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食堂推小鳥胃專屬餐,00後為何很難再有曹德旺的大胃口?

2020-12-27 媽媽私房書單

前陣子江西某個學校的副校長當著學生的面,吃他們的剩菜剩飯,「以身作則」教育學生要節約愛惜糧食,網友炸鍋,一邊是讚譽,一邊是不屑和批評:疫情期間,還講不講衛生?不怕細菌傳播?這樣的愛惜糧食教育,其實不過是作秀而已

吃剩菜剩飯的女校長,表面看十分「親民」,把學生當自己孩子不嫌髒,可問題是,如果孩子都吃撐了,飯菜還是剩了很多,你難道要逼他們硬吃下去嗎?

作為學校管理者,考慮問題如此簡單粗暴,只會適得其反。是不是食堂飯菜質量太差,學生難以下咽?是不是打飯阿姨太過於慷慨,給了超出學生食物應該攝取的分量?

正確的食物觀念,應該是女星韓雪說過的那句,食物是能量,夠用就行,多吃造成腸胃負擔,身體堆積脂肪,影響健康。

不僅僅是中國,全球青少年肥胖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了,傳播健康的飲食觀念,應該跟珍惜食物教育一起進行。

大學校園響應「珍惜糧食」的號召,政策十分人性化,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自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推出「一毛錢米飯」,上海大學食堂也行動了。

為鼓勵同學減少餐飲浪費,上海大學一開學便推出了「小份菜」「半份飯」的用餐方式,3元炒麵、半份餛飩、小份生煎……一經推出,大受歡迎,畢竟這個時代以瘦為美,強調身材和自律的時代,特別是女孩子,手機裡裝著計算食物卡路裡的應用,多吃一口都要糾結後悔半天。

看到「小鳥胃」三個字,我想起玻璃大王曹德旺。這個中國成功企業家的代表,身上有著奇特的矛盾統一:他貪杯、貪吃,身型肥胖,似乎完全沒有自制力,卻風雨無阻地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照著手電筒去打高爾夫,然後總是第一個到公司,70多歲高齡還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看曹德旺的自傳《心若菩提》,對於一個億萬身家的老總,為何還在吃這方面不加節制,好像仍然處於溫飽不穩狀態,豁然開朗:童年挨過餓,一生吃不飽。

曹德旺的曾祖父曹公望曾是福清首富,家業最盛時,站在福清的高山上,觸目所及全是他家的產業。但到了曹德旺爺爺那一輩,家產已經被敗光,曹德旺父親曹河仁只好在舅舅的幫助下,東渡日本去當學徒。

曹河仁在上海學做生意,掙了不少錢,但是在回故鄉的路上,自家貨船被風浪打翻,萬貫家財都沉到海底去了。新中國建立後,曹河仁在上海的日子也不好過,曹德旺的母親陳惠珍在鄉下,一人拉扯著六個孩子,日子過得無比艱難,經常一天只能吃兩頓清湯寡水的飯。

大家閨秀出身的陳惠珍,特別愛面子。當孩子們餓得哇哇叫時,她會關起門來,帶著他們吹口琴,唱歌,玩遊戲。然後告訴孩子們:「不要告訴別人我們一天只吃兩餐,不然別人會瞧不起你。如果出門,要抬頭微笑,不要說肚子餓,要有骨氣,有志氣。

也許就是童年有過忍飢挨餓的痛苦記憶,等到曹德旺日子富足的時候,仍然對食物有貪心。對於這個現象,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源於兩個原因,一個是退行,一個是固著

一般來講,幼年在吃方面受過「虐待」,也就是說食慾不能及時被滿足,等他成年的時候,一旦生活遇到困難和挫折,他解決苦惱和焦慮的辦法往往是通過滿足嘴巴來解決,比如女性往往喜歡暴飲暴食,男性喜歡狠命抽菸,這就是退回到幼年的狀態,逃避痛苦來尋求安慰。

至於固著,是指某個行為或反應是出於意外防禦的應激措施,但當時過境遷,那個人仍然保留了應激狀態下的行為或思維模式。他並沒有意識到當年的問題已經不存在了,現在不需要再用過去的辦法來應對生活了。

比如有人曾經挨過餓,有了食物就要儘量多吃,吃完這一頓不知道下一頓在哪裡,為免於餓死而大吃大喝。但是當他有一天食物充足了,不再有挨餓威脅了,他依然保持了大飯量,但是身體的消耗卻是有限的,用不完的能量就被轉化為脂肪,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幼年挨過餓的人,往往最後會變成胖子。

如果做學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不能意識到時代改變的問題,就會制定錯誤的食物節約政策,今天的學生幾乎沒有過幼年挨餓經歷,他們對食物天然有一種欲望滿足後的倦怠感。作為60後、70後甚至80後,很多人對於食物的態度,還是多多益善,很多爺爺奶奶帶孩子,就是生怕孩子餓著,追著孩子餵食,真正餓瘦的沒有,很多是被餵過多而導致積食生病。

吃飽已經不是中國學生的主要飲食問題了,吃好才是當務之急,教會學生合理平衡膳食,既不浪費食物,也管理好身體,這才是食物教育的主流。因為垃圾食品的泛濫,青少年肥胖問題也日趨嚴重。

學校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從側面也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跟爺爺奶奶或者父輩們相比,我們的胃口漸漸變小了。食量減小,有兩個原因:

第一,社會分工精細,機械化大生產推廣,體力消耗的工作越來越少。人的消耗少了,吃的自然就少了,特別是辦公室一族,每天伏案工作的時間較長,身體除了基礎代謝需要的熱量,還有一部分就少用於大腦運轉。如果吃多了,就會變成脂肪堆積在身體內,久而久之,則會被肥胖困擾。

第二,食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讓我們因為富足感,或者沒有飢餓的威脅,對食物的重視程度下降,因此,食物浪費普遍。得到的太容易而不知道珍惜,這一條定律也適用於糧食生產。每當網友吵架的時候,總有人會拋出「袁隆平讓你們吃撐了沒事幹」的觀點去攻擊對方,看來對待食物,有些人確實生出了欲望滿足後的倦怠感和空虛感。

勤儉節約是美德,對待食物,我們也應該有正確的態度。不鋪張浪費,也不過度節約,按需索取,畢竟,人雖然不是為了吃而活著,但是活著必須要學會吃飯。

相關焦點

  • 上海大學食堂推小鳥胃專屬餐:小份菜半份飯受歡迎
    原標題:上海大學食堂推小鳥胃專屬餐,網友:建議推廣上海大學食堂推小鳥胃專屬餐為鼓勵同學減少餐飲浪費,上海大學一開學便推出了「小份菜」「半份飯」的用餐方式,3元炒麵、半份餛飩、小份生煎……精緻的「小份菜」
  • 上海大學食堂推小鳥胃專屬餐 這一招實在是太管用了
    上海大學食堂推小鳥胃專屬餐 這一招實在是太管用了時間:2020-09-08 23: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海大學食堂推小鳥胃專屬餐 這一招實在是太管用了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鼓勵節約糧食和光碟行動,而各大高校飯堂更是主要的宣傳陣地了。
  • 上海高校推小鳥胃專屬餐:生煎1.5元/2隻,半份炒麵3元
    > 上海高校推小鳥胃專屬餐
  • 「光碟行動」進校 上海大學食堂「小鳥胃專屬餐」火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上海大學食堂「小鳥胃專屬餐」火了本報上海9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推進「光碟行動」,餐廳、食堂怎麼做才既有效又合理?最近,上海大學食堂試點推出的「小鳥胃專屬餐」衝上話題熱搜榜,這種小份菜受到學生普遍歡迎。上海大學後保處處長梁亮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學校從去年就開始推動「源頭節約」。當時,在上海推進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中,學校調研發現食堂餐廚垃圾量較大,於是在學生中開展調研,並組織學生座談。
  • 「光碟行動」有妙招 上海大學食堂「小鳥胃專屬餐」火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9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推進「光碟行動」,餐廳、食堂怎麼做才既有效又合理?最近,上海大學食堂試點推出了被稱為「小鳥胃專屬餐」的小份菜,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相關話題也衝上熱搜。
  • 上海大學推出「小鳥胃」專屬餐,3元炒麵、1元鮮肉蒸餃……
    進入開學季 高校食堂又熱鬧了起來 踐行「光碟行動」 上海各高校食堂也是妙招頻出 話匣妹日前探訪了 上海大學寶山校區益新樓食堂
  • 「小鳥胃專屬餐」也是遏制餐飲浪費良策
    「小鳥胃專屬餐」的做法推廣以來,有人評論「提倡這種人性化、合理化的就餐」,「半份餐好實用,既可以避免浪費,也是食量小的人的福音。真的希望推廣,不只是學校」。的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有時候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單靠行政命令,只有精準施策,制定契合大眾喜歡的「光碟」方式,餐飲節約才能得到徹底落實。
  • 曹德旺的煉獄
    一次又一次,幾乎把一輩子的眼淚都流幹後,我決定重新站起來!」曹德旺是在泥坑裡摸爬滾打出來的人。他知道,兒子就是缺煉。為了磨礪兒子,大學畢業他就把兒子扔進車間去了。6年過去了,兒子憑實力熬成了車間主任。他又把兒子發配到香港去搞營銷。6年過了,兒子駕輕就熟,寶馬車兩輛,馬仔跟著很威風。
  • 瞅瞅上海海事大學的食堂
    上海海事大學是臨港大學城裡食堂規模最大的高校,一個學校三大海字頭餐廳,校內一共有大小10個食堂從南到北依次是 海琴樓、海馨樓、海聯樓。 海琴樓在南苑,共3層樓。 海馨樓在北廣場,共2層樓,一樓分為第一食堂、第二食堂、清真食堂,二樓分為第三食堂、第四食堂。海聯樓在學校北邊的6號門邊,共2層樓。
  • 泉州這所大學食堂設「小鳥胃窗口」
    本報訊 (記者魏婧琳)半份菜、小號饅頭、三毛米飯、「光碟」打卡蓋章……為積極響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泉州華僑大學多措並舉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 曹德旺:企業家就應當有「四個自信」
    文|曹德旺 全球化智庫(CCG)資深副主席、福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近期,全球化智庫(CCG)資深副主席、福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德旺與湖畔大學的學員在福耀集團總部展開了交流,活動由CCG秘書長苗綠主持。
  • 小鳥胃專屬餐一推出,忍不住點讚
    為鼓勵同學減少餐飲浪費,上海大學一開學便推出了「小份菜」「半份飯」的用餐方式。3元炒麵、半份餛飩、小份生煎……「小份菜」「半份飯」受到不少同學青睞,更有同學表示,晚上吃得少時,半份飯很有必要。對於有些想減肥的人來說,害怕晚上不吃又餓,吃了又胖,而這小鳥胃專屬套餐就來得很及時了。
  • 白手起家、婚內出軌、中國首善:看不透的曹德旺,才是真實的人生
    自父親回來後,再有老師或左鄰右舍來告狀,曹德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命途多舛、脾氣暴躁的父親,從來都是不容分說,拿起皮帶就打。曹德旺有時被打得懷疑自己不是曹河仁的親生兒子,甚至多次想離家出走。
  • 財富150億累計捐出110億,曹德旺卻說這只是「小善」,是一種修行
    【白手起家到身家百億】 1946年,曹德旺出生在上海,父親曾是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貨的股東之一。因戰爭原因,曹德旺一家從上海遷回老家福州福清。 曹德旺的第一次命運轉折也就此開始。
  • 上海海事大學「錄取」了一隻大白鵝,校方:和食堂沒有關係!
    對於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小夥伴來說,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吧!記得小時候路過鄰居家門前時,還被他們家的大白鵝追咬過,現在回想起來還記憶猶新,仿佛這件事就發生在昨天一樣,令人難以忘懷,今天要說的這件事跟一隻大白鵝有關,而且這隻與眾不同的大白鵝,還被上海海事大學「錄取」了。
  • 拒絕浪費 華僑大學「小鳥胃窗口」受學子歡迎
    「小鳥胃窗口」為食量小的師生量身打造早報訊 (記者 龔翠玲/文 華大/供圖)你聽過「小鳥胃窗口」嗎?這不,華僑大學泉州校區的食堂裡就出現了這樣的窗口。顧名思義,「小鳥胃窗口」提供的是小分量的菜品,專門為食量小的師生們量身打造,節約糧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段時間以來,該校的食堂各顯神通,迷你饅頭花卷、半份菜、拼盤菜陸續上場,更有一批「紅人」出現在各食堂,監督引導師生進行光碟行動。此外,光碟打卡、領取免費米飯等各類活動的火熱開展,正力求將「光碟」精神傳播到校園各個角落。
  • 那些年你受傷的胃,南大食堂幫你治癒……
    而他的母校——南京大學,卻擅長用美食治癒每一個南大學子的胃。趁著陽光正好,趁著凌霄花開,點點走進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尋找藏在南大食堂的「酸甜苦辣」~火爆的原因之一大概是因為選擇很多吧:有菜飯、有煎餅、有麵條、有餛飩……吃飯是件大事,謹慎思考確實很有必要。
  • 美食之都的「深夜食堂」
    00∶21 5月18日,一群外地食客在巨幅成都街景壁畫前享用著麻辣燙。寥寥幾個字,老闆娘就知道是老朋友回來了,白淨的羊肉與羊排在烤架上嘶嘶作響,幾分鐘後李先生的胃得到了最充分的滿足。這便是成都食客們引以為傲的「深夜食堂」,無論多晚,你都能享受到美食。「鬼飲食」一詞,最早出於川籍作家李劼人著於1935年的小說《死水微瀾》。那些原本三更半夜才在街頭出沒的夜宵攤儼然已修成正道,成為每個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東北大學食堂怎麼樣?來了就是乾飯人!
    東北就有這樣一所大學,連續幾年都對照著這句話,畢業季請快要畢業的學生免費吃餃子,開學季也會為新生奉上免費的「迎新面」,這就是東北大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探一探」東大的食堂。
  • 瞅瞅別人家的大學食堂(五):上海戲劇學院
    一個食堂,老師卻比學生更喜歡吃一棟紅樓,相伴四年每天挑燈夜戰的地方再大的腕回到學校都是師哥師姐校園風光隨手一拍都是一幅立體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