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專業民調機構REAL METER在8月31日~9月2日展開的民調結果顯示,韓國總統文在寅及他所在的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支持率都發生了下滑,雖然民主黨的支持率與月初相比反超了在野黨「國民力量」,但與上周相比仍下滑了2.8個百分點。這是繼8月初韓國朝野兩黨支持率發生逆轉後,文在寅和執政黨再次交出了一份不太令人滿意的答卷。
共同民主黨(藍色)最新民調
有媒體分析,文在寅總統及執政黨的支持率變化與近期韓國疫情反彈,韓國防疫進入2.5階段有關。特別在防疫2.5階段期間,韓國政府嚴格地控制了社交距離,這讓韓國服務業受到了沉重打擊,引起了相關行業的不滿。
華燈初上時本該熙熙攘攘的街道,現在..
文在寅總統自2017年當選以來,他的支持率一直是韓國社會熱搜的話題。從2017年5月到現在,文在寅的支持率在經歷了初期的居高不下之後,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不定,這裡面也透露出了各個時期韓國民眾對文在寅政府一些施針方針的滿意度。
根據文在寅就職總統後支持率的變化,粗略做了一下整理,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2017年5月,文在寅受高票當選韓國總統利好形勢影響,當時的支持率達到了創紀錄的84.1%。雖然這之後經歷了「虛擬貨幣性質裁定」和「平昌冬奧會女子冰球聯合組隊」等事件影響,支持率小幅下滑,但一直維持在了70%以上。特別是2018年4月在板門店舉行的朝韓首腦會談,更是一度將文在寅的支持率提到了10個百分點。
執政第一年文在寅支持率變化
文在寅總統在2018年的高支持率,也直接影響到了當年舉行的第七屆地方選舉。在當年6月舉行的地方選舉中,共同民主黨一舉拿下了全國67%的行政區長官職位,地方議會中拿下了57%的議席。
這一期間,文在寅的支持率開始出現了持續的下滑,2019年10月曾出現39%的低支持率。在這一年零9個月的時間裡,文在寅支持率從79%跌落到40%~50%區間,再沒有突破過50%的情況出現。
文在寅支持率(藍線,2019.3~2020.3)
這段時間文在寅支持率下滑的主要原因,還是體現於國民對他在經濟工作的不滿意上。在執政一年後,韓國的經濟受國際大氣候的影響,與文在寅上臺前相比並沒有什麼大的起色,失業率不降反升,房價持續走高.這些都是文在寅執政一年後支持率下滑的主因。
同時,韓日關係惡化,日本對出口韓國的高科技原料產品進行出品限制;由任命曹國擔任法務部長官的問題上引出了醜聞,並持續發酵.這些都助推了文在寅支持率的持續下滑。雖然這期間舉行了第三次南北首腦會談,其成果也得到了韓國民眾的普遍肯定,但由於朝美河內會談的失敗和朝鮮試射中程彈道飛彈的影響,會談帶來的支持率上揚效果很快就被負面影響所湮沒。
從2020年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衝擊了整個世界,讓世界社會經濟陷入了停擺。在韓國疫情出現的初期,在是否關閉國門問題上政府與在野黨之間齬齟不斷,韓國民眾對政府的抗疫舉措也眾說紛紜。但隨著「drive-through」措施的導入以及文在寅總統、李洛淵總理坐鎮大邱疫區,韓國的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文在寅的支持度重新飆升,5月初一度達到了71%。這之後逐漸下落,又重新跌入了50%以下。
文在寅2020年1~9月支持率變化(藍線)
這期間,由於防疫措施的得力,使得文在寅政府在國民中獲得了較高的人氣,韓國民眾自豪感爆棚,直接推動了文在寅支持率的攀升。但之後「金與姃對韓講話」以及「朝方爆破南北聯絡事務所」等事件的發生,令文在寅在處理南北問題上聲譽大損,也帶動了支持率的下滑。
同時,7月14日「韓國新政」的頒布,也觸動了諸多富人及中產階級的利益;由「愛心第一教會」觸發的韓國疫情再次反彈,雖然政府採取了果斷措施,並迅速將防疫級別調到2.5階段,但個體工商業者的利益受到了巨大衝擊。這些都導致了文在寅在最新的民調過程中再次出現了支持率下滑的情況。
文在寅政府還有一年半的任期,這一年半時間執政效果的好壞,將對2022年總統選舉和地方選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除了要做好控制疫情工作,推動國內經濟儘快復甦之外,私以為還有以下幾點將會左右文在寅的支持率波動。
首先就是南北關係。11月份美國大選結束後,無論誰上臺,朝美之間都會有新的接觸,這就給南北恢復已經停滯了的交流帶來契機。面對2022年即將舉行的韓國總統大選,朝鮮方面也不希望敵視朝鮮的保守的勢力獲取政權,因此朝鮮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去為南北關係緩和創造好的氛圍,以助力民主黨為首的進步勢力在大選中取得連任。
其次,韓日關係有回暖的可能。安倍晉三在宣布辭職後,目前輿論顯示最有望成為下屆日本首相的是現任官房長官菅義偉。日本《朝日新聞》在安倍請辭後,曾批評安倍在任期間疏忽了韓日關係發展,兩國關係已到了建交以來最壞的時期。菅義偉雖然與安倍一樣屬於日本的保守勢力,但從國家利益和東北亞地區局勢出發,新一屆日本政府很可能會迎合韓國的意願來緩和韓日關係。
再次,如果處理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目前中國國內疫情已經基本穩定,經濟重啟,今年第二季節已經實現了3.2%的增長。韓國要想重振國內經濟,能否繼續搭上中國這列快車也是關鍵。而對美國對中國的不斷施壓,美國也在迫使韓國儘快選邊站隊。那麼如何在不讓韓美同盟不受損的情況下,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保障國內經濟恢復,這是文在寅政府執政後期在對外關係上將要面臨的最大課題。
就讓我們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