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最大的一股「寒流」來襲,玉米價格真的要迎來加速下跌了?
據數據顯示,今年國內玉米的總產量約為2.5億噸,扣除部分農戶自用外,至少有七八成的玉米最終還是要走向市場的,以當前國內玉米平均價來算,其所需要的的總資金將會達到4800-5000億人民幣左右。而早前咱們就說過,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其中第三方資金所佔比例不小。
一旦嚴控資金流向的政策落地,短期內勢必會造成不少貿易商必須「割肉」,市場的流通量將再次上漲,再加上近期的玉米期貨價格也出現了明顯的回落,側面也反映出炒作資本的撤離,這也是為什麼堅定本月的玉米價格將會出現明顯的回落的原因。
當然,本次的政策出手主要針對的是那些囤糧的貿易商,對於農戶的影響並不會太大, 畢竟今年的政策總體來說可以總結為兩個字-富農。再加上明確國內玉米確實存在一定的缺口,相關部門也不會直接「下死手」,畢竟供需環境決定價格走向,政策的調控能短期見效,但是想長期的政策運作,是不符合我們的市場經濟原則的。
其實,當前的政策出擊是合理的,畢竟目前的玉米市場高溫,不少人已經徹底的「發燒」了,在這個時候給他們物理降溫是最好的辦法。而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效果確實還是不錯的。
其次就是目前東北地區的糧無法南下,絕大部分只能停滯在當地,畢竟這需要強大的資金和庫容,而目前的高價,大部分貿易商已經不敢在收購甚至開始不斷的拋售那些高價建庫的糧源。
後市玉米還能否再次翻身大漲?
最近東北的玉米市場尤為敏感,關於調控層面的消息不斷傳出,也讓收糧、囤糧的各個主體膽戰心驚的,畢竟牽扯到賺錢方面,而且還不是小錢。
現在市場對於未來玉米行情走勢有兩種非常極端的預判:一種是風險很高,玉米將面臨大跌的風險;另一種是認為玉米這種局面依然難改,後市還有大漲空間。
其實不管是何種預判心態,現在也只是一種推測,未來很遙遠,充滿著諸多變數,就看當下,一直到12月份,玉米將是何種走勢,到底會不會翻身大漲!
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持續小陰跌之後,東北的玉米行情已經開始有點跌勢要停止的感覺,跌幅逐漸縮小。在剩下的半個月時間裡,玉米行情是否還能延續之前的大漲局面呢?
分析認為:當下玉米雖然跌幅暫緩,但是想要再次恢復大漲,一直到月底估計難以實現
1、收購主體,尤其是貿易商,糧難收,糧難賣;
現在基層的收購主體處境非常尷尬,想要繼續收糧,有糧的老鐵能賣的,都賣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挺價意願比較堅挺,別說降價收糧了,就算平價收糧,都未必願意賣,可是提價收糧風險太大,收糧進度陷入僵局。
糧商收糧難,想要賣糧更難,出貨的價格太高,企業猶豫不決不敢買,低價賣了豈不是白囤糧了。所以現在有糧的貿易商進退兩難!
2、調控不斷出手,貿易商摸不清路數,觀望心態濃厚,暫時不會繼續提價收糧;
最近關於調控層面的風聲很多,這對於收購的主體來說是非常有影響的,如果收購主體受到諸多限制,勢必會影響收購的心態,收購熱度下降,首先下跌的就是糧價。
所以目前各種消息不斷傳出,但是畢竟沒有完全落實,收購主體觀望心態居多,先更要看看下一步具體趨勢再做打算,提價收糧的現象會有所放緩。
從現在一直到12月底,收購主體搶糧的熱度會有所降溫,起碼要觀望幾天看看再說,所以糧價短期之內,難以出現繼續大漲的局面。
總結:對於目前愈發複雜的玉米市場,提醒各位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實力,做到量力而行。畢竟年前的玉米價格走勢受政策強壓易跌難漲,基本上已經絕了再次暴漲的機會。春節前玉米期貨總趨勢回調,中間雖會出現小幅震蕩,但是再難現大漲行情
溫馨提示:三個交易日飆升12%,雞蛋期貨接過上漲「接力棒」! 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