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排骨
香菇燒鴨
番茄炒蛋
木耳娃娃菜
冬瓜龍骨湯
從昨天深夜到凌晨,朋友圈被《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刷屏,可以說視頻炒雞走心,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才導致引發朋友圈新一輪的刷屏海嘯。
視頻中描述的是一個初到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不知如何炒西紅柿雞蛋,為了招待他的朋友,男孩發微信向母親求助。隔著時差的大洋彼岸,為了及時教會兒子,母親和父親大半夜爬起來,到廚房為他錄製炒蛋教學視頻。最後,男孩做出了滿意的西紅柿炒雞蛋,他的聚會很成功,朋友們也都很開心。
看完視頻的末尾片段之後,突然想起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父母眼中,你的世界,大於全世界!下面小編收集了部分網友的評論,其中不乏溫情,你是否也有同感?
@ 黑鳳梨:想家了。。。想吃嗎媽媽的餃子,因為我媽做的西紅柿不如我做的好吃。。。
@ 吳:猜中了開頭,也猜到了結尾。可是眼淚卻怎麼也止不住。離家5年,很久沒吃到媽媽做的番茄炒蛋了
@行動:我不敢問他們怎麼炒。畢竟問我媽,啥也不會做的她只會問我爸,然後我爸就會懟我:你怎麼這麼笨,你答應老了跟我們一起住,我就教你。
@ Dong: 翻閱我的微信收藏,第一條,2013年9月,我剛上大學,我問媽媽,西紅柿炒雞蛋怎麼做,她的回覆是我第一條微信收藏。我知道百度知道菜譜,但是我也知道,父母做的番茄炒蛋,一定是最好吃的,我愛的味道。
@GH: 特別想念我媽,那年在澳洲告訴我怎麼做白案饅頭,醪糟米酒,武漢豆皮的日子
@ 熱愛生活:放假出國happy的時候,發回來的照片,無論多晚,是不是有時差,爸媽都是秒回。看視頻真心是淚奔。今年過年帶爸媽出國玩一玩~
@雪Y中松YB:同學羨慕我可以見識外面的世界,我羨慕他們可以每月回一次家。
@小野五郎:一個在外生活了3年,其實早就學會了做很多菜,但仍然習慣在做菜前打個電話問一下媽媽這道菜怎麼做,其實不是自己不會做,只是想要告訴爸媽:兒子在外過得挺好,會自己做飯,吃的飽穿的暖,你們放心。
@和風日煦:媽媽已經離開我26年了,永遠忘不了那一碗普普通通的雞蛋湯,那是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 潘:好扎心、好感動😹這個題目應該叫「別人的媽媽」 如果是我媽,他一定說我不會!讓我走遠一點【無奈臉】
@JOJO: 我記得在。。。剛好遇到播放舌尖上的中國,我是在圖書館用youtube看的,哭到不能自已。很開心那年夏天帶著爸媽自駕遊遍歐洲還有🇬🇧,是我們一家人最美好的記憶!
@ Laria : 一早上全是番茄炒蛋… 換做我媽… 她根本不會醒的…
@ sambag:自從孩子去倫敦留學,手機上關注了兩個地方的天氣預報,一個是上海,一個是倫敦,希望孩子在的地方都是好天氣。
@生梨:半夜哭成淚人,想念兒子! 兒子也經常微信詢問如何做某道菜,天下父母的❤️都是一樣的,沒有時差,永遠待機狀態。
@Clarence: 每次自己煮方便麵吃都能想起爸媽的話,「不能給你做飯了,你在外面好好照顧自己,別管錢,吃好的」。
@Coco: 一樣的12個小時的時差,一樣喜歡吃番茄炒蛋……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如此感同身受……視頻2分40秒就是我們留守爸媽真實生活狀態…感動😹
@ Joey: 難道只有我會質疑番茄炒蛋為什麼要放大蒜和胡椒粉,感覺這樣根本不會好吃啊。我是真吃貨
@ Angus: 女朋友發給我的時候,以為她要教我怎麼做番茄炒蛋(我們對於番茄炒蛋是否放糖這件事已經爭執很久了)
@ KO4:番茄炒蛋,究竟是先放蛋還是先放番茄,這個對我來說的千古之謎終於揭曉了。
@ Dirge: 看到標題,我以為真的是番茄炒蛋教程
從昨天深夜到凌晨,朋友圈被《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刷屏,可以說視頻炒雞走心,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才導致引發朋友圈新一輪的刷屏海嘯。
視頻中描述的是一個初到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不知如何炒西紅柿雞蛋,為了招待他的朋友,男孩發微信向母親求助。隔著時差的大洋彼岸,為了及時教會兒子,母親和父親大半夜爬起來,到廚房為他錄製炒蛋教學視頻。最後,男孩做出了滿意的西紅柿炒雞蛋,他的聚會很成功,朋友們也都很開心。
看完視頻的末尾片段之後,突然想起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父母眼中,你的世界,大於全世界!下面小編收集了部分網友的評論,其中不乏溫情,你是否也有同感?
@ 黑鳳梨:想家了。。。想吃嗎媽媽的餃子,因為我媽做的西紅柿不如我做的好吃。。。
@ 吳:猜中了開頭,也猜到了結尾。可是眼淚卻怎麼也止不住。離家5年,很久沒吃到媽媽做的番茄炒蛋了
@行動:我不敢問他們怎麼炒。畢竟問我媽,啥也不會做的她只會問我爸,然後我爸就會懟我:你怎麼這麼笨,你答應老了跟我們一起住,我就教你。
@ Dong: 翻閱我的微信收藏,第一條,2013年9月,我剛上大學,我問媽媽,西紅柿炒雞蛋怎麼做,她的回覆是我第一條微信收藏。我知道百度知道菜譜,但是我也知道,父母做的番茄炒蛋,一定是最好吃的,我愛的味道。
@GH: 特別想念我媽,那年在澳洲告訴我怎麼做白案饅頭,醪糟米酒,武漢豆皮的日子
@ 熱愛生活:放假出國happy的時候,發回來的照片,無論多晚,是不是有時差,爸媽都是秒回。看視頻真心是淚奔。今年過年帶爸媽出國玩一玩~
@雪Y中松YB:同學羨慕我可以見識外面的世界,我羨慕他們可以每月回一次家。
@小野五郎:一個在外生活了3年,其實早就學會了做很多菜,但仍然習慣在做菜前打個電話問一下媽媽這道菜怎麼做,其實不是自己不會做,只是想要告訴爸媽:兒子在外過得挺好,會自己做飯,吃的飽穿的暖,你們放心。
@和風日煦:媽媽已經離開我26年了,永遠忘不了那一碗普普通通的雞蛋湯,那是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 潘:好扎心、好感動😹這個題目應該叫「別人的媽媽」 如果是我媽,他一定說我不會!讓我走遠一點【無奈臉】
@JOJO: 我記得在。。。剛好遇到播放舌尖上的中國,我是在圖書館用youtube看的,哭到不能自已。很開心那年夏天帶著爸媽自駕遊遍歐洲還有🇬🇧,是我們一家人最美好的記憶!
@ Laria : 一早上全是番茄炒蛋… 換做我媽… 她根本不會醒的…
@ sambag:自從孩子去倫敦留學,手機上關注了兩個地方的天氣預報,一個是上海,一個是倫敦,希望孩子在的地方都是好天氣。
@生梨:半夜哭成淚人,想念兒子! 兒子也經常微信詢問如何做某道菜,天下父母的❤️都是一樣的,沒有時差,永遠待機狀態。
@Clarence: 每次自己煮方便麵吃都能想起爸媽的話,「不能給你做飯了,你在外面好好照顧自己,別管錢,吃好的」。
@Coco: 一樣的12個小時的時差,一樣喜歡吃番茄炒蛋……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如此感同身受……視頻2分40秒就是我們留守爸媽真實生活狀態…感動😹
@ Joey: 難道只有我會質疑番茄炒蛋為什麼要放大蒜和胡椒粉,感覺這樣根本不會好吃啊。我是真吃貨
@ Angus: 女朋友發給我的時候,以為她要教我怎麼做番茄炒蛋(我們對於番茄炒蛋是否放糖這件事已經爭執很久了)
@ KO4:番茄炒蛋,究竟是先放蛋還是先放番茄,這個對我來說的千古之謎終於揭曉了。
@ Dirge: 看到標題,我以為真的是番茄炒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