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的魯班就發明了一種方法,用一種咬合的方式把三組木條垂直相交固定,六根木條分別冠以六藝,中間有缺,缺缺相合,以十字雙交卡榫組成。
它看似簡單,但設計難度相當高,卡榫僅借木條的不同凹槽放置、拼湊,挖槽的密合度稍有不足都可能影響結構穩固度,需將木塊大小不一的卡榫精準放置才能組合成功,而且只要抽掉一根木條,整個接合的木塊也即散架了。
外觀看是嚴絲合縫的十字立方體,動動腦筋可拆解,裝上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榫卯結構是一種很普遍使用的木鑿技術,起源非常早,距今約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就發掘出了大量的結合完好的多種式樣的榫卯結構遺物,可以說是我國木構技術史上一件偉大的發明!
榫卯結構分解圖:
「 地 獄 」 榫 頭
▼
箱型火塞拼接
▼
燕尾式埠相接
▼
四箱體聯合
▼
三箱體聯合
▼
橫栓式拼合
▼
走馬銷
▼
十字契合
▼
雙重燕尾式咬合
▼
相互卡接聯合
▼
箱車形栓
▼
雙重下巴式接合
▼
四方燕尾式接合
▼
套環接頭
▼
燕尾式榫
▼
小菊組拼接
▼
雙補丁咬合式拼接
▼
三方組榫
▼
納入式相接榫頭
▼
對角線下巴關節式拼接
▼
埠關節式連接
▼
補丁式插合
▼
宮島聯合
▼
槓桿拼合
▼
雙重補丁式聯合
▼
隱藏燕尾式拼接
▼
箱型隱藏聯合
▼
吸入式燕尾連接
▼
插入連接的平板關節
▼
走馬銷式拼合
▼
穿帶榫
▼
鑲嵌式槽口榫
▼
掛肩四面平榫
▼
繩套連接
▼
2010年,李浩註冊成立了山東省棗莊市第一個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項目——滕州魯班天工木藝有限公司。被評為棗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山東省旅遊產品研發基地,入選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庫。
公司傳承魯班千年智慧,開創[聖匠魯班]品牌,發揚「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設計開發了以魯班鎖為代表的魯班文化系列文化產品,先後入選中國百佳旅遊商品、到山東最想買的100種特色旅遊商品,評選為十大最具山東特色文化產品,列入棗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訪問德國期間,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贈送了一把精緻的魯班鎖。魯班鎖系列文化產品被山東省外事辦推選為傳統文化特色外交禮物。前不久,公司研發的「和而不同」魯班鎖在外交部山東全球推介活動中,作為紀念禮品贈送給中外嘉賓。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第七屆省文博會上參觀棗莊展區,觀看了魯班鎖系列文化產品並體驗魯班鎖的拼裝,聽取了魯班天工木藝創辦人李浩關於傳統文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市場推廣工作匯報並給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