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歌!!!那些被臺灣封禁的經典歌曲……

2021-01-15 民歌中國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寶島臺灣,發生的故事可不少,這其中,「禁歌」是佔有一席之地的。大家熟悉的如《何日君再來》,陌生的如《收酒矸》這樣的作品,都曾被臺灣當局列入黑名單。


實際上,在漫長的白色恐怖時期,在臺灣被封禁的歌曲不在少數。對於封禁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今天,我們來聊聊幾首「被封禁」的值得一提的臺灣歌曲吧。


《橄欖樹》由作家三毛填詞,作曲家李泰祥作曲,齊豫演唱。該作品表現出了和市場流行截然不同的藝術氣息,加之李泰祥亦古亦今的編曲方式,讓其很快成了民歌時代唯美風格的代表作。


這首經典之作在臺灣被封禁十年,理由是歌詞「我的故鄉在遠方」涉及勾起思念大陸的動機。不得不說,這理由不僅顯示了當年臺灣當局的不自信,更讓人們看到了他們對三毛詩詞的膚淺理解。


作為一首傳統的福建民歌《天黑黑》的原版是用閩南語演唱的。歌曲曲調歡快,歌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通過對阿公掘芋、阿公和阿婆對煮芋鹹淡的爭執的描寫,展現了閩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怡然自得。或許是因為臺灣當局對生活的情趣沒有感覺吧,當年竟然以該歌曲暗指民眾生活困苦為由封禁。


《少年中國》蔣勳作詞,李雙澤作曲並原唱。歌曲清新乾淨,雖然帶著絲絲愁緒,卻不顯失落。這個歌曲被禁唱的原因,相信就不難理解了。一首宣傳家國情思的歌曲,在當時的臺灣,必然是戳到痛處了。


《龍的傳人》是由臺灣音樂人侯德健創作的一首作品,在華語世界流傳甚廣,深受喜愛。1978年美國與臺灣當局「斷交」,當時正在臺灣政治大學讀書的侯德健對周遭的「悲情」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一直被悲情籠罩,受外國人牽制,他憤怒於這種懦弱的悲情,寫下了《龍的傳人》。這首作品曾因為侯德健的違規行為,一度被封禁。


《一條日光大道》同樣由三毛作詞,李泰祥作曲,齊豫演唱。這首活力十足,弘揚正能量的歌曲,怎麼會被禁呢?


傳言由兩個原因,不過都很無釐頭。一個是歌曲中出現了外語,審核人員抱著「會不會有不好的含義?會不會是通敵的密碼?」的想法封禁了該曲。另一個傳言是說是因為太陽令人聯想到被稱為紅太陽的毛主席


如果說《一條日光大道》的被封禁,還無法確定是否因為毛主席,那這首由侯德健根據民歌創作的《捉泥鰍,則完完全全是因為毛主席的原因而被篡改了。


歌曲原本歌詞是「小毛的哥哥,帶他去捉泥鰍」,因為「小毛」被聯想成了毛澤東,硬生生地被改成了「小牛」。如今你去音樂平臺搜的話,依然是「小牛」的版本。如果我們回過頭看,那個特殊年代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思議的。


《抉擇》梁弘志創作,收錄在蔡琴出道專輯《出塞曲》中。如果說意識形態的鬥爭,小心一點無可厚非。但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歌曲,被禁的原因,簡直令人哭笑不得。審查委員堅持,「不能讓歌裡的男女主角分手,一定要有結果。」要求所有的歌曲都必須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熱情的沙漠》李潔心填詞,加瀨邦彥作曲,歐陽菲菲演唱。這首歌曲憑藉其動感的旋律、熱情的歌詞,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它被下架的原因就更離奇了,竟然是因為歌詞中間有個「啊」,喊得太銷魂,被認為「有傷風化」。

藝術是有生命力的,是跨越時空的。那個年代的「禁令」,不僅沒能夠阻止這些歌曲的流傳,反而令它們多了幾分傳奇的色彩。特殊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經典的歌曲,則從未消逝過……

相關焦點

  • 《熱情的沙漠》居然是一首禁歌?丨聊聊臺灣音樂那些事兒
    其實,禁歌的理由常常是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在1973年政府頒布的出版法中列出了12條歌曲查禁理由:違反國策、為匪宣傳、抄襲匪曲、詞意頹喪、內容荒誕、意境晦淫、曲調狂蕩、狠暴仇鬥、時代反應錯誤、文詞粗鄙、幽怨哀傷、文理不通、意識欠明朗這12個理由。那麼,對應這些標準,有哪些歌被禁唱了呢?
  • 這些經典歌曲,竟曾被列為禁歌…
    有那麼一些歌曲,曾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度被拉上「黑名單」,一度被打入「禁歌」行列。但有些歌曲被更多的人熟知、傳唱,並成為經典!由三毛作詞、齊豫演唱的《橄欖樹》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據說當時在臺灣,審查人員認為這首歌的歌詞「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中,這個「遠方」指的就是大陸,會勾引聽者思念大陸故鄉之嫌,臺灣當政者不允許有這種言論,而且歌中又反覆提及「流浪」一詞,
  • 在臺灣曾經被查禁的歌曲,這些歌你聽過幾首?
    禁歌、禁書、禁語、禁黨、禁止懷疑、禁止「打醬油」…戒嚴時期對於演藝工作人員採取證照限制,很多歌星當時都是演唱了禁歌,就被取消證照,這下不能在臺灣表演了,只好轉往香港或東南亞一帶發展。比如說文夏、洪一峰、姚蘇蓉,還有「性感之神」歐陽菲菲,也是禁歌的大戶,她最廣為人知的禁歌就是《熱情的沙漠》。
  • 一曲難「禁」——臺灣禁歌背後的故事
    在臺灣長達38年的政治戒嚴時期,一共有900多首歌曲陸續遭當局查禁,這些歌曲有的為觀眾所熟悉,有的從未面世。臺灣解嚴後,這些歌曲有的被再次傳唱,成為經典,有的隱匿在時光中,同那個時代一起被寫入歷史。《苦酒滿杯》誕生於日據時代(1895年-1945年臺灣被日本統治的時代),曲名原本叫《悲戀的酒杯》,是一首臺語歌,1936年由陳達儒填詞,姚贊福作曲而成。
  • 被永久封禁的3首歌,滿滿的回憶殺,許嵩上榜一首
    到了網吧帶著耳機,跟個鐵憨憨一樣,不僅聽著當時的流行歌曲,嘴裡還唱著,當時的流行網絡歌曲到現在也因為不少的原因給封禁了不少,被封禁了之後就再也沒有聽到過當時的經典了,這些還不能以任何形式翻唱。 第二首是本兮的《小三你好賤》,這首歌從歌名上就可以看出是批判那些小三的,也算是一個好的題材吧,也沒有什麼負面的東西,但是在歌詞看來有點過於直接,導致了內容的低俗,為青少年的心理著想還是被封禁了
  • 這些曾經的「禁歌」,後來都成了傳世經典!
    有那麼一些歌曲,它們曾一度被打入「禁歌」行列。經過歷史的衝刷洗禮,這些歌曲被更多的人熟知、傳唱,並成為經典!據說當時在臺灣,審查人員認為這首歌的歌詞「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中,這個「遠方」指的就是大陸,會勾引聽者思念大陸故鄉之嫌,臺灣當政者不允許有這種言論,而且歌中又反覆提及「流浪」一詞,有慫恿年輕人離家出走去流浪之嫌,所以沒能通過。而官方最終給出的解釋是:主題意識不明。2《何日君再來》 鄧麗君翻唱
  • 令人匪夷所思的禁歌年代 遇見臺灣
    有點弔詭的是,哪怕是在日治時期,臺灣的禁歌名單也沒有這麼長,一共也只有十幾首歌遭禁,不料國民黨政府剛收回主權,就把禁歌名單延長了數倍!而隨著國民黨敗退臺灣,對流行音樂的打擊更是變本加厲。改編自《Seven Lonely Days》的《給我一個吻》因為接吻傷風敗俗被禁,這首歌全世界都能唱,也就是臺灣不能唱。還有歐陽菲菲演唱的《熱情的沙漠》——這首歌后來經庾澄慶重新演繹被人熟知,當年同樣也是禁歌,理由是歌曲中的「啊」太淫穢,容易讓人產生性幻想……
  • 被「永久封禁」的3首歌,翻唱都不允許,卻是多數90後的回憶!
    被「永久封禁」的3首歌,翻唱都不允許,卻是多數90後的回憶! 這個時期也有很多經典的歌曲,這3首卻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被永久封禁,連翻唱都不允許。
  • 臺灣解除戒嚴30年|那些曾經被禁的歌曲|【馨聞旋律】
    當年大陸官媒在介紹這首歌時都提到綠島是臺灣關押政治犯的地方。今年7月14日是臺灣宣布解除戒嚴令30周年,如今,「思想犯」、「政治犯」在臺灣早已成為歷史名詞,綠島的囚室作為歷史遺蹟,供人參觀,警示那段令臺灣人不堪回首的歲月。
  • 禁歌 | 你絕對想不到這些歌被禁的理由
    也許你想不到,許多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曾因各種奇葩原因,在臺灣被禁過。禁書、禁歌,這話題我們都熟悉,看著或許別具意味。 這首歌不準唱!談談曾經的禁歌以下本文節選自 馬世芳[ 聽說 ] II - 第13說
  • 被禁唱的四首歌,許嵩一首,第四首晚上一人不敢聽
    原創:汀藝中國現代樂壇一直都是百花齊放的狀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各種曲風也都有經典之作,但是也有一些歌曲,因為種種原因後來被永遠禁唱,被禁唱的4首歌,承載了90後的回憶,還有許嵩的一首!許嵩大家都不陌生,是90後的回憶。他是一位非常有實力的歌手,他的有很多歌曲,都是大家熟悉的,比如:《素顏》、《斷橋殘雪》等等。
  • 唱一首「禁歌」關你3年!下面請收聽當年臺灣這些歌
    與禁歌有關的人、活動,通通被查禁、處罰……1947年,正處於內戰的臺灣省已有近百首「反動歌曲」和「靡靡之音」被禁。1950年,又有162首歌曲被禁,包括我們現在熟知的「何日君再來」、「夜上海」等等。隨後,禁歌逐年增加。
  • 這些曾經的「禁歌」,後來都成了傳世經典....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首由曹雪芹作詞的神曲,被臺灣的審查委員認為「有消極灰色思想的嫌疑」。是不是很難理解,為什麼這些審查委員的人禁歌曲都是這些奇葩的理由。專輯一發行就獲得商業的成功,其機智和帶有社會意識的歌詞及搖滾導向的編曲吸引了年輕的知識分子,但這張專輯的同名曲因為這句歌詞「歌曲審查之/通不通過乎/歌曲通過者/翻版盜印也」而被審查員駁回,羅大佑故意將這段改寫成「眼睛睜一隻/嘴巴呼一呼/耳朵遮一遮/皆大歡喜也」稍微挖苦了審查制度。
  • 那些你只能在臺灣演唱會聽到的羅大佑歌曲
    因為,這場演出的曲目偏於流行且保守,羅大佑的那些所能影響當年年輕人離開家鄉的叛逆和衝勁並未得到展現。因為市場或政策的原因,羅大佑在北京乃至全國演出的歌單與其在臺灣演出時的曲目存在一些差異。在此,筆者特別介紹一些羅大佑只在臺灣演唱會上演出的曲目,供大家交流欣賞。《皇后大道東》羅大佑作曲,林夕作詞,收錄於音樂工廠專輯《皇后大道東》之中。
  • 這首「黃色歌曲」,被禁唱了半個世紀,卻傳唱至今,成為經典!
    鄧麗君演唱經典《何日君再來》翻唱,是對一首歌曲的最高肯定。而像這幾個視頻裡,被不同時代歌壇女王先後翻唱的殊榮,只屬於一首歌:《何日君再來》。周璇的清脆,李香蘭的嬌媚,鄧麗君的婉轉,像是同一顆鑽石的不同截面,在時光中折射著令人傾心的魅力。 可極少有人知道,這首歌居然曾多次被禁,正如鑽石都經過無數次切割打磨。
  • 3首被永遠「封禁」的歌曲,90後的回憶,首首都很經典
    在90後的眼中,90年段的青年都是充滿真性情的,就論歌手而言,他們所創造的歌曲多的是隨意性,腦子中想到什麼詞,就往自己的歌中加什麼詞。「即興」是90歌手的代名詞,不少創作性特別優異的作品也紛紛湧現出來。好景不長,現如今那些極具創新活力的歌曲接二連三的被下架,讓我們懷著遺憾的心情回憶一下。
  • 臺灣的禁歌時代 終結篇
    對於臺灣人來說,「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八個字可謂是「先總統」蔣公留下的遺訓,他一度代表著臺灣在當年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的一種態度,宋楚瑜為何要將這八個字植入歌曲《龍的傳人》之中呢?  1978年12月16日,在每一個經歷過這個時間點的臺灣人心中,都留有深刻的記憶。這一天,臺美斷交了,很多人從收音機中聽到了這個消息。
  • 至今被禁的三首歌曲,但卻都是80、90後集體的回憶,很耐聽
    在音樂領域當中有很多的歌曲都是風靡一時的,而過了這一段時間,可能在很長時間的積澱之下,大家就會知道有很多的歌曲,都是不那麼合適的,所以說就禁播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三首被禁的經典華語歌曲。,所以最後被封禁,但音樂終究是一門藝術,如果太過於露骨的話,肯定不能被大家接受,畢竟對年輕人的教育不好,但換句話說,試問又有誰不痛恨小3呢?
  • 那些被永遠禁唱的五首歌曲,許嵩上榜,最後一首成為全球禁曲
    如今音樂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有的歌曲起到反面作用,是被禁止傳唱的。許嵩大家都認識,有很多特別受歡迎的歌曲,比如《素顏》、《風度》等。但許嵩有一首歌被禁唱了,那就是《搖頭玩》。因為歌名最後一個字「玩」與搖頭丸的「丸」發音一樣,所以這首歌已經被禁止傳播。
  • 世界三大禁曲是什麼?世界三大禁曲盤點它們為什麼被禁原因分析
    可能禁曲本身的旋律、所渲染的氣氛和人的神經調動有著某種特殊的聯繫,從而使聽者,尤其是那些有著負面經歷的聽者產生強烈的抑鬱感,導致自殺情況的出現。並不是什麼「魔力」,是聲波的問題:一般的歌曲只在聲尾加入顫音,但是這些禁曲就並非如此,比如說《黑色星期天》則是每一句歌都從頭到尾加入了顫音,這種音波效果會使人感到不安、恐懼和極度的輕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