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謝:感謝粉絲和讀者的喜愛,小編求贊,求打賞,求轉發,求收藏
國內玉米經歷了長達二十天的下浮之後,終於出現了上漲大於下跌的局面,總計有10家深加工企業上調收購價,更為關鍵的是昨日是黑龍江定向玉米的交易日,結果基本和咱的預料一樣,百分百成交,成交最高價2420元/噸,最低價2180元/噸,平均價為2318元/ 噸,以拍賣糧的質量來說,這樣的價格已經可以說是非常高了,基本上可以看出目前東北地區企業對糧源的需求還是很厲害的,而昨日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也肯定了目前的玉米價格水平已到達6年來的新高,但是仍低於2014年的歷史最高價,是否意味著年前玉米價格還有上漲的空間?相關的政策調控是否會進一步升級?華北地區的貿易商迎來新一輪的建庫機遇您知道嗎?
1、年前玉米價格還有上漲的空間嗎?
針對於年前的玉米價格走向,咱的原有觀點並未發生什麼變化,雖說目前是有部分企業開始上漲,甚至在整體的波動上面出現了漲大於跌的局面,但是這並不能說過年前的玉米價格還有暴漲的空間,小幅震蕩難免,大漲的機會基本沒有,原因如下:
1、雖說昨日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唐司長是表態說目前的價格還低於2014年的歷史最高點,但是同時也表達了是對2021年玉米價格更高的觀點,同時也說了玉米再次大漲的可能性不大,而並不是針對於當前的玉米價格
2、年前的售糧高峰肯定會出現,這絕對不是少數人就可以攔住的,特別是在國家限定了第三方資金的情況下,貿易商沒有那麼多資金再繼續囤糧,目前東北不少地區的基層糧源較為充足,特別是黑龍江地區
3、進口玉米大增,根據官方公布的內容來看,前11個月,我們仍然進口了904萬噸玉米,同比大增122.8%,這其中還有不包括額外增加的訂單(中糧),而本月的訂單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突破千萬噸並不難
4、支撐玉米價格上漲的生豬復甦目前已經接近尾聲,根據官方公布的內容顯示,截止11月末,全國生豬產能恢復到90%以上,說的直白就是玉米在沒有新的需求大增的情況下,價格難在大漲
5、目前政策已對乙醇類企業進行了限制,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至少能省下千萬噸的玉米進入市場
6、目前的玉米價格在很多地區已經超過小麥甚至是水稻的價格,這使得不少飼料企業已經開始轉收小麥、水稻了,特別是在有政策糧的加持下,玉米價格漲得越高,其被替代的額度和速度上升的就越快。
7、目前是澱粉的銷售淡季,對於深加工企業來說,玉米價格高漲,企業成本增加,下遊終端銷售遇冷,勢必會造成企業的利潤大幅縮水甚至出現虧損,而對於禽類養殖來說,虧損狀態更嚴重,直接造成了終端產品價格的上漲(看看最近雞蛋的價格吧)。
8、目前基層農戶的惜售心態已經發生變化,特別是高水分的糧源(20-30水分),選擇出售的農戶已經開始悄然發力,隨著市場上糧源的增加,玉米價格想持續上漲的可能性較低!
當然,小編主要是針對春節前的玉米價格,對於春節後的玉米價格走向,仍將是看好的,甚至達到2800-3000元/噸的天價我們都認為是正常的。至於原因,就沒必要細說了,大家都心知肚明。
2、相關的政策調控是否會進一步升級?
對於這個問題的擔心,小編認為大可不必,就像昨日的文章中咱們指出的,政策落地是一套組合拳,更具有針對性,同時又要避免造成玉米價格的大跌,避免造成農民的利益受損,所以,年前的相關政策調控只要玉米價格不是再出現暴漲,不會出現進一步的升級,甚至一月份有可能一邊收儲一邊拍賣的局面。既滿足企業的用糧需求,也確保農民朋友的售糧利潤。對於1月份的是否全面開始玉米的收儲工作,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定論,我們拭目以待吧!
3、華北地區的貿易商迎來新一輪的建庫機遇
目前華北地區的貿易商確實已經迎來新一輪的建庫機會,而本輪建庫的內容卻和平時的不一樣,以河北地區為例,目前17-18個水的玉米價格為1.16-1.17之間,如果換算成14.5的標水糧源,水分並沒超太多,這遠比建乾糧的價格要上算得多,再加上16-17個水的玉米放到明年三四月份也不會出現質量問題,甚至露天保持都可以,長達三四個月的庫存期,自身降水兩三個很正常,這樣就算到了明年的銷售期,質量沒問題,水分即使不達標,入廠撐死也就扣兩三個水,遠比收糧之後烘乾的利潤高很多,但是運行此方案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1、水分不能超過20,否則不利於保持
2、折算成乾糧(14水)的成本價控制在1.2元,越低越好
3、要正確的存放,保障通風透氣,切勿直接雜亂成堆
4、能收玉米軸就不要玉米粒
備註:以上對現階段玉米市場行情的分析僅代表個人看法。僅供參考閱覽,不作為投資依據,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投資有風險,貿易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