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是騙人的?士兵在戰鬥中跳入水裡,真的就能躲避子彈嗎?

2020-12-20 科羅廖夫

在很多影視劇作品中,我們常常看到,士兵們為了躲避子彈射擊,選擇往水裡跳。這樣的畫面,在《拯救大兵瑞恩》、《碟中諜4》中均有體現。例如《拯救大兵瑞恩》開篇的奧馬哈灘登陸作戰,很多盟軍士兵為了活命,紛紛從登陸船的兩側跳入海水中,以躲避德軍MG-42機槍的彈雨。

在電影《碟中諜4》中,湯姆克魯斯被追殺時,他駕駛的汽車翻滾到了大橋下面,橋上所有的人都在朝水下開槍,而他躲在汽車下面,逃過了一劫。

這種操作,可能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子彈這玩意兒,速度快、威力大,連鋼盔都防不住,跳進水裡就能躲子彈?這究竟是好萊塢神劇情節,還是有科學依據呢?

首先啊,我們來看看子彈射擊的原理。一顆完整的子彈,包括裝填發射藥的推進部分的彈殼,以及彈頭部分,推進部分就是彈殼的圓柱體部分,彈頭是前端錐形部分。在射擊時,槍械撞針擊發子彈底部,激發底火,底火引燃發射藥,膨脹的火藥氣體將彈頭沿著槍管膛線加速推出。因此,子彈出槍後,擁有一個原始速度,叫初速。此時,影響子彈飛行速度和距離的核心要素,就是介質附加的阻力。在空氣中,介質密度小,阻力小,子彈就能飛得很遠,即使在長距離上也有非常大的動能。正常的步槍子彈,可以在上千米距離上一槍爆頭甚至是穿透防彈頭盔。就是手槍子彈在數百米以外也仍具有殺傷力。

但如果介質發生變化,會有什麼影響呢?大家都知道,水的密度是1000kg每立方米,常溫空氣密度是1.29kg每立方米,水的密度是常溫空氣密度的775倍。水分子密度的大幅提高,阻力也就更大。當我們去遊泳的時候,水強大的阻力我們就可以窺見一斑了。

那水對子彈的阻力有多大呢?Discovery紀錄頻道曾做過一個實驗,採用威力驚人、射速極快的二戰德國機槍MG-42,也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朝海岸的盟軍士兵射擊的德軍使用那挺機槍,在對水面射擊時,初速超過每秒750米的機槍彈,僅僅深入水下2.5英尺(約合76釐米)之後,就完全停了下來。所以,影視劇中士兵跳水躲子彈,還是有科學依據的,並不是腦洞神劇情結。

這是因為水的粘稠度和阻力遠高於空氣,而且液體幾乎無法被壓縮。這意味著在保持穩定、直線前進的情況下,子彈擠開水流前進所需要耗費的動能比在空氣中飛行時多出無數倍。

尤其是隨著速度的增加,子彈在水中運動的阻力更會急劇增大,所以普通子彈入水以後,會在最短的飛行距離以內就將自身的動能完全釋放出來,普通步槍子彈在水下的射程只有可憐的一米以內,還不如依靠壓縮空氣動力的防鯊梭鏢槍或匕首,連自衛功能都談不上。

那如果說水下打槍一秒變弱雞,那有沒有一入水就威力倍增的單兵武器呢?還真有。

俄羅斯研製有一種APS水下突擊步槍,全重2.7公斤,口徑為5.66毫米,採用滑膛槍管,發射一種MPS水下步槍彈,初速為365米/秒的亞音速,這是一種鋼製的大長徑比的箭形彈,看上去就像是一枚坦克炮使用的長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杆式箭型彈能保證子彈在水下飛行時保持穩定,同時具有可靠的命中率和殺傷力。

中國於本世紀初對俄羅斯的APS水下步槍進行了研仿,改進並自行研製了國產的QBS06式5.8毫米水下自動步槍。目前已經大量裝備我軍的戰鬥蛙人部隊。該槍在岸上射擊有效射程100米,5米水深的射程30米,20米水深的射程20米,10米距離內能打穿2.5釐米厚的木板。

此外,手榴彈和炮彈等爆炸物對水下的人體殺傷力更大。手榴彈的作戰原理因為類型的不同有所不同,拿破片手榴彈為例,在陸地炸開後,破片手榴彈會爆出大量破片或鋼珠,擊殺周圍目標。如果朝水中扔手榴彈,儘管鋼珠也像子彈一樣,被強大的水阻力削弱了威力了呢,但更恐怖的是手榴彈爆炸引起的衝擊波,由於水極難被壓縮,這種爆炸衝擊波會以手雷為中心,以極低的衰減度朝四周擴散。巨大的衝擊波足以將人體震碎。

這個原理與深水炸彈、水雷和魚雷差不多,在水中爆炸的彈藥,即使不直接接觸艦艇或潛艇,巨大的衝擊波也足以撕裂艦艇和潛艇的外殼,甚至因為衝擊波的反覆震蕩而降艦艇的龍骨折斷。一枚在水面以上爆炸的反艦飛彈不一定能夠直接擊沉一艘軍艦,但一枚水雷或一枚魚雷,大概率能夠做到。這也是軍艦無比重視水線以下防禦的核心原因。我們生活中也可能遇到,違法捕撈的人用雷管炸魚,一炸一大片,也是這個原理。所以,在戰鬥中如果敵人潛入水中,與其向水下開搶射擊,還不如扔出一枚手榴彈。

相關焦點

  • 被子彈射中到底是什麼感覺?電影裡都是騙人的!
    相信熱衷看槍戰電影的人,每次看到電影裡雙方拿著槍枝交戰的場景時,肯定會覺得非常刺激。甚至估計還會有人將自己也當成是電影裡的一員,也想拿著槍枝對著目標射擊。然而電影裡的情節有很多其實是騙人的,並不能當真。就比如在電影裡哪怕被子彈射中了,也不會有性命之憂。但是如果在現實中被子彈射中,那麼想要活下來的可能性卻很小。
  • 原子彈爆炸,跳入水裡能躲過一劫嗎?日本當年倖存者說出實情
    二戰中美國向日本扔下的兩顆原子彈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次核武器在實戰中的應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很多倖存者給世界提供的躲避原子彈的方法就很有參考價值,其中一條就是躲在水裡。
  • 士兵打野戰,躲在大樹後,真的可以擋子彈嗎?
    經常看一些影視作品的朋友,相信都會看到這樣的情節,那就是每當士兵野外進行作戰,尤其是在叢林裡作戰的時候,為了躲避敵方的射擊,經常使用大樹作為掩體,但是這樣的行為也讓很多人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現實中躲在樹後,真的可以擋住子彈嗎?
  • 被子彈打中後能活多久?電視劇果然是騙人的,看特種兵怎麼說的
    目前熱播的抗日神劇,相信大家在熟悉不過了吧,可是,在神劇中,抗戰士兵接連中了好幾槍還能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繼續抗日事業也是驚呆了不少軍事專家,而在專家看來進入現代化戰爭,即使防護措施再好,也抵擋不過三槍,而那些集中頭部等要害的基本就是一槍就斃命,不會像神劇裡一樣給人反應時間,於是在這些特種兵看來如果在實戰中不幸中彈就可能完全喪失戰鬥力
  • 電影裡都是騙人的:消音器並不是真「消音」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 好萊塢電影裡的假象:汽車後躲子彈安全嗎,消音器真能消音嗎?
    ,但是看似「鋼筋鐵骨」的汽車,真能擋住子彈嗎?不到萬不得已,別學電影主角躲在汽車後面(如果非要躲,汽車引擎部分能夠抵擋子彈射擊)。消音器並不「消音」在電影中,消音器隨處可見。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部分電影中,主角在穿著此類輕薄防彈衣被擊中後,居然沒有表現出太多痛苦——要知道,和陶瓷防彈板不同,這種軟質防彈衣會將很大一部分子彈的動能傳遞到其穿戴者身上,這意味著穿著它被子彈擊中後會相當的痛苦。
  • 好萊塢電影裡的假象:汽車後躲子彈安全嗎,消音器真能消音嗎?
    愛看槍戰片的朋友對以下場景一定非常熟悉:一大堆警察躲在汽車後與手持自動武器的主角激情對射;主角駕車遭到攻擊下車用車門當掩體拔槍反擊;面對敵人的強大火力,主角們迅速躲到了一旁的汽車後……這些場景擁有一個相同的核心,那就是用車身作為躲避子彈的掩體,但是看似「鋼筋鐵骨」的汽車,真能擋住子彈嗎?
  • 抗日劇裡說棉被加水可以擋住子彈,是真的嗎?
    「抗日神劇」裡,很多公認真實反映歷史的經典抗戰電影裡,也有類似橋段。棉花,也就成了許多人眼裡,對付鳥銃子彈的「法寶」。明朝文學家朱國楨的《湧幢小品》裡就記載,用七斤棉花浸泡曬乾後做成棉甲,就能「鳥銃不能殺傷」,堪稱明朝版的「防彈衣」。當然,朱國楨畢竟沒上過戰場,這防彈效果,也有誇張成分。1592年萬曆朝鮮戰爭打響前,為對付日軍的鳥銃,明軍入朝作戰前,還專門做過實驗:在露天掛一些高七尺浸溼了的大棉被,然後拿鳥銃瞄準了打。結果在八十步的距離上,鳥銃就能擊穿兩層棉被。
  • 戰鬥的時候老兵有時間數槍裡的子彈嗎?有沒子彈了還在打的現象嗎
    具體說說老兵是怎麼查看彈匣裡面的子彈餘量的吧。1.首先大多普通的槍械彈匣都有查看的孔啊,只不過不是詳細數目,只是能夠估算子彈打沒打完一半,到沒到底,這個大概還是能夠讓士兵心裡有數的。2.用槍用的習慣了,自己打出去多少子彈心裡還沒數嗎?要是還稀裡糊塗的連子彈到底都不知道,到沒子彈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剛打出去幾發,那這個槍也白玩了,兵也白當了。3.扣動扳機算時間,一次用多長時間,聽爆炸音就知道是幾發子彈,打了幾次加起來數一數,剩餘多少子彈,老兵以及優秀特種兵心裡明白著呢!
  • 士兵把手榴彈掛胸前,不怕被子彈擊中爆炸嗎?說了你可能不信
    導語:士兵把手榴彈掛胸前,不怕被子彈擊中爆炸嗎?說了你可能不信隨著社會的發展,軍工科技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軍隊的武器更新換代同樣頻繁。可是即使如此,任憑軍隊的發展如何的快速,武器裝備再怎麼先進,手榴彈這種武器依舊是軍隊裡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投擲手榴彈依舊是軍隊訓練的重要訓練項目。在戰爭影視劇裡,我們常常會看見士兵會把會手榴彈掛在胸前顯眼的位置。那麼明顯,不怕被敵方的子彈擊中,從而發生爆炸嗎?說了你可能不信。
  • 被子彈擊中到底什麼感覺,還能生龍活虎?戰場老兵給出真實答案
    身體被子彈擊中後,真的像電影電視劇中演的那樣,還可以堅持戰鬥嗎?戰場老兵給出答案。被子彈擊中還能堅持戰鬥嗎?如今世界仍以和平發展為主題,戰爭對我們而言十分遙遠,大多數人也沒有經歷過戰場上的腥風血雨,這種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歸功於祖國的強大,因此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場景我們只能從電影電視劇中直觀感受到。在戰爭片中,許多士兵都會因為槍林彈雨而受傷,其中也出現過士兵中彈後依舊活蹦亂跳的場景,不少網友表示,現實中當子彈打中人體後,士兵還能繼續戰鬥嗎?對此有經驗的老兵給出答案。
  • 現實中人被子彈打中後能活多久?老兵說出實話,別被電視給騙了
    近年來戰爭題材或警匪系列電影可謂是層出不窮,在這些影片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血腥場面,其中要數激烈的槍戰畫面看起來最為過癮。尤其一些硬漢人物,在中槍後還能忍著劇痛進行反殺,不得不震驚於這些硬漢的戰鬥力以及如同磐石般的戰鬥意志。然而現實可不是電影,老兵說出實話,別再被電視給騙了。現實中人被子彈擊中後能活多久?這其實全看運氣。
  • 電影裡炮彈打過來,士兵臥倒趴地上就安全了,現實可行嗎?
    在戰爭電影裡,經常遇到這樣的橋段,敵軍對我軍部隊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炮轟,我軍官兵迅速臥倒,爬在地上,或者跳入彈坑裡躲藏,就可以安全的躲過炮擊。有人質疑,在真正的戰場上,躲避炮擊是這樣輕鬆麼?由於炮彈的破片呈圓柱形或球形分布,一個殺傷爆破型的戰鬥部,落地爆炸時,轟爆波和破片有一半都射到了泥土中,沒有殺傷任何效果。另一半則呈現漏鬥狀向空中放射造成殺傷。所以目標的高度,對於炮彈的殺傷半徑和殺傷威力有很大的影響。落地觸發的炮彈,對於站立人體殺傷半徑,遠遠大於臥倒的人體。
  • 果然小電影裡都是騙人的
    點擊上方藍字「置頂或星標」就能第一時間看文哦01果然小電影裡都是騙人的神馬??不是真的電車嗎?02這個宇宙中還是存在美好事物的那,我能玩會兒嗎?壞!你盡想著玩兒,也不怕被你哥發現。就讓我玩一會,嫂子,哥發現不了的。算了,服了你這個冤家了,你來玩吧!(進門後)哥這PS5可藏的太隱蔽了吧,還是嫂子好!玩歸玩,功課可別拉下了,高考要好好努力啊。
  • 軍事|日本鬼子拼刺刀時真的退子彈嗎?
    不少抗戰主題的文學作品和影視劇,在描寫侵華日軍進行白刃格鬥的時候都會有類似的敘述或者畫面:訓練有素的關東軍士兵在突如其來的打擊前迅速做出反映,他們嗷嗷地嚎叫著從車上紛紛跳下去,譁譁地拉槍栓聲響成一片,黃澄澄的子彈從槍膛裡跳出來迸在地上。訓練有素而又墨守成規的日本士兵百忙中也沒有忘了在白刃戰前按《步兵操典》退出子彈。(摘自《亮劍》)
  • 抗戰時能繳獲鬼子很多裝備嗎?實際上毛都沒有,神劇都是騙人的
    抗戰時能繳獲鬼子很多裝備嗎? 實際上毛都沒有,神劇都是騙人的近年來,隨著抗戰題材在大銀幕上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導演開始拍攝抗戰片。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真實的戰場上連毛都沒有!在歷時14年的抗日戰爭中,我軍之所以打得如此艱苦,主要原因是雙方軍事裝備和武器的巨大差距。日本鬼子人均有一支三八大蓋,而我軍使用的還是落後的盒子炮。就連很多地方武裝也不得不依靠自己生產的 "土製武器",因為他們沒有錢購買正規的槍枝,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上。
  • 站崗士兵手裡的槍有子彈嗎?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總算漲知識了
    軍人,是保家衛國的戰友,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經常在電視裡或是部隊大院門口看到站崗的哨兵,一般都是兩人一組,士兵們的站姿永遠像松樹一樣的挺拔令人賞心悅目,不像很多普通人彎腰駝背,站沒站相,也都威風凜凜地配著槍。這個時候就有人會問,這是真搶還是假槍啊?裡面有沒有子彈啊?
  • 跳水曾經真能躲子彈,但是現在行不通了
    作者 美圖君在電影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為了躲避子彈,男女主跳入水中的場景。實際上子彈不能在水裡飛很久,這是水的物理性質決定的。水的密度遠遠大於空氣(800倍),它們就如同一面減速牆一樣,擋住了子彈。視頻中只穿了平角褲的他站在泳池裡,面朝一把槍。他遠程拉動繩索扣動板機後,子彈向他射來。但是,子彈帥不過3秒,沒射多遠就掉在了泳池底部。
  • 解讀:武裝運鈔車的押運員槍裡有子彈嗎?這種子彈不一般!
    我們在銀行門口,在馬路上也會經常看到一些武裝押運車,這些負責押運的人員都會背一把看起來就很厲害的散彈槍,這種槍的殺傷力足夠制服想要圖謀不軌的人了,但是,就像站崗的士兵槍裡不一定有子彈外,這些押運員的槍裡真的有子彈嗎?答案是,運 鈔 車的押運員槍裡是有子 彈的。
  • 真實戰爭中,戰士在發起衝鋒時會像電影裡一樣大聲吶喊嗎?
    李三萬摘要:在很多戰爭影視片裡,士兵在衝鋒時總是會大聲吶喊,給人的印象就是衝鋒總是要大聲吶喊,這樣才有氣勢。但在真正的戰場上,士兵在衝鋒時也會像電影裡那樣大聲吶喊嗎?在很多戰爭影視片裡,士兵在衝鋒時總是會大聲吶喊,給人的印象就是衝鋒總是要大聲吶喊,這樣才有氣勢。但在真正的戰場上,士兵在衝鋒時也會像電影裡那樣大聲吶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