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普安農商銀行緊緊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不斷優化信貸結構,積極爭取支農資金,放水到田,助力農戶發展生薑種值,「姜」農戶帶上致富路。
生薑種植是普安縣青山鎮除了烤菸以外的又一主打經濟產業。每年11月,進入生薑採收最繁忙的時節,姜農三五成群,有說有笑,一邊忙著收割豐收的果實,一邊談論黨和國家好政策帶來的豐收喜悅。
11月中旬,普安的天空湛藍,溫暖的陽光灑在土地上。青山鎮範家寨村生薑種植大戶範彪和請來挖姜的十幾個工人早早地來到姜地裡,緊鑼密鼓地忙著拔姜、裝箱、過秤,一片豐收繁忙的景象。
看著滿地金黃亮色的生薑,範彪臉上樂開了花。「最近天氣好,我請了十幾個工人來幫忙挖姜,每天有近10噸生薑銷往山東,走進山東市民的餐桌,一天進帳10餘萬元。」範彪介紹說。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經歷前兩年生薑價格大跌的低迷期,很多人對於種姜望而卻步,範彪成為範家寨村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現年49歲的範彪是青山鎮範家寨村農民,早年範彪外出務過工、做過賣牛生意,但一直沒有賺到錢。範彪琢磨,今年疫情嚴重,出門務工家人也不放心,更照顧不了家庭,可在家如何才能脫貧致富呢?要不種生薑吧,範彪心裡合計著,青山鎮天氣晴朗,水分充足,種出來的生薑色澤鮮明、口味俱佳。
2019年春節剛過,說幹就幹的範彪在青山支行貸款15萬元,租賃了100畝土地、購進姜種,全部種上了姜。姜種下地,範彪就像呵護襁褓中的嬰兒般,鋤草、施肥……每天都在地裡精心照顧。
今年生薑價格大漲,喜獲豐收。範彪扳著手指樂呵呵地給大家算了一筆帳,1畝土地可以生產鮮姜2500斤左右,每斤4.1元,100畝姜大概可以賣到80萬元左右,除去人工及姜種等成本,淨利潤差不多50萬元。
「多虧了青山支行的信貸資金支持,讓我實現顧家致富兩不誤,下半年,準備把三個孩子送到興義讀書,讓他們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學習成長。」範彪感慨地說。
範彪只是青山鎮種生薑致富的一個縮影。據青山鎮人民政府鎮長劉金介紹,今年青山鎮成規模連片種植生薑的地方有高箐社區、範家寨村、青山區社、雪浦村、黃家壩村等,分散種植的就不計其數。劉金說,青山種植小黃姜6000多畝,今年風調雨順,長勢喜人,品質良好,一畝地產姜2000至3000斤。「今年生薑價格上漲,平均價格在3至4元,最好的4.5元,是去年的兩倍多,農民致富有奔頭。」
據悉,為支持姜農播種資金需求,普安農商銀行年初投放信貸資金1100萬元,支持300餘戶農戶發展生薑種植,為農戶戶均增收1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