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與爺爺》:這部童話般的電影,詮釋了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 觀影

2021-02-15 星教師


130多年前,瑞士兒童文學家約翰娜·施皮裡落筆寫下了一個阿爾卑斯山少女的故事,130多年來,這個女孩和她那自由的靈魂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而這個故事改編的影視版本多達20多個,電影《海蒂和爺爺》就是最新的電影演繹。

影片沒什麼轟轟烈烈,沒什麼逐夢逆襲,沒什麼豪言壯語,但卻特別治癒、充滿了智慧,讓你在觀影過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觸動。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作者約翰娜·斯比麗,當初創作這部小說的初衷就是為了教育,準確的說,是為了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而給孩子量身創作的。

影片別出心裁地藉由孩子的視角來反觀現實生活,在海蒂身上,我們會看到自己曾經擁有或者始終嚮往的生活或品質,海蒂似乎肩負著一個使命,那便是喚回我們的本真,尋回對於生活最初的希望與感動。

阿爾卑斯山下,有一個名叫梅因費爾德的小鎮。

 

五歲的小女孩海蒂,早早失去父母,自小無依無靠,姨媽照顧她幾年後力不從心,便把她丟給了獨自在阿爾卑斯山生活的爺爺。

 

脾氣古怪的爺爺一開始並不接受小孫女,甚至想把她送到孤兒院。不過,天真可愛的小海蒂,用她太陽般溫暖的性格,迅速融化了爺爺心裡的堅冰。

 

 

兩人相處的過程中,爺爺刻滿皺紋的臉上開始有了笑容,而海蒂飄零的靈魂,從此也有了一片堅實的棲息地。樸素而柔軟的親情,是治癒海蒂和爺爺的良藥,也是溫暖人心的陽光。

 

就這樣,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和沉默寡言的爺爺有了交集,從此相依為命。

 

來到陌生的壞境,活潑可愛又對萬物充滿好奇的海蒂,一會兒拿著一棵草,一會兒摘一朵花,一會兒有指著旁邊的大樹…

 

 

爺爺看著身邊聰明乖巧又好學的小孫女,心裡慢慢地接納了。

 

在人煙稀少的山上,爺爺怕小孫女孤單,介紹牧羊童皮特給她做小夥伴,讓他們一塊去放牧去嬉戲玩耍…

 

爺爺的生活,甚至山上的一切,都隨著海蒂的到來比以前更有樂趣,有靈性。

 

一天,姨媽以「為孩子好」為由連哄帶騙,想把海蒂騙到城裡給貴族小姐當玩伴。

 

海蒂來到了城裡,給無法行走的貴族小姐克拉拉做玩伴。

 

這位克拉拉小姐雖然出身於貴族家庭,但母親早逝父親忙於工作,身邊沒有一個親人陪伴,每天只能生活在只有僕人的大房子裡,是個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

 

她每天都過著睡覺、吃放和讀書三點一式重複單調的生活,慢慢地性格也陰鬱起來。

 

給她找的的玩伴,主要是陪伴她在家裡上課——即有錢人聘請的家庭教師給孩子一對一授課。

然而,這位新來的玩伴卻從沒上過學也不識字,但正是這樣的玩伴給克拉拉原本了無生趣的生活帶來了生氣.

 

電影裡沒什麼轟轟烈烈,沒什麼逐夢逆襲,沒什麼豪言壯語,但卻特別治癒、充滿了智慧,讓你在觀影過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觸動。

 

海蒂這個鄉村土生土長的「野孩子」,習慣了自由的生活,瘋起來像一頭小獸,笑容又像天使般純真。

 

赤腳奔跑在山野間,風般輕盈,鳥般歡樂,一點不怕把衣服弄髒,口渴了喝山間泉水,用果醬學大人塗口紅……

 

從海蒂身上,你能看到孩童最純真、最善良的一面,她擁有最簡單的幸福,那麼容易滿足,又是那麼靈動。即使再冰冷麻木的心,也會被她融化。

 

這部電影,從教育角度來看,絕對是一部佳作。

 

究竟怎樣養育一個孩子,才是對他最好的呢?怎樣才能讓一個孩子保持自己的天性和真心?

 

 

從小被父母拋棄,被姨媽「拋棄」去深山老爺爺家,爺爺剛開始並不喜歡她,對她態度很差,後來又被賣去富人家裡,這樣的命運,海蒂不應該內向自卑憤世嗎?

 

然而,海蒂是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在這個故事裡,海蒂是大山的女兒,亦是自然之子,她是生命力、勇氣和善良的象徵。

 

 

面對倔強而固執的爺爺,海蒂用熱情融化了他;面對體弱多病的富家少女克拉拉,海蒂用善良治癒了她;面對頑皮又貪吃的牧羊男孩皮特,海蒂用開朗感染了他……

 

海蒂是樂觀的,面對現實世界的冷漠與殘酷,海蒂教會我們積極與樂觀,面對真實生活裡的無奈與苦楚,海蒂又教會我們永不言棄、堅持奔跑。

 

她向我們傳遞出一種向上的生命力量,她把生命最真摯和最具活力的一面展現了出來。

 

沒有人不愛海蒂,因為沒有人不愛生命最赤誠的樣子。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兒童對外部物質世界感覺懵懂,多一些少一些不是問題,精神上的貧寒卻會對兒童形成心理摧殘。」

 

每個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養育好,養好一個孩子,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那怎樣做才能算得上養育好呢?

 

是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嗎?是把孩子送去名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嗎?是讓孩子多上補習班,努力讀書嗎?

 

故事裡的富家女克拉拉,她出身在大戶人家,住別墅,錦衣玉食,吃穿用都是最好的,都有人為她打點一切,在物質生活方面很是富足。

 

然而,再多的物質,卻無法拯救孩子貧瘠的內心。

 

克拉拉常年坐在輪椅,爸爸又常年出差在外,所以她很孤獨,女管家為她找來陪讀人海蒂。

 

女管家覺得海蒂粗野、沒教養,克拉拉卻很喜歡海蒂,覺得她和其他的女孩都不一樣。

 

當海蒂要回去找爺爺時,克拉拉生氣地摔碎了桌上的東西。因為她知道,海蒂一走,她將面對的又是繁瑣的禮儀和無盡的孤獨。

 

有一些父母由於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於是用物質去彌補,給孩子買衣服、買玩具等等。但孩子需要的是,有父母有溫度的陪伴,而不是冷冰冰的物質。

 

再忙,不要忘記陪孩子,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再也沒辦法彌補了。

 

 

著名文學家冰心先生曾說過:「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和選擇。」

 

什麼是孩子的天性?

 

就是尊重他做自己,不要過度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不感興趣的事情。

 

讓孩子做自己,就意味著心靈上沒有束縛,不控制,不強迫,每一天都活得灑脫、充實和開心。這樣,孩子的內在是富足的,飽滿的。

 

正如海蒂一樣,和爺爺住在阿爾卑斯山的每一天,都是美滿的,她簡直就像山間的小精靈一樣,快樂活躍在每個細胞中。

 

然而,被姨媽賣到克拉拉家後,這一切消失了。

 

深宅大院把她困住,吃飯要有規矩,很多人在盯著她的一舉一動,想要看外面的世界只有透過窗戶,她被束縛住了。

 

 

一天天沉悶的生活在繼續,儘管和小姐克拉拉已經成為好朋友,但海蒂越來越想念家鄉,往日天真的笑容越來越少,行為舉止開始變得呆板,眼睛裡的神採也隨之消失。

 

海蒂的天性,正在一點點被磨滅,最後甚至出現了夢遊……

 

所幸最後克拉拉的奶奶看出了海蒂的變化,把她送回爺爺家,她瞬間又變成了阿爾卑斯山的一隻小精靈,自由、靈動、美麗!

 

釋放孩子的天性,其實就是尊重孩子,這份尊重,滋養著孩子的內心,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獨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一件事感興趣,他就努力去做,想辦法去實現。

 

奶奶發現新來的小姑娘海蒂是不識字的,她給海蒂講她感興趣的繪本,結果到最關鍵的地方,奶奶不讀了,跟她說:「想知道的話,你自己可以去讀這本書。」

 

海蒂說她不認識字,小夥伴跟她說,我們是不需要讀書的。

 

但是奶奶說:「你不要相信別人說的就是對的,如果你會讀的話,那你就可以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了。」

 

從此,海蒂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由剛開始一字不識到後來可以完整的讀完一個故事,對此,其他人都感到無比驚訝。

 

只要當孩子發現學習有用,他們就有了內驅力,孩子就會主動求知,並不需要催促。父母找到非常好的教學方法讓孩子能夠學到他該學到的東西,也是非常重要的。

 

做自己所愛的事情,不僅能持續地去愛,也一定會做得好。

 

為了儘可能的忠於原著,把阿爾卑斯山迷人的風景原汁原味地呈現給觀眾,《海蒂和爺爺》主創團隊集體前往阿爾卑斯山取景拍攝。電影用細膩、深情的鏡頭將阿爾卑斯山夢幻般的景色收入鏡中,藍天白雲、青草如茵,翱翔天際的雄鷹、悠閒踱步的牛羊,還有依山奔流的溪泉、遺世獨立的木屋……

 

影片以阿爾卑斯山唯美的風景為基色,以及對人物情感細膩的勾勒,透過爺孫兩人的故事展開,突顯著這一聖潔之地生活的人們內心的美好,仿佛童話般的電影,讓人收穫的不僅是至美的風景,還有源於生活溫馨幸福的真善美。

相關焦點

  • 《海蒂和爺爺》人間童話
    《海蒂和爺爺》是一部能「治療人心」的電影,能讓煩躁的人平靜下來,讓絕望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讓「邪惡」的人發現善良。這部電影很純真,純真到你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導演和演員的真誠;它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2,超過99%的家庭片。
  • 年度治癒電影《海蒂和爺爺》: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前段時間特意去看了《海蒂和爺爺》,深深被電影感動了,相信看過的人,一定能感受到它帶給人的溫暖和信心。這部電影早在2015年就在德國上映了,直到今年才引進中國,在豆瓣擁有9.1的高分。遺憾的是,影片中扮演爺爺的實力派演員布魯諾·甘茨今年2月去世了,因此我們只能在銀幕上欣賞他的演技了。
  • 阿爾卑斯山的童話《海蒂與爺爺》
    海蒂漸漸融入了這裡的生活學會讀書寫字,但她還是很想念爺爺,克拉拉的父親和奶奶看她如此便又把她送回了阿爾卑斯山,而思念海蒂的克拉拉也決定來看她,或許是體驗了從未有過的自由和大自然的美好,克拉拉奇蹟般地擺脫了輪椅,學會了獨立行走,而海蒂與學會了閱讀,有了和村裡孩子不一樣的眼界和夢想,在為對方的進步而由衷開心的過程中,兩個天使般的小姑娘也都在為雙方的進步而開心,友誼也日益深厚。
  • 《海蒂和爺爺》︱你可以相信童話
    ,電影講述了純真善良的生活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少女海蒂和爺爺的生活故事。,可能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銀幕上的《海蒂和爺爺》建構了一個理想主義的烏託邦世界。在觀影過程中,觀眾的先在結構中的知覺經驗圖式也加深了對銀幕畫面真實感的認同,在無意識中實現了一種替代性滿足。
  • 別把童話只留在童年裡,一起看電影《海蒂和爺爺》
    ,她仿佛天生就屬於這樣的世界,白日裡她光著腳丫奔跑在花草山巒中,風般輕盈、鳥兒般歡樂。隨著火車遠遠的開走,留下的是焦急又無助的爺爺,小羊倌彼得,和海蒂想念的一切。,她鬱鬱寡歡,她從頂樓的窗口遠望,可除了無數的樓和高高的煙囪,她什麼也看不到...
  • 海蒂和爺爺 | 關於理想的課堂作文
    我一直在想自己的這第一百篇影評會獻給哪個故事,也曾想過要挑選一部合適的電影紀念自己的100th。時至今日,沒有特意篩選,剛好是今天上映的《海蒂和爺爺》,以一部治癒系的經典童話作為第100篇文章,真是再美妙不過。其實這部作品早在2015年便於歐洲上映,豆瓣評分9.1,位居豆瓣TOP250的第205位。此次國內院線能夠引進,相信不少影迷都會回到影院重溫。
  • 電影《海蒂和爺爺》治癒系小可愛,你不愛嗎?
    電影《海蒂和爺爺》講述的是一個陽光、天真樂觀的小女孩海蒂,被姨媽狠心的送到性格孤僻的爺爺家,本來不打算收留他的爺爺,卻被這個充滿善良可愛的海蒂改變了主意,兩個人相依為命的生活著。卻沒料到姨媽為了錢,將海蒂送給一家富裕的家庭做了伴讀。
  • 從《海蒂和爺爺》這部電影,看現實中家長應該注重的三大教育方法
    大家好,我是@高山碼字,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部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的電影。這部電影叫《海蒂和爺爺》,本文從我們廣大家長的角度來思考關於孩子教育方法的問題。希望在看完此文和帶孩子一起觀看電影以後,能夠對你的家庭教育有所幫助。
  • 《海蒂與爺爺》4種不同的教育觀
    好的電影不會因為姍姍來遲的觀影,而卸下帷幕,反而經得起歲月的洗禮,讓引經據典的故事歷代傳承下去。《海蒂與爺爺》這部電影是瑞士兒童文學作家約翰娜斯比麗《海蒂》的改編作。即使過裡百年,這部文學作品依然經久不衰、風靡全國,成為了世界十分暢銷的兒童文學作品,甚至還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多次都改編成了電影搬到了大屏幕上讓許多不同年齡的人流連忘返。
  • 《海蒂和爺爺》:這部「成人童話」,把整個人都治癒了
    《海蒂和爺爺》是映歐嘉納影業公司出品德國劇情電影,由阿蘭·葛斯彭納執導,佩特拉·比翁迪娜·沃爾普編劇,阿努克·斯特芬、布魯諾·甘茨、伊莎貝爾·奧特曼、安娜·申斯等主演,於2015年12月10日在德國上映,於2019年5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5月最高分電影出爐,《海蒂和爺爺》治癒上線
    130多年前,瑞士兒童文學家約翰娜·施皮裡落筆寫下了一個阿爾卑斯山少女的故事,130多年來,這個女孩和她那自由的靈魂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我們內心深處,都曾經或者正在住著一個像海蒂一樣的女孩,代表著我們心靈最熾熱和最返璞歸真的一面。 作為這個經典童話的最新電影演繹版,《海蒂和爺爺》將於5月16日上映。
  • 《海蒂和爺爺》:給成人世界最純淨的童話獻禮!
    這部影片自去年上映,就收穫了豆瓣8萬網友打出的9.1高分,看到海報時溫暖的畫面,我想這一定是個爺爺萬分疼愛孫女的外國溫情故事。可是人生往往出乎你的意料。電影講述的卻是孤苦伶丁的海蒂被姨媽遺棄到並不願意撫養她的性格孤僻的爺爺家,初次見面時,爺爺甚至想要斧頭嚇唬走海蒂,留下的海蒂爺爺依然拒絕撫養,毅然決定把她送去教堂。儘管教堂的神父勸導爺爺應該承擔撫養海蒂的責任,況且海蒂並不是個累人的孩子,但是這依然沒有動搖爺爺要送走海蒂的決心。
  • 《海蒂和爺爺》將生活殘酷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童話方式緩緩道來
    我想去看一部電影,我想在中午十一點看。原因簡單,《海蒂和爺爺》在豆瓣評分還不錯,並且中午十一點可以擁有一人包場的完美觀影體驗。在觀影前,我沒有看過跟電影相關的任何資料。姨媽一路上都很著急,著急將這個「拖油瓶」趕快扔出去,而海蒂面對姨媽的作為和表現,並沒有表現出一點難受和可憐,相反的是她早被阿爾卑斯山童話一般的景色給吸引住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裡。這裡,你以為海蒂因為是個天真的孩子所以沒有表現出對現實殘酷的一點反抗嗎?
  • 《海蒂和爺爺》:海蒂說,黛特姨媽不是壞人
    電影改編自瑞士兒童文學家約翰娜·施皮裡的長篇小說《海蒂》。在這部劇裡,從海蒂的天真無邪和善良裡,得到心靈助力的有爺爺於力,厭學的放羊娃彼得,德國西部法蘭克福的克拉拉,甚至是克拉拉的父親澤塞曼先生。當然,我得到的心靈助力,除了可愛迷人的小海蒂,阿爾卑斯山仙境般與世無染的自然風景,也少不了一半的功勞。
  • 又一部因為名字被錯過的豆瓣百強電影,《海蒂和爺爺》
    「如果做某事會讓你開心,那麼你就只管去做,無論別人說了什麼。」不得不說,這又是一部因為名字而差點被人錯過的電影。《海蒂和爺爺》,這個名字足夠普通,普通到就像是鄰居家的小朋友告訴你,這個暑假他去了遠方的爺爺家。
  • 從鏡頭畫面、人物刻畫、故事情節分析電影《海蒂和爺爺》成功之處
    而這個版本的電影高度還原原著,成為轟動全球的經典之作。完美還原了海蒂和爺爺溫暖而治癒的故事。電影講述的是八歲的孤兒海蒂被姨媽收養五年後,被送到阿爾卑斯山下的爺爺家。而生性古怪不與人打交道爺爺一開始拒絕收養她,但相處幾天後,終於被真誠善良的海蒂感化,讓她留了下來。不過沒多久,姨媽回來偷偷把海蒂騙走了,賣給了法蘭克福的澤塞曼家當陪讀女傭。
  • 豆瓣9.2高評分治癒系電影《海蒂和爺爺》:藏著哪些教育真相
    命運的不幸,依然可以靠自己去改變,電影《海蒂和爺爺》中的海蒂,就是這麼一個懷揣著愛,去溫暖身邊人,改變自己命運的小女孩。善良樂觀,聰明可愛的女孩海蒂自幼失去父母,被姨媽收養。但姨媽找了份外地的工作,沒辦法再照顧海蒂,於是,把孩子託付給獨居在阿爾卑斯山上的爺爺照顧,爺爺是個古怪,倔強的老頭,從不合群。顯然,爺爺並不歡迎海蒂的到來,拒絕撫養她。
  • 豆瓣9.2高評分治癒系電影《海蒂和爺爺》:藏著哪些教育真相
    命運的不幸,依然可以靠自己去改變,電影《海蒂和爺爺》中的海蒂,就是這麼一個懷揣著愛,去溫暖身邊人,改變自己命運的小女孩。善良樂觀,聰明可愛的女孩海蒂自幼失去父母,被姨媽收養。但姨媽找了份外地的工作,沒辦法再照顧海蒂,於是,把孩子託付給獨居在阿爾卑斯山上的爺爺照顧,爺爺是個古怪,倔強的老頭,從不合群。
  • 《海蒂和爺爺》阿爾卑斯山上的祖孫情
    人生而孤獨,所以才更需要彼此溫暖。德國電影《海蒂和爺爺》由著名的瑞士兒童文學《Heidi》改編,講述了善良的小女孩海蒂被姨母送往阿爾卑斯山和爺爺同住,以自己的真誠和善良影響了周圍人的故事。海蒂是一個年幼小孩子,在失去雙親後被視為包袱,姨母將她送到了阿爾卑斯山上的爺爺家。
  • 豆瓣9.0分治癒電影《海蒂與爺爺》: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感受到愛
    最近新上映的電影《海蒂和爺爺》,豆瓣評分高達9.1。影片注意講述了海蒂和爺爺相遇——分離——重聚的故事,劇情溫馨治癒。劇中《海蒂和爺爺》中有2位小女孩讓人印象深刻:主角失去雙親的海蒂和單親家庭的貴族小姐克拉拉。故事中克拉拉生活富裕,有大房子,有管家,還有成群的僕人。但對於年幼的克拉拉來說,缺少親人的陪伴,無疑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