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喪屍、AI,哪個才是《無主之城》的內核?

2021-02-11 電愉

暑期檔影視劇在近段時間,都紛紛迎來收官。在這個暑期戰中,有展現不離不棄的兄弟情誼的《陳情令》,有甜寵愛情的《親愛的,熱愛的》,還有熱血高燃的《全職高手》。就在這被甜寵、青春包圍的暑期檔,愛奇藝自製的一部網絡劇《無主之城》為這個夏天帶來一絲清涼。

這部由杜淳、劉奕君飾演的《無主之城》,其中夾雜著諸多元素:荒島、逃生、喪屍、Ai、人性等,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充斥著這些元素的《無主之城》,不僅題材新鮮,在劇情上也非常嚴謹,被網友們稱為《一齣好戲》+《釜山行》。

2016年一部韓國喪屍電影《釜山行》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收穫了諸多好評。由孔侑飾演的《釜山行》並不是純粹賣弄血腥的喪屍電影,在長達兩小時的電影當中,主角沒有超能力,也沒有利用高科技的刀槍劍矢,更沒有在末日之時,以一己之力逞英雄。這在喪屍類型中非常創新,不但在表現手法上全面吸收了歐美喪屍電影的商業公式,更成功借喪屍題材反映人性醜陋和南韓的社會問題。這也是該部喪屍題材的電影能夠在國際上獲得諸多獎項的原因。

愛奇藝自製的網絡劇《無主之城》之所以被網友們稱為國產版的《釜山行》,正是因為《無主之城》中所展現的也並非血腥殘暴的喪屍,而是透過絕境、荒島的環境,講述一群人的故事。

《無主之城》講述了一群身份各異、經歷不同、性格更是千差萬別的人因為火車的突發事故,意外的進入到一個荒島之後所發生的一系列絕境求生的故事。在荒島之中,杜淳飾演的羅燃和其他幾位同伴一起尋求求生之路。該劇並未把鏡頭放在主角羅燃的身上,而是聚焦在荒島中的這一群人身上。在求生途中,人與人之間開始勾心鬥角耍心機,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這種群像模式,與《釜山行》如出一轍。《釜山行》的意義在於,當一個末日來臨的環境中,人類展現的各種陰暗面,人性所有的劣根性都暴露無遺。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確實是人類本身豐富的面貌。《無主之城》也把握住這一點,在塑造羅燃這個人物形象時,在其中加入了這一部分。羅燃在荒島中經歷人性的失望後,他說了一句話「我抓了這麼多人,都沒有今天這些人讓我覺得可怕。」

該劇戲吸取了《釜山行》中的群像元素、人性考察,其中也加入了本土化的特色,臺詞的風格化及劇情邏輯嚴密、節奏發展不拖沓,都讓《無主之城》更加接地氣,更符合國內觀眾的審美。其次該劇劇本所呈現的社會內涵和人與人之間細微的感情,都值得觀眾深思。

該劇目前上線20天,在愛奇藝視頻上累計播放量預估17億,貓眼評分7.5分,《無主之城》在微博上的話題閱讀量更是有5.4億。這個成績在被甜寵劇包圍的暑期檔中,算是相當喜人了。

在國際上,最熱的經典反派題材就是「喪屍」,這個大反派在諸多歐美影視劇當中是出鏡率最高的角色,也是備受觀眾熱捧的一個題材。但是這個題材對於中國大陸影視業來說,幾乎就是一張空白紙。國內的懸疑、探險、恐怖類型的影視劇幾乎都是鬼怪、精怪等,無一喪屍。

其實國內影視劇對於喪屍元素也非常關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喪屍的影子,比如一些劇中出現死屍傀儡等,其靈感都是來自喪屍。

其實喪屍的原型來自於人本身,只不過不是普通的人類而是處於某種「困境」中的人。喪屍追根溯源還是要從國外說起,因為喪屍這個東西並不屬於國內。早前國外因為各種因素,經常會發生戰亂。有戰爭就有難民,這些難民成群結隊,搖搖晃晃,到了一些地方有吃的就搶,見什麼咬什麼。

而且人在長期受餓時,會逐漸喪失思維能力,變回野獸狀態,哪裡顧得上人倫、道德或者尊嚴。酒足飯飽一身脂肪的人在難民眼裡真的是肉,那個時候「人相食」不是開玩笑的。哪個時候很多地區不開城門接收難民,也正是因為此。這些難民因為四處流竄尋求避難所,長期不洗澡,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也髒兮兮的,皮膚飽受摧殘很容易發生腐爛,或是傷口感染流膿流血。這些形象就被應用到喪屍身上,所以大家印象當中的喪屍,都是髒兮兮、見人就咬的樣子。這是第一種「困境」下的人--難民,是由於外部因素造成的。

另一種「困境」下的人,指的某種病人(狂犬病、精神病)。這類人的思維方式和認知已經完全與正常人類不同,毫無理智和邏輯。一旦發起病來,燒殺搶奪,亂砍亂咬在他們的世界當中都是正常的,所以人們對這類「病人」避如蛇蠍。這也正是人們躲避喪屍的樣子,打不死只能躲,唯恐不及。

這些「困境」下的人,沒有人類的意識,回歸到最原始的野獸狀態,力大無窮,走路僵硬,還附帶感染屬性。看上去像是擁有超多技能的兇獸,也因此喪屍成為歐美影視劇中最受歡迎的反派,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

《無主之城》眾人在荒島之中求生,通過層層關卡,其中一關,就是喪屍。該劇中的喪屍,是因為被蝙蝠所咬,從而變成了喪屍,與觀眾印象當中的喪屍無所差別,但是能夠出現在國產影視劇中,還是讓大家眼前一亮。

喪屍題材影視劇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現喪屍,而喪屍被人們描述起來,普遍的形象是噁心、血腥、僵硬等一些並不美好的形容詞。但從國外到國內,很多觀眾都非常追捧喪屍題材的影視劇。

從2010的第一季,到如今已經播出第九季的美劇《行屍走肉》,曾被觀眾們評為喪屍末日片王者之位,開播時曾有千萬粉絲追劇的場景,第九季《行屍走肉》在豆瓣上擁有7.8分。

除了《行屍走肉》,還有由約翰·海姆斯執導的的美國恐怖電視系列劇《喪屍國度》,雖不敵《行屍走肉》那般有人氣,但是也打造了「快餐式喪屍劇」的模式,給觀眾帶來另外一種看喪屍片的形式。

雖然國內沒有喪屍,但是也不妨礙觀眾們對於喪屍題材影視劇的喜愛。喪屍本身來自於人,但是它卻被人類所排斥,力大無窮,見人就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喪屍就是人類對自身的恐懼。人因為社會屬性和幾千年來演變的文明,致使人類逐漸變得智慧、思考,從而漸漸的把自身原本的獸性給掩埋。這種從內心深處發散出來的恐懼,似人非人的感覺,會讓觀眾覺得非常刺激。

其次,喪屍的背景都是真實世界。區別於其他的恐怖玄幻題材的影視劇,喪屍的發生背景基本上都是現實世界,而誘發喪屍病變的原因,也來自現實,例如《無主之城》的喪屍是被荒島上的蝙蝠咬了,《釜山行》中的喪屍是感染某種病毒。這種具有高度現實的喪屍,使得觀眾在看劇的過程中,更能代入劇情當中。

另外,喪屍的「感染」屬性,傳播速度快,它的到來,相當於是末日的到來。在這種末日的絕境中,人們自誕生之日時就匱乏的安全感被放大,到處躲藏尋求避難所,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在這種環境下,人類的劣根性和一些本能就展現出來,為了一己之私,隨意擺布他人的性命。很多時候很難分得清楚,誰是喪屍,誰是人類。高度還原社會現實,比大多真實故事來的還要觸目驚心。

雖然喪屍題材很受觀眾追捧,但它的受眾並非所有人。其中夾雜著血腥、恐怖的元素,對於一些青少年來說,並不喜歡。青少年們更樂於去看《親愛的,熱愛的》裡甜寵的戀愛,看《陳情令》裡不離不棄的兄弟情義,看《全職高手》中熱血沸騰的電子競技。誰還會去看一堆黏黏膩膩、翻著白眼的噁心傢伙。

《無主之城》之所以能夠在暑期檔還能擁有不錯的口碑和成績,是因為其不僅僅添加了喪屍元素,更在該劇中融入了很多新的東西,例如:孤島荒城、逃殺、刑偵、AI等,不僅吸引了「喪屍粉」,還籠絡了大批懸疑探案題材劇的受眾。

除此之外,這部劇多條線索並行,聚焦群像,劇情層層揭秘,節奏緊湊。從服化道和演員表演上也無可挑剔,杜淳一改往日偶像劇男主的形象,在劇中展現了更加成熟的表現,也使得觀眾非常驚喜。目前已經迎來收官,小而美的喪屍題材以一個漂亮的姿態在暑期檔中殺出重圍。

從《刺客信條》到《長安十二時辰》,遊戲對文化領域的影響有多大?

相關焦點

  • 荒島逃生,喪屍蝙蝠,AI狼人殺,《無主之城》的爽讓人慾罷不能
    直到,《無主之城》上線。《無主之城》沒有絢麗多彩的盛世景象,也沒有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更沒有流量偶像擔當主演在大片、大劇雲集的暑期檔,《無主之城》沒有絲毫競爭力。上映初期,該劇未能引起市場的熱烈反饋,但隨著故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注意到並粉上了這部另類的電視劇。
  • 杜淳、許齡月主演的《無主之城》結局,這部懸疑網劇被低估
    《無主之城》對於國產劇類型的突破2019年《無主之城》最難得的一點,也在於對於國產劇類型題材的突破。《無主之城》對於類型突破有著哪些呢,首先就是「大逃殺」式題材的嘗試。眾所周知,國外那種「末世孤島」氛圍逃殺的作品有著很多,也許2000年日本的電影《大逃殺》並不是第一部,但它影響真的非常深遠。
  • 《無主之城》真的能成為國產懸疑之光嗎?
    前幾年大火的韓國電影《釜山行》中也有類似的設定,同樣是封閉的列車,變成殭屍的感染者,而電影《釜山行》則是更多地借喪屍電影將視角聚焦在了韓國社會所存在的階級問題上。 而在《無主之城》這樣架空的設定中,導演主要是想和觀眾一同探討在絕境下人性究竟會呈現出怎麼樣的面貌。
  • 《無主之城》:懸疑市場的拓荒之作,絕境下的人性抉擇
    從環境線索看,火車駛入孤島後,觀眾看到的只有貨架積滿灰塵的超市,隨著眾人的探索,孤島的全貌才逐漸展開。進入三伏天后,全國各地連發高溫預警,這時若打開《無主之城》,懸疑叢生、跌宕起伏的逃亡之旅帶來的壓迫感和驚悚感,勢必會讓觀眾脊背發涼,心時刻提在嗓子眼上。 目前,《無主之城》雖僅更新了12集,但熱度正在持續上升。貓眼全網熱度榜上,播出僅8天的《無主之城》實時熱度已經躍居第六位;微博數據顯示,《無主之城》的話題討論量已經近50萬,閱讀量超3億。
  • 《無主之城》突圍暑期檔,「懸疑+」如何高速進階發展?
    自播出起,該劇便保持著高話題度,#無主之城#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了5.4億,愛奇藝歷史最高熱度6774,口碑穩居前列。關鍵詞#無主之城##無主之城慎入##無主之城大結局#也紛紛登上微博熱搜榜。《無主之城》讓火車上一群本不相識的人,因為交通意外,而來到了一座荒廢了二十餘年的城市。這一座城市,是封閉的,人們無法與外界進行聯繫,同時也出不去。關乎生存的博弈就此展開,生在其中的人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陰謀、欺騙和殺戮總在伺機出現。
  • 《無主之城》誰是終極大BOSS?
    最近吸引了我目光的一部電視劇就是它了《無主之城》。最開始是被他酷炫的海報所吸引,沒想到看了一集就欲罷不能。一行109人乘坐一輛旅遊觀光列車。進入到了一個隧道,在隧道的一頭,他們來到了一個孤島。他們只能在這個城市生存,他們仿佛回到了20年前一切都停在了2009年。
  • 《無主之城》:孤島冒險劇的一次「冒險」丨專訪
    孤島冒險劇《無主之城》構建了一個觀察與被觀察的世界,以社群群居的人為實驗樣本,探究的是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無主之城》既非甜寵題材,又無流量明星撐場,單就題材和配置上來說,都不是最佔優勢的那一個。但若論內容,這部以懸疑冒險為主,輔以科幻元素的劇集,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內容類別。
  • 《無主之城》卡司集結演技派,這陣容沒話說
    近期《無主之城》官宣了7月24日的定檔日期,演員陣容超強大!杜淳狂瘦16斤本色出演硬漢角色、老戲骨劉奕君冒險題材劇集初體驗、代旭寧理再次合作劇集,懸疑感十足!已經徹底心動了!2009年前的電視劇《走西口》一舉爆紅,也讓其中的男主角「田青」的飾演者—杜淳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當年這部電視劇也創下了很多年以來央視開年戲的收視紀錄。
  • 《無主之城》有什麼魔力讓杜淳犧牲自己顛覆形象
    近日《無主之城》發布最終預告,杜淳片中造型你絕對想不到!中分長發,性感鬍鬚,消瘦的臉頰,憂鬱的小眼神,勻稱且富有爆發力的肌肉,一個妥妥的硬漢型男啊! 《無主之城》自從宣布定檔7月24日之後就備受網友關注,最新發布的終極預告再一次撩動了觀眾的心弦。
  • 荒城冒險,《無主之城》開啟國產孤島劇時代
    今年八月,愛奇藝獨家出品的超級網劇《無主之城》將這一題材升級至劇版體驗,融合AI、冒險、生化危機等多個元素,打造實景版絕地求生的刺激生存戰場。該劇於7月24日在愛奇藝平臺首次上線獨播,正式加入視頻網站的暑期檔之爭。《無主之城》的製作班底使其在播出之前就備受期待。熱播劇編劇徐速、知名製片人李亞平,以及中國懸疑流派作家蔡駿擔任的總策劃等,都使得該劇在突破式創作上充滿誠意。
  • 《無主之城》:主要人物塑造有深度,演員演技佳
    《無主之城》前期試探人性的套路、利己主義者的出現等情節有點老,後期探討科技和人類之間的關係略有深刻。比起一直是正面的形象,寧羽這種角色的演變有意思多了,雖然很多地方有強行推入某個既定劇情的尬感,但是整體上給人帶來了不同於普通大逃殺電影的體驗,人工智慧的引入同樣讓人有所思考。
  • 絕境生存,人性拷問,《無主之城》打造的「懸疑+」究竟有多悍?
    在此之前,國內缺少同類型題材的作品,可借鑑的經驗少之又少,早前《無主之城》主創團隊透露他們為此準備了三年之久,試圖通過「好奇心」和「共情」入手得到觀眾的認可。 從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主創團隊的這份匠心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在甜寵劇扎堆的暑期檔,《無主之城》無疑成為了嶄新的亮點,市場差異化定位讓它從白熱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 近年最好的國產喪屍片,《無主之城》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還好,有一部製作還算良心的網劇《無主之城》,被稱近年最好看的國產喪屍片。該劇由沉寂多年的實力派演員杜淳出演,為了更好塑造角色,他減重16斤,可以說相當敬業。《無主之城》算得上懸疑題材新秀,絕對是一部清涼解暑的下飯佳品!因為《無主之城》在懸疑、推理、驚悚的主基調上又增加了對人性的剖析,可以說是《一齣好戲》、《釜山行》的集大成者。
  • 演「女妖精」沒出名的魏璐,在《無主之城》演「女喪屍」意外火了
    導讀:演「女妖精」沒出名的魏璐,在《無主之城》演「女喪屍」意外火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最近幾年的懸疑片很受追捧,尤其是懸疑網劇,硬生生在無數電視劇中殺出一條血路,創出了網劇的一片天,從《白夜追兇》到《無證之罪》,再到今天的《無主之城》,每一部都備受關注,熱度都很高。
  • 葛錚《無主之城》不畏聲討將「壞」進行到底
    暑期檔熱播大劇《無主之城》今日晚20:00將喜迎收官。劇中葛錚飾演的阿新於前日晚應廣大網友心願「領盒飯」下線。回憶該劇播出歷程,眾網友一邊高呼「想打阿新」,一邊看的津津有味,可謂大型真香現場。
  • 《活著》《釜山行2》口碑遇冷卻大賣,觀眾為何愛看喪屍片?
    但這部影片裡的喪屍不具備「活死人」的特點,只是被巫術復甦後進行機械的勞作,因此從影片類型和表達主題上來看,和當今的喪屍類型片還有很大差距。直到1968年,由喬治A羅梅羅所執導的《活死人之夜》的出現,才讓外界第一次看到了被病毒感染的喪屍,在一種毫無自我意識的搏殺中,被感染變異者開始追逐人類並生食血肉,而被咬者感染後也會淪為新的喪屍。
  • 《活著》《釜山行2》口碑遇冷卻大賣,觀眾為何愛看喪屍片?
    直到1968年,由喬治•A•羅梅羅所執導的《活死人之夜》的出現,才讓外界第一次看到了被病毒感染的喪屍,在一種毫無自我意識的搏殺中,被感染變異者開始追逐人類並生食血肉,而被咬者感染後也會淪為新的喪屍。這些喪屍特性的確立,為之後的喪屍片建立起了基本的範式和框架。
  • 咖啡易融:觀眾為何愛看喪屍片?
    直到1968年,由喬治·A·羅梅羅所執導的《活死人之夜》的出現,才讓外界第一次看到了被病毒感染的喪屍,在一種毫無自我意識的搏殺中,被感染變異者開始追逐人類並生食血肉,而被咬者感染後也會淪為新的喪屍。而幾乎也是從《生化危機》系列開始,人類自製的生化病毒逐漸成為電影裡「最流行」的喪屍肆虐原因,人們開始「承認」很多問題的源頭都在人類本身,進而完成對喪屍片內核的一次重要迭代。
  • 《無主之城》:非典型懸疑這個大招,為什麼普通觀眾比懸疑迷更能接得住?
    其實,這是《無主之城》自身屬性所帶來的審美逆差。正如上文所說,影視劇的受眾問題不好解決。或許在創作之初,這部劇的主創團隊就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我拍這部劇,是要更靠近「硬核」玩家呢,還是更靠近普羅大眾呢?從內容來看,他們選擇了後者。《無主之城》是一部非典型懸疑劇。
  • 從《餘罪》到《無主之城》,葛錚用演技讓小人物發光
    大概是擔心大家太過貪涼,近期開播的《無主之城》帶著一些酷熱勁兒,從眾多甜膩的劇播題材中脫穎而出,以病毒感染之勢,將觀眾眼球牢牢抓住。作為國內罕見的懸疑科幻題材,《無主之城》不僅看得人上癮,還會讓人「上頭」,仿佛遊戲通關一般,燒腦刺激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