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信貸「姜」農戶帶上致富路

2020-12-23 騰訊網

近年來,普安農商銀行緊緊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不斷優化信貸結構,積極爭取支農資金,放水到田,助力農戶發展生薑種值,「姜」農戶帶上致富路。

生薑種植是普安縣青山鎮除了烤菸以外的又一主打經濟產業。每年11月,進入生薑採收最繁忙的時節,姜農三五成群,有說有笑,一邊忙著收割豐收的果實,一邊談論黨和國家好政策帶來的豐收喜悅。

11月中旬,普安的天空湛藍,溫暖的陽光灑在土地上。青山鎮範家寨村生薑種植大戶範彪和請來挖姜的十幾個工人早早地來到姜地裡,緊鑼密鼓地忙著拔姜、裝箱、過秤,一片豐收繁忙的景象。

看著滿地金黃亮色的生薑,範彪臉上樂開了花。「最近天氣好,我請了十幾個工人來幫忙挖姜,每天有近10噸生薑銷往山東,走進山東市民的餐桌,一天進帳10餘萬元。」範彪介紹說。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經歷前兩年生薑價格大跌的低迷期,很多人對於種姜望而卻步,範彪成為範家寨村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現年49歲的範彪是青山鎮範家寨村農民,早年範彪外出務過工、做過賣牛生意,但一直沒有賺到錢。範彪琢磨,今年疫情嚴重,出門務工家人也不放心,更照顧不了家庭,可在家如何才能脫貧致富呢?要不種生薑吧,範彪心裡合計著,青山鎮天氣晴朗,水分充足,種出來的生薑色澤鮮明、口味俱佳。

2019年春節剛過,說幹就幹的範彪在青山支行貸款15萬元,租賃了100畝土地、購進姜種,全部種上了姜。姜種下地,範彪就像呵護襁褓中的嬰兒般,鋤草、施肥……每天都在地裡精心照顧。

今年生薑價格大漲,喜獲豐收。範彪扳著手指樂呵呵地給大家算了一筆帳,1畝土地可以生產鮮姜2500斤左右,每斤4.1元,100畝姜大概可以賣到80萬元左右,除去人工及姜種等成本,淨利潤差不多50萬元。

「多虧了青山支行的信貸資金支持,讓我實現顧家致富兩不誤,下半年,準備把三個孩子送到興義讀書,讓他們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學習成長。」範彪感慨地說。

範彪只是青山鎮種生薑致富的一個縮影。據青山鎮人民政府鎮長劉金介紹,今年青山鎮成規模連片種植生薑的地方有高箐社區、範家寨村、青山區社、雪浦村、黃家壩村等,分散種植的就不計其數。劉金說,青山種植小黃姜6000多畝,今年風調雨順,長勢喜人,品質良好,一畝地產姜2000至3000斤。「今年生薑價格上漲,平均價格在3至4元,最好的4.5元,是去年的兩倍多,農民致富有奔頭。」

據悉,為支持姜農播種資金需求,普安農商銀行年初投放信貸資金1100萬元,支持300餘戶農戶發展生薑種植,為農戶戶均增收10萬元以上。

相關焦點

  • 順應鮮花市場需求 雲南江川農戶種植火龍珠走出致富路
    雲南江川農戶種植火龍珠走出致富路。火龍珠是金絲桃屬植物中培育出來的觀賞植物,因葉色濃綠、果色豐富嬌豔在花市上頗為搶眼。近年來,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江城鎮農戶根據鬥南花卉市場鮮花需求,引進火龍珠種植,走出了一條火紅的致富路。
  • 草坪經紀人姚瑞雪帶村民鋪就綠色致富路
    草坪經紀人姚瑞雪帶村民鋪就綠色致富路如今,鐵嶺縣李千戶鎮康莊村的大地裡,軟軟的草坪好似綠色的地毯,人們正將草坪裁成草卷,再裝入大貨車中。這批草坪出售後,又將為姚瑞雪和草坪種植戶們帶來豐厚的收益。她自己做起了草坪經紀人,帶領著周邊農戶一起發展草坪產業。今年52歲的呂桂霞,7年前就跟著姚瑞雪種植草坪,呂桂霞說:「在姚瑞雪的帶動下,俺家現在種了5萬多平草,草坪的管理、種植技術都是跟姚瑞雪學的,現在草坪的效益非常好,它的收益比種植苞米要多好幾倍,這些年遇到什麼技術問題都是姚瑞雪幫忙,她也是隨叫隨到,是她帶動我們村裡很多家庭走上了種草坪致富的道路。」
  • 養上致富羊 農戶喜洋洋
    南潯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梅寬說,為讓南潯區的湖羊變成廣安區老百姓的「致富羊」,技術支撐是不可或缺的。不僅有廣安區的畜牧人員前往南潯區學習湖羊養殖技術,南潯區練市鎮也派出2名技術人員跟隨湖羊一起入川進行技術指導,為廣安區培養一支專業的畜牧養殖技術隊伍。湖州市南潯區駐廣安的掛職幹部薛景算了一筆帳:一頭80斤的肉羊可以賣1800元左右,扣除成本淨賺1000元。按照分成,農戶可以拿到600元。
  • 景南鄉:點豆成「金」 鋪就綠色發展致富路
    連日來在景寧景南鄉東塘村230餘畝的高山四季豆基地中成片的四季豆長勢喜人綠油油的藤蔓上>掛滿了一串串飽滿的四季豆30多名當地農戶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基地裡,熱火朝天地採摘著成熟了的四季豆。而在另一邊集中銷售點上,農戶們細心地將採摘回來的四季豆進行逐一挑選,將符合一級標準的四季豆打包、裝袋。「這批四季豆產量高、質量優、行情好,我們日採摘量,剛開始就已經達到了2000多斤,高峰期的時候應該有6-7000斤左右,市場均價每斤有4.5元。」 東塘村村民毛玉成介紹道。
  • 黔西農商銀行:「小產業」鋪出致富路
    在自己努力和黔西農商銀行信貸支持下,羅澤勳從以前的小打小鬧100來只鴨子發展到今天的3個養殖場、近3萬隻鴨子。羅澤勳的養殖場疫情期間,鴨子無法外運,沒有收入不說,幾千隻該出欄鴨子每天的飼料錢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養殖場的周轉陷入困境,羅澤勳的臉上寫滿了憂愁。
  • 「養鴨貸」 為農戶致富新路子注入「金融血液」
    中行北海分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發揮北海中行金融力量,助力涉農產業發展。多措並舉,積極推進,解決養殖農戶融資難題為有效發揮金融力量,助力北海當地鴨農養殖戶發展家禽養殖、增加收入。
  • 「禿頭山」裡種出「生態茶」——福建安溪槐川村的綠色致富路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新華社福州11月21日電 題:「禿頭山」裡種出「生態茶」——福建安溪槐川村的綠色致富路新華社記者趙雪彤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飲一杯茶而明生態美。這個80%人口以制茶、售茶為業的村莊,曾經過度開墾,大力治理後,種出了「生態茶」、「致富茶」,書寫了守好「綠水青山」的「茶鄉答卷」。「鐵觀音又有了記憶中的好味道。」
  • 臨安昌孫線全線貫通 800戶農戶通了「致富路」
    每每提起這條路,人們總要嘆息幾聲。近年來,村裡也幾次籌措資金給主要地段修整,但終究指標不治本。暢通昌孫線是鎮政府和石鋪、孫家兩村多年的心願。「因為路況不好,每年山核桃都買不上好價錢。本來想搭著電商的順風車,把山核桃銷出去,可路況這麼差,快遞小哥都不願意進來。」石劍說。 兩年前,臨安區昌化鎮著手規劃修建昌孫線。
  • 新華社: 安溪一小山村的綠色致富路
    這個80%人口以制茶、售茶為業的村莊,曾經過度開墾,大力治理後,種出了「生態茶」「致富茶」,書寫了守好「綠水青山」的「茶鄉答卷」。「鐵觀音又有了記憶中的好味道。」在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茶農陳中其十分感慨,種茶、制茶30餘年,終於在近幾年,破解了茶葉醇香的「生態密碼」。
  • 郵儲銀行扶貧小額信貸助力貧困戶踏上致富路
    與孟村縣政府合作推出「扶貧小額貸款」以來,該行第一時間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返貧戶開展詳細摸底調查,信貸客戶經理分組前往包聯各鄉鎮、村委進行工作對接,按照「一戶一策」,指導貧困戶完善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動員其申請扶貧小額貸款。
  • 花甲華僑回國辦莊園,帶動周邊農戶致富
    為了找準發展方向,張洪濤2017年專程到瑞士、法國、德國、以色列等國家考察:偌大的莊園、現代化的生產設備、零星的工作人員、綠色安全種植、成群人的遊客,讓張洪濤心動。讓他最憋屈的是,發達國家極少有中國農業食品。他下定決心,要回家鄉創辦綠色環保安全農業產業,帶動家鄉脫貧致富,把中國農業食品銷到國外去。
  • 西秀區九龍屯村:引企入村 農戶種地打工「兩頭忙」增收致富有盼頭
    企業帶動村子融合發展,致富路越走越寬。將醃製好的青菜洗淨、切絲,「唰唰唰···」在九龍屯鄉味食品加工生產車間內,隨著切菜機上下起伏,片狀的醃菜隨之加工為碎狀,醃菜香味撲鼻而來。 「製作醃菜的原料,大部分來自九龍屯村農戶。」
  • 農行河北分行扶貧小額信貸顯成效
    農行武強縣支行和縣扶貧辦了解情況後,為其推薦辦理了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幫助賈小雙和其他4個貧困戶共同購買了一個樂器零件加工設備,生產樂器小號的配件,年收入萬元以上。正是昔日的黑土地奏響了西洋樂,長滿手繭的大手幹起精細活,貧困農戶變成了具有精細生產工藝技能的樂器產業工人,過上好日子。賈小雙成為靠農行扶貧小額信貸走上脫貧致富路的一個代表。
  • 重慶巫山:絕壁上修出致富路
    毛相林回來後坐在老下莊的「井口」之上,看著天坑裡古老的村子,產生了在懸崖上鑿出一條路的念頭。回家後的毛相林,第二天便召開群眾會,擲地有聲地提議修公路。有人議論,有人搖頭,有人懷疑一無資金二無機械,要硬生生在懸崖上摳一條路,當時的村民沒這個底氣和勇氣。
  • 歐吐拉昆孜村的增收致富路
    今年以來,洛浦縣布雅鄉歐吐拉昆孜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委」把工作重點放在防返貧致貧、鞏固脫貧成效上,逐戶逐人逐項補短板、強弱項,以產業促就業,帶領群眾持續增收致富。  種花增收致富 譜寫「花樣」人生  「我們這個大棚裡培育了14個品種的鮮花,有多肉、玫瑰、文竹等,銷路很好。」
  • 「風情夏村」走出綠色發展脫貧路
    原標題:「風情夏村」走出綠色發展脫貧路夏村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昊山腳下。幾年前的夏村集體窮、人心散,村集體不僅沒有收入,還負債60多萬元,是省定貧困村。
  • 生態致富,三明走出小康新路(現場評論)
    20多年來,落實習近平同志提出的要求,在三明大地上,一條生態富農之路越走越寬廣。 綠色與發展,生態與致富,本質上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彼此成就,走出一條用綠色生態為發展致富賦能的新路。在三明的實踐中,生態本身就是一個產業,就是一座促進農民致富、引領經濟發展的富礦。
  • 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走出「致富路」
    11月23日上午,溫州市政府新聞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泰順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會議以「蓄勢強發 賦能引爆 在打造』重要窗口『中加快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介紹泰順小康建設發展歷程。
  • 【基層黨建】太陽升鎮馬營子村:念好「三字經」,帶出致富路
    【基層黨建】太陽升鎮馬營子村:念好「三字經」,帶出致富路 2021-01-11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北石家莊正定支行信貸支持塔元莊村現代化觀光農業
    近年來,河北正定縣塔元莊從綠色種植、環保養殖、產業旅遊做起,逐步實現集體經濟、民營經濟、家庭經濟齊頭並進,承包、入股、引進項目資金多種模式共同發展。農行河北石家莊正定支行積極對接服務,助力該村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