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回味英倫的足跡,劍橋

2021-02-26 鶯之巢

▲點擊關注專輯,閱讀同類文章更方便哦!

寫在前面

前兩天讀了《伊斯坦堡假期》,勾起了在倫敦和伊斯坦堡兩座城市的回憶。翻看當時旅行時拍的照片和遊記,種種感覺湧上心頭。兩個國家,去的也不止這兩個城市,所見的也不只是風光,還有那裡的人們。回憶這些,連那裡的風的味道都能記起。我想把當時的遊記整理一遍,給自己留一份紀念。

我於2012年國慶期間前往英國,那時還是單身,也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只有一臺佳能的數位相機,拍照技術也不夠好,拍出來的照片非常一般。那時沒有公眾號,也不知道玩博客,寫的遊記只是發布在QQ日誌上。當時寫得非常樸素,卻洋溢著興奮和滿足。那種感覺好像之後就不再有過,可能是因為那是自己第一次走得那麼遠,旅途中大部分也是一個人。整個旅程,頭尾10天,2天在飛機上,遊走的只有8天。時間雖短,我已經非常滿足。計劃中該去地方都去了,不在計劃內的也去了。最後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回了國。

那次旅行要特意感謝我的表姨Maggie。雖然她是我的姨輩,只是比我大兩歲而已。她在我遊歷英國這些天細心照顧我,為我提供住所和可口的中國飯菜。林語堂曾經說過: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裡裝著美國的水電煤氣管子,請個中國廚子,娶個日本太太,再找個法國情人。」這顯然只是男人對理想生活的憧憬,也突出了英國鄉村是多麼讓人嚮往,只是還得附加很多條件。對於我來說,只要有中國飯菜就足夠理想了,所以我那8天的英倫之旅,真的很理想。

遊記一共有6篇,如無意外會每天發一篇。

第一篇:《遊記|回味英倫的足跡,倫敦Ⅰ》

第二篇:《遊記|回味英倫的足跡,倫敦Ⅱ》

第三篇:《遊記|回味英倫的足跡,溫莎城堡》

第四篇:《遊記|回味英倫的足跡,劍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讓多少人對詩中描繪的地方心馳神往呢。那是一個什麼樣地方,金柳像新娘一樣,還讓人甘願做一條水草?

當我真的親臨它,我理解徐志摩當時寫這種詩的心境了。

劍橋是一位柔情的女子。它的美是溫柔的、秀麗的、端莊的、知性的,就如在水中搖曳的水草,悠然延綿,讓人魂牽夢繞。

昨日的小雨在夜裡悄悄停止,仿佛知道我要去劍橋,賜了我一天的太陽。如此,我見到了劍橋最完美的樣子。

我們在King's Cross火車站坐火車前往,從倫敦到劍橋需要50分鐘。King Cross 也是個大站,很多北上的火車都要在這個站出發。

昨日在溫莎城堡買的圍巾今天可以用上了。它是一條很普通的羊毛Burberry條紋圍巾,而當時為了去英國而特意買的羽絨長衣,也一直沿用到現在。從那以後,羽絨衣加這條圍巾便是我到寒冷地區旅行的標配,數一數,原來已經有8年了。如果它們不壞,我可以一直穿下去,以至於很多旅行的照片裡我穿的衣服都是一模一樣的。我覺得這樣很好,在準備行裝的時候我根本不需要考慮什麼,因為只有一個選擇,家裡也不需要囤放很多衣服。

下了火車就馬上感受到一股濃厚的學術氛圍,這裡的建築讓人想起昨日在伊頓公學裡見到的那些穿著燕尾服的學生們。雖然在劍橋沒有見到有穿燕尾服的人,卻不時有抱著書本,踩著腳踏車從身邊經過的學生。他們也許就是從伊頓公學升學來的,伊頓公學基本就是為劍橋和牛津兩大名校培養學生。單車的鈴聲,一溜煙的瀟灑轉彎,莘莘學子,人生還有哪段年華比這個年紀更富有青春氣息的?

劍橋和牛津是英國因為學術而聞名的城市。兩座城市的不同在於:劍橋是「城市中有大學」;牛津是「大學裡有城市」。也就是說,對比牛津來說,劍橋的校園面積只是佔據了一個城市的一部分,而牛津確實整座城市都是校園貫穿其中。劍橋,我們要去的是在這個城市中的大學城部分。在那裡,有數不清的學院建築群;有學子們展示才能和交誼的小廣場;當然還有那條太適合談情說愛或者吟詩作對的康河。

劍橋,以前也被譯成康橋,它的英文,Cambridge,由Cam和Bridge構成。Cam就是指那條河River Cam,而後面有一個Bridge,是因為這條河上有很多很多的橋,而且每一座橋都有一個名字,也有它們的由來。所有的一切都從這條河開始,所有的一切也從這些橋開始。

徐志摩的詩裡,河上有金柳,泥裡有青荇,水裡有柔波.有水便有文明,這是人類臨河而居,涉水而活的本性。

步入大學城,來到大家交誼互動的小廣場,有學子們自由的彈唱,音樂一下子讓一個地方有了活力;有各種小攤位,賣水果的、鮮花的、明信片的、禮品的;有東張西望,各種感嘆又興奮的遊客們。人們融合在一起,感受世界一流學府的學子風範以及享受街頭音樂。不時眺望一下遠處那些早已熟記腦海的建築物,目不暇接,從想像到現實,一一浮現的人與物像浪湧一樣撲過來。這股浪湧把我牽回了鳳凰衛視的《築夢天下》。

我喜歡看《築夢天下》,不僅喜歡主持人周英琦知性大方的主持風格,更是喜歡每一期詳解的各類建築。記得有一期播出了英國的建築,其中就介紹了劍橋。看著這些建築的外觀,大概能分得清哪座是國王學院,哪座是聖三一學院,哪座是皇后學院.

著名的國王學院是建築群中最為出類拔萃的,大家應該在很多明信片上都看過它的身影。入口是雄偉的哥德式門樓,大氣又莊嚴,尖細的塔頂直衝雲霄。學院中庭的綠地上矗立著創造於1879年的亨利六世青銅雕像,學院內富麗堂皇的一角被稱為「凱恩斯角」。凱恩斯是國王學院校友,也是著名的經濟學家,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各個學院的著名校友不勝枚舉。

沉思之中,被學生小販們拿著廣告牌輕輕拍一下,才從這股亢奮之中縷清一個首先要體驗的項目——泛舟

對,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徐志摩能寫出那樣的詩,那你必須在康河上泛舟。

小販都是學生,他們會拿著廣告牌來拉客。他們的業務是這麼進行的:

船夫也是學生,拉客小販和船夫是合作關係。小販們拿著廣告牌,牌上貼滿了之前遊客拍的美麗照片,邀請你去坐他們的船。你可以包一條船,那樣價格會貴很多;也可以幾個人共享一條船,這種是最普遍的。剛開始他們會漫天要價,起價20鎊。想弄清楚他們是否誠實,策略就是表現得不怎麼想去,不想搭理,如果他們自動降價,那說明這價格大有水分。也可以用誇張的表情表示價格太貴了,或者用糖衣炮彈攻擊一番,如:You are so handsome之類的讚美之詞,讓他們招架不住。於是,我從20鎊砍到了8鎊,後來回去看攻略,基本也就是8鎊的價錢。

砍價也是能拉近距離的,這位小夥就被我們逗樂了。我們說說笑笑,穿過條條小巷,到達登船的「碼頭」,那裡停靠著很多細長的木船。不,應該叫「舟」,一葉葉的舟。

共享型的舟,一舟只能坐8個人。我們這葉舟,亮點在於我們的船夫。那小夥兒啊,他的個性至今記憶猶新。

泛舟,得用人力搖曳才能體現出這個「泛」字。也因為只用人力,康河才沒有被汙染,水質依然清澈乾淨。

我們的船夫身體矯健,應該是說,所有的船夫必須身體矯健,不然無法搖動8個人的體重。他的衣著打扮有些像披頭四,長發,阿拉丁的褲子,我們還要穿大外套,他只是穿著背心,露出優美的大臂肌肉線條。天賜我們這位有力量、帥氣、划船技術又好、又幽默的船夫,為我們的旅途帶來無限的歡樂。

我們的船夫

小舟駛出「碼頭」,緩緩地向河裡挺進,瞬間風兒的味道都不同了。河面上的風清涼,又摻雜著各種水草、樹木的味道,在暖暖的陽光下,仿佛進入了人間仙境,心情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漸漸起舞,人間的享受還有多少我沒嘗試過的啊?

「Cheers!」不知哪來的遊客,三三兩兩承包了幾條船,不時舉杯,他們在喝著香檳呢!不得不說外國人真會享受。回憶到這裡,讓我想起魯米的詩:

在春天,來到果園。

在石榴花中,有光明、

美酒、心上人。

如果你不來,這些就無關緊要。

如果你能來,這些就無關緊要。

在劍橋,美景、美酒、心上人,不是無關要緊,是全盤可以收入囊中。

看到岸上搖曳的柳樹,被陽光鍍上了一層金色,終於明白徐志摩為什麼會把它描寫成「金柳」;看到軟泥中的水草,隨著河水柔軟地舒展,怪不得他會想成為一條水草,那太無憂無慮了。這無憂無慮讓人想戀愛,想談情,總之想和自己心愛的人在這裡,忘記時間,忘記一切,只做一條水草.

「Hey! Haha! Huhu.」不時會傳來歡呼聲。這些歡呼聲來自船夫們,也來自遊客們。船夫在船上掌舵就像他們在籃球場,是個讓他們充分發揮個人魅力的地方。他們會刻意使用划船技巧去撞某一條船,遊客們被這種撞擊感帶來有點恐懼又有點刺激的心情,不由自主就要吶喊和歡呼,然後一陣狂笑。我們的船夫,划船技術極高,每每被撞都能化險為夷。有些船被撞,眼看就要翻了,卻又會恢復平衡。船夫們不僅貢獻出自己的技術,還默契地聯合起來讓所有的遊客放聲大笑。日子啊,就這麼過著該有多好。整條河,被一陣陣歡聲笑語包圍著。

一路劃,一路叫,一路笑.劍橋啊劍橋,叫我如何不愛你?

明白了,徐志摩當年戀上林徽因,那是無法控制的。想戀愛的心是會被這裡的空氣、氣息所激發的。女人來到這裡會盡顯柔情,男人來到這裡會盡顯浪漫,才子佳人,不戀愛都難。

嘆息橋

橋,很多很多的橋,而且形態各異,單單是遠遠地欣賞每一座橋都會是一種享受。它們連接兩岸交通,更是人們駐足、獨處、沉思的好地方。

最為出名的有三座:嘆息橋、數學橋和克萊爾橋。每一座橋都有一段軼事。

比如嘆息橋,最早是出現在義大利威尼斯,嘆息橋是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只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嘆息橋的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兩處,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看來這座橋比較適合心情鬱悶之人在上面嘆息幾聲。聽說維多利亞女王來劍橋遊玩,看到這座橋的時候發出這樣的感嘆:「如此別致,如此秀麗!」

數學橋

數學橋也有一個傳說,不過那個傳說已被推翻。相傳,這座橋是牛頓運用數學和力學原理設計建造的,整座橋上沒有使用一根釘子,堪稱是個奇蹟。後來,好奇的學生把它拆下來,想看個究竟。誰知拆下容易,復原難。無論他們用什麼方法都恢復不了原樣,連校方也無能為力。最後,不得不用釘子固定,才重新將木橋架起來。後來這個傳說被推翻了,因為那個年代還沒發明出釘子。不管怎樣,它的形狀還有點像搭鳥巢呢。

克萊爾橋

克萊爾橋是三孔橋,它的形態也非常優美,加上秋天樹葉開始漸黃,更是有洋溢出浪漫氣息。後來買了明信片,發現冬天的雪景也是美到讓人窒息呢!只是冬天就泛不了舟了。

80分鐘的泛舟結束了,我們依依不捨地下舟,向船夫道謝,讚美他的服務。揣著滿噹噹、甜蜜蜜的心往回走,心想,能就讀於劍橋大學的人不是一般人的人啊,這裡有世界一流學府和人間天堂似的美景,他們很幸福呢。可是,個人飲水,冷暖自知,也許作為一枚遊客我如此傾心這個地方,未必生活在這裡,還有承受升學和畢業壓力的學生們也如此享受。人類往往都比較羨慕別人活膩的地方。不管如何,如此美妙的地方能親身前往,感受它,也不枉此生了。

劍橋的美,必須只屬於這裡,我也像徐志摩那樣,不帶走它一片雲彩。

我以為這是英國之旅的高潮了,原來不是,明天的才是高潮,那個讓我喜極而泣的威爾斯~

相關焦點

  • 遊記|回味英倫的足跡,倫敦Ⅰ
    翻看當時旅行時拍的照片和遊記,種種感覺湧上心頭。兩個國家,去的也不止這兩個城市,所見的也不只是風光,還有那裡的人們。回憶這些,連那裡的風的味道都能記起。我想把當時的遊記整理一遍,給自己留一份紀念。我於2012年國慶期間前往英國,那時還是單身,也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只有一臺佳能的數位相機,拍照技術也不夠好,拍出來的照片非常一般。
  • 在自己的「足跡」中完成遊記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增加了新的學習目標,通過閱讀了解遊記類文章的寫作特點,並結合自己的出遊實踐,學會寫遊記;嘗試把遊記閱讀和遊記體驗,以及寫作實踐貫通起來,圍繞「遊記」開展系列活動探究,設計了大單元的語文項目學習。不只是在閱讀文字中循著別人的足跡遊覽,還要在語文活動中用學習任務驅動,在自己的「足跡」中完成遊記。
  • 在自己的「足跡」中完成遊記-中國教育新聞網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增加了新的學習目標,通過閱讀了解遊記類文章的寫作特點,並結合自己的出遊實踐,學會寫遊記;嘗試把遊記閱讀和遊記體驗,以及寫作實踐貫通起來,圍繞「遊記」開展系列活動探究,設計了大單元的語文項目學習。不只是在閱讀文字中循著別人的足跡遊覽,還要在語文活動中用學習任務驅動,在自己的「足跡」中完成遊記。在本單元學習中提出4個學習任務,並針對每個學習任務提出了明確的學習要求。
  • 漫畫:《貴州遊記》
    讓我們跟著御風略帶清新的漫畫隨筆《貴州遊記》,跟隨御風的足跡,來看看她眼中的貴州!
  • 人間四月天 聊聊徐志摩的遊記
    打開任一版本的徐志摩全集,俯拾即是的遊記,不難細數他在國外的遊蹤,尤其他在英國與歐陸的足跡。除了美、英的留學生涯,還曾陪同來華訪問的泰戈爾,前往日本。1925 年,徐志摩前往歐洲,展開為期三個月的旅行,此行徐志摩走的不是歐亞海路,而是利用陸路,取道西伯利亞,抵達歐洲,因此才有機會寫下他在西伯利亞的見聞。
  • 劍橋大師在線課堂悄悄話:金庸大俠的劍橋求學之路
    5月12日晚 Matthias Dörrzapf教授在劍橋大師在線課堂中提到了他所在的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和他擔任金庸先生Tutor的經歷。2010年金庸先生以86歲高齡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也算得上當時的「熱搜」了。
  • 獨一無二的劍橋之美
    相信很多國人知道劍橋,最初都是從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文中知曉的。劍橋一個充滿傳奇與獨一無二的地方。今天我們就跟隨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作家馬庫斯賓尼和英國知名水彩畫藝術家格雷厄姆拜菲爾德的作品《世上只有一個劍橋》走進這個令全世界人民都心馳神往的地方。
  • 看過《西遊記》,你知道《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嗎?
    》《南遊記》和《北遊記》嗎?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除《西遊記》之外最優秀的《東遊記》!其實古典神魔小說還有《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就似既有東郭先生,也有南郭先生、北郭先生、西郭先生一樣。這就像是一個「十景病」一類的現象,歷史太長,人太多,可是出彩的想法並非和人的數量那麼可觀,故而有一個奇思妙想大家都想進一步開發。
  • 明代既有《西遊記》和《東遊記》,還有《北遊記》和《南遊記》
    國人對《西遊記》和《東遊記》都十分熟悉,而《北遊記》和《南遊記》則知之甚少了。《西遊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 2020劍橋文理與劍橋藝術聖誕超級碗活動在滬舉行
    成立於1952年的劍橋,基於劍橋文理學校集團(CATS Colleges)優質的海外校本部資源和課程方向,劍橋的精英教育理念走出了劍橋,發展至英國,美國,加拿大與中國。
  • 劍橋考試改版如何破解?北京新東方、劍橋官方發布科學培養方案
    12月20日,新東方攜手劍橋官方,共同舉辦東方論「劍」劍橋考試產品發布會,並發布了兩款小學英語劍橋考試MSE課程。同時,發布會還就最新版劍橋考試政策、小學生學習備考規劃及孩子雙語培養等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邀請了英國劍橋考評部中國大區經理李怡龍、比鄰東方CEO喬蕾、新東方小學英語學科經理鐵大瑋、北京新東方小學英語考試項目備考規劃師趙亞軍等進行解答和探討。
  • 破解獨一無二的劍橋成長方程式
    為什麼劍橋能走出這麼多偉人?為什麼劍橋能將優秀的學生變得卓越?有什麼特殊的力量或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嗎?天使和堅果派帶著小堅果們走進劍橋,破解劍橋獨一無二的成長方程式。魔法一:不懂禮儀怎麼敢上formal dinner劍橋31個學院,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formal dinner。
  • 西遊記已經家喻戶曉,東遊記被拍成電視劇,那南遊記和北遊記呢?
    古代除了有四大靈獸分別代表東西南北,還有四大遊記,一個往東,被稱為東遊記,一個往西,被稱為西遊記,一個往南,被稱為南遊記,一個往北,被稱為北遊記。東遊記。《東遊記》也叫《上洞八仙傳》、《八仙出處東遊記》,是明朝繼西遊記後最著名的小說之一,講的是八仙過海的故事,八仙為哪八仙?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韓湘子。
  • 安然:臺灣阿里山遊記
    安然: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安然:北京四合院童年趣事安然:抓知了猴安然:泰國清邁小鎮遊記安然:淡墨青青話牡丹安然:難忘中南海的燈光安然:杜甫草堂遊記>安然:泰國芭提雅水上市場遊記安然:絕句小說三篇Ⅵ安然:韓國濟州島的早晨安然:絕句小說三篇Ⅴ
  • 《西遊記》你倒背如流,那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你可曾聽過?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國除了有《西遊記》外,還有《東遊記》、《南遊記》和《北遊記》。它們又講述了哪些內容呢?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東遊記》,又名《上洞八仙傳》、《八仙出處東遊記》,創作者為明朝小說家吳元泰。此書主要介紹了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八人修道成仙的過程。
  • 碧桂園劍橋郡層高
    1、碧桂園劍橋郡層高碧桂園劍橋郡層高:(5.3米高)2、碧桂園劍橋郡房價多少一平方參考均價:15000元/㎡團購報名熱線綠色通道:400-819-0507 轉 0518【立即撥打搶佔最後幾位特惠名額】》》》點此進入【碧桂園劍橋郡】詳情頁
  • 一隻劍橋包,學問這麼多
    經網民+部落客+媒體+大牌設計師大推賣超好,於是朱莉+阿媽總監在發源地劍橋成立劍橋手提包品牌,貨真價實英國製造,得獎無數呢^^我一向喜歡英國學院風,每次看到部落客的劍橋包穿搭,都心癢難耐,整天吵著要買>這個暑假來去英國這麼多趟,我只要到倫敦柯芬園或劍橋,就進去劍橋兜三圈(臉紅),所以這次就來分享一下劍橋包夏季折扣心得,才不罔我跑來跑去糗
  • 除了西遊記,居然還有東遊記、南遊記、北遊記,分別講的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但是這個組合其實是建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發明,其中《西遊記》在當時是最暢銷的一部書,而除了西遊記,還有東南北遊記呢!今天我們就看看,他們講了啥!
  • 劍橋七傑的故事
    司米德(Stanley Smith, 1861-1931)-醫生之子,劍橋划船隊健將,能言善道,熱情洋溢。前排從左至右:阿瑟·端納(Arthur Polhill-Turner, 1863-1935)-鄉紳之子,為人隨和,兩兄弟看來都屬於短小精幹的類型。
  • 《跋涉者的足跡》邀您欣賞優秀作文:成語中的動物
    在勞沫之教授所著的《跋涉者的足跡》一書中,勞老師收錄了自己子女在學生生涯中所寫的多篇優秀文章,這些看似普通,其實是十分珍貴的資料。勞老師之所以將這些文章精心挑選出來與讀者共饗,其初心是希望它能對當今在各級學校就讀的學子,有一定的啟迪意義。今天小編摘錄一篇,分享給廣大喜歡閱讀的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