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在外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文字,中國網友:宇宙都是韓國的!

2020-12-20 騰訊網

中韓兩國都是當今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傳統的東亞鄰邦,兩國之間除了十分緊密的經濟聯繫,在歷史和文化上也是頗有淵源,均屬於傳統儒家文化圈。

之前因為漢服事件,中韓兩國網友曾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場輿論大戰,雙方都宣稱是對方抄襲了自家的傳統服飾,這個事件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和討論,並多次登上了實時熱搜榜。

當然,中韓兩國網友都各執己見,互不相讓,誰都沒有說服對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更多熱點事件的出現,這場中韓漢服起源之爭也就逐漸不了了之了。

不過,「自信」的韓國網友顯然並沒有屈服,甚至還更進一步,這次自己將矛頭直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漢字,他們竟然在外網上高調宣稱漢字是屬於韓國的。

這些韓國網友在油管上大肆宣揚其所謂的「漢字歸韓」理論,甚至還搬出了自家的一個什麼語言學大師陳夏泰的理論,並以此為依據,有恃無恐地進行宣傳。

筆者還特地查了查這個所謂的韓國語言學泰鬥陳夏泰,看看究竟是何方神聖,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個大師還真是韓國一個大學的教授,而他之前的言論更是令人為之乍舌,堪稱是「漢字歸韓」理論的鼻祖人物。

這個陳大教授是韓國仁濟大學的客座教授,曾於1998年在韓國成立了一個所謂的全國漢字教育促進總聯合會,到2011年更是公開聲稱漢字並非中國文字,而是韓國人的祖先東夷人所創造的文字,順嘴提一句,說孔子乃韓國人後裔的也是他。

要說創造歷史哪家強?我們隔壁的這個大宇宙國可是當仁不讓,不僅攀附高句麗的歷史血統,還直接將神話故事當做歷史起源,而目的無非也就是想湊個五千年的輝煌門面。

至於其他的,那就更不用講了,連威震四海的唐太宗都成了他們口中的敗軍之將,匍匐於大韓帝國的淫威之下,那歷史疆域地圖更是天馬行空,難怪人送外號大宇宙國。

如今韓國網友不僅污衊漢服,還想來搶中國的漢字,這種行為令人不齒且令人發笑,卻也有些讓人氣憤,有中國網友直接怒懟稱:真是不要臉!

也有網友對此事表示十分無語,甚至調侃稱:整個宇宙都是韓國的!

眾所周知,韓國在古代曾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存在,無論是在政治還是文化上,都堪稱是中國的頭號「小弟」,中原王朝甚至還多次派兵幫助其平定叛亂和抗擊倭寇的入侵。

無論是在體制,文化,服飾還是文字上,韓國都與中華文化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雖然在近現代以後,朝鮮半島分裂成了兩個國家,但是其政治形勢依舊與中國有著十分密切聯繫。

而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韓國現如今已成為了美國陣營中的一個重要盟友,經濟也在上世紀得到了迅速發展,躋身於亞洲四小龍的行列,經濟的迅猛發展無疑令其自信心得到了極大膨脹。

這也是為什麼韓國要急於擺脫古代中國附屬國的歷史身份,甚至不惜歪曲和編造歷史來為自己所謂的光輝形象鍍金,韓國政府還曾一度推行了所謂的去漢化政策,連首都漢城都改為了現在的首爾。

原本韓國傳統文字中保有的漢字元素更是被大量的丟棄,以至於現在韓國的年輕人根本看不懂自己的那些歷史典籍,因為那些史書上有著大量的漢字。

可笑的是,韓國政府大力推行所謂的去漢化政策,想要徹底割裂在歷史上與中原王朝的聯繫,如今卻有一些所謂的韓國學者和網友竟然公開宣稱漢字是韓國人的文字,如此反差豈不令人發笑?

在文章的最後,筆者也想鄭重地對這韓國網友說一句話:與其費盡心思去編造謊言,發明歷史,不如踏踏實實地為兩國關係做一些友好的事,往前看,而不是總往後看,至少在古代史方面,恐怕連日本人都比你們實在。

相關焦點

  • 漢服抄襲韓服,宇宙起源在韓國,韓國人就是那麼文化自信
    中國人和韓國人吵翻了,這一次是因為衣服。近日,多名韓國畫手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不要臉的韓國人集體聲討中國畫手,指責中國的漢服「抄襲」韓服,更甚的還稱中國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的「地方政府」。漢服模仿漢服?韓國統治中國?
  • 於正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是韓國人創造的
    對於偷搶行無賴之事,部分韓國網友肯定頗有心得,他們豐富的經驗大概都可以出一本教科書納入史冊,以供後人瞻仰學習。早前從搶奪泡菜起源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韓國網友的臉皮之厚,不過大家當時似乎都小看了韓國人的無賴稟性。之後又是搶漢服又是搶熊貓,其惡劣行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本網友也呆了
    ◆漢字在國外的命運,就是中國國運的寫照。正解局出品韓國人最近又爭吵起來。連日本網友都在網上圍觀。而且該協會還指責,「韓漢混用將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這樣的觀點,自然是不值得一駁。按這個說法,中國全部用漢字,那乾脆就等於放棄信息化、科學化。韓國人有時的盲目程度,完全是超乎想像。
  • 網友惡搞稱蒼蠅翅膀有韓文:是韓國人發明的(圖)
    對此奇談怪論,中國專家與網友只能無奈攤手:唉,你們又來這一套了……有中國專家表示,韓國現行文字產生於世宗大王時期,距今只有幾百年。世宗大王之前使用的官方文字都是漢字,只是讀音與漢語不同,該結論有歷史文獻證明,而且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也是如此講述的,「難道這位韓國學者想否定世宗大王創造韓國文字的偉大貢獻?」
  • 漢字是韓國發明的?李時珍是韓國人?韓國還要搶奪多少中國文化
    在網絡圈子中,流傳著一個關於韓國的梗,那就是全世界都是韓國的,這個梗主要來源於韓國多次魔幻的操作,韓國曾多次搶在我們前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比如韓國人說茶是他們發明的,太極也是他們的,看看韓國的國旗就知道了,還有寫出了《本才綱目》的李時珍,也是韓國人。
  • 韓國網友指責中國畫師「抄襲」韓服,作者「這是明朝服飾」
    原因在於韓國網友指責畫師old先畫的漢服款式是韓服款式,他們要求畫師old先不要盜竊韓國傳統文化,並且這些韓國網友還給出了不少圖片作為對比。筆者仔細看了畫師old先繪製的漢服款式,再嚴謹的查看了百科內容和漢服內容,最後對比了韓國網友在評論區之中放出的韓服圖片,最後筆者得出結論:韓國網友不如直接說宇宙是韓國的算了,省的和這些人爭論。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網友:不懂漢字如何懂歷史?韓國其實廢除漢字已經幾十年了,不過 韓國國內其實對於恢復漢字也討論了幾十年了,到了現在即便韓國人都已經習慣用韓文了,也依舊有人在提恢復漢字。
  • "在韓國遇到漢字,中國人這舉動,讓韓國人很敏感"
    用韓、中、英、日等文字標註的韓國車站站名、路線圖、指示牌 | 攝影:彭婷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有了漢字,然後才有了「漢字文化圈」。然而,「漢字文化圈」裡的國家和地區對漢字的認識和感情卻十分複雜,比如韓國對待漢字的態度就十分糾結,糾結到連人名、地名該怎麼念都要苦悶一番。
  • 韓國人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欲挑戰漢字的權威
    長期以來,在韓國一直流行「韓文優越論」的觀點,韓國人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甚至還在全世界推廣韓文,想要挑戰漢字和拉丁字母在世界上的地位。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自然,國會議員的提議招致了韓國韓文協會旗幟鮮明的反對,該協會給出的理由是,「韓文書寫的教科書對學生正確理解內容沒有問題,韓文不是學生提高思考和語言能力的障礙」,在他們看來,「韓漢混用」將導致原本平等的文字不平等,並且「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 韓國為何總搶中國傳統文化?韓國人有多自卑?一切得從一盤泡菜開始...
    以前提到韓國,人們想到的可能是韓劇,現在提到韓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韓國泡菜"。 韓國網民的目的確實達到了。 除了與中國爭泡菜,韓國人還不知羞恥地將孔子、屈原等名人打造成韓國人,中國的端午節也變成了韓國的傳統節日,並且還向聯合國申請了非遺名錄。
  • 真就宇宙起源韓國,於正怒懟韓國人,網友:建議禁韓令加大力度
    眾所周知於正在中文網際網路一直有個外號叫「於媽」,熟悉娛樂圈的人都知道於正的嘴有多能說,於正毫不客氣的就直接說:「他們連父母給的五官都可以隨意挪動,張冠李戴不是已經很正常了嗎?,比如端午節,在2005年韓國人認為端午節是韓國的傳統節日,更是認為屈原是韓國人,這在國人眼裡看來,完全就是小丑般的鬧劇,而事實就是現在韓國很多傳統節日都是繼承自中國古文化,像是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等,追根溯源中國文化就是韓國文化的起源,除了端午節之外,韓國人還認為李白也是韓國人,說要進行申遺,這麼多年過去,無數的申遺鬧劇上演,韓國曾在2006年計劃為「風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古建築學家王其亨拿出
  • 連成語都「偷」?韓國再次挑釁中國文化,網友再次徹底「炸鍋」
    中韓傳統文化之爭一直都未曾停歇,從端午節到泡菜之爭,在中韓傳統文化上,一直都存在很多爭議,然而就在最近,在韓國旅遊發展局發布的中文宣傳片裡,而在視頻中竟然赫然的寫著「韓國有句古話『百聞不如一見'」。明明是中國成語,在韓國口中竟然又變成了韓國古話?中國成語怎麼就成韓國古話了?
  • 周杰倫ins發「中國春節」遭韓國網友圍攻!這波反擊看著太爽了!
    ……說真的,自打見識到某些韓國人「全宇宙都是韓國的」無敵YY精神後,我對於他們某些奇葩言論的容忍度已經很高了。趁著春節假期期間,他們在外網瘋狂散播:延續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春節,壓根就不是「中國」的「春節」……
  • 韓國宇宙起源論:連江疏影都成了韓國後代?
    昨天,"韓國網友稱江疏影是韓國名字"上了熱搜。起因是中國電視劇《三十而已》在韓國Netflix上映,韓國一個up主專門做了一期解說視頻發在YouTube上,不到24小時點擊量就超過了248萬。視頻中,主角江疏影被翻譯成了姜素英,韓國網友看了後,質疑起江疏影為什麼起了個韓國名字?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韓國會不會恢復漢字,其實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強盛了,那麼周邊國家都會學習甚至拋棄本國語言和文字。如果中國沒落,那麼就相反。韓國為了防止法律歧義,都用漢字行文或注釋解義。韓國廢除漢字教育進入中小學後,只有私立學校才學到漢語。所以韓國的法官檢察官絕大多數是富家子女,因為只有他們有錢讀私立學校,從而懂得漢字。
  • 韓國為何恢復使用漢字?
    諸如韓國人將中國的端午節、中醫、印刷術、書法等等中國國粹全部申請為了韓國的文化遺產;更過分的是,連中國的風水學、東北的火炕韓國人都不放過,統統都是韓國滴;而孔子、李時珍也都成了韓國思密達;讓人恐怖的是連我們可愛的大熊貓的故鄉都變成了韓國,不知道四川的鄉親們對此有何想法;而我們所喜愛的著名藍球運動員姚明,也被說成了是韓國後裔,大姚聽聞此事,是不是要陷入沉思了……
  • 為什麼韓國文字有中國成語? 視頻
    類似這樣的韓國成語還有很多很多,據不完全統計,現在韓文中的中國成語大約有400多個,而在明清之前還要更多。明朝以前,韓國人使用的都是漢字,自然也懂中國的成語,甚至包括一些中國的俗語。應該注意的是,不管是箕氏侯國還是衛氏朝鮮,都屬於中國地方政權,並不是今日朝鮮韓國的歷史政權。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朝鮮半島都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年年進貢,歲歲納絹。他們在漢唐時候開始學習中國文化。
  • 韓國人:大簷帽,是韓國傳統服飾,中國抄襲。明朝漢服分分鐘打臉
    中國網友說:「整個地球都是韓國思密達的,咱們不能和韓國思密達這種「井底之蛙」爭論天空到底有多大,有多遠,因為它們的眼界只有這麼寬。」一直以來,韓國在全世界到處說:這是我們的東西,那是我們的東西!尤其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上,端午節變成他們的了,李子柒包粽子居然被韓國人給罵下架了,現在又開始說中國的漢服起源於韓服,韓國無數次抄襲中國文化,無數次反咬中國,現在這都成為習以為常的一環了。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即便現在韓國的文字採用了韓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字的具體意義,於是就要加上漢字,用於解釋。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