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9,這部兩年前上映的電影預言了美國正在爆發的種族問題

2020-08-27 業心影評


作者:小太爺

當警察在執法的過程中,先入為主的不是證據而是膚色,當司法機關維護的不是正義而是某一群體的謊言,那麼歧視與霸權便成為了兩個或多個群體對立的理由,而憤怒與暴力便成為了弱勢群體改變現狀的途徑與出口。

截止目前,反對美國警察暴力行為的遊行示威已經跨過美國本土,成為一件全球性的抗議活動。那名被白人警察用膝蓋頂住頸部的黑人因窒息而亡,而他未能呼出的那口氣卻如同火種一般點燃了眾人的憤怒。

這不是黑人群體第一次遭到暴力執法,喬治·弗洛伊德也不是第一個死於暴力執法的黑人。在現實中正在上演的種種劇情,與2018上映的電影《你給的憤怒》如出一轍。

在電影中,一名白人警察執法過程中,憑藉自己的主觀判斷,將槍口對準了一個正拿著梳子梳頭的黑人,並扣動了扳機,其開槍的理由僅僅是因為他覺得那名黑人手中拿著的像是一把威脅到他生命的武器。而在事後的調查中,白人主導的調查團所關注的重點不是那場已然發生的事故,而是那名死去黑人的不良記錄,並以此為依據否決對那名暴力執法的警察的調查。

當一切法律上的程序和手段在一種偏見和歧視中失效,他們走上了街頭,開始遊行,開始示威,但為何最終都訴諸於暴力呢?種族問題又該如何規避或者說化解仇恨呢?

他們訴諸於暴力,而他們期望的卻正是暴力

在電影中,那些憤怒的黑人在得知那名暴力執法的警察不會被起訴後,紛紛走上了街頭,起初帶領人們進行遊行示威的律師一再強調要以和平的方式與政府談判,但她顯然低估了一群人的憤怒與另一群人的傲慢。和平示威的支撐不了他們的訴求,而這場遊行很快演變為一場「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的暴動,這是前者的魯莽,也是後者的狡猾。

從法律上來說,遊行示威是美國憲法賦予每一個美國公民的權力。從表面上來看,這體現了美國民主體制的優越,但遊行示威並不是寫於紙上的條例,是具有某種政治意義與主張的行動,而他們所要面對與對抗的是位於體制頂端的權力中心,而歷史證明,任何權力中心的轉移以及體制的改變或者顛覆都是以支付某種代價為前提。空洞的口號無法解決根本性的問題,而這種體制上的優越往往僅限於紙面上的想像,它無法為抗爭者提供實質性的力量。

於是,當弱勢群體在遊行示威的實踐中戳破了這種紙面上的想像之後,暴力成為他們達成某種目的的最終手段,但當他們在這種絕望中選擇暴力時,他們也落入了文明的虛偽所設下的陷阱。

憲法的確給予了他們遊行示威的權利,但沒有給予他們用暴力對現有制度進行顛覆的權權利,而能夠合法使用暴力的正好是用暴力踐行歧視的警察。而這也導致了美國黑人與白人之間種族矛盾在一次又一次的爆發與鎮壓之間起伏,但勝利者永遠不會是被歧視的那一方。

由歷史填充的歧視需要什麼才能打破?

現實中的示威遊行愈演愈烈,美國政府還未找到一個合理的方案以恢復處于震蕩中的社會秩序,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美國乃至於整個西方社會都背負著黑人問題的歷史包袱,他們在搭建西方文明的社會的過程中,曾以奴隸主的身份主宰著黑人的命運。而現代文明的發展在讓他們丟掉奴隸主身份的同時,也不得不對黑人的身份進行再造。他們已然從法理上被剝離了對黑人的主導權,但黑人的社會地位並沒有因為其社會權利(法理上)的提升而提升,而白人群體對黑人群體的歧視甚至是敵視的態度需要一個合理的歷史進程來進行糾正與調節。

在《你給的仇恨》的電影中,導演通過美國黑人說唱歌手圖派克的名言給出了一個緩解美國種族問題的答案,即「你給嬰兒灌輸的暴力會毀了所有人。」,而這實際上是說由歷史填充的歧視同樣需要歷史來解決,讓仇恨以及仇恨迸發出的暴力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和解中逐步消解。這的確是一劑良方,實際上美國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矛盾確實隨著歷史進程而不斷的改善,所以在競技體育上,有越來越多的黑人球員代表美國登上舞臺,他們甚至選上了一位黑人總統。

然而,這並沒有解決問題的全部,黑人群體不會因某些黑人的階級躍遷而從根本上擺脫了被歧視的命運。而歷史的進程之所以會緩解黑人群體與白人群體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是因為在法理上他們不再具有從屬關係,另一方面是黑人群體在現代社會中找到了能夠實現自我以及社會價值的方式。在抵制種族歧視的同時,他們自身也需要以更加主動的方式來改變自我圈層的內生性矛盾。

在電影中,女主的父親指出了他們為何會陷入犯罪的囚籠,因為他們根本找不到一個像樣的工作,而在生存的壓力以及欲望的驅使之下,他們投向了販毒的陷阱,並越陷越深。這固然是一個外在的理由,但他們並沒有被完全剝奪拒絕的權力,他們需要一個家庭以及一個族群的向心力來改變獲取財富以及社會地位的方式,而不是向犯罪妥協。我想,這正是女主的母親極力讓她的孩子參與更好的教育的原因。

外在的歧視固然可怕,但內在的妥協與沉淪同樣需要警惕和改變。

關於種族問題的政治正確到底扼殺了什麼?

對於西方社會來說,種族矛盾是一個不可規避的問題,且正在成為一個扼殺其政治生命力的頑疾。它這不僅會動搖西方的社會秩序,更會衝擊西方的政治體制,而其癥結在於,種族問題會因個體或局部的問題被無限放大,而這又將不可避免地捆綁公眾以及執政者的視野,一些原本應該由歷史的進程逐步解決的議題在一種激化的情緒中被要求全盤清算,這將耗散目前本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正如這次因白人警察的過失而造成了全球性的遊行示威,無論是當局者還是反抗者,他們都有更加穩妥的選擇,但他們依然選擇了最為極端的方式,而現在最需要世界各國克服的本應是全球性的疫情。

關於種族問題的政治正確一旦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那些在制高點上宣洩憤怒的人在要求一個更好的未來的同時,卻在毀掉一個相對穩定的現在,而一旦現狀失控,未來真的會更好嗎?我想那些打著正義的旗號滿足私慾的暴徒無法給出這一問題的答案。

正如那個阻止16歲的少年參與打砸搶的黑人所說: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他知道,如果所有人都在用犯罪的方式來捍衛他們口中所呼喊的正義,那麼10年後,他們依然還會站在這裡,所以他們需要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下一代找到一個更好的路。

他們需要在憤怒中找到理智與克制,他們需要為那條路找到方向,他們需要用自己的雙手與智慧來創造一個未來,而不是寄希望於用一個看似正義的旗號來兌換一個由口號和標語勾勒的圖景。而這正是他們最需要警惕的地方,因為政治正確將在一種群情激憤之中扼殺他們改變與進化自我的動力與欲望,這將在根本上使他們失去糾正他人之歧視的主動權。

《你給的憤怒》這部電影陳述了種族問題的現狀,並預言了正在發生的現在,但在現實中,事情的進展並沒有像電影的結尾那樣達成和解。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會是在電影的想像之中,也不會是在遊行隊伍的標語之上,而是在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族群為改變自身命運的行動之中。

暴行不會帶來正義,但卻會破壞和平。

相關焦點

  • 31年前這部電影,早就預言了美國的今天
    最近,美國那邊著實不太平。疫情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伴隨著失業率激增,社會矛盾也在慢慢凸顯。此時的美國處處瀰漫著不滿與高壓,但是誰都沒想到美國問題的導火線,被一直以來的種族問題給點燃了。一位叫弗洛伊德的黑人男子因為警察的暴力執法而身亡。
  • 弗洛伊德之死震蕩持續,著名電影《亂世佳人》因種族問題被下架
    或許這與美國複雜的種族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美國黑人和白人逐漸的衝突長久以來就是當地社會的頑疾,黑人和白人在大體形式上的平等也只有很短的時間,去年在內地上映過的美國高分電影《綠皮書》就比較形象地反映了出美國的種族問題以及黑人在美國面臨的處境。美國如今在形式上實現了所謂的種族平等,一度被視為「種族大熔爐」的地方,自詡完美地解決了種族問題,延伸出來的政治正確也是目前普遍存在。
  • 《小丑》的預言,美國之春的到來
    記得幾年前美國有一部影片《小丑》,影片中的「小丑」在極度的壓抑下爆發,引發了美國的一場的「大戰」,場面之宏達另人咋舌。如今這場「大戰」,卻在美國多地真實上映,連場景都能恢復的一模一樣。正如同被《小丑》這部電影預言了一般。
  • 正在熱映的五部電影:《八佰》排在第二,第一豆瓣高達7.9
    隨著疫情逐漸好轉,近日8月份後,國內電影市場緩慢恢復後,在多部影片陸續上映之際,除了在次掀起一小波觀影熱潮,同時也帶動了國內電影票房的增長。今天,筆者將要給大家盤點目前正在熱映的五部電影,榜單中《八佰》排在第二,第一豆瓣高達7.9(按照豆瓣評分排序)第一部《信條》豆瓣7.9看完感覺似懂非懂,主線劇情比較簡單引入時間逆流讓電影燒腦,加上對白劇情沒有停頓讓人很難停下來思考,就有種似懂非懂感覺,然後時間概念讓劇情感覺被割開分散。諾蘭有能力把電影拍得燒腦高級又不至於晦澀難懂,可惜這部他沒有做到,他可以拍得更好。
  • 31年前,這部電影預言了當下的美國,現在看才知道有多神
    「I Can't Breathe」這句話牽動著全世界民眾的心,也成為了美國暴亂、多國遊行的導火索。現在應該每一個人都在關注著美國局勢的動向。喬治·弗洛伊德的逝世,把種族歧視這個延續數百年的噩夢再次搬到了檯面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那條「黑人大哥哽咽勸16歲少年的視頻」。視頻中,黑人大哥聲嘶力竭地吶喊「他46歲了還在憤怒,我31歲了還在憤怒,而你16歲就在憤怒了。你現在看到的一切,可能在10年後,你26歲時還會發生。那個時候,你也還會做和現在一樣的事情」。
  • 透過這10部美國電影,來看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或許會找到答案
    這兩天最熱門的國際新聞,恐怕就是美國白人警察打死黑人男子 弗洛伊德引發的全國抗議遊行和騷亂,了解美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民族所引發種族歧視問題由來已久,非常複雜,迄今為止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同時美國的電影界也拍過許多反映種族歧視問題的電影,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 這部票房超越《復聯4》的電影,因涉及種族歧視被下架
    2、《黑寡婦》或將和《尚氣》聯動 《黑寡婦》將於今年11月上映,將會是今年唯一一部漫威作品,這部電影很可能和明年上映的《尚氣》產生聯動。 其他電影資訊 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讓美國影視行業再受打擊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多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隨後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大量網民開始抨擊一些涉及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敏感問題的影視作品。
  • 這部票房超越《復聯4》的電影,因涉及種族歧視被下架
    2、《黑寡婦》或將和《尚氣》聯動《黑寡婦》將於今年11月上映,將會是今年唯一一部漫威作品,這部電影很可能和明年上映的《尚氣》產生聯動。其他電影資訊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讓美國影視行業再受打擊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多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隨後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大量網民開始抨擊一些涉及種族歧視
  • 這部電影早就預言了「9·11事件」的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一眾恐襲電影,《烈血天空》在「9·11事件」發生前已現身大銀幕。它是1998年愛德華·茨威克導演的影片,講述了面對恐襲美國軍事情報相關各部門的應對。令人驚訝的是,當中的一些細節與9·11報告的結論幾乎吻合。時隔20年回顧這部老片,也不得不驚嘆導演未卜先知的能力。
  • 推薦關於種族問題的5部電影
    在很大程度上,2019的奧斯卡是黑人電影走向正確方向的一個例子。憑藉《假若比爾街能說話》、斯派克·李的《黑色黨徒》和《黑豹》等影片獲得的最佳影片提名,某種重量級的魔力正在醞釀之中。後來,《綠皮書》獲得了最佳影片獎,並開始了另一場關於電影中如何處理種族問題的討論。它處理得好不好,取決於你對一部關於種族的電影應該是什麼樣(以及應該做什麼)的看法。
  • 因反種族歧視活動,這部票房超越《復聯4》的電影被下架
    2、《黑寡婦》或將和《尚氣》聯動《黑寡婦》將於今年11月上映,將會是今年唯一一部漫威作品,這部電影很可能和明年上映的《尚氣》產生聯動。其他電影資訊美國反種族歧視運動,讓美國影視行業再受打擊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多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隨後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大量網民開始抨擊一些涉及種族歧視
  • 2019上半年上映豆瓣評分最高的8部電影,你看了幾部?
    電影按豆瓣評分,從高往低排序。今年上半年上映的這些高分電影,你們都看了嗎?1、綠皮書 Green Book上映日期: 2019-03-01豆瓣評分:8.9分這是一部奧斯卡獲獎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種族題材電影。
  • 這些科幻電影裡的神預言都變成了現實!
    不過預測這事,有很多的電影都做到了,其中一些甚至讓我有「細思恐極」的感覺。在此,我為大家精選了10部神預言到讓你張大嘴巴,不知道說什麼的電影~《原始碼》豆瓣評分:8.3預見性:一個和平世界簡單幹脆的1個半小時,1套理論,1場愛情,1個生生不息的懸念,以及N個其實不分主副、無所謂誰控制誰的平行宇宙。
  • 黑人優先、雕像斬首、經典下架……種族問題撕裂美國文化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胡衝 整理報導 近日,受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事件的影響,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Black Lives Matter」席捲全美,種族問題也引發世界性的關注。
  • 這部經典電影,竟然預演了今年美國種族衝突
    作為斯派克·李的第三部長片作品,《為所應為》不僅是1989年《電影手冊》並列第一電影,獲得了兩項奧斯卡提名,也早已成為黑人電影史上不朽的經典。這部由斯派克·李自編自導自演的獨立電影,與90年代黑人政治運動相呼應,這部電影無疑生動地刻畫出憤怒與暴亂,顯示出斯派克·李的過人洞見。這種真誠毫不掩飾的政治態度也成為他日後電影的代名詞。
  • 深度解析:預言神作《傳染病》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
    這部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影片,因為應景到可怕,豆瓣的評分也一路從原來的6.7,攀升到了7.0。事實上,即使被蓋茨當作反面教材,《傳染病》這部電影至少撥動了全球性傳染病這個再明顯不過、卻長期遭到忽視的神經,並讓人們從感性層面直觀體驗到瘟疫一旦爆發,人類世界可能陷入的生命、道德、秩序、人性的巨大危機。
  • 一部電影讓你弄明白美國的種族問題
    沒有殭屍、沒有吸血鬼、沒有反烏託邦抗爭下的愛戀,電影《你給的仇恨》優雅感性地證明,給青少年看的電影也可以討論嚴肅的社會議題。
  • 2004年的這部災難電影,神奇預言中了,2021年的美國寒流
    凡此種種,都讓人想起2004年上映的,精準預言到了美國如今現狀的一部災難驚悚片:《後天》。這裡就不劇透了,大家可以去刷一下這部經典的災難影片。2004年《後天》上映的時候,很多觀眾就被它逼真的特效和極具衝擊力的畫面所震撼。也一度被導演的腦洞所折服。沒想到的是,電影中的預言居然十來年後變成了現實,不得不說羅蘭·艾默裡奇確有幾分神奇。
  • 因種族歧視被下架?這部9.3分的好萊塢電影到底講了啥
    6月9日,美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上了熱搜。原因是這部講述白人愛情的電影被黑人投訴下架了。下架事件是由約翰萊德利發起,因現在美國黑人抗議活動愈演愈烈,約翰萊德利覺得該片劇情美化了蓄奴制,並且把黑人形象刻畫的很呆板,這涉嫌了種族歧視。那麼《亂世佳人》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
  • 豆瓣9.3分 HBO突然下架奧斯卡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招黑了?
    美國國內現正在進行反種族歧視鬥爭,這件事已經開始影響很多人的生活,連影視圈也不可避免被波及了。HBO日前低調下架了奧斯卡經典電影《亂世佳人》,原因是涉嫌美化奴隸制,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9.3分。電影《亂世佳人》改編於同樣經典的小說《飄》(Gone with Wind),美國小說家瑪格麗特·米切爾花了10年時間寫出了這部小說,一輩子就這麼一部作品,並因此榮獲了1937年的普利茲文學獎。據介紹,小說以亞特蘭大以及附近的一個種植園為故事場景,描繪了內戰前後美國南方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