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家李黎新作《水滸群星閃耀時》出版 梁山好漢,不打仗時幹什麼

2021-02-08 南報網

2019-06-14 08:5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作家李黎新作《水滸群星閃耀時》出版

梁山好漢,不打仗時幹什麼 

本報記者 王峰

南報網訊 南京作家李黎進行了「水滸故事新編」系列創作,新書《水滸群星閃耀時》著重寫梁山英雄上山後、招安前日常生活,包括他們的喜怒哀樂、鄉愁懷舊、未來憧憬、命運追問,等等。真正的解構是為了建構,作為一名80後作家,李黎是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創作營養,又會如何刻畫梁山個人及群體?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找尋梁山好漢被忽略的真性情

記者:你說過,真正的想像體現在方寸之間。新作應該還是基於水滸人物基本性格的創作,請介紹一下你所認識的水滸英雄,他們都是怎樣的性格? 

李黎:這組小說的本質還是純文學意義上的短篇小說,只是借用了水滸人物,並一直持續下來。這些人的困境,和今天的人們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人生出路。當人生艱難時,人會想「出路」,當找出路未遂時,會質疑出路本身,這是古今相通的地方。 

至於我認識的英雄,比如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但他不是總教頭,他是典型的「命運決定性格」的人物,前半段的命運是小富即安,性格是膽小懦弱;隨後是得過且過,性格是畏首畏尾,一直到上梁山也都是這樣,再往後的命運,是被主流社會所拋棄。他的性格是沒有性格,一部戰爭機器。 

風雪山神廟和火拼王倫,是林衝身上的意外事件,再一再二不會再三再四,而且都是由外力促成,一團火突然燒起來,然後又快速熄滅。 

關於王倫的左右手宋遷杜萬,在《金印漢子之歌》中是有所發揮的,把他們的落魄不得志誇大了一些,作為絕對的元老,他們起碼在梁山的基建方面有很大貢獻,但此後一直被曬在一邊,養花種草。這樣一看會相對明了些。 

記者:你最偏愛哪一個人物? 

李黎:少年時最喜歡的是武松,武力崇拜的結果。後來最喜歡的是魯智深,全書28篇,其中3篇是以第一人稱寫的,這個敘述者就是魯智深,我想著寫一部全部以他的視角和語氣的書,甚至想過模仿著名的《杜尚訪談錄》,寫一部《魯達訪談錄》,時間安排在他出家之後、圓寂之前,地點選在杭州。

魯智深是「天孤星」,這一個孤字,其實很契合我們的審美,尤其適合少年人的心性,魯智深很憂鬱,很抒情,很孤獨,和齊秦的《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王傑的《英雄淚》氣氛高度吻合,只是他的形象和氣息被以往的影視作品帶偏了。

魯智深有種對人生來孤獨這一本質充滿喜感的揭示,看到他我甚至會想到《婚姻裡的陌生人》這個書名,魯智深如果結婚,也是婚姻裡的陌生人。

寫好漢的非好漢一面

記者:你提到早年聽評書的經歷,這是一筆難得的財富。請介紹一下你與評書之間的淵源,它們對你的影響,以及它們在一個少年閱讀成長中的作用。 

李黎:在我的少年時代,聽廣播是主要的娛樂,更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可以說類似今天的網際網路。 

最早聽廣播,就是聽歌聽評書。評書,或者「廣播書場」,有很大的「缺點」,緩慢,不能快進,又在情節和懸念上做足了文章。印象中最早聽到的一批評書是劉蘭芳的《說嶽》,單田芳的《白眉大俠》《三國演義》《百年風雲》,還有現代一點的《敵後武工隊》等,我沒看過瓊瑤的任何作品,但聽完了《彩霞滿天》。 

暑假是聽評書的好時間,評書的緩慢、古舊和那個年代無邊無際的時間高度吻合。從下午一點到晚上九點,同時聽五六部評書。這種只有聲音而沒有畫面的故事對激發人的想像很有好處,而一部部追下來,跟今天的追劇有些類似,讓人特別興奮。 

要說影響,一開始是讓我對故事深感興趣,進而理解到,現實世界似乎只是一個立足點,由眼下的現實世界往前後左右出發,我們可以探究更多的世界,雖然不能身臨其境,但也僅僅隔著一層紗布而已。這應該就是虛構,虛構的力量。 

記者: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承襲,是不是潛移默化影響了你?起念寫這組小說,又是怎樣的機緣? 

李黎:傳統文化中有非常強大的關於懲惡揚善、中正和平的敘述,這是評書帶給我的影響;評書不管形式還是內容的不急不慢、進退有據的觀念讓我受益匪淺。 

因為看到諸多作家和朋友寫「在古代」小說,我一直默默儲備,2008年的時候突然想到以「梁山后街」為故事發生地,寫一組「梁山好漢在不打仗的時候都幹些什麼」的小說。 

寫了一篇之後發現難度太大,可能陷入死胡同,就一直擱置著,後來不得不放棄「后街」這個地方,但寫打仗之餘的好漢故事,寫好漢的非好漢一面、日常的一面,從那時就非常明確了。

名著能衍生出無限的文字

記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除了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你在創作中還進行了哪些嘗試? 

李黎:創作中最大的嘗試,是給諸位英雄編一個在梁山世界完全可以成立的故事。這個故事要足夠精彩,有足夠的邏輯,或者反邏輯,要有始有終。

《金印漢子之歌》裡面,宋遷杜萬見到宋江臉上刻了金字,自己也想來幾個字向大哥靠齊,這完全符合邏輯;《歡迎高太尉上臺剪彩》看著特別可怕,也在邏輯範疇之內……現在的標題,包括《請你證明你是浪子》《林衝努力了三次》《我只是一個說書的》等,整體上充滿了狂歡氛圍,這也挺好。在這本書中,簡練和通俗一些的語言更符合當事人。

記者:經典需要不斷解讀和發現,請說說你對《水滸傳》的解構在當下的意義,它的價值還有哪些有待發掘的? 

李黎:我也沒有解構水滸英雄的初衷,更多的是對水滸英雄人物的批判,簡言之,我不認為他們是英雄,更多的是常人,有著極大的生存困境同時也有著致命弱點的常人,說是英雄是一種拔高和嚮往,很多人嚴格意義上說只能算「英雄愛好者」。當然這是諸多解讀一種,有助於更為立體地研讀水滸。 

水滸的價值,無論是它對人物性格、民眾心理等事物的描述,還是對它的批判,都是無窮的,能衍生出無限的文字,這也是名著的屬性,即無論觀點正反,都可以始終議論下去,都可以從它身上找到當代性。 

記者:你在作者簡介中介紹自己來自「南京郊區」,這會不會成為你在寫作中確立個人風格的一個坐標? 

李黎:是的,以前有人提醒過我,簡介上生於南京就南京好了,為什麼加上郊縣。是故意的,「南京」有它的符號,衣冠南渡的第一站,南北交融的前沿,更有無數民國風流軼事,這一切在我出生的距離南京40公裡的丘陵地帶是看不到的。那個地方更靠近安徽馬鞍山,和南京、江南的一切都關係不大,唯一一次是在山裡面看到了一個小小的晉墓;父母現在的小區外,有一處方旗廟南朝失考墓石刻……所以,南京作為城市,是一個強大的歷史文化的存在,郊區則像一個真空,有足夠的虛構空間,有足夠的再造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水滸: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為何沒上梁山,作者寓意何在?
    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論武功,與林衝不差上下,論人品,非鎮關西之流,論遭遇,同林衝有幾分相似。以書中常理,此人完全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理應上梁山入夥。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梁山遠不遠,入夥是否方便?另外,當時梁山還未成氣候,沒有豎起「替天行道」的招牌,即使這位好漢心有餘,無奈力不足。其實非也,梁山在《水滸》中只是一個被放大了的典型,大宋治下的太平盛世,山頭太多,何來只有梁山?二龍山,桃花山,少華山,白虎山,清風山,對影山,數不勝數,梁山只是其中之一。這位好漢即使不上梁山也可入夥其他山頭,比如,史進入夥少華山,王矮虎入夥清風山,武松入夥二龍山。
  • 水滸中首位出場的好漢,為何最終沒上梁山落草?作者想說明什麼
    王進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好漢,無論是武功還是遭遇,都和林衝是一樣的,而且也不是鎮關西那種地痞流氓。按理來說,他符合梁山好漢的標準,應該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啊。但是這位好漢偏偏沒有佔山為王,而是另謀出路。王進的未來也沒在書中提到,不過作者借王進的話定義了水滸的主旨,也為梁山好漢定了性,他們不管怎麼做,都是為了安身立命。王進道:「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著在老種經略處勾當,那裡鎮守邊庭,用人之地,足可安身立命。」
  • 「美髯公」朱仝:不願上梁山的好漢
    朱仝,濟州鄆城縣人,初出場時是這樣描寫的:「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  他的身高約合今天的1米84,標準的山東大漢,他學關羽留起了虎鬚髯,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人稱「美髯公」,這是朱仝引以為豪的,也是他的精神依託。
  • 梁山兵多將廣,而方臘只不過8員上將,為何能讓梁山好漢十損七八
    在招安之後,梁山好漢就被朝廷抓了官差,東奔西顛地幫助宋朝皇帝賣命。所幸到徵討遼國之後,梁山好漢依然是毫髮無傷,這時得勝班師回朝的好漢們,又接到了徵討江南方臘的命令。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梁山好漢此次竟然十損七八,讓很多人在悲痛不已的同時也頗為困惑,方臘手下大將不過8員,為何能夠打敗梁山這麼好英雄好漢呢?
  • 夏志清評水滸:單個的好漢都是英雄,梁山集團卻是流氓
    宋江還曾俘虜梁山集團的頭號敵人高俅,待之如座上賓,臨釋放時宋江還贈送貴重禮物給他,希望他能懇求皇帝為梁山好漢提供一次招安的機會。而說到招安,種種跡象表明,說書人早就認同宋江順天應命、自建王朝的觀念,這是在中國歷史上不可能出現的荒謬情勢。這幫梁山好漢必須選擇投降,因為說書人受限於這樣一個事實:在所有影響宋室命運的因素裡,這些好漢的確不大重要。
  • 《水滸獵人》歷時3年完美落筆,讀者表揚作者仗義
    《水滸獵人》系列國內著名懸疑作家、上海作協作家時晨於近日出版最新力作《水滸獵人4:落幕之戰》。《水滸獵人》系列小說是作家時晨創作的以《水滸》為素材的國內首部文化懸疑格鬥小說,講述梁山好漢的另一種可能,全面呈現北宋末年盛世亂象下的水滸世界,自2017年出版第一部以來,贏得了千萬讀者的好評。《水滸獵人4:落幕之戰》是該系列的大結局,前三部挖下的大坑小坑,在本部中全部填上,在爛尾小說眾多的當下,讀者一路追來,終於鬆了一口氣,表揚作者仗義。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些諢名,你知道幾個?
    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在她的獲獎演說中用較大的篇幅介紹了《水滸傳》,她評價《水滸傳》是「中國生活偉大的社會文獻」。《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許多都是因為生活所迫、或是受奸人所害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但這是世道艱難、官逼民反導致的後果,選擇揭竿而起的原因多少參雜著無奈、憤怒,而後期梁山好漢追隨宋江招安為朝廷效命其實也反映出這樣的無奈,有詩云:「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其實也道出了古人、今人對於和平盛世的嚮往。
  • 扈成的復仇之路:生擒梁山五將,斬殺八位梁山好漢
    他原本是獨龍岡扈家莊的少莊主,與鄰近的祝家莊、李家莊一起共同抗擊梁山的入侵。在妹妹扈三娘被梁山活捉後,扈家莊的立場被迫發生了轉變。扈成親自來到梁山營寨,請求釋放妹妹,並答應了吳用提出的放棄與祝家莊結盟並配合梁山殲滅祝家莊的要求。不過,當扈成不折不扣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後,不僅沒有換回自己的妹妹,反而遭到梁山好漢的殺戮。黑旋風李逵來到扈家莊,將扈成一家老小全部殺死。
  • 胡東談新《水滸》:林衝是梁山好漢的形象代言人(圖)
    新版《水滸傳》不輸言情偶像劇的明星陣容,不少年輕觀眾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電視機前看這幫梁山好漢的故事。與舊版相比,更像一部男人之間的感情戲。「帶頭大哥」張涵予飾演的宋江一改舊版《水滸》中唯唯諾諾、瞻前顧後、優柔寡斷地性格,搖身一變成了「好漢頭頭」,兼具了江湖大哥和儒家文人的氣質,不少觀眾紛紛表示頭號好漢非他莫屬。
  • 梁山好漢為啥那麼愛吃人肉?人肉到底啥味道?
    更變態的是一對兄弟在森林裡迷路,雖說是親兄弟倆,卻都不是什麼好鳥,為了活命,哥哥竟然把弟弟的胳膊砍下來吃,一邊吃還把肉分給弟弟……這可不是現代編劇們搞出來的惡趣味,明清小說包括四大名著,殺人吃肉的例子可不在少數。
  • 山東梁山,曾經的水滸梁山,如今卻遊客寥寥,是什麼原因?
    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麼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麼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文章類型|旅行見聞中外著名小說《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以梁山作為水滸故事的發源地,描寫了一段梁山好漢因受欺侮而反抗,在接受安撫後為國而戰,最後走向滅亡的故事。和這些故事一樣有趣的,是現實中的梁山。梁山本身的地勢極其綿長,四峰七脈垂直延伸於蒼翠之間,層巒疊嶂,四面一字排開,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更加雄偉壯觀。
  • 唯一妻榮子貴的梁山好漢,倒數第二入夥寸功未立,為何能排第16 | 第三隻眼看水滸
    梁山好漢108人中有媳婦的不多
  • 水滸英雄之短命二郎阮小五,梁山上最後一個戰死的好漢
    其實這也不怨白勝,官府已經掌握了我們的行蹤,就算白勝不供,官府也照樣可以展開抓捕了。幸得宋江報信,朱仝和雷橫二位私放晁蓋,連夜逃至我們石碣村。我們三兄弟發揮水中的優勢,把官兵在港中消滅,並一同上梁山暫避。上梁山後,當時山寨主白衣秀士王倫卻怕我們的勢力和能力太大,不收留我們還說梁山糧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讓我們下山投靠別處。
  • 人類群星閃耀時
    夜空中最亮的星,人類群星閃耀時。長大以後,練琴的時間越來越少,每天坐在電腦前都要工作數個小時,北京和安陽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世界,唯一相同的就是夜晚的星空,一顆,兩顆,八十八顆...長大以後再也沒有看見過那麼多的星星了,每每都是童年的回憶,中年人的工作和應酬已經慢慢成為生活的節奏。
  • 《水滸》一百單八將裡,有些好漢竟是被自己人「逼」上梁山的
    《水滸》這部古典名著大家都不陌生,裡面講述以宋江為首的一百單八將聚義梁山,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故事。書內描述北宋徽宗年間,奸臣當道,惡霸橫行,一些好漢因不堪忍受欺壓,選擇上山落草為寇。於是梁山派遣鼓上蚤時遷,潛入徐寧家中盜取寶甲,並聯合其他幾位好漢,一步步把徐寧引到梁山;這個期間把他的家眷人等也都接來。徐寧最後出於無奈,只好歸順,教授梁山人馬鉤鐮槍法,破了官軍的鐵甲連環馬。徐寧在徵討方臘時被毒箭射中,最終醫治無效而死。
  • 魯智深是梁山唯一好漢?來看看他的黑點
    據統計,在《水滸》中,作者寫了近千名人物,光是梁山就有108位有名有姓的好漢。不過,限於篇幅,這108將不可能都一一細說,所以書中只有宋江、林衝、吳用、魯智深、武松、李逵、盧俊義等十餘人故事較多,其他人大多只作簡短介紹,或者乾脆一筆帶過,連一句臺詞都沒有。而作者極力塑造的人物中,魯智深是最受讀者喜愛的人物之一。
  • 梁山號稱108好漢,真正配得上第一好漢稱號的只有他,名字很耳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所描寫的是水滸梁山108好漢的故事,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這108人果然都配稱作是好漢嗎?其實不然,裡面絕大部門都是被迫進入梁山的人,還有一些本來就是連殺無辜的大惡人,這些人都算不得什麼好漢,甚至一些梁山的領導人物也算不上什麼好漢。
  • 梁山號稱108好漢,真正配得上第一好漢稱號的只有他,名字很耳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所描寫的是水滸梁山108好漢的故事,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這108人果然都配稱作是好漢嗎?其實不然,裡面絕大部門都是被迫進入梁山的人,還有一些本來就是連殺無辜的大惡人,這些人都算不得什麼好漢,甚至一些梁山的領導人物也算不上什麼好漢。
  • 水滸108好漢武力值排名
    ,不少人感慨梁山功夫可比少林,今天小編也借這個機會對水滸裡的十大功夫高手逐一進行點評,在此只論武功,對性格及其它就不涉及了。徵討梁山時,關勝揮刀與林衝秦明兩大高手轉燈般的廝殺,歸順梁山後大戰急先鋒索超,讓索超佔不得半點便宜,後來又以拖刀計生擒「聖水將」單廷圭,徵討方臘時,眾多敵將魂斷其青龍刀下,縱觀這些戰績,不愧是關公在世、五虎之首,他的武力值我們如果排的話應該在97分。
  • 梁山108好漢武功大排名,誰才是真正的高手?
    《水滸》描寫了一百單八將英雄群像,好漢們武功誰強誰弱,想必大家也都十分感興趣。筆者且對好漢們作一簡單排名,聊為看官作飯後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