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開學季
高校食堂又熱鬧了起來
踐行「光碟行動」
上海各高校食堂也是妙招頻出
話匣妹日前探訪了
上海大學寶山校區益新樓食堂
本來是去採訪「節約糧食」
可生生被食堂美食饞哭了
是怎麼回事兒……
「小鳥胃」專屬餐
中午11點左右,話匣妹來到了上海大學寶山校區益新樓一樓食堂,聽聞這裡特別推出的「小鳥胃」專屬餐,受到了大學生們的熱捧。
「小鳥胃」專屬餐,其實就是小份菜。在專設的11號「精緻小份菜」窗口,話匣妹看到,檯面上擺出來的主食樣盤,都盛了一大一小兩份。
比如:上海炒麵標準份售價5元、小份售價3元,花式炒飯標準份售價6元、小份售價4元。
而其他7、8樣菜式,則都只售賣小份。
窗口阿姨宋梅娟介紹說:「像雞塊、椒鹽蝦、青椒牛肉這些菜,全部已經是小份了。有的小女生,多了都吃不完,給她小份的。再一個孩子們也可以多嘗嘗味道,也可以吃點別的菜,不浪費。」
大二學生譚上和同學一起來到窗口點餐,他說,同學們最近都很愛光顧這個窗口。他要了大份炒麵和一份豇豆肉末小份菜,同行的女同學則要了小份炒麵和一份宮保雞丁小份菜。
譚上說,以前想多吃幾樣,一般是和幾個同學一起來,大家分開點點,因為每份量比較大,點多了吃不過來,就會浪費很多。「現在推出了小份菜,哪怕是一個人來吃飯,你想吃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菜,那也很方便。」
益新樓經理潘依娜還讓話匣妹觀察這幾樣小份菜有什麼不同之處?原來,木耳炒雞片裡放的是西藍花的梗切的片,花式炒飯裡用的則是切碎的萵筍葉。
潘依娜說,以前萵筍葉都是直接丟棄的,現在把這些食材也充分利用起來,萵筍葉經過處理後,製作成萵筍葉炒飯、萵筍葉炒蛋、萵筍葉炒肉等菜餚;
再比如花菜的梗,之前發現由於批量購進的花菜梗都比較長,學生們一般都不太吃,現在在處理食材時,就把較長的梗單獨切下來,再進行切配加工。(想到了話匣妹非常愛吃的一個涼菜,就是花菜梗泡菜。)
(看著太美味了……)
半份菜&半勺飯
改變,不僅僅出現在小份菜窗口,在點心窗口,也全部推出了小份。
比如:鮮肉蒸餃標準份2元4隻、小份1元2隻,薺菜大餛飩標準份5元12隻、小份3元6隻,生煎標準份3元4隻、小份1.5元2隻。(這價格……幸福感撲面而來啊!)
在普通點餐窗口,阿姨們變得「吝嗇」起來,從原來生怕同學們吃不飽,到現在一勺飯常常都給不到2兩。
潘依娜指指另一邊的免費添飯窗口說,以往米飯給太多,很多學生吃不完,專設一個添飯窗口,一般男生覺得飯不夠的,就去那裡再添一些。
研二學生胡慶昆和大三學生餘昆都表示,平時自己點餐的習慣,一直都是夠吃就好。
胡慶昆當天點了2個葷菜,他說一般都是點2個,但必須是葷菜……然後再去加點飯,來碗湯,就夠了。餘昆則要了1葷2素,再去窗口添點飯,也說了「夠了」。現在大學生們的點餐習慣,真的太棒了!
在收碗處,食堂工作人員收碗盆的效率很高,因為大多數都是「光碟」的!
很多同學端過來的盤子,不剩一口飯,不剩一口菜!
大二學生顧添堯說,把飯菜吃光,這是我從小就養成的習慣啊!
「我一般就點1葷1素。平時吃光的話,並沒有特別刻意去關注這件事,從小剩飯就會被家長批評的。吃多少點多少,然後我每頓都能吃完,每天都是這樣的。」
「光碟行動,我們堅持!
話匣妹了解到,很多節約糧食的舉措,並不是最近進入新學期才開始施行的。比如小份菜,早在去年9月就已經開始試行推出了。
上海大學後勤保障部部長梁亮說,這些措施,最早其實是源於垃圾分類。
在去年推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為了有效減少餐廚垃圾,他們調研發現,學生們倒掉了很多飯菜,一方面是標準份飯菜量太多,尤其是女生,吃不完;另一方面,就像前面提到的花菜梗這些部分,完全可以不被浪費。
梁亮說,節約糧食,不應該僅限於表面上的推出半份菜這樣的形式,而要滲透到整個食堂供應鏈的過程當中去。「我們當初在做整體設計的時候,強調的就是一個全過程的管理,要在每個環節上,都能夠體現出我們對於節約糧食的一個控制。」
此外,比如對於小份菜、半份菜的定價,個別會略高於標準份。梁亮表示,這其中也包括了相關的成本核算和價格制定,希望能夠使各項節約糧食的措施,進行常態化落實,讓學校的各個餐廳也能夠長期堅持這麼做下去。
現在,小份菜供應已經推廣到了上海大學全校20個食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上海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