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頭的椽子先爛,一個優秀的人,該如何學會自保?

2021-01-08 道訊

作者|道君

在我國民間諺語中,有一句話「出頭的椽子先爛」,蘊含著豐富的而深刻的為人之道。這句話說的是,一個鋒芒畢露的人,一個脫穎而出的人,往往會受到打擊,成為眾矢之的,最終往往沒有好的下場。那麼,問題來了,優秀的人就應該被埋沒嗎?如果優秀的人都不敢露出頭角,那麼怎麼脫穎而出?優秀的人才不敢出面挑起大梁,那麼這個社會如何進步?

所以,有人就開始質疑我們老祖宗的智慧,認為是糟粕,遏制了人才 的發展。而事實上,任何事物我們都是一體兩面的,我們也應該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過「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不敢為天下先」,其中的「不敢為天下先」說的是和「出頭的椽子先爛」是一樣的道理。老子的意思是說,遵循自然之道,不要刻意地去在人群中彰顯自己,拔高自己的位置,不然的話就會受到排擠、打壓。換個思維來講,屋頂的椽子都是整齊劃一的,為什麼獨有一根要出頭呢?它一出頭,就破壞了和諧的局面,顯得和其它椽子格格不入,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不主動彰顯自己,並不代表不能脫穎而出。中國還有一句古話「是金子都會發光的」,也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你是真的人才,不用刻意去表現,大家終會發現你的光芒。一個人自己主動呈現出的光芒和別人發現的光芒,自然是不一樣的。主動呈現的光芒,你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可能會刺激到某些人的眼睛。但是,別人發現的光芒就不一樣。

所以,不管是古諺語「出頭的椽子先爛」還是老子所講的「不敢為天下先」都依然是顛撲不破的智慧。古往今來,因為表現太過出眾而遭致殺身之禍的案例數不勝數。其中,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三國智士楊修,裸衣罵曹的禰衡,都是這樣的典型。而曹操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中成為一代豪傑,就在於他懂這種生存的智慧,相比大家對他戰敗被馬超追趕,一路割須棄袍的故事都印象深刻,之所以這麼做都是為了自保,不至於太過顯眼而成為目標。還有,在古代打仗,將領不敢單獨騎白馬,也是怕太過出眾而成為靶子。

因此對於一個優秀的人,《道德經》給出了自保的哲學:「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不主動地自我顯擺,所以能夠顯明四達;不自以為是,所以能夠洞察真相;不自吹自擂,所以能夠成就功業;不自命尊貴,所以能夠被擁戴為官長。這裡面有一個很微妙的關鍵,就是你的才能是自我暴露還是被別人推崇。

小結:

出頭的椽子先爛,一個優秀的人,該如何學會自保?對於優秀的人,如果不懂自保的哲學,無疑是非常危險的。而自保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懷才而驕,謙虛謹慎,做事謹言慎行。道友們,你是一個優秀的人嗎?你身邊是否有遇到因為優秀而被打壓的事情呢?歡迎留言,發表您的真知灼見。

本文由百家號「道訊」原創首發,嚴禁抄襲,洗稿。

/完/

相關焦點

  • 臺灣「資深優良」教師猥褻女童被判入獄:該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保?
    臺灣小學「資深優良」教師猥褻女童被判入獄:該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保?文/無計聊情感近日,臺灣的一起教師猥褻女童案引起了大家的熱議。而這起案件的主角就是臺灣臺南市的一名曾獲得「20年資深優良教師獎」的小學男老師張博勝。其實,生活中發生的猥褻案件也不在少數,但這起教師猥褻學生的案件,卻著實讓人心寒。這件事還要從2017年說起。
  • 沒有人脈該怎麼創業?學會這4個要點,早晚混出頭
    沒有人脈該怎麼創業?學會這4個要點,早晚混出頭創業是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在考慮的事情。畢竟,比起給別人打工掙錢,自己當老闆顯然要更加自在一些,也沒有那麼多的束縛。不過,創業之路並不簡單,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的知識,稍不注意就可能會迎來失敗的結果。那麼,沒有人脈該怎麼創業?
  • 遭遇色狼司機,女性該如何自保
    實際上,除了歹徒之外受害人的決策也同樣會遵循博依德循環來做出反應,安全事件中如何能夠更快完成博依德循環,並破壞對方的循環節奏就能獲得更高的生存概率。1、行動能改變結果每當發生此類嚴重安全事件後,總會有些朋友問我該如何自保?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在研究了大量案例後發現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對抗還是順從?主動攻擊還是被動防禦?你都會找到各種失敗案例來反證其無效。所以,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唯一的答案就是強化自己、相信自己、相信直覺。
  • 頤和酒店事件始末,在這個岌岌可危的世界如何自保?
    在發生這種事情的同時我們更多的是觀望、冷眼旁觀或者是離得越遠越好,這就是現狀,不禁讓我們的處境變的岌岌可危,這並不是危言聳聽,類似「頤和酒店」這種看著歹徒行兇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很可惜的是這次沒有見義勇為的人挺身而出,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是旁觀者的態度。所以我覺得女性同胞除了要呼救,更應學會如何自保。下面是整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自救方式,希望各位能夠用的上!
  • 在生活中遇到爛人惡人該怎麼辦?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種說法:「遇到爛人,不必太計較,要相信惡人自有惡人磨」,我非常不同意這種說法。如果大家都不敢站出來和爛人惡人作鬥爭,只會做老好人,放任惡人爛人欺負的話,那麼這個社會將是非常可怕的。我去年在成都火車站遇到了一起敲詐事件。
  • 單簷亭子角梁、椽子規格
    嫩戧長按3倍正身飛橡長,截面尺寸的根部為老戧的0.8倍,上端為根部的0.8倍。3.屋面椽椽子是屋面基層的承託構件,屋面基層由椽子(翼角椽)、望板、飛椽、壓飛望板等鋪疊而成。在屋面簷口部位還有小連簷木、大連簷木、閘擋板、瓦口木等。在有些亭廊建築中也可省去大連簷木和小連簷木,適當增加瓦口木高度。
  • 如何放棄一個不喜歡你的人?該如何放棄不該愛的人
    有的時候感情就是這樣,你喜歡的這個人他不一定會喜歡你,即使你愛他愛到身不由己,你愛他愛到死,但是他對你卻一點感覺也沒有,相信這樣的滋味,很多的人都嘗試過吧,如果你想要改變那麼學會如何放棄一個不喜歡你的人?
  • 職場新人該如何與職員相處?
    初入職場,很多這次行新人都會感到迷惘,新的環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都會讓他們慌亂,那麼,職場新人在入職後要如何做才能快速適應職場的氛圍呢?在職場上除了工作能力,還要懂得維護各種關係。比如對領導,同事,下屬以及客戶等,對於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對待,掌握一些人際關係技巧也是大有好處的。比如學會雪中送炭,錦上添花;比如學會找到人群中的人脈王,比如學會搭建自己的人脈圈子體系等。多說別人的好話,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等。任何一項工作的完成,要想達到完美,是需要團隊合作。
  •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自保?
    (女童母親受訪畫面;圖片來源:中央通訊社)事件發生至今,網友們大喊「反廢死」,臺灣媒體則不斷報導,甚至連女童血肉模糊的照片也被轉發。面對這樣的事件,你我的孩子該知道細節嗎?我們都希望孩子要有同理心,但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孩子該如何自保?當孩子問你爭議性社會議題的看法時,要怎麼回應?以下三個QA,提供給家長參考。
  • 王者榮耀:射手自保能力分級,最強最弱的都是誰?誰的自保為零?
    A+瞬狙+大招,如果這一套全中的話,基本上一個不出防裝的刺客就沒了。最噁心的是,守約竟然還有一個超大範圍的真實視野的眼位,而且還可以布置三個。在自己附近合適的位置上布置好眼位,基本上可以杜絕對手的偷襲。甚至可以在對方沒有近身之前就先開始攻擊。綜合評價,守約的自保能力是S級。
  • 倉鼠裝死該如何辨別?學會這三個方法也就不擔心,鼠友別錯過
    軟綿綿的倉鼠不僅僅有著討人喜歡的外表,它們也是有著屬於自己的絕技的。倉鼠裝死的本領可不一般,有時真的能把鼠友嚇到不行,畢竟看到自家可愛的小倉鼠躺在飼養籠中變僵硬了,又有誰不怕。倉鼠為何愛裝死?到底該如何辨別呢?學會這三個方法也就不擔心了,大家辨別時需認真,避免自己害了倉鼠。
  • 《寵兒》:奪權與自保之路,誰先出局
    與我們的很多大部頭的宮鬥劇不同,電影《寵兒》並沒有時間講一個傻白甜如何黑化,也沒有篇幅設置太多的陰謀糾葛,幾個主人公一出場,利益關係和終極訴求就已經很明顯:女王安妮要「愛」和關注,公爵夫人莎拉要治理國家的權利,而女僕阿比蓋爾要安逸體面的棲身之地。一開始她們都處於各得其所的狀態,雖然不盡理想,但好歹彼此沒有瓜葛。
  •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先學會像他們一樣去思考
    因為你想要的他已經做到了,這就是一個原則,向已達成目標的人學習。接下來,我會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通過自己在執行中的一些經驗來講敘: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先學會像成功的人一樣去思考一、為什麼要像成功的人一樣思考?
  •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女朋友?
    ▲ 今日心事: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女朋友?▲儀姐 • 為他著想,試著喜歡他的興趣不要去勉強他控制跟改變他自己要學會獨立,無論是經濟上,生活上,還是感情上。 寞• 陪著他變得優秀迪人• 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懂他
  • 資治通鑑:被領導猜忌打壓,如何蟄伏自保?
    對於一個組織而言,當主要的外部矛盾消除後,內部矛盾就會上升為新的主要矛盾。而內部矛盾的體現就是針對現有利益分配的不滿、話語權的爭奪、權力的奪取與穩固。既然功高震主已經成為事實,如果還想繼續在這個組織內混碗飯吃,如何讓上位者不忌憚?這就是要思考的關鍵。項羽死,劉邦最大的威脅變成了那些擁有兵權的諸侯王,比如韓信、彭越、英布等等。其中又以韓信最為忌憚。
  • 轉自臺大PTT論壇:臺灣人是如何看待大陸遊客的
    雖說大陸遊客的素質的確讓人難以恭維,不過怎麼會差到這樣呢?我覺得還是有些誇張的成分在罷。如果思想先入為主就不喜歡陸客,會看到的都是負面也不意外。當然我承認大陸遊客的素質的確令人頭疼,不過進步還是有的。如果有機會你們可以自己過來看,這邊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也很乾淨。人們的衛生習慣在慢慢改變,但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唯物主義,拜金思想,利益至上可能是令人口素質劣化的重要因素。
  • 孩子對人沒禮貌,父母該如何教導?學會「行為劃分」是成長的捷徑
    有些孩子確實對人很沒禮貌,甚至沒大不小,然而這樣的毛病,多半是家長管教不嚴,或者說教育上有偏差,因此才會導致孩子對人沒禮貌,那麼,家長該如何教導?其實應該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變得沒大沒小。在這裡,其實家長可以學會"行為劃分",幫助孩子獲得成長的捷徑,並且讓孩子有更好的教養。02「行為劃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