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吃不起泡菜」,文在寅民調大跌後,泡菜危機解決靠中國?

2021-02-19 真實星球


······························

微信公眾號:真實星球

探索世界,真實發現

作者 | 球主

······························



韓國人熱愛吃泡菜可謂全球知名,甚至因此得了一個「泡菜王國」的外號,雖然外國人或多或少在此上有幾分譏笑的意思,但韓國人卻甘之如飴,因為在韓國人看來,泡菜不僅意味著傳統,還有著很多養生作用。但如今的韓國人,在中秋時卻吃不上泡菜了,因為製作泡菜的主要作物大白菜,實在是太貴了...

一棵大白菜,在韓國售價高達上萬韓元,折合人民幣超過60元。韓國人均國民收入雖然高達3.1萬美金,但哪怕如此,一顆大白菜接近10美金,卻仍然讓大部分韓國人叫苦不迭。因為在這「大漲白菜價」之前,一顆大白菜往往不超過二千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2塊錢。其實哪怕漲過之後的白菜價,以韓國人的收入來看,也未必不能支撐。但問題在於,韓國的生活消費實在太高了。

根據統計顯示,去年韓國家庭平均支出為253萬韓元,其中包括外出就餐在內的生活支出,佔到了總支出的40%。在Numbeo網站的統計中,韓國首爾的食品價格指數為105.01,比紐約還高,更是理所應當的亞洲第一,力壓同樣以物價昂貴而著名的東京和香港。而自文在寅執政以來,韓國經濟萎靡不振,失業率長期處於高位,年輕人更猶有過之,甚至有出身高麗大學的名校應屆生居然只能回老爸的炸雞店,做個跑腿小妹。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經濟萎靡不振,就業市場一片哀嚎,還有少子老齡化危機...

在最新的民調統計中,文在寅執政支持率只有47%,而表達不滿的受調選民卻佔到了48.6%。雖然不管是在家庭便飯還是街頭的烤肉店,亦或者更高檔提供韓定食的高級餐廳,泡菜往往是作為「佐餐小菜」的角色出現。

中秋時分,瀕臨寒冬,既是闔家團圓的節日,更是家庭為一冬之計,儲存過冬泡菜的好時機。
在韓國,中秋是一個堪比元旦的大節日,只要條件允許,韓國人不管在哪兒,都會儘可能回鄉團聚。而家裡的女性長輩,也會借著這個機會,合攏小兒輩一起製作泡菜。中國過年,北方有全家包餃子的習俗,在南方也同樣也有製作湯圓,作為闔家集體活動的保留節目。

自上世紀以來,受韓國政府保護本土農業的概念推動,「身土不二」這一理念在韓國成為金科玉律。「身土不二」本來出於佛經,講究的是佛身、淨土合二為一之意。後來被韓國政經結合《東醫寶鑑》中的「肉身與土地」的概念,結合成了韓國版的「身土不二飲食保健概念」簡而言之,就是韓國人就要吃韓國土地上的農產品,這樣才能達到身體健康,養生長壽的目的。

這一概念帶來的最廣為人知的影響,就是早已成為發達國家的韓國,居然一直吃不起肉。在OECD的統計中,韓國2018年人均肉類消耗為59.3公斤,每天每人相當於吃了二兩多的肉。當然,謠言是有其存在理由的,原因就在於韓國的肉,不管是在中國人看來,還是在歐美、日本看來都真的太貴了...同樣根據Numbeo的數據,在2018年韓國一公斤牛肉的全國均價高達28411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70元。

韓國是一個山地多平原少的國家,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04公頃,貧瘠且狹小的農業用地,使得韓國農業沒法規模化,再加上發達國家的昂貴人力價格,意味著農畜產品成本不菲。事實上,韓國大白菜價格在近期的暴漲,就是因為韓國農產品過度依賴本土農業所致,以至於一旦韓國風雨不調,舉國上下竟是連泡菜都吃不上了——此次韓國本土大白菜價格上漲,就是因為暴雨導致大白菜歉收。除了大白菜價格上漲外,與製作泡菜相關的辣椒麵、大蔥等配料同樣上漲,而製作泡菜的另外一大主要菜類白蘿蔔亦迎來了上漲。但對於文在寅來說,這並不是他今年以來第一次遭遇民調警報。

八月份時,因為首爾房價暴漲,文在寅的支持率一度下滑到了39%。住房問題,同樣是韓國人民心中的痛——自2017年以來,首爾公寓房價到如今已經上漲了58.2%,僅在最近兩個月內,漲幅就達到了六個百分點。然而,文在寅競選時的一大承諾是「勤勞者,人人有房住」,結果到了今天別說「勤勞者」,就算又勤勞又有高學歷也不一定能在首爾買得起房。

首爾城東區的一套84平方米的公寓,在2017年以約為822萬的人民幣售價出售,如今三年過去了,這套公寓的出售價格卻翻了一倍。就這價格趨勢,首爾樓市還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新樓搶購的風潮...如今搶購首爾或者其他大城市住宅的人,不是外國投資客,就是本國的富人,其中又尤為以「房東群體」最為突出。後者是由於韓國特殊的「樓市」得以在這十年裡發達起來的——在過去,韓國人在首爾租房,有多種方式,其中一種就是繳納相當於租賃房屋全額房價的押金,就能免費租住。

韓國房東拿到「全額押金」後,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存入銀行吃利息,一種是購買新房再租賃出去。而韓國房產之所以成為韓國人和外國投資客眼中的「搶手貨」,主要還是因為「低利率」所致。所謂「衣食住行,人之本需」,韓國人如今既是吃不起泡菜,又買不起房子,不滿文在寅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了。相對來說,受新冠大流行影響,文在寅為了提振經濟,很難逆勢力調高利率,再加上首爾市每年供應的住宅土地有限,所以哪怕韓國政府出臺了多種政策試圖打壓房價,卻依然適得其反。

但解決「吃不起泡菜」這一問題卻相對簡單,李明博執政時期韓國同樣遭遇了泡菜危機,而當年的解決方法就是從中國進口大白菜,解決菜價過高的問題。韓國力推「身土不二」的政治用意是為了保護本國農業,所以當時李明博政府以全價收購本土大白菜,卻只以七折出售,因此在當時大力進口大白菜,控制菜價時,才沒遭遇阻力。

事實上,不僅僅是危機時刻,在今年以前,韓國餐廳免費提供的「佐餐泡菜」,有超過50%來自中國,而這些泡菜則是從河北、內蒙和遼寧的產地輸送到青島後,在青島加工成泡菜,再運至韓國。如今文在寅或許短期內沒法解決房價過高、失業率高企等經濟結構性問題,但在「泡菜問題」上,確實只需要照抄「李氏故技」即可,而此舉可謂「共贏」——中歐的菜商獲得了利潤,本土因為天災而歉收的農民甚至能獲得高於「平年」的收益,韓國人也可以平價享受到泡菜,文在寅還可以因此獲得「政治加分」。

◆ 未經授權勿轉載本號內容,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

◆ 未標註作者的本號文章,皆為球主作品

相關焦點

  • 泡菜會不會幹掉文在寅?一顆大白菜的售價堪比「金菜」
    文在寅正在經受一場「泡菜危機」。中秋過後,原本正是泡菜製作的黃金季節,但今年不少韓國家庭都放棄了這一想法——因為大白菜實在太貴了。房價危機尚未解決,泡菜危機隨影而至。而在韓國的歷史上,泡菜價格影響到政權穩定的並不是頭一次。2010年,由於年歲歉收,一顆大白菜的價格一度上漲到史上最高的1.38萬韓元(約人民幣85元)。被白菜困擾的韓國民眾把對物價上漲的怨氣發洩到李明博政府頭上,指責政府沒有做好防範措施,任由大白菜價格飛漲。在野黨趁機責難,引發了一場政治衝擊波。
  • 講個悲傷的故事,韓國人吃不起泡菜了
    韓國人愛吃泡菜,世人皆知。不管你走進任何一個國家的韓國餐館,泡菜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餐前小菜裡有它,湯裡有它,紫菜卷裡有它,飯裡也有它…泡菜也會抓準時機,出現在所有的韓國影視劇裡。不僅身居阿姆斯特丹的全智賢,要在《雛菊》裡伴著泡菜吃意面;就連來自外星球的都教授來到韓國,也還是不免要吃泡菜。
  • 韓國人吃不起泡菜?卻意外愛上中國「麻辣燙」,又要被申遺了嗎?
    說到韓國,我們總是能夠很快地聯想到泡菜和整容術。不管是你去到韓國旅遊也好,還是在韓劇上,但凡韓國人吃飯的時候都離不開泡菜。泡菜,已經成為了韓國飲食文化的代表。當然,除了泡菜,可能也找不到什麼菜可以代表韓國的了。
  • 自稱泡菜宗主國,韓國人吃泡菜,卻要仰仗一個山東小鎮
    但是,你或許不知道,韓國人吃的泡菜很有可能來自中國山東。  據央視報導,韓國進口泡菜90%都來自中國。這90%的泡菜中,又有80%來自山東平度市仁兆鎮。前不久,根據《中國市場監管報》報導,,中國還主導制定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正式誕生。真是殺傷力不大,侮辱性極強。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人圍攻!韓國的泡菜其實是中國製造
    導讀:9日,李子柒在視頻裡做了次泡菜,韓國網友看到後卻炸了:「泡菜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食物」,「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泡菜是韓國的?最近火遍全球的李子柒又上熱搜了,這次不同的是,被韓國網友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啥呢?李子柒上傳了「一生」系列的視頻,這期主題是蘿蔔、白菜等食物的成長過程,其中有一段做了泡菜。
  • 一棵白菜100塊,韓國人連泡菜都吃不起了?
    首爾一個家庭主婦算了一筆帳今年醃泡菜白菜蘿蔔再加上蔥姜辣椒以及水果等輔料成本大概要3000塊人民幣嘖嘖,這價漲得跟二師兄似的。白菜價在咱們這兒是形容便宜的。吃不起豬肉,還吃不起泡菜嗎~~在韓國有一句俗語,沒有泡菜的飯,不是給韓國人準備的。而我們大東北的辣白菜,就是給我們準備的。
  • 李子柒做中國泡菜,被上萬韓國人罵:「泡菜是韓國的!」
    這事情我幫大家捋一下,李子柒做的泡菜視頻,簡介裡面介紹是「中國菜」。發在YouTube後,被無數韓國人罵:「泡菜是韓國的!」,更有3.9萬人踩這條視頻。韓國泡菜起源是中國,後面也根據自己國家的情況、文化、改良了配方,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自己泡菜文化。2013年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讓很多韓國人愈發認為泡菜是韓國的。
  • 講個悲傷的故事,韓國人買不起泡菜
    眾所周知,韓國人喜歡泡菜。無論你去哪個國家的韓國餐館,泡菜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盤子裡,湯裡在紫菜卷裡,…在米飯裡泡菜也將抓住機會出現在所有韓國電影和電視劇中。別說其他國家,中國的捲心菜生產,餵飽中國人再出口,根本沒有問題。韓國人不選擇進口大白菜的原因是韓國人知道大白菜供不應求他們仍然持有「身土不二」的想法。
  • 韓國人為什麼愛吃泡菜
    泡菜幾乎是韓國人生活飲食中必備配菜,而韓國也常常被稱為「泡菜國」。對於韓國人而言,泡菜似乎甚至超越了所謂美食的範疇,上升到文化品牌的地位。那麼,韓國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泡菜呢?本期小K關注韓國人與泡菜。  1、韓國人有多愛吃泡菜:每年每人吃35公斤  韓國人真的像傳聞中那麼愛吃泡菜嗎?愛到什麼程度呢?
  • 韓國泡菜再牛,也得向中國低頭?
    韓國人「泡菜危機」似乎有了解除的苗頭。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司公布的數據,10月13日,韓國一棵高山白菜的價格為8658韓元,相比一周前的萬餘韓元下降了21%。白菜價格為何會在短期內迅速波動?小小泡菜為何如此受人矚目?
  • 韓國人為什麼那麼愛泡菜?
    但是在泡菜中加入海產品難免會產生腥味兒,17世紀初辣椒傳入朝鮮半島,不僅完美地解決了泡菜中的魚腥味問題,還使泡菜在味道和色澤方面都有了改進。因而辣椒被認為是絕佳的泡菜調味品,從而取代了中國傳來的用鹽醃製的傳統方法。朝鮮儒學家柳重臨在1766年左右編撰的《增補山林經濟》一書中還提到了使用辣椒麵製作泡菜的方法,這說明至少從這個時期開始,泡菜醃製已經普遍使用辣椒來做調料了。
  • 韓國人為什麼那麼愛泡菜 ?
    泡菜,古稱葅(zū),是指為了利於長時間存放而經過發酵的蔬菜。從理論上來講,只要是纖維豐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製成泡菜,如大白菜、紅蘿蔔、白蘿蔔、青蔥、小黃瓜等。這些蔬菜在經過醃漬及調味後,有種特殊的風味,多被當做一種配菜食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下飯菜。 「韓國泡菜(KIMCHI)」,是朝鮮半島一種以蔬菜為主要原料,並添加各種水果、海鮮及肉料、魚露為配料的發酵食品。
  • 韓國人為啥那麼愛吃泡菜?
    那麼,在了解完韓國泡菜及其歷史之後,我們再來探討韓國人熱衷於泡菜的原因:①因為氣候地理條件的選擇而成為習慣受西伯利亞氣壓的影響,韓國的冬天漫長嚴寒並且十分乾燥,這樣的氣候植物很難生長,為了解決冬天缺乏蔬菜的難題,為了能夠儲存水分多的蔬菜,韓國人就想出了用鹽醃製蔬菜並混合各種調料來吃的方法,於是發展成了今天的韓國泡菜。
  • 韓國人咋那麼愛泡菜呢?
    那麼,在了解完韓國泡菜及其歷史之後,我們再來探討韓國人熱衷於泡菜的原因:①因為氣候地理條件的選擇而成為習慣受西伯利亞氣壓的影響,韓國的冬天漫長嚴寒並且十分乾燥,這樣的氣候植物很難生長,為了解決冬天缺乏蔬菜的難題,為了能夠儲存水分多的蔬菜,韓國人就想出了用鹽醃製蔬菜並混合各種調料來吃的方法,於是發展成了今天的韓國泡菜
  • 韓國政府回應中國泡菜標準 對看看韓國人對於中國制定泡菜標準的反應
    韓國政府回應中國泡菜標準 對看看韓國人對於中國制定泡菜標準的反應時間:2020-11-30 13:19   來源:前瞻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國政府回應中國泡菜標準 對看看韓國人對於中國制定泡菜標準的反應 每逢年底,隨著白菜上市,泡菜的出品也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 李子柒醃泡菜被韓國人圍攻:「泡菜是我們呢!你有得起泡菜冰箱嗎?」
    李子柒呢視頻一貫都是沒什麼廢話,人家就是安安靜靜做自己呢事情,但是看到視頻呢韓國人不這種想,他們覺得做了韓國「引以為豪」呢泡菜,就是動了他們呢奶酪。《韓國先驅報》報導了這個事情,在李子柒呢泡菜視頻在油管上有幾百萬播放量後,韓國人紛紛湧入評論區,開始批評李子柒,說自己沒辦法忍受視頻中泡菜呢醃製過程。為什麼韓國人對泡菜這個東西這麼敏感呢?
  • 韓國人又「氣瘋」了?李子柒做泡菜遭韓網友炮轟:泡菜是我們的
    有韓國網友在評論中發出質疑:「在中國沒有什麼可做的菜了嗎?泡菜是韓國專屬的,李子柒並不是韓國人,所以在視頻裡製作泡菜的舉動是不對的。」「從十幾年前開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泡菜是韓國的好嗎?」「泡菜是韓國歷史悠久的文化食品,絕對不是中國菜,不要剝奪我們的文化。」
  • 韓國人的泡菜尊嚴,被一個山東小鎮「侮辱」?
    事實上,從市場數據來看,2020年冬天,泡菜國裡的泡菜9成來自中國。說得更具體些,主要來自中國山東省的一個縣城——仁兆鎮。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原文首發於2021年1月8日,原標題為《韓國人的泡菜尊嚴,被一個山東小鎮「侮辱」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山東菜農:「泡菜危機」裡搶商機
    11月白菜價格漸趨穩定,但辣椒、大蒜等醃泡菜的輔料也因減產價格高漲,泡菜製作成本一路水漲船高,韓國主婦們面臨買不到、醃不起泡菜的情形,當地媒體稱為「泡菜危機」。面對韓國的「泡菜危機」,山東菜農和泡菜生產銷售商敏銳地抓住機遇,打了一場漂亮的出口大戰。11月下旬,記者來到出口日韓泡菜的主產地平度市,探尋山東泡菜出海闖天下的經驗與啟示。
  • 李子柒做泡菜,韓國人有啥好急眼的?
    韓國農業部對相關報導的回應如下:「如果沒有將泡菜與中國四川的泡菜區別開來,就報導泡菜獲得ISO認證是不恰當的。」韓國網友也紛紛跳出來捍衛自己的文化傳統。這種對泡菜的執著,中國網民大多表示不可理解:不就是個泡菜嗎?韓國人至於上升到文化高度和國家尊嚴嗎?「高麗棒子」是窮得沒什麼東西吃了嗎,至於把泡菜當無上美味?沒錯,泡菜在韓國,還真有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