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麼這些年來大家紛紛覺得地震越來越頻繁了?
目前,隨著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信息傳遞越來越快,我們了解信息也越來越及時,以前也經常地震只是我們沒有及時了解。
根據地質數學考察,現階段地球板塊運動並未處於高峰時期,地震的頻率相比於以前也並沒有明顯的增高。
問:地震頻繁,我該擔憂嗎?
其實,大家對於地震是有很多誤解的,首先大家覺得只要是地震,就一定會是重大的自然災害,一定會導致很多人死亡,這樣想是不對的。
據了解,全球每年會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從整個星球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事情。在這其中,99%的地震對人類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要知道,3級以下的地震人們大多數不會有任何感覺,4級以上才會有比較明顯的震感,只有極少數5級以上的地震才有破壞性!
綜上所述,現階段全球地震並未頻繁發生。
對於人類來說,地震是人類了解地球內部構造的唯一途徑,雖然目前無法避免和控制,但只要掌握一些自救小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
地震發生時自救
如果房子會倒。身處平房或一層能跑就趕緊跑;如果身處較高樓層,速度再快也跑不了。但無論怎樣,都千萬不要跳樓。
如果房子不倒。「跑」反而危險,因為當房子晃動很厲害,你可能會摔倒、受傷;逃跑時也可能被墜落物砸中。地震來臨時,身處高層樓房中的人們的正確選擇應該是「躲」而不是「跑」。
如果選擇躲避。務必蹲下或坐下,保護口鼻並且隨手關掉燃/煤氣和電開關,避免發生次生災害。
在街上。保護頭部並跑向開闊的地區躲避;在學校。躲避在課桌、講臺旁,或者有管道支撐的房間;在車中。司機減速,乘客抓緊拉手同時護住頭部和腹部;在野外。遇到山崩、滑坡時,垂直於滾石方向逃生,或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在商店。躲在大柱子或大商品旁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向底層轉移;在高樓。尋找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地震發生後自救
如果聞到有煤氣味,或者所處環境的粉塵非常嚴重,可以將衣物弄溼後捂住口鼻(可用尿液進行實施)。
切勿哭喊,保存體力,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沒有食物和飲用水,可以從周圍尋找一些天然食物:金龜子幼蟲(俗稱蠐螬),蝗蟲和蟑螂蛋白,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的作用。
同時,體力尚餘時,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
說了這麼多,小獅弟當然希望所有人一生都不會
用到這些小技巧。但是,還是希望大家記住這些——畢竟,這些知識可能會在緊急時刻拯救你和你的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