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新:月光照亮的回家路(那如洗的月光,沿著我清瘦的內心緩緩地流下)

2021-02-15 漢江
點擊上面「漢江」藍字關注我們喲

☀ 漢江為公益性地域文化類微信公眾平臺,致力於傳播地域文化,展現家鄉之美!

我一直固執地認為,天底下再沒有比今夜更明亮、更皎潔、更能勾人心魄的月光了。我從遠方的一個盒子裡逃出來,像一隻囚禁多日的倦鳥,急急忙忙投向那個心中常常浮現的巢,去赴那個千年不變的心底的約定——中秋,一個深度中國版本的詞語,爛在人們的骨髓裡。此時,眾多的人也和我一樣,行色匆匆,歸心似箭,在所有城市的大街小巷、鄉村小道,和大大小小顛簸的車輛中向那輪月光照亮的地方奔去。一個個拋物線的遊點,急切地向磁力十足的原點聚攏,而原點,永遠藏匿在朦朦的時光之中,像一個從來也沒有被點亮、永遠也不會熄滅的燈盞,總是在若即若離的想像中閃現著它永久的光芒。

今夜,在一個虔誠的地方,讓我想起了那些遙遠的祖先,他們曾用無數的身心體驗和思想的波浪鑄造了今夜,鑄造了一所無形的浩瀚聖潔的殿堂,在這,沒有功利世俗,沒有貴賤高低,只有心中湧起的無盡的感念和懷想。我無法想像十幾億的心臟和脈搏在地球不同的經緯度上向一個方向跳動的景象,那是否會湧起一個天地間巨大的潮汐而將國度和民族的界限淹沒?在無窮的注視中,月亮如靜水中的古典美人,緩緩走上東方特有的空中閣臺,一個玉的國度,樹,池,花草,廊臺,甚至語言和目光,都是玉的雕鑿細刻。

今夜,那飄浮在萬世百像之上的月光,那低眼親吻眾生的月光,那照耀千年卻依然朗朗不減的月光,將每一條塵灰微起的道路、每一座香味繚繞的房舍、每一個翹首以盼的眼睛照亮,遠方像一盞漸漸靠近的馬燈,以心靈的速度縮減著兩地之間的距離,縮減著思念綿軟的長度。月光無疑是歸鄉的加速器,催發著那些更為迫切的焦急。在這條月光照亮的道路上,我看到了李白,杜甫,看到了帝王將相,黎民百姓,看到了一行行古人,他們也和我一樣,在這個月色如洗的傍晚,行色匆匆地趕往一個地方。

當我踏上那條通往家鄉的狹窄小徑,月光就更加清晰,像是被母親洗淨的一樣,一塵不染地照亮了我細細的行囊、我的腳印,甚至照亮了我緊裹在皮肉裡的心臟,仿佛一隻託盤中鮮豔的桃子——所有的兒女,從遠方帶來了自己封藏多日的內心。那些塵灰飛揚的往事此刻全都靜了下來,甚至更像那些長途列車上的座位,被時光用一種味道浸泡得有些發白。這是一條我踏過多少次的小路,童年曾為它增添了無數的坑坑窪窪,它也給童年抹出了滿身的泥,依然像兒時一樣,用蚯蚓的姿勢引導我前進。我喜歡這種彎曲,就像走一段鄉下小路後喜歡轉身一樣,那時,我或許看到了走過時留下的痕跡,聽到了那業已消失的童年的朗朗笑語,或許什麼也沒有看到,什麼也沒有聽到,只是想回一下頭罷了。這樣的曲折,我常覺得很符合多度審美的要求,總有一種千山未盡的韻味。在每走過一個彎時,我就像是推開了一扇門,接近了一處風景。對那些設計得筆直的大道,我總有一種一眼看穿的遺憾,而這,卻在這歸鄉的小路上得到了酣暢的彌補。路邊的小草——那童年親密的夥伴,從那熟悉的腳步聲中認出了我,那個小時候故意用腳踢疼它們的傢伙,此時卻穿了一雙接近中年的皮鞋,它從他的呼吸中分辨出他心跳的頻率和些許的疲倦,還有一絲不易覺察的嘆息和惆悵。

樹影高密,像一些黏稠的心事,月光伶俐的手指只能將它理出一些花斑,它必須得等,等到月光走得更遠,或一個更斜的角度,它才會拾到半身的碎銀,那些細柔的光芒,不斷地從葉子上流下來,逼醒一些樹枝上的眼睛,蟲子或許會受到驚嚇,它甚至會懷疑,又有一個村童用自製的手電,在找那些不肯落去的蟬蛻。露水開始上路了,它們細小的唇,不停地碰我的腳裸,一些熟悉的涼意漸漸向我的內心逼近。我知道露水故意要跑上我的身體,想告訴我,它們的歡迎儀式和小時候一樣,而我只是大模大樣地走著,碰疼了它們晶瑩的柔情,甚至讓它們過早地墜落。不過,它們是高興的,滿地的月光不僅照亮了我的回家路,並且照亮了露水的道路,一滴露水,實質上就是夜晚打磨出來的一滴光明。那些伏在路邊草叢裡的蟲子,和那些莊稼根部的蛤蟆,被我的腳步聲驚動,它們匆忙地跳動著,驚慌地從路的一邊跳到了另一邊,像似逃避著一個天敵,昏暗中帶著一些陌生的驚恐。我有些謙意地笑了笑。當它們發現我是那個熟悉的陌生者,它們是否會跳回原地,廝守著那一片屬於它們的月光?它們也許聞到了路上掉下的一些腳汗味,可它們永遠不知道,是誰的腳汗打溼了路面。

家越來越近了,露水的道路越來越清脆,擲地有聲的月光像一枚枚純淨的瓷片,不住地落在路邊,落在我的腳印裡。我很想彎下腰去撿一片,揣在懷裡,照亮我有些昏暗的胸膛。在那些長久的不眠之夜,我可以掏出來,小心地擦拭它的光澤,然後和夢一起,回到那個瓷的故鄉。這條小路,只有不寬的路徑,卻收藏了好幾代人的腳印,就這麼一層一層地踏下去,新的歲月覆蓋了那些舊的歲月,舊的歲月又覆蓋了那些更舊的歲月,我不知道是誰首先開闢了這條小路,並把它一代代地傳下來,交給我們像根一樣的腳。奶奶,爺爺,母親,父親,哥哥,妹妹,還有許多人,都在這條酷似簡陋的小徑上不知疲倦地走過,反覆丈量過這條小徑的長度,我不知道他們走過小徑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懷著怎樣的感想,但他們一定是踏實的,也許他們累了,連鞋底磨出的洞也感覺不到,只是想把這段小路走完,把莊稼的想法很快地帶回家。這樣的日積月累,擱在他們身邊的日子越來越高,最終淹沒了奶奶,爺爺和母親,他們從時常走過的小路上又回到莊稼邊的土裡。其實,當我一踏上這條小路時,我就在瞭望他們。我望到了那些墳頭的月光,像他們慈祥的臉,平靜而幽深,他們仿佛在說著那些經常在說的話,像似在我的身後,又像似在我的心裡,道理不多,卻糅了他們一生的體驗。奶奶說,一盞燈,照不了多遠,卻能看清黑夜。我想過多少次,每一次都讓我感到了它的光芒,像剝開一顆菊一樣剝開了那些樸實無華的時光。母親說,父母的心在兒女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每次想到這句話,我的心都困困的,仿佛一些蟲子在裡面噬咬。我的一生都無法報答母親,在我想報答的時候,時光卻剝奪了我的權利,我只能記住她的這句話,並把它揉碎到我的生活裡,帶給我的女兒。

家更近了,我幾乎看到了我家的房子——月光把它的屋頂照耀得鱗片閃閃,而房簷下,我又看到了母親消瘦的身影,這多年的形象幾乎成了我的想像——母親從來就沒有從那房簷下離開過。她像一碗淡淡的糖水,沒有月光的清澈,也沒有糖飽滿的幸福,她只有一些永遠的祈盼,我仿佛是一顆高濃度的糖,回家的過程就是將糖溶入淡淡糖水的過程。我曾嘗到的甜——那每一年中秋的月光所磨出來的滋味,已無法點燃我內心甜蜜的回憶——母親只是房簷下一個虛幻的影子,可我依然要回家,依然要踏上這條曾經無數次踏過的小路,我很想把房簷下的那個影子再擦一遍,我要擦掉她身上的灰,好像她從來就沒有乾淨過一樣。那一年,也是這樣的一個晚上,我拖著滿身的傷心和疲憊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很像一根鬆軟的繩子,無力把我行走的每一步紮緊,後來是站在房簷下的母親的一聲叫聲,讓我的全身灌滿了力和溫暖,仿佛一盞燈在內心的黑處亮起。現在我才知道,母親永遠是照亮我內心的那盞燈,無論我走到哪裡,無論我身在何處,我都能感受到這盞燈滲透的光芒。多少個夜晚,沒有朗朗月光,我照樣不會迷失,因為母親是這路上不滅的燈。

我穿著月光裁剪的那件隱密而流行的服飾,帶著非常好吃的月餅——母親一輩子也沒有吃過的草莓芯的月餅,踏在這條月光鋪滿的小徑上。然而抵達家的過程卻是那樣的遙遠——似乎一輩子也只是漂泊的旅程,我每一次的抵達只是抵達了這個過程的一個小小的部分。我無法推開那扇顏色斑駁的舊木門,其實我推開了它,卻好像我沒有推開它一樣,因為那個守門的人被一把鎖代替。今夜,再沒有一個人撫摸我的頭,我的肩膀,只有這無語的月光,打在我推開那扇方格木窗的手臂上,那如洗的月光,就沿著我清瘦的內心緩緩地流下。   

肖建新,1967年生,陝西洋縣人。八十年代末開始發表作品,先後在《散文》《散文海外版》《中華散文》《散文選刊》《天涯》《青年文學》《文學界》《散文詩》《中國散文家》《讀者》《散文世界》《黃河文學》《山花》《草原》《安徽文學》《延安文學》《文苑》等多家刊物上發表各種作品60多萬字,作品多次入選年度中國散文詩精選、《散文中國》(第一卷)《中國散文詩90年》《露珠裡的芳香——當代散文精萃》《名家美文——和陌生人攀談》《二十一世紀中國散文詩排行榜》《中國西部散文地圖》《中國西部散文精選》《情寄萬物》《中國年度隨筆佳作》《儘可能遠地把自己帶到遠方》《新中國散文典藏》等多種集子,出版個人散文專集《從黑暗中抽出幸福的嫩芽》,獲首屆西部散文獎,應邀參加過第六屆、第十屆全國散文詩筆會。

傳播地域文化  展現家鄉之美 

漢江圖文每周一、三、六推出!

投稿郵箱:1343357932@qq.com


(長按識別 關注漢江)

相關焦點

  • 音樂行者邢天溯《月光》 為我們照亮回家的路(圖)
    而今,他是音樂行者,闊別多年,他以一首《月光》將我們游離的心重歸家園。這位獨居一派的音樂人,用他的真心去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解讀人類最真摯的情感,譜寫最美最感動的音樂華曲。《月光》給人重溫自己一路奮鬥歷程的勇氣,從踏上徵途的那一刻到現在回望過去的點點滴滴,我們是否遺忘了某些最重要的東西。
  • 莫西子詩《月光白得很》:路於遠處,月光在身邊
    沿著月光的弧線,莫西子詩細密地走來了。我們多久沒有凝視過月光了月光,似乎也已變成了我們記憶中斷裂的一部分,吱吱呀呀地搖啊浸啊,在夜裡的歌中,它們復活了,匯合著,如湍急的山澗,射向遠方,射向泥濘中的奔跑與哭喊。《月光白得很》是關於失散後重新尋覓的,是斷裂後再度生長的一部月光奏鳴曲,是在下墜過程中仍為自己大聲喝彩的一次陰性的歌唱。
  • 小提琴演奏《月光花》,折一朵月光花,別在胸前,一定能照亮心靈;......
    怪自己粗心,只注意回家的路並不漫長,想著心事,耳機裡放著紀伯倫的散文,望著車來車往,轉眼間就到了。    月光柔和,和我一起走,穿過稀疏的枝椏,嵌在枝頭,若隱若現,似有還無,朦朧羞澀,有著孩童般可愛的神情,使人不禁脫口而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我走,月亮也走,她緩緩穿過一座座樓宇,當定格於樓的一角時,就銜著圓圓的月
  • 試聽:齊秦 - 城裡的月光
    【城裡的月光】——強力推薦  一把胡琴聲輕訴月光的孤獨  齊秦輕輕的吟唱 照亮了城市裡寂寞的心事  被緩緩的攤開來 透明過後  心事就隨著拉長的影子 漸漸散去  處在一個刻意隱藏而怕被看穿心事的都市裡  也許這首歌可以讓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刻  自己悄悄的療傷 暫時放下心房
  • 月光下的思念
    皎潔的月光,微涼的夜晚,不經意間敲響了時光的琴弦,那音樂是婉轉成曲,暗香糾纏的過往,從內心飄向遠方。月光下的思念,打溼了三千彼岸,提著一盞墨花,暈開淡淡的憂愁,將深藏在內心的思念,渲染成畫卷。斟一杯冬日的酒,飲下,折一枝梅花,書寫出最深情的詩句,即是無韻,也要穿過著寒冷的冬天,綻放不一樣的芬芳親愛的你,請允許我在心中默默的祝福你,我的愛情不止這一世,還有來生。今夜月色皎潔,明亮了八千裡風煙,而你我暫時的思念,泛著纏綿的漣漪。夜晚燈光微曦,在歲月的宣紙上,寫下如水的墨字。不知,你在這夜色裡,是否遙望有我的故鄉,就如同我的守望一樣?
  • 用德彪西的《月光》來照亮《蘇菲的世界》!
    德彪西的《月光》曲,與以往各種名家作品都不一樣,它的樂曲看不到月亮只見「月光」,那時而落在草地上、時而落在樹枝上、時而落在水面上的月光,相互毫無關聯但又都是月光。有人甚至評價,德彪西的這首月光曲,是能讓人聞到月光氣味的樂曲,是一首能打開人夜晚嗅覺的奇妙作品。
  • 不一樣的月光丨貝多芬《月光》與德彪西《月光》分析
    而這段濃烈的感情,對於兩年以來一直懷著暗淡心情,孤獨而又悲傷地生活著的貝多芬來說,無疑就是一道曙光。由於階級不同,在朱麗埃塔?桂恰爾蒂的父親極力的阻撓與反對之下,這段美好的戀情留下的也只能是遺憾。貝多芬的《月光》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完成的,作品所體現的完全是貝多芬本人的心情,而並非對月光的描寫。
  • 經典名曲丨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點擊下方音樂,聆聽最美經典 大提琴《月光奏鳴曲》 幾乎沒有一首名曲像這首《月光奏鳴曲》一樣,因"月光"這一俗稱而名滿天下、家喻戶曉。
  • 城市B面 月光下的異鄉人
    我仍記得,有一次我出校進市中心閒逛,寬廣的街道上人群摩肩接踵,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的人說著各色各樣的話語,在被血肉層層掩埋的內心中,在飽含了不同的風霜的眼眸中,唯一相似的,可能就是那點對城市的新奇的星星之火了吧。
  • 看懂100部經典電影:《月光男孩》
    故事,情節,表演都是我想像中的深沉、動人、精湛,讓我感動和讚嘆。在下飛機時,突然有個想法出現在心裡:《海邊的曼徹斯特》已然如此優異,為什麼最後得奧斯卡獎卻是《月光男孩(Moonlight)》呢? 回來的飛機上,我看了《月光男孩》。這是一個低成本、講述一個黑人同性戀男子從兒童到成人過程的影片。很少的人物,平緩的情節,本色的演員。
  • 月光 史蒂文•米爾豪瑟 著 孫仲旭 譯
    也許我可給她留下什麼記號,說明我曾在夏夜走路過來,走進她的後院。我經過前面院子裡的一棵鵝掌楸樹下,開始沿著房側走過去。在一塊黑色的窗玻璃那裡,我突然看到自己的臉。我好像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聲音,當我在房後走來走去,走進月光沒遮沒擋地照下來的地方時,看到四個女孩在玩球。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幾個值得一聽經典版本
    然後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內像是披上了銀紗,黑白鍵在跳動,月亮正從水天相連之處緩緩升起,微波粼粼的水面上瞬間灑滿月光。突然海上狂風大作,雪白的浪花洶湧地拍擊著海岸 …… 兄妹倆陶醉在美妙的琴聲中,待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草屋。他飛奔回旅店,花了一整夜功夫,把剛才彈奏的曲子記錄下來。這就是著名的《月光奏鳴曲》。
  • 好歌《城裡的月光》,每個人的心上,總有記憶駐紮,揮散不去
    曾經留下的都是美好回憶,那些快樂片段分分秒秒都銘刻在內心深處。看慣了別離,習慣了來來去去和人走茶涼,留下落寞的你寄予最深刻的祝福,祝你好運,祝你順暢,祝你以以前愛我的方式遇到你現在即將愛著的對方。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萬千人的相遇和擦肩而過,總是隨著時間重複又重複,往復不斷,而兩個曾經最熟悉的朋友,最深愛的戀人,卻再也找不到,唯獨月光依然明朗,車水馬龍從未間斷。
  • 純音樂 | 班得瑞《月光仙子》一塵不染的音符,真摯而純潔
    © 點擊上方音樂,聆聽最美音樂天黑了,房間的燈暗了,城市裡的車馬川流不息,我站在屋頂,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喧囂不停,他們在這裡歡笑,在這裡哭泣,一張張忙碌而又陌生的臉,在月光下,透明又暗淡,皎潔中帶些許孤獨。
  • 【納智晚安故事】裝一瓶月光回家
    裝一瓶月光回家
  • 【聽歌】許美靜《城裡的月光》
    【聽歌】張行《一條路》2506 人聽過許美靜
  • 李艾玲:月光下的溫暖
    成都市電子科大附小五年級14班 李艾玲月亮的四周漸漸融入黑夜,散發出銀白色的光暈,那淡淡的光暈,化為月亮的倒影。漫步在月光下,朦朧的月光似一件紗衣,輕輕裹住我,將我裹在了溫暖的回憶裡。月光下,兩個黑影緩緩移動。「媽媽,這麼晚了你帶我出來做什麼?」「摸青。」媽媽對我神秘地笑了笑。「摸青?」「我們這有個習俗,正月十五晚上摸青,就是去別人菜地裡偷菜。摸的菜吃了一年都不生病。」「啊……」我還沒說完,就被媽媽拉著拐進通往菜地的路。
  • 【音樂百科】貝多芬《月光》與德彪西《月光》分析與比較
    而這段濃烈的感情,對於兩年以來一直懷著暗淡心情,孤獨而又悲傷地生活著的貝多芬來說,無疑就是一道曙光。由於階級不同,在朱麗埃塔-桂恰爾蒂的父親極力的阻撓與反對之下,這段美好的戀情留下的也只能是遺憾。貝多芬的《月光》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完成的,作品所體現的完全是貝多芬本人的心情,而並非對月光的描寫。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人,他們憑藉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貝多芬 一年秋天,貝多芬像往常一樣外出演出,他來到了一個位於萊茵河畔的小鎮上。也如往常一樣,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悠然地散步著。夜晚寧靜優美,邊走邊思。這時,忽然聽到有鋼琴彈奏聲隱隱約約傳來,這曲子是他的作品。
  • 李健我是歌手舞臺鑑賞07:月光
    李健在我是歌手第三季第十期競演中動情地演唱了一首邢天溯的《月光》。這首歌不僅喚醒了現場觀眾內心的思鄉之情,也讓李健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李健除了在我是歌手舞臺上翻唱這首歌以外,早在2012年就發表了一張名為《月光》的專輯,裡面只收錄了一首李健與邢天溯合唱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