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藏書票技術符號:C2銅版雕刻

2021-02-13 ART書坊

凹版(Intaglio)原創(original)

銅版雕刻

Copper engraving

C2

Burin(刻刀)

C2 - Burin(雕刻或鑑刻)雕刻,尤其是在銅上這考慮到現在較少的藝術家使用銅比其他金屬支撐物更多的事實,並且鋅和其他金屬通常與burin(刻刀)一起使用,burin(刻刀)是一種傳統工具, 相對較容易刻版。

C2標記為銅版畫幹刻,簡單直接的刻版方法,在有限的條件下作為金屬製版初級入門石不錯的選擇,專業工具尖刻銅版表面所產生的「毛刺」,覆墨相對更多一些,這也是識別乾刻版畫的一個重要判定,其弱點,「毛刺」多次經過版畫機的滾壓之後很快的被磨損,印出高質量的版數就極其有限了,構思一幅是精品之作無需多印,限量版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與升值的體現。

本期簡單的介紹C2技術至於,也補充了一些臆想的工具技術的可能性,給各位一個小的引線,更多的提示只是一種探索與實驗,目的,就是讓C2的語言更加豐富,不用擔心傳統,因為當下很多工具技術完全可以轉換到這個簡單的技術手段上,不忘傳統勇於更新,才可以做到刻持續在拓展的層面,不然,就會在版畫藏書票技術標記中留下的只是符號而已。

讀者需要驗證早期現代書籍插圖背後的版畫技巧時,我總是樂於使用最喜愛的10倍放大鏡並前往閱覽室仔細觀察。 

背景:木刻和凹版


在1790年代發明平版印刷之前,存在兩種用於機械再現插圖的基本技術:凸版版畫和凹版版畫。 在凸版版畫中,油墨的線條比周圍表面高。 通過刻除不需要的部分來創建圖像,對版進行著墨,然後將一張紙壓到著墨版上。 將油墨轉印到紙上所需的壓力相對較小,與書本相同版畫機同時進行印刷,因此普通使用版畫機進行凸版印刷。

普通印刷機,用於木刻和活動印刷機進行印刷

木刻版和文字版使用可移動等大的版畫機,可以同時印刷,在同一頁面上包含圖像和文字變得簡單。 大多數早期的現代木刻版畫都是木刻版,也製作了金屬版畫。

在凹版版畫中,墨嵌入到被刻的線槽內。 用鋒利的刻針工具在銅版表面雕刻線條。 通過在金屬板上的線,形成圖像,使墨進入線槽內,清潔版面周圍,然後將潤潮的紙張壓到印版上,在版畫機的壓力下紙張被壓入線槽內,線槽內的墨被紙張吸附從而形成圖像 。 由於需要巨大的壓力,凹版必須在滾筒壓力機上印製,滾筒式壓力機運動有助於操作者省力且均勻的施加墨痕。

這需要高度熟練的雕刻工藝技術,其中使用了一種名為刻刀的楔形金屬工具在金屬板上刻出清晰銳利的溝槽,這似乎已從金匠改轉而來。在北方,兩位偉大的早期技術大師馬丁·舒格爾和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的父親都是是金匠,而在義大利,這種媒介似乎起源於涅洛匾額 - 銀色或黃金雕刻的匾額,其刻槽內添滿黑色的物質,以遮蔽佛羅倫斯金匠的刻痕設計。最早的雕版是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在德國製作的,第一批精美的版畫是複製他們的繪畫作品,它們是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義大利Schongauer和義大利畫家Andrea Mantegna創作的。 

Schongauer將雕刻從小手藝提升為主要的藝術形式,其作品如《聖安東尼誘惑》,其中深刻的線條在白色背景下創造出生動的圖案。為了創造質感,Schongauer使用了各種各樣的刻痕 - 創造聖人鬍鬚的長長彎曲的線條,以及其中一個惡魔的捲曲毛皮,到聖徒粗紡織長袍的短小斑點;他還利用最深的陰影進行畫面處理。另一方面, Mantegna首先對實現讓他的人物具有立體感的基調感興趣,演變出一種用不同寬度的短線雕刻的技術,這種方法似乎源於他的繪畫實踐。 

Mantegna特有的方法不適合印刷大的版本,然而,他的早期版畫,例如《酒窖的酒神》,展現了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的細微色調。 

AlbrechtDürer是繪畫大師,他從Mantegna和Schongauer和其他北方雕刻師那裡學習了雕刻技術。在十六世紀初,丟勒將這種技術運用到了一種從未被超越的豐富色調和細節上。他的《亞當和夏娃》其多樣性創造形式,紋理和暗部陰影同時,包含幾乎難以想像的細密的線條。與丟勒最接近的是荷蘭藝術家盧卡斯範勒頓,他的創新方法主題和技術可以在《詩人維爾吉爾》中看到。盧卡斯的雕刻風格的特點是長長的,流暢的,輕輕彎曲的線條,人物的優雅,統一的畫面。

在十六世紀初,義大利雕刻師Marcantonio Raimondi開發了一種有影響力的技術,可以有效地將Raphael的繪畫翻刻成版畫,而不會模仿畫家的實際印記。


馬爾坎託尼奧的統一,等距,平行的曲線系統,圍繞著形式為他們提供了雕刻般的存在,《巴黎審判》精美地說明了這一點。

這是一位佛蘭德雕刻師Cornelis Cort,他發明了一條柔性雕刻線,該雕刻線沿其長度變得更厚更薄,從而使雕刻師在不增加線條的情況下改變某個區域的亮度或黑度。


在提香之後,科特《殉道者聖勞倫斯》展示了通過這種技術可以達到的色調效果,非常適合傳達威尼斯畫家出名的顏色和繪畫品質。

荷蘭雕刻家亨德裡克·戈爾齊烏斯(Hendrick Goltzius)將其膨脹和變細的線條推向了新的極端,荷蘭的雕刻家亨德裡克·戈爾齊烏斯(Hendrick Goltzius)的線條在Farnese Hercules等作品中成為了自己的奇蹟。


Goltzius及其學生和追隨者代表了雕刻的最後輝煌時代。在下一個世紀,儘管專業人士仍然很難將雕刻技藝作為複製其他藝術品的手段,但最有才華的藝術家會轉向更容易掌握的蝕刻技術。


滾壓版畫機,用於從凹板印刷

換句話說,如果在同一頁面上看到與書的凸版文字相同的凹版印刷品,該頁面會經歷兩次印刷:文字的普通印刷機(圖中應該留下的空白處),然後 用於圖像的滾壓版畫機。

有助於識別技術的問題


是否有印版標記? 

印版印記是由於滾壓機的壓力,金屬印版在紙張上留下的痕跡。 角部是圓角的(因為印版上的尖角會損壞紙張),邊緣常常顯示墨跡未完全擦去的痕跡。 印版標記表證銅版雕刻,蝕刻和其他類型的凹版版畫,有時標記不再可見。

圍繞裝飾性初始的可見印版標記表示凹版版畫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為雕刻)

在現代早期的版畫作品中,印版標記很少超過圖像部分超過幾毫米,因為銅或銅合金板的價格昂貴使其不浪費任何材料。 這張裝飾性作品,從阿爾弗雷德大帝的盎格魯 - 撒克遜語翻譯的波西烏斯1698年版印刷得非常好,圖像完美地留下。

黑色線條看起來像是通過刻掉白色部分製成的,反之亦然? 使用木刻時,通常很容易想像圖像是被刻掉的效果,特別是當你仔細觀察暗部陰影時。

木刻特色的暗部陰影:黑色線條是通過刻去兩邊的白色區域完成的(圖像的細節)

在修剪樹木的跪著的人的局部放大中,你可以看到他的手臂和腿部以及樹幹上的陰影是通過在短線之間用小刻刀刻出,然後以直角刀刻一條長線,以便有一個光滑的外部輪廓。

交叉孵線是什麼樣的? 

相交的黑線是否平滑流動,表明它們是否由單一刻製成的? 

或者鋸齒狀,顯示他們是否使用鑽石刻出它們之間的白色?

凹版交叉影線(左)和凸版交叉影線(右)

完整對比圖像

左側的細節顯示了雕刻的交叉線的暗部陰影(上圖中的滾輪特寫),左側的細節,在右側是木刻(上面普通印刷機頂部的特寫)。

線條是否膨脹平滑,甚至是寬度和蛛網? 

雕刻和蝕刻都是凹版技術,但線條通常看起來完全不同。 雕刻的線條流暢地流動,並且通常在逐漸變細之前膨脹到某一點,如上面的交叉陰影細節所示。 蝕刻線傾向於看起來有點不穩定,保持它們的整個長度相同的寬度,並且具有圓形的端部。

蝕刻線手臂的細節

在實踐中,凹版書籍插圖經常結合蝕刻和雕刻。 在上面的細節中,例如,遮住拇指下半部分的六條或七條線已經被刻上(線的尖端)。

工具與材料

工具

銅版幹刻工具傳統上僅使用幹刻針和複合幹刻針,若帶有金剛石或藍寶石的刻針,昂貴耐用,其尖端為圓,刻版時不產生金屬絲,且永遠不需要磨尖。隨著工具設備的發展,幹刻的工具也不僅限於刻針,為了達到特殊效果可以選擇排線刀,滾點刀,充電式電動雕刻機(不同形狀鑽頭),但凡因效果的設計需要可以任意選擇能通過乾式處理版面的一切材料作為工具,並非盲從的使用,更多的石一種探索實驗,需要相對的技術穩定性,真實一個時間的驗證過程,其目的輔助強化畫面語言信息,達到畫面語言與技術語言巧妙的結合構建一種新的語言。

刻針工具的使用需要手施加不同的壓力,在版面上按照圖形及構思時所設計的線條狀態,改變角度與力度,在版面形成不同語言的線條特徵。

「毛刺」的產生在初級階段應該不斷的嘗試,經過一段時間後,對於產生「毛刺」的技巧有了一種識別與控制,這樣能依據一些技術上的效果構思設計具有精準語言表現力的作品,對於版畫來說,技術雖然不提倡為先,但,穩定熟練的技術操作石保證作品高品質的關鍵手段,好的構思與完美的技術結合才能呈現版畫獨有的特色。

刻針刻制的線條色調的控制,完全基於構思稿子的計劃,雖然在版上有二次創作的可能,也需要刻前充分的設計好如何進行版面刻制。如果就是拋開傳統技術過程,也,可以,技術總是服務與畫面的,哪怕你用裝修用的馬釘槍射擊版面或是運用其他硬金屬材料放在版面進行重壓,也是可以的,不擇手段是一種選擇,但,不是唯一的特種技術炫耀。

刻線的深淺寬窄與嵌墨後所印出的深淺有不同的變化,交叉線的排列方式與密度所表現出的色調也是不同的,越密色調越深,也可以通過刮刀或複合刮刀和拋光器進行色調的減弱,技巧來源與更多的實踐,在刻版過程中,儘量降低減少修改的次數,有時,看著作品表現的非常灑脫,其實,並非在製作過程入瘋狂一般,只是,每一刀,每一針,每一刻,都相對的精確到位,所以作品乾脆利落沒有過多模糊的線條和語言。

材料:

銅版屬於較軟的金屬,易刻,因其特性,印出其高質量的作品相對印數較少,國內外不少藝術家探索實驗出不少銅版表面處理的複合技術,使銅版增加硬度的同時易於刻制,達到高質量作品印數的極限。

蝕刻針


 

刻蝕針頭用於穿過堅硬的版面或者在製作幹刻時將刻線直接刻劃到金屬版上。 任何具有尖銳點的東西都可以用作刻蝕針頭。 但並非所有的都是一樣。 我首選的針頭是硬質合金頭 - 非常適合幹刻使用。 上圖顯示了各種蝕刻針。 從左到右他們是:

一個菱形針

硬質合金針

碳鋼扭劃線針

鋼製劃線針

木柄的鋼針

學生做了硬面鋼針

排線針

4排線針

規則蝕刻針

專業銅版排線刀

通過推拉動作旋轉磨針可以在磨石上磨削針頭部分。 銳尖時小心不要弄鈍針頭。

刮刀

刮刀有各種長度和尺寸。  刮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工具,用於手工使印版上四周的圓潤。 刮刀會留下砂紙上痕跡,可以用砂紙和磨光機進行清理。

刮刀的綁帶使刮刀在工作時更加舒適牢固。 醫用膠布最適合此目的。 刮刀需要定期在磨石上磨尖。 刮刀的所有三面都應該保持鋒利。 刮刀的邊緣可以先用粗石磨然後用細磨石磨平。

拋光工具

拋光用於平整或拋光版表面。 用磨光處理印版表面,可以有效減少刻的「毛刺」和留存油墨的能力。 經常用於在凹版版畫中創建高光的工具 - 用於淡化墨或mezzotint中的色調。

磨損工具有各種形狀和大小,以促進需要注意的區域 - 從小到大。 瑪瑙磨光器也是可用的,因為它們很硬,可以製造成各種形狀。 小心不要掉落在地上,不然瑪瑙磨光器,就會分裂的。

拋光工具需要定期使用砂布拋光其表面。

凹版刻刀

烙鐵型的雕刻刀地具有彎曲的金屬體,其尖端的金剛石或菱形點部分接觸到版面。 


刀體安裝在設計成放在手掌中的木質手柄上。

銅版雕刻工具

 製作不同尺寸,使用不同的刀具與雕刻技巧以創建不同的線。

自製刻針工具,可以在國外訂購或國內幾位較為知名版畫工具製作商聯繫購買適合的刀具。

電動套裝雕刻機


滾點線工具

滾點線工具有一個旋轉的有紋理的輪子安裝在一個帶柄的軸上。 金屬頭部有不同的線條圖形或不規則圖形。 

工具可以生成的點或線的數量以dpi或lpi表示。 通常直接在裸銅上使用,作為快速創建可容納墨的紋理的手段。

Mezzotint Rocker

這款mezzotint搖擺機工具可以製作出非酸性的製版。 搖擺器以交叉方式使用,以在版面上形成緻密的質感。 Mezzotint搖擺機每英寸有10到65行。 一個mezzotint板的線痕極其豐富,以天鵝絨般的方式保存著墨。

 十九世紀的工具,它可以幫助雕刻精確的圓形線到銅或鋼板上。 平板將在轉臺上旋轉,同時將連接在臂上的尖端壓在版上。

不同的時代,所產生或是創造的新的工具與材料,也是激發藝術家探索實踐的欲望,版畫家不僅僅局限於版畫的創作上,版畫本身就是一個利用工具材料進行物理與化學結合的學科,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的跨界融合豐富了版畫的表現語言。

雕刻時使用雕刻機專用的銅版是有益的。 它被切割成成品或被均勻研磨好並且非常平滑。也可以雕刻鋅和工業級銅,但由於其雕刻時的受到不均勻阻力,難以學習掌握。

電路板幹刻

雷射刻版

專業版畫機

radierpress

印刷車間

1642年的「版畫工作坊」,法國雕刻家亞伯拉罕·博塞的銅版畫(巴黎1602年,巴黎,1676年,巴黎),阿姆斯特丹倫勃朗斯博物館。)

《夫婦肖像》Eva Aulmann (Click for more info) 2013 德國 105mmX112mm 所有者:Pier Luigi Binati (Click for more info)

《死亡和女人》Soici Bando 2002年 日本 110mmX67mm 所有者:Ichigoro Uchida

《抽象》Nadeza Synecka 捷克斯洛伐克 1964年 85mmX76mm


Henryk Feilhauer  波蘭  1964年 68mmX59mm

Detlef Olschewski 德國 2002年 (C2)(C3)(X3)112mmX89mm

Thomas Bim   捷克斯洛伐克  110mmX84mm  所有者:Josef Dolivka 

感謝關注art書坊,喜歡就去做,沒有理由。

分享是一種收藏與快樂。

相關焦點

  • 版畫藏書票技術符號:C3 蝕刻版
    凹版(Intaglio)原創(original)腐蝕版EtchingC3這期繼續推送版畫藏書票版式標記的技術應用蝕刻版畫概要 蝕刻:動詞法國的蝕刻術語是「雕刻大師」。字面意思是「用強烈的水雕刻」或「用酸雕刻」。基本上這就是蝕刻。不需要用壓力或摩擦來雕刻而是使用酸。蝕刻不僅用於版畫製作;玻璃蝕刻相當普遍。如果你問我,太過分了吧,其實,是真實存在的。蝕刻也有一些工業用途。
  • 版畫貴族—銅版直刻
    凹版的代表技法,便是以各種手法製作的銅版版畫,也是西方版畫的獨創之處,最早出現的便是有版畫貴族之稱的銅版直刻,一種以推刀直接在銅版上雕琢畫面的技法
  • 銅版畫系列專題 | 什麼是銅版畫?
    展覽名稱:異自本相——第三屆上海銅版畫展暨義大利佩魯賈美術學院邀請展展覽時間:2014年9月30日至10月20日展覽地點:徐匯藝術館 (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1413號)講座活動:2014年10月10日將邀請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主講
  • 蝕刻優版技術推動版畫藝術發展
    版畫是一種藝術品,它與油畫、國畫的區別在於,它是通過製版、轉印方法,能得到兩幅以上相同的圖畫,這些數量不多的畫,具有同樣的藝術價值。它既不同於直接創作的畫,又不同於印刷的油畫和國畫。版畫既具有藝術價值,又具有工業再現性。
  • 非常時期的銘記——易陽銅版畫《持續進化戰疫2020》創作
    銅版畫的前世今生作品的構思素材來源之一《循跡新絲路》銅版畫,100*51cm,易陽,2019年第二十三屆全國版畫展作品。最好的收藏版畫是藝術品原作,是最適合收藏的藝術品種。她完美的考量你的審美能力。版畫藏書票畢竟是版畫的一個小分支,藝術素養高的藏書票收藏者照例不能抵抗精品版畫的誘惑。
  • 版畫之巔 —中國當代版畫大家邀請展作品欣賞
    1999年獲「中國版畫貢獻獎」魯迅版畫獎章。31次參加國際版畫組織、博物館、美術館舉辦的雙年、三年展並獲獎。在2000年紀念中國版畫發展一百周年活動總結性文章中,王琦先生評價魏謙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傑出銅版畫家。是《中國現代版畫史》《中國新興版畫發展史》重點介紹的我國主要版畫家之一。藏書票作品三次獲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主辦展覽金獎等。著有《鋼筆畫技法和作品示範》《銅版畫工作室》《魏謙銅版畫藝術》等7部專著。
  • 版畫作品中的符號語言有何特點?
    版畫作品中的符號語言有何特點?小編通過研究和調查發現, 版畫的產生和發展與符號也密切相關,據可靠史料佐證,版畫在中國源遠流長。中國在遠佔時期就有了版畫的雄形,原始社會的陶器、玉石雕刻、封泥和印章的應用、畫像私等等都顯現出版畫的萌芽。
  • 版畫·延伸丨倫勃朗與蝕刻版畫
    不僅是這個活動中有倫勃朗的影子,就在我們平時看到的電影或者照片中,都會用到一種叫做「倫勃朗式用光」的專門用於拍攝人像的特殊用光技術。沒錯,今天版畫君要講的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 原創版畫銷售(29)牛系列書票及版畫作品(三)
    視頻製作:趙凱       本期是版畫銷售公眾號牛系列的第三期,共有70多幅作品參與,前部分是大尺寸版畫作品,後部分是小版畫和書票作品,我們每期都是長篇,又是版畫盛宴,喜歡哪幅作品就聯繫作者本人吧
  • 【線上展廳第八期】第六屆上海銅版畫展——國際美柔汀特展藝術家解讀
    自2009年以來,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的指導下,徐匯藝術館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上海銅版畫展,2020年第六屆「上海銅版畫展」為美柔汀特展,意在讓中國觀眾有機會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這門獨特的藝術,也希望通過交流,增進各國藝術家之間的了解,並推動美柔汀銅版畫創作在國內、在上海的發展。
  • 【線上展廳第五期】第六屆上海銅版畫展——國際美柔汀特展藝術家解讀
    自2009年以來,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的指導下,徐匯藝術館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上海銅版畫展,2020年第六屆「上海銅版畫展」為美柔汀特展,意在讓中國觀眾有機會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這門獨特的藝術,也希望通過交流,增進各國藝術家之間的了解,並推動美柔汀銅版畫創作在國內、在上海的發展。
  • 十七版畫大家作品驚豔亮相畫廊周,給畫都藝術市場帶來強烈衝擊
    1999年獲「中國版畫貢獻獎」魯迅版畫獎章。31次參加國際版畫組織、博物館、美術館舉辦的雙年、三年展並獲獎。在2000年紀念中國版畫發展一百周年活動總結性文章中,王琦先生評價魏謙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傑出銅版畫家。是《中國現代版畫史》《中國新興版畫發展史》重點介紹的我國主要版畫家之一。藏書票作品三次獲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主辦展覽金獎等。著有《鋼筆畫技法和作品示範》《銅版畫工作室》《魏謙銅版畫藝術》等7部專著。
  • 第65期:「匠人精神,銅版彩畫」——江蘇省鎮江市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銅版彩畫,也稱「蝕刻版畫」、「銅刻版畫」、「銅蝕版畫」、「腐蝕版畫」,版畫的一種。它把中國畫、油畫、裝飾畫等融為一體,在銅板上進行手工刻繪、著色,使畫面富有層次感立體感,形成色彩豔麗、金碧輝煌的獨特效果,可保存千年以上的清晰度。銅版彩畫被國家專利局批准為實用新型專利,是一種有技術、有工藝、有所創新的藝術品。
  • 幾百個小時方能打磨出的光彩,有一種版畫叫「美柔汀」,精巧又高級
    「美柔汀」,這個唯美的名字意味著一種特別的銅版畫技法,第六屆「上海銅版畫展」——國際美柔汀特展今天起在徐匯藝術館展出,這也是「美柔汀」首次在國內以單獨的藝術形式進行展覽。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21位版畫家作品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接近和感觸這門獨特藝術的機會。
  • 【澄藝 • 群文雲上展】印刻的痕跡—歐洲古典版畫東塵收藏展
    版畫(print),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版畫藝術在技術上是一直伴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的。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 塘沽8歲娃娃識百種恐龍 將辦恐龍藏書票展(圖)
    趙皓霖在製作藏書票 檀昕堯 攝    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家住塘沽、今年8歲的趙皓霖從小就對恐龍充滿興趣,通過閱讀相關書籍,掌握了豐富的與恐龍相關的知識。現在,在版畫老師的幫助下,趙皓霖正在準備辦個人恐龍藏書票展,讓身邊更多的朋友了解恐龍。    趙皓霖的漢字啟蒙老師是父母為他買的一套識字軟體。從2歲開始,趙皓霖就自覺地跟著電視機又讀又寫。他媽媽回憶說,趙皓霖4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小學語文課本的常用漢字他基本都認識,已經可以大篇幅閱讀報紙期刊了。而趙皓霖從小最高興的事就是跟爸爸媽媽去書店看書。
  • 烏戈·蓋特奧尼:夢幻蝕刻版畫創作|未來版畫
    這段精彩的視頻是藝術家烏戈·蓋特奧尼在法國URDLA版畫藝術中創作蝕刻版畫的過程,藝術家在創作中借用埃舍爾的視角,刻畫出女友西比爾浴室中的各種物件
  • 銅版畫走進您的生活
    銅版畫(copper plate etching),也稱「蝕刻版畫」、「銅刻版畫」、「銅蝕版畫」、「腐蝕版畫」,版畫的一種。
  • 清內府《得勝圖》銅版製作流轉考
    《得勝圖》銅版已流散在外,聶崇正先生推斷應該是八國聯軍侵華時被德國人從紫光閣掠走。後來諸文大多持此說法,中國臺灣省拍的《銅版記功》紀錄片也沿襲聶先生的說法。但依據何在?聶先生文中並沒有指出,從行文來看,聶先生也是推斷之語。擬不揣淺陋,通過檔案驗證一下聶先生的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