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一尾叫蘇州的魚

2021-02-27 看壹周

有新來的外地大學生,一日,同事稱「格個小娘魚」。外地大學生一愣,半響不知所以,不知道是誇她還是有什麼譏諷的意味……大家忙解釋,就是「小姑娘」的意思,沒什麼褒貶的含義。小姑娘鬆一口氣說:「蘇州話裡跟魚有關的東西真多。」小姑娘的話說對一半,其一,「小娘魚」中的「魚」並非美人魚之類的魚,而是發「ng」的音,「魚」不過是取其諧音;其二,蘇州跟魚的淵源確實極深,甚至蘇州的古稱「吳」本身的含義就是「魚」,自然魚餚豐盛,是蘇幫菜中的絕對基礎與代表——

魚緣——捕魚部族

在蘇州立國的泰伯、仲雍所創的政權稱「勾吳」,「勾」意為捕捉,「吳」即是「魚」,白一點說就是捕魚部族的國家。

大家特特將「魚」和「吳」用蘇州話說出來,音不同呀,不過按語言研究者的說法之一,「吳」「魚」兩字在古語中是同音。我們不研究那麼高深的學問,反正古書中對蘇州的地理評價始終是「三江五湖」(儘管所指不統一),我們也不去究是哪三江哪五湖,反正魚米豐沛,注意!是「魚」在前噢。

於是我們就知道了很久很久以前,這些臨水而居的人們便開始製作出很多有關魚的美味來。

不過第一道知名的蘇幫魚菜卻並不是由一位大廚而是一位刺客烹調出來的——專諸。著名的「魚腹藏劍」的刺客傳奇:不曉得是有私仇的伍子胥的挑唆,還是吳國公子姬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早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反正在那個民風彪悍的時代,這位年輕的野心家通過伍子胥找到了一位名叫專諸的死士。那時候大約這種「斬首行動」還蠻流行的,王侯們的守衛不僅相當嚴密,王僚本人還穿著三重護甲。於是三人坐下來找王僚的弱點,終於找到一個——喜歡吃魚,尤其是炙魚。於是刺殺行動從學廚開始,這位天生的刺客看來也是個烹飪天才,三個月便學得絕世美魚的燒法。將精心打造的一枚魚腸劍放入魚身內,一擊即中。

從此,蘇州魚威震刺客與食界江湖。

到現在這個故事還留下一個上菜規矩,即上菜時魚脊不可朝向主人。

烹魚——膾炙人口

不過看典籍,這位取而代之的闔閭愛吃魚的程度其實比他的前任王僚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州最早記載的幾道魚菜名餚都跟闔閭有關

我們常說膾炙人口,剛才說了炙魚,本意是烤,現在來說膾魚(有時也寫為鱠),據說就是闔閭時代創立的一種烹魚方式。意為將魚肉切稱細片,生食。有點類似如今的刺身,那時河道清澈,寄生蟲少,大約真能這樣吃淡水魚吧。因為一句「侍女金盤鱠鯉魚」的唐詩「鱠」也成為一種膾炙人口的烹調方式,刀法多變,粗細不等,據說蘇州廚師可以將魚肉切得如絲如縷,剔刺的刀魚餛飩相比也是小意思了。

「膾」在「炙」之前,看來味道更美冽一些。

一次闔閭遊船時順手將剩下的魚膾倒入太湖,結果!!那些魚絲居然遊動起來,變成了如今的太湖三白之一——銀魚。

不過這樣遊船吃魚的好日子沒過幾年,越國的水軍就直逼吳境。闔閭率大軍抗擊,不想路遇風浪,軍糧未到,這……這……這可如何是好,徵糧部隊到達漁村時,此地的鰳魚漁汛已過,只有村民所曬的魚乾,事出緊急,一併徵來,不想這曬乾的魚味道極佳,吳國大軍得遇補給,一鼓作氣,大敗越軍。闔閭將鰳魚的腸肚用鹽醃過後送給敗軍以示徵服。並在慶功宴上再擺鰳魚乾,以饗軍士。蘇州一道著名的蝦籽鯗魚的雛形也從此初登食界。

不過成也吃魚敗也吃魚,闔閭的大業是從一條魚開始的,據說也是從一條魚上敗落來的。

話說這天家宴,闔閭順手將一盤吃剩的蒸魚給了愛女勝玉。不想勝玉公主勃然大怒:「你居然用剩魚羞辱我!」隨即拔劍自盡。這個公主氣性夠大,是因為名字接近「剩魚」,以為嘲笑?有人傳言是因為勝玉與一位地位較低的侍從相愛,闔閭便將這個侍從裝入麻袋丟進湖裡餵魚了。因此這個小小的舉動便讓公主不堪忍受?

闔閭見狀痛心疾首,追悔不已,厚葬公主,入葬當天,除了隨葬無數珍寶,送葬隊伍還人手持一隻巨大的竹扎白鶴,牽動翅膀,翩然而舞,引得無數百姓尾隨圍觀。不想「白鶴」進入通道後,身後的石門轟然落下,這原來是闔閭設計的殉葬之計!

這樣的無道君主,百姓恨之入骨,各地諸侯遍知,吳國不久衰落。

魚菜:十二條魚

開國的君主都如此摯愛食魚,更不要說繼承者了。雖說自此蘇州再沒有擔任過國都,但享譽華夏的魚餚卻從此成為進貢必上之禮。

魚要新鮮才吃好味。但為了進貢運輸方便,也想出很多魚的製作方式來。這其中就包括白魚子——白魚種子曬乾;鮸魚乾膾、鮸魚含肚、鮆魚肚……還有一種用鹽和紅曲醃的的魚稱「鮓」,晉代的中書令張華吃過後,覺得味道極致鮮美,顏色豔美,因此推斷:這應該是龍肉!清代據說魚鮓因為色澤紅潤,還被特別切成牡丹的形狀,稱牡丹鮓。

到了清代,原本不愛吃魚的乾隆皇帝更是特別招了蘇州大廚去京城,天天要魚吃。除了魚,他還酷愛吃蘇州的一道雪菜豆瓣湯,讓御膳房弄了N多次,還是搖頭,鬱悶的御廚一打聽,原來這「豆瓣」也是魚,是塘鯉魚的臉頰肉,蘇州人稱耳光肉,塘鯉魚原本個頭就小,這面頰可不是只有豆瓣大小了。

而名震北京廣和居的「潘魚」則是清代蘇州人潘祖蔭在北京做官時,想念蘇州的魚菜,根據「鮮」這個字,添上北京特產的羊肉創出的魚羊南北大菜。

不過就算醃製的魚再變出花來,還是不如鮮魚美味,蘇州菜的精髓要算一個「時」字,看看魚就知道這「時」有多講究了:「一月塘鱧二月鱖,三月甲魚四月鰣,五月白魚六月鯿,七月鱸魚八月䰾,九月鯽魚十月草,十一鰱魚十二青」。什麼時候吃什麼魚,從小就編了兒歌銘記於心了。

魚菜也跟著時令轉——一月:蓴菜氽塘片,正是「蓴鱸之思」這道菜;二月:松鼠鱖魚,和著「桃花流水鱖魚肥」的季節;三月:白汁黿菜,菜花滿地甲魚正肥;四月:酒香鰣魚,張愛玲早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可見在愛吃的女人心中,鰣魚是怎般幾近完美的美物了;五月:清蒸白魚;六月:水油浸鯿魚;七月:鍋塌鱸魚;八月:䰾肺湯;九月:芙蓉鯽魚;十月:糟熘魚片;十一月:拆燴鰱魚頭;十二月:煮糟青魚。此時的青魚就是年菜。從一條不染官場的小魚到一條肥美喜氣的大魚,便是蘇州的一年四季了。

魚俗:有頭有尾

蘇州人吃魚,除了時令,便是大小:鯿魚、激浪魚、昂刺魚,塘鯉魚、鯽魚屬小魚;青魚、草魚、鰱魚算大魚。平常蘇州人不太買大魚,通常年節才會買條大魚。

過年對於蘇州人而言必須要有條烏青魚,前幾年到臘月,常常看人在青魚嘴上穿個洞掛在自行車後面,魚尾巴可以一直拖到地上,烏青魚大鱗片,頭白背黑,特別入畫,而且肉多頗有富足之意。

四五歲的最好,十斤上下最佳。這麼大,切頭去尾,中端是主角,沿著脊椎骨橫向剖開,分成雌、雄爿,帶骨的是雄爿,重中之重,要拿去糟或切成燻魚胚。中段的雌爿是炒魚片、炒魚塊的原料。

入臘月先糟一部分,糟好的魚切成小塊的正方體,用當季的冬筍和金華火腿片做魚湯,湯色一定要清;肚襠那塊,煎糟最好吃,就陪著一碗米飯,鮮香撲鼻;還可以放在暖鍋裡,或者放在「三件子」裡,全是道地的蘇州年菜。

再拿一部分做燻魚,說是燻,其實是爆,燻魚如今很家常,不過吃吃剛出鍋的呢,沒刺鹹甜,外酥裡嫩,那才是真正的燻魚。

青魚的尾巴則是一道 「紅燒划水」,那是活肉,自然單獨拿出來,入口極糯,開始是甜,後來是鹹收口,算得上吳中冬令第一。

年菜中整魚還要有一條,講究的人家這條魚必是黃魚,而且不能翻身,取「連年有餘」之意。

大魚中,青魚、草魚之後才能排的上鰱魚,蘇州人尤其喜歡花鰱,頭大,適合燉湯,是濃鬱的奶白色。除了味道極好,還可以玩一個遊戲——擲「魚仙人」,「魚仙人」是一塊位於鰓處的魚頭骨,挖出後,要先「餵」它一番——夾著,到各菜碗中「搭搭味道」,然後閉目、許願,擲拋,如果能立起來,拋擲的人就能夢想成真。這可是一定會伴隨著蘇州的孩子們長大的一個遊戲噢。

一頭一尾是懂魚人的最愛,據說之前綁票的匪徒就會給綁來的人一條魚,如果上筷子直殺魚腹,必是屌絲,如果夾頭尾慢慢的吃,綁匪便會心中大喜——肥魚一條呀!

儘管鯉魚也算大魚,不過蘇州人很少吃鯉魚,因為鯉魚的諧音是「利」,是吉祥、吉利的意思,而且會跳龍門。不能隨便吃,一般用來放生,祭神鬼、接路頭、供三牲時要用鯉魚。除此,舊時生了女孩,滿月時也吃鯉魚, 「鯉」諧「離」音。反之,生了男孩,則吃鰱魚,以求連生貴子。夫妻成婚也不吃鯉魚,要吃鰱魚、青魚(青諧親),而居喪之家則不吃鰱魚、鯽魚 (鯽諧接)要吃鯉魚。不過鯉魚按蘇州人的話土腥氣比較重,恐怕也是不吃的一個緣故,只把年糕做成錦鯉狀作為另一道必有的年菜。

有頭有尾才是蘇州的一年呀!

相關焦點

  • 蘇州雨太大,魚都上岸了?都是舊聞!
    (原標題:蘇州雨太大,魚都上岸了?都是舊聞!)7月6日上午,一條「木棧道上撿大魚」的視頻在不少蘇州市民的朋友圈和微博裡瘋轉了起來。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呢?當天中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前往東沙湖生態公園,一探究竟!雨中的公園「十分熱鬧」,都是為了一睹「飛魚」真容視頻裡,多條大魚從湖水中騰空而起,不時就有數斤重的魚落在了木棧道上,前來撿魚的居民只用「守株待兔」,便能收穫一條條大魚。
  • 我叫蘇州,我是全國最會吃的城市
    蘇州榮登江蘇「吃貨排行榜」第一!魚食飯稻的大骨煨蘿蔔魚米紀的桂花雞頭米江邊城外烤全魚的香辣烤魚店名地址老蘇州大課堂多家分店魚食飯稻
  • 那個在南京把腿排斷的40平米小店,除了魚什麼都不賣,如今終於來蘇州了!
    文末有福利這是一條非常嚴肅的通知今天蘇州吃魚界經歷了大洗牌一家來自南京的40平米小店除了魚什麼都不賣他們立志要填補蘇州泡菜魚的空白好在一家來自南京的「十分魚」,用3種魚,3種口味,3種分量打破吃魚的次元壁!如今這家在南京排斷腿的小店,終於要來蘇州了!
  • 蘇州陽澄湖禁止投放冰鮮魚 大閘蟹口感會有啥變化?
    在蘇州,吃大閘蟹不僅僅是品一種美味,它逐漸轉變成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長期以來陽澄湖圍內養殖的大閘蟹,以冰鮮魚、動物內臟為主要食物,記者從農業農村局今天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明天起陽澄湖內將禁止投放冰鮮魚。
  • 蘇州經典老字號風雲榜
    一開始叫聚豐園,從開張之時,一鍋母油船鴨就成為店裡看家菜,名貫姑蘇。1940年聚豐園因為股東分家,便改名為新聚豐,繼續以純正蘇幫菜吸引近悅遠來的客戶。和很多老字號不一樣,新聚豐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因此每逢周末或是節假日,新聚豐菜館總是一座難求。
  • 潮汕一種鮮美的魚,叫熟魚
    在潮汕,就有那麼一種魚,鮮得像剛從海中撈出來,連殺都不用,買了便能吃,十分美味,這也太令人驚詫了。潮汕的這種魚,叫熟魚。只要你走進菜市場,抑或是到哪一家潮汕菜館、飯店,都可以吃到。這種魚,也是潮汕人一日三餐的所愛,而且不貴,一般一條三、四元,可以論條買,像菜一樣的價格,誰都可以買來吃。
  • 六角恐龍現身蘇州花鳥市場 專家:叫墨西哥鈍口螈,是種常見寵物
    近日,市民方先生在皮市街花鳥市場發現有水族店售賣一種「怪魚」。這種「怪魚」用四肢在水裡爬行,頭的兩側還長有六個紅色的觸角,方先生發現,「怪魚」外形酷似國家二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娃娃魚。「這種魚很可能是珍稀動物,不該隨意販賣吧?」方先生對此不無擔憂。
  • 是時候去蘇州吃一趟了!
    姑蘇的秋天到了,要去吃一條魚古有蘇州官員,為一道鱸魚膾棄官回鄉,可真真是戀家的蘇州人。不時不食,講究時令蘇州,是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富庶之地。繁體的蘇州的「蘇」,下面就是一魚、一禾,體現著魚米之鄉的傳統。
  • 蘇州話太厲害了,蘇州人都逃不掉的三個字
    ^ 蘇州情調 ^ 一 鍵關注...蘇州最具小資情調的微信自媒體...小編蘇瑞,個人微信號: surui0512 關注我!
  • 「叫花哥」做「叫花魚」,一條不一般的魚
    叫花雞,大家應該都已經耳熟能詳了,這道頗有江湖氣息的名菜不斷在電視劇中出現,知名度極高。 乍一聽似乎與叫花雞同名同源——「魚鱗盡剝、內臟盡除、腹內填料、黃泥裹身、爐火煨烤,待到泥乾魚熟,剝去泥殼便露出魚肉」(請用《舌尖上的中國》語調朗讀)?不過呀,人家還真不是這麼個做法。嘿嘿嘿
  • 在蘇州,有一種幸福,叫玩在高新區!
    在蘇州有一種幸福叫玩在高新區蘇州樂園森林水世界以玩水體驗與森林遊樂為核心主題,通過最先進設備包裝,打造國內獨具森系風格的主題狂歡水上樂園,生動詮釋「一站式森林水休閒輕度假基地」主題定位蘇州酷跳蹦床體育公園成立於2016年8月,是蘇州首家蹦床體育公園,公園的每一張蹦床均是從美國進口。
  • 「賣魚西施」火了! 氣質堪比劉亦菲!網友:連殺魚都這麼好看!
    她就是蘇州的「賣魚西施」氣質堪比劉亦菲!▼長長的頭髮,白白的皮膚一個側顏殺,絕對不輸明星啊!說起為什麼會在菜場賣魚,娟子說,她的父母在蘇州已經擺攤賣魚十幾年了。三年前,她高中畢業後就從老家安徽合肥來到蘇州,幫父母打理魚攤生意,想著能幫父母分擔一點。
  • 蘇州的年味,「年年有魚,年年糕」. 舌尖上的新年
    | 新年美食特輯之姑蘇魚、年糕 · 舌尖上的新年 |
  • 我們那裡叫魚生
    我有個廣西哥們叫LF,擅長殺人越貨,和吃生魚片。初中那會他就在街上混了,橫行過柳州的大街小巷,圓滾滾的小胖子一個,惡相橫生,一點都不可愛。那時候擅使一把易藏易用的雕花血槽倒鉤匕首,戰時給對方放血,閒了幫蘋果削皮,最輝煌的一次戰績是以少戰多的情況下一刀捅進過敵方首腦的菊花,對方半年都沒出病房。後來他戒了蘋果。
  • 蘇州中心這11家麵店,能餵飽2018年蘇州人的胃!
    蘇州中心已經開業將近1個月了不少小夥伴都已經在蘇州中心吃嗨了辣麼,這些麵店你都嘗過了嗎?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蘇州中心最值得去的11家麵店作為蘇州人必須逐一去吃一遍!「山雞哥」陳小春居然也來蘇州開店了!就在蘇州中心,這家叫做七爺清湯腩的港式餐廳。
  • 大啖河鮮的蘇州人,只能用一個詞形容:生猛!
    塘鱧魚在蘇州人眼中,菜花盛開時的塘鱧魚可是人間美味,所以塘鱧常被稱為「菜花塘鱧魚」。塘鱧魚的吃法很多,袁枚在《隨園食單》就曾寫塘鱧魚「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可醃芥作湯、作羹,尤鮮。」舊時還有人專用塘鱧魚的兩頰上如豆瓣狀的面頰肉烹炒,稱為「炒豆瓣」,屬奢侈吃法。「蓴菜汆塘片」是蘇州的一道名菜,切去魚頭、去除魚刺,以魚片和蓴菜、火腿絲、豬油肉湯等食材做成湯菜,清雋味美。在蘇州,最典型也最家常的吃法是塘鱧魚燉蛋,將塘鱧魚簡單處理後,加蛋液同蒸,味道極其鮮美。
  • 春卷雖說甜鹹口皆有,但魚味春卷恐怕是蘇州美食裡最特別的小吃了
    長發肉月餅、得月樓魚味春卷和大阿二生煎鋪油氽緊酵是鹹鮮小吃的代表,特別是鮮肉月餅,是非常本地化的小吃。鬆軟的蘇式油酥皮,包裹著一大團鮮肉,豐腴的肉汁慢慢滲透其間,潛伏著幾分韌,又存留著些許粉,以至於我另一位同樣來自北方的朋友初次吃到驚呼:「鹹的月餅竟然也能這麼好吃?!」而春卷雖說南北方甜鹹口皆有,但魚味春卷恐怕是蘇州美食裡最特別的小吃了。
  • 秒懂老蘇州過節的民俗和禁忌
    除夕之夜的晚餐,蘇州人稱之為「年夜飯」,老蘇州對此最為看重。蘇州人吃年夜飯有諸多講究。年夜飯餐桌上的菜餚,都要有吉利的彩頭和寓意。一般來說,下列各項是少不了的:魚、蛋餃、青菜、黃豆芽、菠菜、芹菜、肉圓……在蘇州,以上這些菜當然都有一些討口彩的說法,比如,肉圓象徵團圓,蛋餃色黃而形似元寶,寓有招財進寶之意;青菜色綠,所以又叫「安樂菜」,蘇州話「綠」「樂」同音;黃豆牙因形狀像如意,所以叫做「如意菜」;菠菜因為梗長,所以叫做「長庚菜」,「梗」「庚」同音,「長庚」即寓意長壽;芹菜以諧音寓意「勤勤儉儉」;席間,一般不將魚吃光,叫做「吃剩有魚
  • 一碗蘇式面,品盡老蘇州堅守的熟悉味道
    近日,一部名為《面若桃花》的網劇,在蘇州正式開拍。蘇州人愛吃的面因此出現在熒幕中,這份老蘇州為之堅守的味道,也讓越來越多的熟悉,了解...蘇式面,不是誰都能下好的,盛到碗裡的時候,面要像碼過一樣,中間微微拱起,如魚出水,這叫「鯽魚背」。
  • 尋味蘇州,不能錯過的蘇州美食老字號攻略
    蘇州位於江蘇省的東南部,物產豐富,發展處極具特色的蘇式菜餚、蘇式滷菜、蘇式麵點、蘇式糕點、蘇式糖果、蘇式蜜餞、蘇州小吃、蘇州糕團等多種美食,老字號更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逛一逛蘇州的美食老字號,看看有哪些適合您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