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畫片是如何進行不斷創新的?

2021-02-06 文化產業評論

文化產業評論:我們在質疑美國文化帝國主義時,不能忽略文化全球化帶來契機。美國動畫片的藝術創新之路告訴了我們什麼?本文從技術革命的飛躍;敘事母題的拓展;角色性格拓展;多元文化與傳統價值的融合四個方面展開,梳理了美國動畫片的創新之路。

導語

在全球動畫工業體系中,美國動畫片一直是引導產業規模擴大和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量。美國動畫片不僅是全球商業動畫的主流,也成了現代大眾文化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組成部分。

20世紀90年代,計算機生成圖像和數碼成像技術開啟了美國動畫的三維時代。新世紀以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國動畫片更是發揮自身技術優勢,融合多元文化,以令人驚豔的技術創新和審美水準創作了一系列的經典之作,也製造了無數的票房神話。



正文

如今,美國動畫片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工業笑傲全球的法寶之一。不過,在享受美國動畫片帶給我們的視覺衝擊與心靈感動的同時,其輝煌背後的發展路徑才更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鑑。

新世紀以來,美國動畫片是如何進行不斷創新的?在創新過程中又是如何協調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的關係的?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將從技術、文本以及社會文化三方面,來梳理美國動畫片的創新之路。

一、技術革命打造視聽盛宴

縱觀美國動畫片的發展歷程,《玩具總動員》一定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之一。這部由華特迪斯尼公司和皮克斯工作室於1995年合作推出的動畫長片,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使用電腦特技製作而成的三維動畫片。

1、技術手段越先進,其影片的逼真性就越強

在此之前,美國動畫片均以二維手繪製作而成,即由動畫師將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背景分別繪製在透明膠片上,然後進行疊加完成拍攝。而《玩具總動員》則通過電腦強大的運算能力來模擬現實環境,運用建模、渲染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形成立體而真實的影像,其極具衝擊力與震撼力的視覺效果與二維動畫截然不同。

如果說上世紀末,三維技術僅在動畫領域嶄露頭角,那麼在新世紀以來的十餘年中,計算機生成圖像和數碼成像技術則以勢如破竹的姿態,全面取代傳統手繪及平面動畫,成為美國動畫的主流,並向世界宣告動畫CG(computer graphics)時代的到來。



事實上,動畫藝術從誕生之初就依託於科技的存在與發展,從黑白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從二維到三維,新技術的不斷出現為動畫片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創作手段。

隨著三維技術的改進,這種技術能越來越準確地模擬出現實生活中各種形狀、顏色和材質的物體,能忠實地刻畫出我們想像中的人物、場景和動作。毫無疑問,技術手段越先進,其影片的逼真性就越強。

在過去,二維技術在角色造型和場景繪製上都相對簡單,只能為觀眾呈現物體的基本全貌。這是因為哪怕一根多餘的線條都將跟隨角色運動產生變化,對運動的流暢性造成影響,二維動畫也因此在細節和效果的表現上差強人意。

2、三維技術的運用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類想像

但三維技術恰到好處地彌補了傳統技術的不足,憑藉強大的圖像處理技術和幾何造型藝術,使動畫電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

從技術層面來看,三維動畫的重點在於運動控制和渲染技術。所謂運動控制,即根據物體的碰撞、流體的運動等建立起相應的物理模型,再基於這些模型的運動控制,由電腦通過計算來完成三維動畫的運動表現。

所謂渲染技術,主要包括燈光和材質,利用計算機模擬自然光對物體的照射來體現動畫對象的立體效果,通過給動畫對象的表面添加細節來增加真實感。

例如在《飛屋環遊記》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成千上萬個氣球帶著小屋飛翔的鏡頭,然而每一個氣球都要考慮到實際光照的反射、透射和投影,還有重力、風力以及氣球之間摩擦力的影響;當氣球上升到半空時更需要光影的渲染,使之看上去呈夢幻般的半透明效果,又不失光彩奪目。

這都是難度極高的仿真問題,針對於此皮克斯專門開發出了全新的模擬器和渲染通道來支持模擬運算,最終將史無前例的數碼虛擬氣球群呈現給觀眾。



在逼真與自然之外,三維動畫的表現形式也更加新穎多樣,可以說,三維技術的運用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類想像,其審美所能承載的內容遠比傳統動畫藝術要多。

正如臺灣著名學者郎鹹平曾經說過:「動漫特技的逼真感和震撼力刺中了觀眾的幻想神經」

前所未有的立體感與擬真圖像挑戰了觀眾由平面動畫樹立起來的定勢思維,讓動畫片「超真實」的藝術魅力展露無遺。

「超真實」的概念由法國後現代主義學者鮑德裡亞提出,曾是後現代文化理論的一個核心概念,是指由許多無源無本的幻象組構成的新的社會現實。

3、技術革命的飛躍成就了動畫電影奇觀

而以科技作為依託的動畫電影,正是通過將人類心中的真實與想像融合在一起,為觀眾展現一個嶄新的奇觀世界。

在《海底總動員》中,現代電子符碼虛構了海底的幻境,強大的3D引擎在五彩繽紛的海底背景和色塊裡發揮到極致,視覺感染力與衝擊力讓觀眾置身於獨特的海底奇觀中,更侵染在對海洋審美的幻象之中。

《功夫熊貓》更是將故事背景置於山水之間的墨色中國,將觀眾帶入古老東方的奇妙探險裡,情景交融的生動展現反映了中國古代美學中虛實相生的美學內涵。

毋庸置疑,技術革命的飛躍成就了動畫電影奇觀。而另一方面,先進的科技也成為動畫敘事的推動力量之一。

在《冰雪奇緣》裡,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技術打造了如夢似幻的冰雪世界,而冰雪效果除了為觀眾帶來美的體驗之外,還與人物形象的塑造相伴而生。

影片開頭,當艾莎得知父母去世後,俯視鏡頭下的房間中晶瑩的雪花正迅速蔓延著;而在結尾處,當妹妹安娜被冰凍在自己面前時,原本漫天飛舞的雪花瞬間凝固在半空。

可知「魔法」是與情節的發展,尤其是人物的情緒緊密相連的。艾莎離開皇宮高唱「let itgo」的那場戲讓所有觀眾為之驚豔,冰雪魔力隨著指尖優美地飄灑,既完成了雪之宮殿的建構,也將女主角灑脫的魅力展露無遺。

通過對影片細節的推敲可以發現,3D技術在影片中的大範圍使用並非單純為了炫技,而是為了輔助敘事,技術手段與敘事衝突已經一併成為美國動畫片美學特徵的主導因素。

二、敘事母題的拓展

1、好的故事擅長靈活運用敘事母題

毫無疑問,先進的科學技術為美國動畫片提供了無限的可能,然而當技術的光環褪去,故事始終是成敗的關鍵。既然是講故事,就存在一個怎麼講的問題。一般而言,好的故事往往擅長靈活運用敘事母題。

我們知道,世界各地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體制、風俗習慣等,但是卻傳承著類似的神話、傳說、期望。這些基本相似的敘述形態就是「母題」。

2、傳統的美國動畫片的敘事母題

傳統的美國動畫片大多表現了「冒險」、「力量」、「狂歡」等浪漫主義式的母題。這是源於動畫片講述的故事表現了人類一種無意識的夢幻活動,它為人們提供了對日常問題和欲望的烏託邦式的解決方案。

在物資匱乏的過去,人們希望逃避社會壓力,遵循快樂至上的「本我」欲望,但他們一方面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來實現這樣的願望,另一方面又對大自然未知的力量充滿著好奇和嚮往。

於是傳統動畫片通常就會告訴人們:只要善良誠實勇敢,就能改變命運變身為「超人」或「白雪公主」,獲得天降的「魔力」和王子的吻。

3、新世紀美國動畫片的敘事母題

然而,現今的美國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影視作品也必然打上了時代發展的印記。在新世紀的美國動畫片中,除了延續這些傳統的敘事母題外,還重點增加了如「自我力量」、「獨立女性」等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敘事母題,在主題表現上更貼近於現實生活。

這是因為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競爭的加劇,人們已不再單純幻想超級英雄或神秘魔法的出現,而是渴望基於現實生活的情感慰藉。



比如,《料理鼠王》講述的是一隻小老鼠如何憑藉自身努力成為法國頂級廚師的故事。從「老鼠」與「廚師」這樣一組二元對立可以看出這是一部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動畫片,但影片並沒有過多描寫主人公的高超廚藝,而是著重表現其實現夢想的艱辛過程。

實際上,童話故事裡力量之源的轉變,與美國個人主義的發展是一致的。動畫片的主角真實地映射了社會中滄海一粟的小人物,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的底層,但都通過自己不懈地努力,蛻變成實現夢想的「英雄」,尤其是在美國這種開放、公平的環境中,這便是新世紀以來逐漸成型的新「美國精神」。

「力量」母題從強調「他人」轉變到立足「自我」,這使得新時期的美國動畫片在對夢想主題的刻畫上不同於過去,觀眾在接受動畫片的同時也接受了其背後的意義。

三、角色性格拓展

1、女性角色在影視作品中大放異彩

另外,隨著美國性別革命的發展,女性角色開始在影視作品中大放異彩,表現女性獨立也成為美國動畫片,特別是公主題材動畫片的重要線索。

早期的《白雪公主》、《睡美人》都是圍繞著公主如何被王子解救的故事來展開,那是因為在過去的美國社會,許多女性在結婚生育之後就會辭去工作,留在家中。男性成為社會價值的主導者,而女性處於從屬地位,表現在動畫片中的女性形象則都是柔弱而溫順的,這也成了美國女權運動興起之前女性的刻板形象。



而新時期的女性已經活躍在社會的各行各業中,在美國動畫產業鏈中女性工作者就佔據了半壁江山,這些創作者已然意識到女性建立和參與媒介傳播的價值,並以此與女性觀眾進行跨時空的交流,女性形象自然衝破了刻板印象的束縛。

一時間出現了如《勇敢傳說》、《長髮公主》等打破常規的作品,它們描繪的女性都是富有主見並勇於探險的。

拿大受好評的《瘋狂原始人》來看,其敘事矛盾和情節走向就皆由女主角為主導;《冰雪奇緣》更表現了美國公主題材動畫片的飛躍式發展,徹底宣告女性不再是被動等待王子拯救的公主,而是具有獨立性格,大膽追求理想、努力掌握命運的新女性。

2、人物形象和性格走向多元

新世紀以來的美國動畫片不僅在敘事母題上更為豐富,人物形象和性格也走向多元。事實上,當美國進入後現代社會,反傳統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動畫片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逐漸表現為對傳統文化的另類書寫和顛覆,不少膾炙人口的反英雄式角色登上舞臺。

「反英雄」是指在精神、品質、能力等方面與傳統的英雄標準相悖的人,他們往往具有一些不屬於英雄人物的性格弱點和能力缺點,卻不得不完成非凡的舉動。



就像《馬達加斯加》中的三位主角:大頭獅子亞歷克斯,胖河馬格洛麗婭,脖頸細長的長頸鹿梅爾曼,光是形象的設計上就令人捧腹。他們無釐頭、思維大條、神經兮兮,總是莫名其妙陷入冒險的旅程中,這樣的性格天生與「英雄」絕緣。

即使故事發展到最後主角們也沒能像傳統童話一般收穫完美結局,完成「最後一分鐘營救」變成受人矚目的英雄,而是繼續著簡單與快樂。

獅子艾利克斯在劇中這樣說到「我需要的不僅是美味的食物和寬敞的家,更重要的是真摯的友情,幸運的是我找到了,他們和我一樣都有短粗結實的四肢和喜生食的習性,他們的食物壽司我真是愛死了」。

正是這種樂觀、幽默的搞笑角色承載著美國文化中的自由與開放,也承載著最簡單的普世價值。

另外,一些徹底顛覆傳統的人物開始活躍在動畫片中:《怪物史萊克》中等待被王子吻醒的的公主,沒有等到王子卻等來了一隻粗俗、暴力、醜陋的綠毛怪物。



當史萊克笨手笨腳地來到公主床前,公主睜開眼睛的剎那,美好幻想隨著一聲尖叫而破滅

影片所有的一切都走向了傳統童話的反面,史萊克的出現拆解了傳統的大廈,打破了人們集體意識中的「王子」形象,也打破了美麗與美麗結合的傳統觀念。

在過去,動畫片中的公主即使沒有與英俊的白馬王子在一起,也會與最終華麗登場的青蛙王子在一起。但《怪物史萊克》卻顛覆了以貌取人的一元化審美立場,選擇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表達「愛能戰勝一切」的主題思想。

影片結尾伴隨著「他們後來在一起過著醜陋的生活」的字幕,完成了一出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劇,同時完成了美國動畫人物形象的多元轉型。最終怪物史萊克迎娶了公主,也贏得了全球票房。

四、多元文化與傳統價值的融合

若將美國動畫片放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探索它經久不衰的緣由,我們可以發現除了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和不斷完善的敘事手段外,還在於跨文化傳播的加劇。

美國動畫片放眼世界,打破了世界多元文化的時空界限。並奉行「拿來主義」,掌握了一套整合文化資源的方法,以全新的「他者」角度審視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關係,促使美國文化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1、功夫熊貓:真正創新之處在於解構中國的文化底蘊

就像《功夫熊貓》在全球的熱映,關鍵就在於它獨特的東方文化氣息。創作者為了這部中國元素的動畫片可謂煞費苦心,不僅將故事核心置於武俠精神之上,還力爭還原中國傳統文化:劇中人吃的是中國傳統小吃包子和麵條等;穿的是長袍古裝、馬蹄袖;住的是燈籠高掛的青苔石磚屋;行動於小橋流水和煙雨山水間。



不僅如此,影片推崇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仁義、友愛的品德。並加入道家思想中具有辯證主義的「上善若水」、「清靜無為」等理念,這在臺詞、人物和主題中都得到了多方表現。

然而,細究之下可以發現其真正創新之處並非簡單地注入了東方元素,而是對中國的文化底蘊進行了解構。

解構是一種策略。解構不是否定,而是按照傳統內在的發生的法則去閱讀它,拆開或撐開它內部的張力,重新喚醒其活力,同時在它的內部以及在它所排斥的外部一道在文本的「邊緣」來解讀和再書寫。

中國武俠文化源遠流長,是流行文化的典型代表。武俠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是具有俠義精神的悲情英雄。往往會遭受巨大災難,而後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絕世寶劍或者武功秘籍,最後隱於江湖。

而《功夫熊貓》在表現武俠文化時刻意淡化了「鋤強扶弱、見義勇為」的精神內核,強化了與反派之間的二元對立。並將大俠置於喧鬧的市井之中,配上無釐頭的性格與動作。

用好萊塢典型敘事加之美式幽默,將中國武俠故事成功轉變為一個「小人物變成大英雄」的美國類型喜劇。至於儒家道教的傳統價值觀,也僅是服務於影片敘事的噱頭之一。

儒道兩家博大精深、是東方文化的根基,卻在電影中用極為簡單淺顯的方式表達,在這裡,東方已經不是思想與行動的主體,而是成了西方的東方。

《功夫熊貓》一片在中國傳統價值觀和武俠精神中找到了與美國個人主義的共通之處。由熊貓這一中國國寶來展現美國個人主義,在中國武俠故事的敘事框架之上架構美國類型動畫片,一切看上去都合情又合理。

美國動畫片的創作者在傳統之上滿足了人們對神秘東方的無限想像,這正是其精妙之處。

2、創新背後是美國動畫片對普世價值「不變」的關注

新世紀以來,美國動畫片在全球化的驅動下以更蓬勃的態勢向前發展,不斷發展科技、融合多元文化,然而在創新背後有著美國動畫片對普世價值「不變」的關注。

因為人世間總有一些固定的元素傳達超越民族、階級甚至現實的價值觀念。而這些價值觀念才是動畫作品的靈魂所在。

2014年,迪斯尼憑藉《冰雪奇緣》一舉拿下了奧斯卡最佳長片,並刷新了美國動畫片的全球票房紀錄。該片除了運用最先進的3D技術之外,富有個性的人物和敘事也為影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影片以挪威文化為敘事背景,把這個北歐國家獨特的自然環境、頗具風格的建築和民族服飾融為一體:

蜿蜒的港灣,木板的宮殿、常年的積雪、還有長角的馴鹿和說著挪威話的大雪怪,所有的元素都讓人耳目一新,這是美國動畫片再一次向異國文化致敬。

但是揭開異域風情的面紗後,我們發現這仍然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動畫片。即用簡單的故事背景和人物關係來表現勇氣與親情,愛始終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

讓我們把視野投向故事原型,《冰雪奇緣》改編自安徒生童話《冰雪皇后》,原童話中的兩姐妹是一正一邪的二元對立關係,愛情是貫穿故事的衝突線索。

但經過改編的《冰雪奇緣》將原本亦正亦邪的皇后,改為個性鮮明且愛護妹妹的正面形象,弱化了矛盾衝突,也弱化了愛情線索,選擇將「姐妹」「親情」作為刻畫的重點,以更開闊且全面的視野來傳遞普世價值。

事實上,美國動畫人總能觸碰到人們心中最深的渴望與感動,然後用最夢幻的藝術形式和最樸實的敘事方式娓娓道出。

其實那些普世價值早已被人們所稱道,而美國動畫片將其提高到人類本性和作品靈魂的高度,可以說進一步加強了人類對普世價值的認識和堅守。

3、成功關鍵:始終用心講述人類永恆的希望和愛

雖然動畫片這一藝術形式最早的出現並不是為了兒童,但是當人們發現動畫片更適合兒童觀看時,它就承載了人類對下一代最殷切的關愛,這種愛的意識也是動畫片區別於其他類型電影的魅力所在。

而無論是二維手繪時代還是3D特效的新世紀,美國動畫片都能站在世界動畫的巔峰,也許成功的關鍵真的不在於技術,而是始終用心講述人類永恆的希望和愛。

結語

縱觀新世紀以來的美國動畫,它以傲人的姿態影響著全球文化產業。它之所以能創造一次又一次的票房奇蹟來源於對創新的不懈追求和對傳統本源的堅持。

反觀中國動畫,在20世紀60年代也曾以獨特的中國民族風流行於國際,可發展至今的中國動畫片在一味的模仿和追求商業價值下,幾乎喪失了原創能力也丟棄了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我們在質疑美國文化帝國主義時,不能忽略文化全球化帶來契機。美國動畫片的藝術創新之路告訴我們:

只有在「不變」的基礎上求得最大的「變化」,才能創作出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作品。

作者:胡夏瀅

來源:微信公號--編劇幫

交流,請加微信號:7759813

投稿:whcypl@126.com

相關焦點

  • 樂高:如何進行可持續創新?
    世界知名的「樂高教授」戴維·羅伯遜在《樂高 創新者世界》一書中所指出的那一系列問題:在企業的創新管理中,如何平衡專注與發散思維?怎樣兼任責任與自主性?怎樣協調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尤其是要怎樣在傳統結構中制訂出一個有的放矢的增長計劃?如何通過巧妙管理公司內部互相排斥的張力,不斷創造出具有突破性的產品?本期商業案例從轉型、創新、堅守三個方面來探究以上問題。
  • 《瘋狂動物城》受捧 老套路動畫片如何逆襲?
    《瘋狂動物城》受捧 老套路動畫片如何逆襲?好的動畫片能徵服所有年齡層觀眾,而且更接近電影的本質——光影藝術。《瘋狂動物城》偉大在哪裡,迪士尼又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如今的好萊塢動畫片競爭激烈,題材選擇上主要比拼想像力。
  • 這個免費動畫片,讓孩子在家上地道的美國小學
    去年做美國小學科學課程的時候,研究了上百份美國老師的科學課教案,包括老師們的上課視頻,在研究的過程中,我挖到了一個動畫片,叫做《Sid the Science Kid》,點進去看了一集,如獲至寶,因為整個動畫片居然100%還原了美國小學的科學課堂。
  • 電視動畫片《翻開這一頁》四大創新重塑英雄人物
    陳知建對這部取材自小學課本的紅色黨史動畫片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作品第一次將父親這一代人的精神價值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了精彩闡述,起到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據悉,《翻開這一頁》電視動畫片,共26集,其中包含《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飛奪瀘定橋》等語文課本中的故事。
  • 美國孩子在看什麼動畫片(5歲+)
    受限於語言和政策障礙,在這個美劇和好萊塢電影橫掃中國影音市場的時代,中國兒童動畫片市場中進口動畫比例仍然不高。雖說給了國產動畫一個迎頭趕上的機會,但看看這些年國產的羊啊熊啊豬啊的「大作」,就知道他們想翻身,只能湊齊十二生肖召喚神龍了。在美國動畫片市場上,除了如辛普森,南方公園這些面向成人觀眾的動畫片外,大部分美國兒童動畫片是在幾大兒童電視頻道上播出,比如迪士尼,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尼克動畫(Nickelodeon),PBS Kids等等。
  • 好萊塢動畫片《史瑞克2》配音價碼創新高(圖)
    只要你能爭取到為好萊塢動畫片《史瑞克(Shrek)2》配音,就能拿到這種天價!而這正是艾迪·墨菲、卡麥隆·迪亞茨、邁克·梅爾斯為《史瑞克2》配音的酬勞。  《史瑞克》第一集還在美國影院吸金,續集已經在進行中,三位主要的配音演員,目前正在和夢工廠洽談片酬,預估每個人的配音費,將可從第一集的300萬美元,上漲到500萬美元。
  • 從北京烤鴨到卡通豆小鴨 中國動畫片受美國孩子歡迎
    《豆小鴨》中美創作團隊在洛杉磯進行討論。(美國《僑報》)   中國僑網2月28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獨霸美國幾十年的動畫形象唐老鴨如今遇到了強勁的對手——來自中國的《豆小鴨》。即將重返美國的《豆小鴨》第二季或許能打破唐老鴨「一鴨獨大」的局面。
  • 《變形金剛》動畫片的劇本魅力
    在電腦尚未普及的80年代,動畫片的製作大部分要靠工作人員的手繪,採用當年的賽璐珞工藝,把畫面分層塗色,然後快速切換畫片,實現動畫效果。這樣的一集20多分鐘的動畫片,製作成本是相當高的,從《童話往事》書籍裡提到的資料看,當年美國的飛美遜公司製作一集動畫片的成本大約在30萬美元,這個數字在今天都是很大的一筆數字。
  • 美國夢工廠十大經典動畫片
    美國夢工廠十大經典動畫片夢工廠電影公司始建於1994年10月,三位創始人分別是史蒂文·史匹柏,傑弗瑞·卡森伯格和大衛·格芬。夢工廠的產品包括電影,動畫片,電視節目,家庭視頻娛樂,唱片,書籍,玩具和消費產品。埃及王子影片講述的是摩西帶領西伯萊人出埃及的故事。
  • 《夢幻西遊》動畫片登陸央視,遊戲IP如何衝擊影視新高度?
    《夢幻西遊》動畫片片段從一個初出茅廬的稚子,到線上熱播,再到各大衛視紛紛遞出橄欖枝,最後得到央視認可,《夢幻西遊》動畫片成為遊戲IP改編動畫的封神之作。而它的成功,不僅立足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和創新解讀,對精良製作品質的嚴苛要求,更在於它對中國年輕一代認識傳統文化的推動與承接作用。
  • 如何促進醫療創新發展?這場雲集諸多專家學者的峰會進行探討
    此次峰會雲集多領域專家學者,並同步開展創新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大主題路演,旨在發現前沿醫療創新項目,促進資本和項目深度對接會,為醫療健康項目和頂級資本搭建橋梁紐帶。「第二屆健康中國思南峰會」圓桌論壇之一。
  • 小時候看的這兩部動畫片,現在才知道原來是美國的動畫片
    看動漫這麼多年的時間裡,越發的覺得是不是小時候的動畫片才好看一些呢?倒不是說好看,只是覺得那時候的動畫片都是兒時的回憶。那時的感覺才是最真的感覺,那時候的追劇才是最有回憶的追劇。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我們兒時所熟悉的動畫片吧!
  • 「大頭兒子」也有舞臺劇了 經典動畫片IP如何跨界?
    最近,音樂話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穿越平行世界》,將這部經典動畫片搬上舞臺。同時,另一個話題也引發關注:經典動畫片IP的跨界藝術演繹,可以怎麼做?熱門動畫片裡的經典之作1995年,老版《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一經播出,便獲得了空前成功。
  • 美國熱播28年的動畫片,人物很醜,豆瓣卻高達9分?
    前不久,一部叫做《馬男波傑克》的美國動畫片在朋友圈裡很火,但是小編還沒來的及去看,馬男就被禁了,但是除了馬男,美國動畫片還有沒有好的作品呢?答案是有,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熱播28年,豆瓣評分高達九分的美國動畫片《辛普森一家》。
  • 【娛樂】美國的孩子都看什麼動畫片?
    在美國動畫片市場上,除了如辛普森,南方公園這些面向成人觀眾的動畫片外,大部分美國兒童動畫片是在幾大兒童電視頻道上播出,比如迪士尼,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尼克動畫(Nickelodeon),PBS Kids等等。根據不同年齡段和內容選擇,還有更細的劃分,比如尼克動畫就分為 Nick Jr.,Nicktoons,TeenNick等一系列頻道。
  • 中國創新指數再創新高 創新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李胤指出,2019年中國創新環境明顯優化,創新投入穩步提高,創新產出大幅提升,創新成效進一步顯現,創新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  創新環境明顯優化  測算結果顯示,2019年,在4個創新分領域的21個指標中,有19個指標指數比上年有所提高。
  • 小夥用豆芽凹造型做動畫片 擺出的花鳥魚蟲...
    小夥用豆芽凹造型做動畫片 擺出的花鳥魚蟲栩栩如生 今日,一則小夥用豆芽凹造型做動畫片的新聞迅速火遍全網,一幅幅精美的畫和動畫簡直難以想像就是用豆芽擺出來的,真的太厲害了! 小夥用豆芽凹造型做動畫片: 豆芽廠的工人王吉海用豆芽   原標題:大神手裡啥都能成花!
  • 趣味STEAM教育:如何製作自己的第一部動畫片?
    以下STEAM活動鼓勵孩子們以創新的方式創作和講述自己的故事。通過這些簡單而創造性的STEAM活動,孩子們可以有趣地製作涉及科學原理的東西,然後他們可以講述自己的故事和進行富有想像力的遊戲。如何製作自己的第一部動畫片?
  • 思維訓練動畫片資源
    這些英語動畫片,不單單可以用來學英語, 還可以用英語來學習 。家長可以利用這些動畫片讓孩子進行學科學習, 補充和完善家庭與學校學習的內容, 讓孩子從國外優秀的動畫片裡吸收營養, 使孩子對學習更有興趣。讓我們再次打亂這幾個著名兒童頻道的動畫節目,從學科的角度來為孩子選擇畫片。
  • 美國這部動畫片竟公然教孩子行巫術!美國、以色列主內媒體一齊警告!
    ……圖:美國某公司新製作的動畫片《貓頭鷹之家》中,一隻黑山羊正在行巫術的畫面。倒五芒星和羊是撒旦教的元素美國一著名動畫公司周五發布的一部新動畫片,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原本米老鼠建造的房子,已經轉變為傳遞給孩子們的一個古怪的偏向魔鬼和巫術的信息!美國、以色列主內媒體圈紛紛發布新聞進行警告,中國的家長們也請務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