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你會選擇就業、創業還是繼續深造呢?

2020-12-23 張小黑白羊

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有一批懷揣著夢想的少年踏入社會。受這次影響,各行各業都受到了較大的衝擊,今年各企業的招聘情況肯定也不會和往年一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即將畢業的你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呢?

作為過來人給各位幾條建議吧(這一次針對普通人,學霸或者家境優渥的人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考慮)。首先,能繼續深造的一定要繼續深造,看著讀研讀博浪費了那些時間,根據現在各大公司的用人及學歷的待遇情況,正常情況下兩年就可以追平,而且高學歷還可以給你帶來升職上的優勢,所以請優先考慮!

再來是就業,當下就業形勢不好,雖說如果有較好公司,一定要好好把握,一份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對剛步入社會的你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創業這件事其實作者不太想說,因為創業真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剛出社會的同學沒有什麼經驗很容易被人坑,作者有幸在大學的時候和幾位朋友做過一些事,當時確實也掙到錢了,可惜因為團隊內部問題加上社會經驗淺薄著了別人的道,不僅公司黃了還背負了一身債!當然不是說不讓大家自主創業,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擦亮自己的眼睛,在選擇行業的時候考慮自身特點,而且要考慮失敗的風險,最起碼不能讓自己最後背著債務重新開始。

不管怎麼說剛畢業學生都是初生的太陽,希望你們能永遠保持活力,歡迎和作者私聊。

相關焦點

  • 大學畢業,是該就業還是繼續學習深造?
    大學畢業了,到底是該選擇走入社會工作還是繼續學習升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一般來說,選擇的原則還是看個人或者家庭整體對於社會的認知以及對自身條件的審讀。
  • 專科畢業後應該繼續深造還是找工作呢?
    加上疫情影響,就業壓力空前巨大,而就業大軍中最多的就是專科畢業生了,那麼問題來了,專科畢業生畢業後是應該繼續深造專升本還人生處處充滿了選擇的路口,同樣也沒有兩全其美、魚與熊掌兼得的好事。是找工作呢?還是繼續專升本深造呢?這個需要結合大家個人的家庭環境以及個人因素來做出選擇。
  • 深造還是就業?疫情下高校畢業生的抉擇
    原標題:深造還是就業?公眾對今年我國就業形勢的一個形象比喻,而對於高校畢業生而言,當2020屆畢業生還在找工作與繼續求學深造中徘徊時,部分地區2021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工作已經開啟。
  • 大學生畢業是選擇繼續學習還是就業
    大學畢業面臨的選擇,必然是選擇繼續學習還是就業,這是每個大學生人生路上的很重要的一個選擇。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在選擇之前,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無論是找工作還是繼續學習,都是為了將來能夠生活的更好,人生更有價值,或許是一個智慧善良的妻子、或許是一個美滿的家庭、或許是一份美好的事業
  • 繼續深造還是進入職場 去年畢業生去哪了
    眼下,春季招聘的黃金季節已經來臨,一面是求職就業的現實問題,一面是疫情防控的迫在眉睫,2020年高校畢業生該如何面對?繼續深造,還是奔赴職場?這關乎今年874萬名高校畢業生。作為參考,2019年畢業生去向則是窺探就業市場的翔實數據。
  • 畢業繼續深造還是工作?這類學生不建議考研,考研反倒成「炮灰」
    喜歡記得點關注哦~每年畢業季都有百萬職場小白湧入就業市場,而偏偏很多企業對學歷設置了高門檻,很多孩子也就敗在了學歷這關,畢竟學歷也算是一個人能力的又一體現。當然,絕大部分企業並不是以學歷為唯一標準的,學歷只能說是塊敲門磚,只要自身實力過硬,前途還是一片光明的。
  • 每年都有幾百萬大學生畢業,總有人擔當就業問題,最後都正常就業
    每年大學生畢業季總有專家、老師、家長、企業家等社會人士擔心應屆畢業生就業的問題。理由無非是經濟形勢不好,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社會競爭壓力大,就業崗位不足等等。應屆大學生他們年輕,但並不是無知,他們清楚地知道不管是就業還是創業的路上都會碰壁,也可能會失敗,他們在走入社會之前就已經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他們沒有家庭、沒有妻兒孩子需要撫養,父母都還年輕,可以說他們是一個人飽全家飽的狀態,就算失敗了,短時間就業不順利也所謂,大不了從頭再來。
  • 華中大2020年畢業研究生7770人:就業率97%不到500人選擇繼續深造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發布了該校2020屆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就業質量報告。數據顯示,華中大2020屆研究生總體就業率為97.19%,其中,碩士生就業率為97.19%,博士生就業率為97.24%。
  • 清華、交大、南大等校發布就業質量報告,畢業生深造...
    深造率高達76.3%: 出國留學:14.9% 國內升學:61.4% 也就是說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清華學生本科畢業後直接選擇就業。從實際比例來看,畢業後選擇留在江蘇的學生接近一半達45%。
  • 畢業季分手季,為什麼他們如此恩愛到畢業都難逃分手的愛情魔咒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畢業那年:分手季》,講述的是音樂系研究生林辰即將畢業,進入社會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成為了她的頭等大事。林辰和男友孟裡交往七年,感情一直十分要好,他們是否能夠逃脫畢業即分手的愛情魔咒呢?最終,孟裡還是離開了林辰,在父母的安排之下,他和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的校長之女夏月雙雙出國繼續深造,從而放棄了自己一直都在苦心準備的音樂作品《天籟》。與此同時,高雅陷入了和情感片子曹孟德的苦戀之中,不僅對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溫柔一生顧歌視而不見,還未婚先孕,當起了單身媽媽。時間匆匆流逝改變一切,當我們早已經不是當年的我們時,還能夠堅守曾經的信念嗎?
  • 如果經濟危機來臨,深造是大學生最好選擇嗎?
    那麼問題來了,儘管對大學生影響非常小,但是面對即將到來的經濟寒冬,大學生繼續深造是最好選擇嗎? 英雄,肯定不會是上一次變局遺留下來的頑固,往往是青年才俊,而他們要麼是剛剛大學畢業沒多久,要麼還在學校裡,但是已經摩肩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了。 如果這時候選擇閉門深造,錯過的,可能就是一個時代。
  • 選擇冷門專業深造之後,該如何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涯
    相反,冷門專業畢業生就比較難就業了。那選擇了冷門專業深造後,該如何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涯,讓自身具備更多的就業優勢呢?目前,在很多高校裡面,只要學生滿足轉專業的相關要求,就可以從冷門專業轉到熱門專業深造。所以,轉專業或許是很多學生在選擇冷門專業後,想轉變為熱門專業繼續深造的好辦法。不過,有些學生不打算轉專業,因為所在高校轉專業難度太大,特別是名校想從冷門專業轉到熱門專業,難度可不小。基於此,可以考慮輔修另外一個專業。
  • 大學畢業找工作,選擇校招,還是社招,畢業生要理智分析
    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導致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在不斷的增加,這個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年專科以上學歷的大學應屆畢業生840多萬人。可想而知就業競爭有多激烈。那麼面臨招聘時,學生到底選擇校招還是社招,畢業生要理性的分析。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就當下的就業形勢來看,張超認為,不少地方、大型企業還是提供了大量的崗位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濟正在逐步的恢復過程當中,企業的復工復產也正在逐步回到常態,所以我相信,這個就業季給畢業生提供的機會會比上半年更多。」
  • 在丁卯見證「人生三季」——高考季、畢業季、就業季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流程走過一半,每科分數已經基本成形,但這些不會徹底決定你的人生,未來才剛剛啟程,生活不只是這一場場的考試,還更多的難關和驚喜要等我們去解鎖,鎮江金輝願意陪伴你的每一段旅程,在丁卯見證你的人生三季——高考季、畢業季、就業季。
  • 「後疫情」就業季
    就當下的就業形勢來看,張超認為,不少地方、大型企業還是提供了大量的崗位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濟正在逐步的恢復過程當中,企業的復工復產也正在逐步回到常態,所以我相信,這個就業季給畢業生提供的機會會比上半年更多。」
  • 滄州市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來啦~
    3.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申報靈活就業、辦理就業登記並繳納社保的,按不超過實際繳費額的⅔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2年。4.一次性創業補貼:畢業學年及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初次創業、取得營業執照、登記就業(畢業學年的除外)、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按每個創業項目50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場地租金補貼:高校畢業生初次創辦小微企業,租用場地經營(不包括入駐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的),自創業之日起3年內,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
  • 最難就業季,博士畢業出國變難,國內高校50萬年薪挽留優秀博士後
    年薪50萬招博士後隨著疫情的影響,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繼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後,4月份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了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的消息,2020年有874萬應屆畢業生、341萬考研生,而面對疫情,大部分企業發展停滯
  • 人生「分叉口」——面對心儀工作,是選擇工作還是繼續考研深造?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在面臨這樣的問題:實習時,遇到了心儀的工作,而且待遇不錯,老闆又很器重你,而你想繼續考研深造,面臨這樣的選擇,你會怎麼做?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凡事有利必有弊。向左還是向右?該如何抉擇?
  • 教育部「最新」通知,暗示這類大學生畢業延遲,老師:無奈之舉!
    ,就業競爭也在不斷加劇,好的崗位一票難求,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從教育部最新發文來看,也暗示著原本應夏季正常畢業的研究生將延遲畢業了,對於教育部發布的「順延畢業」通知,老師直言:無奈之舉!二、繼續深造,提升學歷應屆畢業生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考研、考博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夠增長見識,也能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未來畢業找工作將更有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