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引用《山海經》神話略說

2021-03-01 大小仲書

《鏡花緣》中前五十回唐敖遊歷了30多個國度,李汝珍也是借唐敖等人的遊歷極致的顯露其才華。關於這些國家的來源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大多都是出自《山海經》,然而書中有幾個國家,李汝珍只用《山海經》中的名稱,故事則完全出於作者個人發揮,而這又分兩種情況:
1.僅用其國名,故事內容完全想像的。如女兒國在《山海經》中作女子國。《海外西經》:「女子國在巫鹹北。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日,居一門中。」《鏡花緣》中的女兒國沒有觸及「兩女子居,水周之」的情節,國中有男有女,並不是「純女無男」,其特點是: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書中人物林之洋是個漂亮的男子,到了女兒國,被國王看中,要留做妃子,纏足穿耳,受盡磨折;後幸得唐敖為女兒國治河,作為條件,才得釋放。作者藉此表現其初步的男女平等的思想。2.沿用《山海經》隻言片語的描述進一步發揮的。例如《山海經·海外東經》說,君子國人「衣冠帶劍,食獸,使二犬在旁。其人好讓不爭。」李汝珍只以「其人好讓不爭」為主題,設想出一個君子國來。此國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且「耕者讓田畔,行者讓路。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慕而有禮」。這裡的宰相,謙恭和藹,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裡的人民互謙互讓,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這樣「好讓不爭」,有些矯飾反常,但也是對當時社會上好爭不讓,缺少君子風度的一種反襯。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再如《海外東經》說毛民國「為人身生毛」,《鏡花緣》中說,就「因他生性鄙吝,一毛不拔,死後,冥官投其所好,給他一身長毛」。《海外南經》說結匈國「其為人結匈」,《鏡花緣》中說,因為好吃懶做,每日吃了就睡,睡了又吃,飲食不能消化,漸漸變成積痞,所以胸前高起一快,代代如此。《海外南經》羽民國「其為人長頭,身生羽」,《鏡花緣》中做翼民國,翼民國人皮膚焦黑,長得異相,身高不滿五尺,一顆頭顱卻有兩尺長。這裡的人最喜奉承,愛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滿頭儘是高帽子,所以漸漸把頭弄長了。長臂國也見於《海外南經》,只說其國人「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未言其臂之長。《鏡花緣》其人兩臂伸出來竟有兩丈,比身子還長。因這號人遇到錢財,應當伸手也伸手,不應當伸手也伸手,久而久之,那兩臂就有兩丈長了……在《山海經》裡,這些國度只是一一個地理方位,敘述稍多的也不過是一個國民特徵,而在《鏡花緣》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光怪陸離的奇異國度。它們雖然跟《山海經》有著淵源關係,卻早已脫離單純的獵奇色彩,而是揭露和諷刺了封建社會制度,男尊女卑觀念,以及人情世態的種種醜惡現象,同時也描繪了作者的社會理想。由於作者以遊記的方式連綴全篇,其小說內容未免顯得有點破碎,也由於乾嘉時代學風的影響,沒有提供多少從生活中發掘出來的新東西,但畢竟雖有為古典所拘,而尚能綽約而有風致者,具有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可以說「為了顯示才學而獨創了一格」。

相關焦點

  • 鏡花緣|起源於山海經中的遊記之 第十九回
    背景說明《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 》中的《海外西經 》、《大荒西經 》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藉他豐富的想像
  • 山海經裡沒有「鴻蒙」?中國神話不得不提的四大體系
    在我國主要分為五大神話體系,分別是山海經神話系列、上古神話系列、國祀神話系列、道教神話系列、民間神話系列以及其他民族神話。 1、山海經神話體系 關於山海經,大多數最大的誤解便是,似乎所有神話典故都來自山海經,比如鴻蒙、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等等,實際上這些故事,山海經裡統統沒有記載。
  • 馮保善:花樣全翻舊稗官——稗官文化視域中的《鏡花緣》論
    至於文言古小說如《山海經》、《拾遺記》、《博物志》等書,為《鏡花緣》所取材,錢靜方《小說叢考·鏡花緣考》、沅君《鏡花緣與中國神話》、李劍國《〈鏡花緣〉海外考》等論著中,已有詳細考證,茲不贅述。《鏡花緣》與古代章回及文言古體小說的關係,充分證明了作者對於傳統稗官文化的熟稔,但這僅僅是其實現創新的基礎。作者自雲「花樣全翻舊稗官」,這要以他的具體作品來做具體的落實。
  • 《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與《山海經》中的異獸
    洛夫克拉夫特死後,仍然有數人在模仿、創作、完善「克蘇魯神話」,這種做法在國內有兩個作品可說和它類似,一個是九州系列,一個是號稱團體創作的《臨高啟明》。,抱著「啊,真是悲哀,這麼偉大的神話你都不知道,哼,弱者的氣息!」
  • 最「荒誕」的神話小說《山海經》,卻讓美國學者向中國古人低頭?
    《山海經》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最重要的古籍,是被人們賦予神話傳說的奇書,全書涉及的事物較廣,而對於涉及到事物的真實性,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就連司馬遷都曾認為《山海經》中的內容過於荒誕,甚至之後還有人把它列入了小說的範疇內。
  • 上古奇書《山海經》,究竟是何人所著?大量神話,又在傳遞什麼?
    《山海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先秦古籍之一,該書的作者是誰已經是一個歷史謎案,有說是大禹和伯益寫的,大禹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治水的那位大禹,伯益是大禹的執政官,也是後來的秦國和趙國的先祖。當然,據說是戰國時期的鄒衍寫的。鄒衍是戰國時期齊國人,陰陽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五行學說影響了中國幾千年。
  • 論《鏡花緣》中君子國的社會問題
    《鏡花緣》中的君子國是作者李汝珍追求、嚮往的理想社會,是他塑造出來的一個心目中的「烏託邦」。在這片和平安寧的樂土上,人心向善,好讓不爭,互敬互諒,講信修禮。這裡不僅有和諧的社會制度,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有勤謹儉樸的官吏和開明禮賢的國君。
  • 從奇書《山海經》看中國傳統「妖怪文化」
    《山海經》作者不詳,何時所作不詳,成書幾時亦不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此書並非是在一個時代成的書,其中包含了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等各種內容。再加上它的這三個不詳,《山海經》無疑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引得中外學者樂此不疲的研究。
  • 《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樹,同樣存在於印度神話和北歐神話
    因此,世界各地的遠古神話中,神樹仿佛是一個崇拜載體,象徵著大地的中心和天堂的階梯。例如《山海經》記載的天梯——神樹建木,印度神話中的太陽棲息地——宇宙樹和太陽樹,以及北歐神話中的巨木——世界之樹。山海經神樹1.《山海經》神樹建木在《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話中,天地之間是相連的,天神和人類可以相互往來。崑崙山和靈山的天梯,以及扶桑樹、建木和若木等3棵神樹,都是神和人往來的通道。
  • 神話還是現實?山海經描述的內容不斷被證實!神話傳說都是假的?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一些國家有自己的神話體系,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希臘神話、北歐神話等等,這些神話大多是一些民間記載。其實就連聖經所記載的內容都屬於神話的部分。我們中國也有許多神話人物,而關於神話記載最古老的古籍非《山海經》莫屬!
  • 《山海經之赤影傳說》同名手遊開測 古籍山海經成就首款神話IP
    神話向來是深受人們喜愛的IP題材,不管是希臘傳說、北歐神話,還是九州大陸的傳奇,神話IP已成為市場上不可忽視的旗幟。作為中國神話故事的開山鼻祖,古籍山海經具備長久的生命力,記載了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故事,書中的靈感和想像力被後人使用了千年,至今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和《山海經》裡的妖怪比腦洞,我們真的會輸!
    《山海經》裡除了人人熟知的「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這些神話傳說,更著名的是那些百態多姿的上古怪獸……長著八個腦袋八條尾巴的水神天吳,一個頭十個身子的何羅魚,六隻眼睛四個翅膀三隻腳的酸與……《山海經》裡充滿了離奇荒誕、神秘的神怪異獸。
  • 《山海經》被質疑了3000年,或被證實!不是神話是真實歷史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山海經》可以說是最令人困惑的一本奇書,也是上古三大奇書之一。《山海經》古時稱為《山海圖》,相傳原本是帝禹和帝啟時代的世界地圖,後來由於原圖的失傳,僅有原圖的注釋和說明保存了下來,因此後來就被稱為《山海經》。
  • 快失傳的技術,中國人自己的動畫《鏡花緣》真·童年陰影
    《鏡花緣》這本小說通過對清代乾隆、嘉慶期間對海洋世界的探索和遊歷描繪出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世界,也算是給如今的人們對於那個年代海洋文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動畫的畫風是我喜歡的定格動畫,《鏡花緣》大概是一部分孩子童年看到的第一部「木偶動畫」,對於這樣的拍攝手法,是非常費時費力的,所以也能夠理解這部劇為啥只有四集。
  • 山海經:古代神話故事中女媧與西方神話故事中夏娃,是同一個人?
    山海經:古代神話故事中女媧與西方神話故事中夏娃,是同一個人?相信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山海經》這本書吧,這是一本非常神奇的書,我們只知道這本書是先秦時期的古籍,並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寫完的,也不知道他的作者是誰,我們國家的學者們研究到現在,也依然沒有研究出來。
  • 《山海經》中離奇的記載,如果被證實,將解開許多世界的謎題
    看懂了這本書的人會發現,雖然《山海經》看似志怪神話,但是對比《史記》來說,更為可信。為什麼要讀《山海經》?1)地理價值與其說《山海經》是志怪古籍,不如說它是一本地圖。據專家考證,《山海經》記錄了2000多個地名,其中有700多個可以在現實中找到。
  • 《鏡花緣》:出自連雲港的「海上傳奇」
    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寶庫中,創作於清代的《鏡花緣》是一部和航海密切相關的名著,書中海外諸國的奇幻場景令讀者心馳神往。《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是直隸大興人,卻在江蘇的海州(連雲港)生活多年,並創作了這部不朽名著,可以說,《鏡花緣》是直接誕生於海州地區的一部傳世名著。板浦是連雲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李汝珍紀念館是板浦的重要景點。
  • 比熱播劇「山海經」原著更適合改編的古代神怪小說四大名著,你都讀過嗎?
    《山海經》,而它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提到《山海經》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魯迅,大家上學都曾讀到過魯迅先生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從文章中可以看出魯迅在孩童時代對《山海經》有多麼的喜愛。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提出了這一假說:「《山海經》今所傳本十八卷,記海內外山川神祇異物及祭祀所宜,以為禹益作者固非,而謂因《楚辭》而造者亦未是:所載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與巫術合,蓋古之巫書也。」
  • 《山海經》是神話傳說,還是上古真實世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山海經》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奇事的古籍。作者不詳,但只能推斷為戰國末期至漢初楚國或巴蜀人所作。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古老的奇書,內容有些荒誕。人們普遍認為這本書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而且不會只有一位作者。《山海經》至今仍有18篇流傳至今,其他章節的內容早已失傳。共22篇,約3萬字。
  • 山海經並不是神話傳說,而是真實的世界?專家:可能是真的
    《山海經》裡面有很多咱們從小就熟悉的傳說故事,比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等,這一些故事都是大家都能夠張口就來的,受到男女老少的歡迎。山海經並不是傳說,而是真實的世界?專家:可能是確實然而《山海經》與地球卻扯上了關係。大地是如何崛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