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麥、水稻跌幅加大,糧價大變天?接下來糧價還能逆漲嗎?

2020-12-23 騰訊網

今年的糧食行情可謂一片紅火,糧價持續反彈上漲,從年初一直持續到11月,儘管期間官方也進行了多次調控,但糧價並沒有隨即下滑,就算新糧上市也沒能帶動價格反彈。不過從12月份開始,三大主糧的行情持續下滑,這讓持糧主體持續恐慌。而原本大漲2000元每噸的大豆,12月份也迎來了持續下滑。那麼接下來的糧價還會繼續下跌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玉米行情分析

在10天前,四平天成的報價大漲100元每噸,迎來了市場的關注,但近3天裡,天成企業的報價連續大跌,已跌了160元/噸。目前,東北不少企業已紛紛調低收購價,市場的利空因素加大。

12月上旬,因玉米行情持續上漲,特別是東北玉米,最高價突破了2600元每噸,如此高的價格,讓東北和山東玉米的「倒掛」出現,風險也在增加。隨即,官方也加大了調控力度,11日定向在吉林拍賣了57萬噸,成交率為99.6%,17日又在黑龍江拍賣了71萬噸,從而讓兩地的行情穩定。

其實,東北玉米已出售60%,相比去年快了28%,目前的「地趴糧」基本賣空,對農民而言沒什麼風險。不過那些貿易商則是盲目囤積玉米,以至於市場的庫存量加大。其實官方還超額進口大量玉米,截止10月底,玉米以及替代品的進口高達1700多萬噸,伴隨著進口穀物的陸續到港,玉米行情持續下跌。

當然,玉米的下滑也和東北玉米走不出去有一定關係,因價格太高,南方企業不願意採購,導致1.1億噸的玉米很少外運,結果企業並不缺糧,價格隨之下跌。

至於年前的玉米價格,筆者認為總體應該有100-200元/噸的跌幅,不會出現大跌的可能。不過年前企業還不缺糧,儘管明年缺口大,但現階段是不缺糧的,因此玉米也難以再反彈上漲,預計2021年5-6月價格會迎來反彈上漲。如果玉米質量可以,大家完全可以囤積到明年。

二、小麥行情分析

按理說每年的12月份都會迎來消費旺季,小麥價格也會季節性上漲,其實小麥從11月初下跌,如今已跌了1個半月,跌幅為20-50元/噸,本月的跌幅為10-20元/噸,目前華北的主流價為2460-2500元/噸。

11月初,玉米價格迎來了「13連跌」,小麥也因此跟著下跌,這之後就沒有再反彈過。因如今行情已低迷了一個多月,貿易商越來越後怕,很多人對未來行情已經沒有耐心,大家的售糧熱情也在加大,也有不少小型貿易商抱怨,今年囤積的小麥根本就沒賺到錢。

確實,早在新小麥上市後,麥價就迎來了一波大漲,普遍漲到1.2元以上每斤,而如今麥價依舊在1.22-1.25元每斤,算上倉儲成本和管理成本,根本就賺不了幾個錢。

而官方的臨儲拍賣也是小麥價格下滑的因素之一,從10月份至今已拍賣了1177多萬噸小麥,目前還沒徹底消化,企業對新小麥沒有太多的收購想法,因此麥價下跌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面企表現來看,今年的麵粉銷量不是太好,開機率被迫下跌,小麥的庫存增加,為了降低成本,面企的壓價心態較高,麵粉價格也在接連下跌,但就算這樣也沒能刺激消費。

如今臨儲依舊有7900萬噸的陳小麥,年前糧價想要上漲,只有一個因素,那就是看市場需求如何,元旦後,如果麵粉銷量大漲,那小麥價格必然會反彈。筆者認為,接下來行情還是很利好的,預計能反彈上漲,報價預計在1.23-1.28元每斤之間。

三、稻穀行情分析

稻穀的行情和小麥一樣,已經持續低迷了很長時間,今年的行情差,還因水稻的總體品質不是太好,今年降溫早,中晚秈稻還沒成長完成,結果在這一折騰下品質下滑,而企業收購上有嚴格的標準,那些低品質稻穀也就此被壓價收購。

8-10月份新稻穀上市時,稻價可謂是十分紅火,價格也在持續大漲,很多稻農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去囤積糧食,卻不知自己手裡的稻穀品質並不好,結果最後想賣賣不出去,只能任由收購商壓價購買。

11月份,官方提前啟動臨儲拍賣,拍賣量也從50萬噸漲到160萬噸,隨著大量的陳稻穀拍賣交易,稻穀價格持續長期低迷,很多稻農嫌價格低,不願意賣出去,截止11月底,收購的中晚稻為3247萬噸,同比去年少了323萬噸,而11月的稻價跌幅為0.02-0.05元每斤。

近期,稻穀行情依舊不太好,尤其是東北的粳稻,不少已經在託市價左右徘徊,企業之所以壓價,還因利潤太低,目前圓粒大米出場才1.8-1.95元每斤,很多小企業只能停產。

今年的中晚秈稻行情也迎來了「高開低走」的局面,目前的稻穀已跌到了1.3-1.4元,但企業的大米走貨量不多,這讓米企很是糾結,不敢大量囤積,因此新稻價格很難上漲。

預計稻穀價格年前也難有上漲趨勢,一方面是「稻強米弱」,一方面是消費需求不高,接下來還有下跌空間,稻農要及時出欄。

四、大豆行情分析

去年東北大豆1.6-1.7元每斤,但如今主流卻在2.6元左右,這就表明大豆漲了1800-2000元每噸,如此利好的行情也讓豆農的惜售情緒增加。儘管中儲糧曾試圖調低豆價,但4天後行情還是反彈大漲。

其實早在年中,大豆就從4000元每噸漲到5600元每噸,如今又創造5733元每噸的歷史。豆價的上漲,一方面是農戶的惜售情緒比較強,對未來行情充滿了期待,另一方面是南方的大豆質量差,反而東北優質大豆較多。而最主要的原因是進口量多,但今年的進口價格上漲不少,直到今天還在漲。

面對豆價居高不下,官方也加大了調控力度,在各地進行政策糧拍賣,並打擊惡意炒作者,從而讓大豆行情大跌,從5733元每噸跌到5249元每噸,跌幅為484元。

預計接下來大豆還有下跌的空間,預計春節前可能要跌到2.2-2.3元左右,畢竟今年的進口創新高,大豆總產量也比去年高出150萬噸,大豆並沒有上漲的基礎,反而下跌的利空因素比較多,大家要合理出欄才行。

如今官方的調控力度加大,糧價紛紛迎來下跌局面,預計接下來行情還會繼續下調,持糧主體要好自為之,別虧損慘重。

相關焦點

  • 玉米價格持續回落,年前糧價要一跌到底?有變數!附12月18日糧價
    本以為前期糧價大漲的出現,在市場缺糧的大背景下,玉米價格肯定還會再上一個臺階。哪想到行情風向說變就變,等來的不是玉米價格上漲,而是價格的不斷回落。這樣的情況,我想並不是我們農戶想要結果。
  • 玉米連漲3天!14水多少錢?糧價調控,玉米上漲放緩,會大跌嗎?
    這麼高的漲幅,這不單單漲的是糧價,這也讓咱們的錢包鼓了起來,玉米這麼賺錢的年景,從16年開始就再也沒見過。然而玉米行情好,遭遇的變數也多了起來,尤其是在調控層面,更是變化頻頻,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新一輪接近百萬噸的拍賣量級又來了,玉米糧價會被封頂,甚至大跌嗎?
  • 玉米價刷新紀錄,小麥、稻穀跟隨上漲,是什麼原因造成糧價大漲?
    1月11日,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日子,進入了1月中旬,出現了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的行情,而且上漲的幅度非常的大,令糧食的儲存戶或者是農村農民種植戶欣喜若狂。畢竟等糧價上漲,等了千年等一回,結果今天真的等到了糧價開始了上漲的步伐。
  • 養殖快報丨未來糧價、豬價到底會不會跌?還有哪些新變化?
    隨著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階段,最近有很多養殖戶關注,糧價、豬價的相關走勢!糧價、地價、豬價!「兩漲一跌」?國家會不會調控糧價? 從目前豬價、糧價的行情情況來看,全國生豬平均收購價維持在14-15元的價格區間,而糧價方面玉米糧價最高已經達到每噸2600元,大豆價格已經站在2.5元/斤以上,華北地區小麥價格也已經進入1.2元/斤的時代! 行情利好在不斷釋放,未來糧價和豬價又有哪些最新變化?總體會呈現「兩漲一跌」!
  • 2020年:水稻價格!到底會不會漲?
    對於水稻來說,我們國家的全世界最大的水稻生產國,更是出口國!從目前國際糧價趨勢來看,國外水稻價格可以說迎來大幅上漲,從進口大米報價來看,最高上漲幅度高達30%!最近很多稻農看到國際大米價格大幅上漲,非常興奮!大家覺得國際大米價格上漲,是不是代表著國內水稻價格也要大漲?
  • 玉米、小麥大漲!到底還能漲到多少錢?1月12日糧價
    首先說玉米,自從秋糧上市以後,漲漲停停,始終在向上推升,尤其進入2020年11月份以後,上漲加速,截止1月12日,行情寶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玉米均價2874元/噸,比2020年1月份低點1938元,每噸上漲936元,漲幅高達48.3%。1月12日10時,各地玉米加工企業數據顯示:全國共有13家企業上漲,13家企業下跌,漲跌相當。
  • 2020年水稻漲價,現在各地都啥價格?還能漲嗎?答案來了
    而一些優質品種,如黑龍江五常稻花香2號價格在2.77-2.85元/斤,湖北省的襄陽、荊州、湖南常德等地的黃花粘品種價格在1.40元/斤以上,還有各地的富硒水稻也比較搶手,如黑龍江海倫富硒水稻1.52元/
  • 地租上漲趕超糧價危及糧食安全 當前農民手中的餘糧不能再賣了
    現狀:地租上漲趕超糧價,危及糧食安全 對於種植戶來說,今年玉米大豆是個高收益品種。總的來說,今年種植戶的收入都非常不錯。 不少新型經營主體表示,種糧成本上漲幅度太大,化肥一噸漲300~400元、農藥漲了30%、人工費翻倍漲,如果地租不降實在是難以支撐下去。而新型經營主體退租現象增多,將對農業規模經營進程帶來衝擊,甚至影響糧食生產。 12月18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首次發布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行業示範條款。
  • 糧食價格會受到大雪天氣影響嗎?糧價會因為下雪上漲嗎?
    糧價會因為下雪而上漲嗎?我們一起來嘗試解答一下這些問題吧!東北農業觀察出品首先我們必須要說明一點,糧食價格主要還是受到供需關係的影響較多,因為天氣因素造成的運輸障礙,只會使局部地區的糧食價格出現攀升的情況,總體來說對於糧食價格影響並不是十分的顯著。
  • 國際糧價波動,網友疑問是否要屯糧 中國霸氣回應:不需要!
    2019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餘2.8億多噸。尤其是稻穀、小麥,夠全國人民吃一年以上。北方能用小麥變化萬千,做出餃子、包子、烙餅、面魚兒種種。南方則在水稻上推陳出新,米粉、米糕、米果、米酒等等。更別提玉米還可磨粉做麵條,滷水還能點豆腐的化腐朽為神奇。
  • 全球糧價指數再創近六年新高 聯合國預計年內仍將面臨上漲壓力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北京時間1月7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至107.5,再度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來源:聯合國)FAO表示,自從去年五月以來聯合國糧價指數累積上漲達18%。受到惡劣天氣和旺盛需求帶動,從蔬菜到棕櫚油等所有農業商品價格仍有可能繼續上漲。
  • 玉米「漲猛了」!還有搶糧熱潮!春節:糧價或許要衝上新高峰!
    吉林燃料乙醇上調4分,現執行收購價格1.3元/斤 北安象嶼上調上調1分2.7釐,現執行收購價格1.2816元/斤 華北方面: 大曹莊金玉
  • 12月:農村「兩漲一增」!地租、農資、臨儲糧拍賣!早作準備!
    特別是在糧價行情持續上漲的影響之下,進入到12月份農村已經迎來兩漲一增!同時現在村村通第一批試點已經全面啟動,隨著2021年的到來,咱們農民兄弟還將迎來一系列重要利好!針對這兩個話題,咱們一起說一說!【12月起:農村「兩漲一增」!身份證:70-90年!早作準備!】
  • 元旦至春節期間,豬價、牛羊價、糧價走勢如何?聽星哥分析
    眼瞅著這春節就要到來了,這個時期大家已經開始準備年貨了,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也開啟返鄉模式,掙錢不掙錢,都要回家過個團圓年,這幾天豬肉啥的都在漲,消費者想省點銀子,商家想多賺點銀子,那元旦到春節期間,豬價、牛羊價、糧價又如何呢?
  • 農村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是啥意思?
    昨日,是2020年的大雪節氣,在過去的時候,凡是到了這個節氣,都會或多或少地下一些雪,然而,昨天已經過去,但昨天的大部分地區卻並沒有下雪,因此,有人便搬出了在過去經常流傳的一句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來說事。
  • 農業農村部:國內糧價缺乏大幅上漲的條件
    【農業農村部:國內糧價缺乏大幅上漲的條件】農業農村部市場和信息化司司長唐珂2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後期走勢看,我國糧食生產供給完全有保障,以我為主確保糧價平穩運行的基礎較好,再加上國際上玉米、大豆等多數大宗農產品供給充足、價格低位運行
  • 玉米真的要迎來加速下跌?年前還能否翻身上漲
    後市玉米還能否再次翻身大漲?最近東北的玉米市場尤為敏感,關於調控層面的消息不斷傳出,也讓收糧、囤糧的各個主體膽戰心驚的,畢竟牽扯到賺錢方面,而且還不是小錢。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持續小陰跌之後,東北的玉米行情已經開始有點跌勢要停止的感覺,跌幅逐漸縮小。在剩下的半個月時間裡,玉米行情是否還能延續之前的大漲局面呢?
  • 玉米又要上漲了?「國家隊」提價收糧為哪般?附12月22日糧價
    近段時間的玉米市場可謂是異常熱鬧。由於前期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引發了飼料企業的集體漲價,間接性的帶動了生豬價格行情反彈。為了平抑豬價,防止資本炒作糧價,國家對玉米市場開始實施調控,除了加大庫存小麥水稻的替代玉米的消費,並且在12月份開展對庫存玉米的競價拍賣。
  • 調控玉米有效!玉米價格會不會暴跌?2021年玉米最新預測
    而華北產區玉米的下行要早於東北,隨著當地新糧供應的增加,企業廠前車輛增多,引發了用糧企業持續下調玉米收購價。導致玉米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為:1、國家出手調控:首先是暫停了中儲糧新糧收購,其次是開始投放臨儲玉米。
  • 糧補、糧價:有哪些消息?
    2020年一轉眼馬上就要過去了,隨著糧價行情的持續上漲,最近有很多農民兄弟詢問老道,在明年國家針對糧食產業會有哪些具體的扶持措施?按照目前已經下發的相關文件來看,國家已經開始針對2021年糧補方面做出規劃!今天老道就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2021年糧補、糧價的相關消息!同時前一段時間國家氣候中心針對明年1-5月份的氣象情況,發布了一份重要材料!那麼明年氣象年景到底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