保存了那種暫時性。本次獲得曝光獎的作品還通過網絡進行呈現,網絡上的數據也具有某種永久性,你是如何看待自己作品在線上的呈現?徐冠宇:攝影藝術被網絡廣為傳播是必然的,這些傳播直接、帶有故事性,但確實也缺乏了實體的物質性或是在地的特殊性。我不認為線上呈現應該成為唯一的形式,親臨現場會看到更多細節。這也是我作品中所探討的——我們對於圖像的認知。「暫時存在的家」本身還探討了我們對於常態和傳統觀念的認知。看似直接而真實的圖像並不代表全面的表述與傳播。意義與真相總是留於表面或是片面的,我們快速地接受了當下媒介的轟炸,常常無視歷史、周遭環境不再試圖做更全面的了解。我在美國拍攝的圖像,被帶入新的環境,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它們和新的圖像並置的同時也在互相影響、對峙,甚至是顛覆。

©徐冠宇,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Reanimated Ballroom,2019
Q: 新作品「懸停」,內容更加抽象,標題卻直接指向了芝加哥和上海兩座城市,創作的初衷是什麼?徐冠宇:是一種在疫情下面對無法移動的無奈,也是源自我身在美國,面對中美兩國先後疫情情形的反應。這些抽象的城市道路是懷舊的,但我也努力對抗這種情緒,而選擇理性地加入個人攝影、媒體影像與文字。最近的計劃是基於一些我曾到訪過,近期卻很難再去的城市的創作。這又是一個個體在當下疫情和國際環境下無法移動的反思。

©徐冠宇,Suspension,Chicago,2020

©徐冠宇,Suspension,Shanghai I, Variation I,2020Q: 在你的創作中,種族和性別的問題往往是繞不開的。在這一年裡,美國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種族矛盾的態勢中,這對未來你的創作會有怎樣的影響?你是否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身份政治的話題中去?徐冠宇:全球性的新民族主義、新納粹主義傾向等都愈演愈烈,當下很多國家其實並未真的解決這些矛盾。我個人認為單純的身份政治是有局限的,它也被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形式據為囊中,又被政客和財團所利用。單一探討任何一件事都是很局限的。而作為藝術家,能夠將媒介、社會問題、歷史等元素同時進行反思是很有意義的。我的作品就是在將多維度連接,它是個人的,也是家庭的;是私人的,也是政治的;是東方的,也是西方的.這種多層次、多維度的思考方式在今天卻是普遍缺失的(就像我們以簡單化的方式觀看圖像/新聞)。疫情期間我參加了幾個為非營利機構籌款而進行的拍賣活動。以藝術家和教育者的身份,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方式與社會連接對於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當下也有為舊金山的SF Camerawork義拍的活動。近期,之前被延期的展覽也漸漸開始恢復,「暫時存在的家」將相繼於荷蘭的Breda Photo Festival、英國的Photoworks Festival、法國的Hyeres Festival、荷蘭的Foam博物館、芝加哥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和紐奧良藝術博物館展出。希望有更多觀眾有機會看到。(採訪/撰文:郭鶴天,編輯/孟憲暉)

相關焦點

  • 2019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盛大啟幕
    備受矚目的 2019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 Shanghai)於 2019 年 9 月 19 日在上海展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將持續至 9 月 22 日。作為亞太地區影響力卓著的影像藝術平臺、中國大陸最為國際化的的藝術博覽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今年正式邁入第六年,成為亞太地區收藏家和觀眾探索和收藏影像藝術首屈一指的門戶。
  • 展訊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 和藝術家策展人藏家親密接觸今年至少有20位影像藝術家會蒞臨貴賓預展和貴賓之夜,還不立馬買張貴賓預展邀請函,蒞臨現場和藝術家們把酒言歡談談你對攝影藝術的見地。2019年,第六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從強大的畫廊陣容到特別策展版塊,從公眾項目到全新委約作品,均可看到博覽會對影像藝術實驗性特質的強調。
  • Newsstand127 | 我們送你去2019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第六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將於2019年9 月 20-22 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自亞洲、歐洲、北美的全球28座城市50餘家國內外一流畫廊近200位攝影師和影像藝術家近1000幅攝影作品濟濟一堂,從教科書級大師的經典作品,到活躍在國際攝影和移動影像前沿的藝術新星
  • 『曝光獎』評委60秒問答 | 金善英
    第二屆『曝光獎』現已正式啟動(想要了解更多申請信息,請戳👈)。該獎項由Modern Eye獨家提供支持,最終獲勝方案將在第七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現場免費獲得一個20平米的展位。本周,我們將與『曝光獎』評委之一,首爾攝影博物館策展人,金善英(SUNYOUNG KIM)女士對話,聆聽她對獎項及攝影未來的期待。
  • 【活動】中秋福利,2019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邀您去現場啦
    9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作為亞太地區影響力卓著的影像藝術平臺,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以持續推動和拓展攝影媒介的邊界而著稱。今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在中英兩國團隊和全球範圍的業內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將為觀眾帶來與時俱進的全新體驗。© ERNST HAAS, Surtsey Vocano, 1981. Courtesy of Ostlicht.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 活動合作夥伴:色影無忌 XITEK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XITEK第六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將於2019年9月20-22日回歸上海展覽中心。本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由世界攝影組織和保時捷聯合呈現。感謝活動合作夥伴色影無忌 XITEK 對於博覽會的支持。
  • 小文福利社 | 9月好去處,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來了!
    作為亞太地區影響力非凡的影像藝術平臺、中國大陸國際化程度顯著的藝博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在過去幾年中,對亞洲藝術影像市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亦建立起關於藝術影像媒介權威和活躍的交流平臺。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保持開拓精神,聚焦國際前沿,以博物館品質提供諸多版塊的全新內容,為亞太藏家、觀眾和專業人士提供欣賞和發現影像藝術的上佳體驗。
  • 【校友福利】2018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中秋洋氣指數 MAX 攝影藝術環球之旅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 PHOTOFAIRS | Shanghai )專注於影像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世界攝影組織 (World Photography Organisation) 2014年9月在上海設立了其第一個專注於影像的藝術博覽會。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亞洲七城預熱圓滿結束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PHOTOFAIRS | Shanghai,2017年9月8日-10日,上海展覽中心),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影像藝術博覽會
  • 上海影像周來了!
    、靜物與街拍黑白攝影,再現藝術家在實際與情感層面上有關過去的對話;瑟米爾·陶迪(Sameer Tawde)在現代傳播誌屋Modern Studio舉辦的中國首展「內向者的對話」(Dialogues of an Introvert),這位由絕版影像館(新竹)代理的印度藝術家,剛剛獲得2020年影像藝術博覽會『曝光獎』亞軍,他的攝影作品擅長通過微型布景、真人大小的裝置、道具和舞臺,創造一個幻想世界,來探索社會背景
  • 2020 L.A.P.攝影獎入圍揭曉 | 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
    「L.A.P.攝影獎」由藝術家、L.A.P.畫廊創始人楊達與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組委會共同發起,聚焦影像藝術,旨在發掘並推廣攝影領域的新生力量及專業人才,致力於為更多青年藝術家提供無差別的平臺。同時,希望通過這一獎項聚集藝術愛好者,為影像藝術的展示與交流提供紐帶。
  • 戰報 | 2019影像上海首日:藏家會為「實驗性影像」買單嗎?
    9月19日,2019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藏家之夜在上海展覽中心正式開啟。
  • 光影盛世 2016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360° 回顧
    第三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 Shanghai)於 9 月 11 日完美閉幕。
  • Ran Dian 市場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銷售疲軟,但反響不錯
    文 / 林白麗譯 / 王丹藝為人熟知的上海藝術影像展(Photo Shanghai)於今年更名為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 Shanghai)。雖然有埋怨銷售不佳的聲音,但是人們能在此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共識,即影像藝術博覽會為提升此種媒材的聲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王滿,「房間 73201系列」,噴墨列印,2016,鳴謝那特畫廊「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正致力於創造和建構與攝影市場相關的基礎設施,並與藝術體系建立聯繫。」
  • 自出版徵集公布 | 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
    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首增「自出版物特別展區」單元,希望能藉此單元將更多優秀的自出版物呈現給更多的觀眾。本次投稿共計收到76本藝術家的自出版物畫冊,經過審慎考核及嚴格評選,有24本自出版物畫冊最終入圍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自出版物入圍獎」。
  • 自出版物徵集|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
    -投稿渠道:按「作品 + 作者 + 聯繫方式」投遞包裹至:武漢市洪山區關山大道355號武漢K11藝術村3樓/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組委會(收)/電話:18627895960-投稿作品將被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組委會永久收藏,並做相關展覽展示用途,如無特殊情況不退還,謝謝您的理解。
  • 看展覽|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近景與遠觀」
    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現場。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季成 圖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由 L.A.P.畫廊主辦,以邀請制的形式,共邀請9家專業影像畫廊、11家專業影像藝術書店及2家專業影像藝術周邊店展參展。本次博覽會於2020年11月27日在武漢 K11 藝術村開幕,展期至11月30日。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參展畫廊|絕版影像館
    絕版影像館UP Gallery成立於2009 年是臺灣首座專門以攝影與影像作品展出的藝廊。創辦人廖益嘉同時為藝術家/攝影家在預見影像藝術的獨特性也堅信影像藝術的價值與地位遲早在臺灣會被認可,因此決定在家鄉新竹設立實體藝廊空間。他認為臺灣需要一個獨特的場域讓攝影與影像藝術擁有展出平臺。而畫廊名稱象徵初衷: 提升臺灣的攝影與影像藝術價值並確立版次的觀念。
  • 更名後的影像上海藝博會如何觸動攝影市場?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 Fair)在滬開幕,這是展會更名(原名「Photo Shanghai」)後的第一次亮相,集中呈現了來自15個國家、24個城市的50餘家畫廊的作品,展商數量與去年持平,卻有四分之一的畫廊首次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