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專輯,閱讀同類文章更方便哦!
寫在前面
前兩天讀了《伊斯坦堡假期》,勾起了在倫敦和伊斯坦堡兩座城市的回憶。翻看當時旅行時拍的照片和遊記,種種感覺湧上心頭。兩個國家,去的也不止這兩個城市,所見的也不只是風光,還有那裡的人們。回憶這些,連那裡的風的味道都能記起。我想把當時的遊記整理一遍,給自己留一份紀念。
我於2012年國慶期間前往英國,那時還是單身,也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只有一臺佳能的數位相機,拍照技術也不夠好,拍出來的照片非常一般。那時沒有公眾號,也不知道玩博客,寫的遊記只是發布在QQ日誌上。當時寫得非常樸素,卻洋溢著興奮和滿足。那種感覺好像之後就不再有過,可能是因為那是自己第一次走得那麼遠,旅途中大部分也是一個人。整個旅程,頭尾10天,2天在飛機上,遊走的只有8天。時間雖短,我已經非常滿足。計劃中該去地方都去了,不在計劃內的也去了。最後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回了國。
那次旅行要特意感謝我的表姨Maggie。雖然她是我的姨輩,只是比我大兩歲而已。她在我遊歷英國這些天細心照顧我,為我提供住所和可口的中國飯菜。林語堂曾經說過: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裡裝著美國的水電煤氣管子,請個中國廚子,娶個日本太太,再找個法國情人。」這顯然只是男人對理想生活的憧憬,也突出了英國鄉村是多麼讓人嚮往,只是還得附加很多條件。對於我來說,只要有中國飯菜就足夠理想了,所以我那8天的英倫之旅,真的很理想。
遊記一共有6篇,如無意外會每天發一篇,先感謝你的閱讀。
第一篇:《傳說中的霧都——倫敦》
凌晨5:25, 經過了12個小時的飛行,我們安全降落在英國西斯羅機場。外面下著小雨,天氣比珠海冷多了。這裡有雨卻不潮溼,和廣東完全不同的空氣和氛圍。一嗅到這股不同的空氣,我整個人都興奮起來。
Maggie的先生,也就是我的表姨丈,是個捷克人。個子高大到超出我的想像,後來2019年和先生遊歷半個歐洲,也去了捷克,才發現那裡的人長得都那麼高大。真是個有明顯體格特徵的民族啊。
姨丈接上我們,開車回家,一路上車水馬龍。我納悶,這麼早怎麼這麼多車呢?原來倫敦的交通,高峰期從凌晨6點就開始。我說,英國人都這麼早起床上班嗎?他說,是的。後來才知道,他們也挺早下班,有些下午4點就下班了,因為冬天4點就開始天黑了。
雖然下著小雨,也不至於朦朧得什麼都看不見。現在的霧都也像以前空氣汙染時的那樣了,模糊只是因為天氣。倫敦是每天一會兒晴,一會兒雨,從來就沒有太陽高照一整天過。越往市中心走,越來越多的古老建築映入眼帘,英倫氣息越來越濃。我不放過每一處的景色,巴不得馬上下地走路。
到家後,梳洗完畢,可能因為興奮,我竟沒有任何時差反應,也不需要休息。Maggie第一天陪不了我,我決定一個人出去玩。姨丈打趣著說:「一個人去?不要我晚上開車去找你哦。」
我說:「不至於吧。雖然我在中國是比較路痴的,但我一個人到了陌生的地方是會比平時聰明的。再說了,我臨行前可是泡了一天書店惡補英國歷史和攻略的啊!」
他們同意了。他們也想得很周到,給了我一個當地的電話,以防萬一,還仔細講了一遍搭車路線,在我筆記本上寫好家裡地址和電話。好像小朋友出門,萬一走丟了,可以找警察叔叔。
我帶上乾糧,就這麼開始我的第一天行程。
第一次坐火車是在倫敦體驗的。我在中國除了輕軌還真沒坐過普通的火車,這8天是坐了個夠,一出門就是坐火車。London Waterloo是個中轉的大站之一。到了這裡就到了市中心,再轉成地鐵就可以到你想到的地方。Maggie把自己的Oyster card給我用,這種卡可以按天或者按周充值,可以選擇覆蓋不同的區域。坐地鐵,火車,公車,DLR都可以。(後來才知道這種卡是不能轉給別人用的,我在某一天的行程中就被警察「抓」了,這個在之後的行程中會詳細講解。)
我第一個要去的地方是:London Eye,倫敦眼。
倫敦眼是2000年在泰晤士河畔建起的巨型摩天輪,可以鳥瞰大半個倫敦市貌,票價好像是18鎊多,如果在網上提前24小時訂票會有優惠。
一出Waterloo火車站,按著路標走,3分鐘就看見倫敦眼高高地突出重重包圍的高樓大廈,一個個玻璃做成的小艙裡隱約還看到遊客人在空中欣賞美景。看見它之後就不用看路標了,我昂著頭順著它的方向走,它就是個最顯眼的方向標。
買好票,排隊等候,興奮的心情無法言喻。
進去之後,站在玻璃艙裡,可以360度鳥瞰整個倫敦。當玻璃艙升至最高點的時候,我看到了很多著名的建築物。以前這些只是在課本中、電視中、書籍中出現的著名建築,現在一一盡收眼底了。內心的興奮在滂湃,我只能一個人暗暗吶喊來釋放這股夢想成真的感覺。我也不忘拿出地圖看看下一個我要去的地方。在空中鳥瞰比拿著平面的地圖容易多了,我一一找到了那些我要去的地方:Big Ben,威斯敏大教堂,聖詹姆斯公園.好,你們等著哈,我待會兒就過來。
下了倫敦眼,興奮勁兒還沒消。我想打個電話回家,我想告訴爸爸媽媽我在倫敦眼,雖然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倫敦眼。當時微信和wifi不像現在這麼普及,我用的是國際長途。接電話的是大哥,手機信號不好,我在這邊說了好多遍他才聽到一遍。有些失落,失落是因為內心的興奮和喜悅此時此刻在千裡之外的家人、朋友是無法和我感同身受的。那麼,我也不再強求了。我唯有看我所看,感我所感,和自己在一起。
在空中的時間是過得飛快的,因為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登艙,剛要離開倫敦眼的時候還想起票裡面包含一個4D的短片。我問一位工作人員這個4D短片需要多長時間,如果時間太長,我就不看了。
「Just 4 minutes, Madam. You will enjoy it.」
那工作人員報以一個燦爛的微笑。被人稱為madam的感覺真好。衝著他那燦爛的笑容和對我如此的尊重,我決定看看。
這個4分鐘的4D短還真是不容錯過。白天上倫敦眼是感受不到晚上的景色的,這個4D就可以彌補回來。短片裡模擬夜晚的模樣,以4D的方式進行體驗。所謂4D,剛開始我也不明白是什麼。4D就是在3D之上加上更多的感覺,比如噴水啊,噴火啊,你真的能感覺到水霧的溼潤和火的熱量,逼真得要命。大家在裡面尖叫了4分鐘,都非常滿足地走出來。
下個景點是Big Ben。
大本鐘就在河的對岸,走過橋就是了。一邊走著,一邊拍沿河的風景。路上遇見一個帥哥,西班牙的,叫我幫他拍照。這帥哥還挺講究,一定要我拍他的上半身。每次拍完還得驗收我拍得好不好。難道是要拿這照片去相親不成?他說他只能在倫敦呆一天,晚上要飛加拿大,問我他應該怎麼計劃這一天,有哪些地方是不容錯過的。我被他的信任感動了,也許只有遊客才真正懂得遊客的需求。我把看家錦囊——攻略書和地圖拿出來,貌似很專業地跟他說,「你要到這裡,這裡,這裡.這些在倫敦都是不能錯過的地方,沿著這一帶過去都是景點,都很有看頭的。」
他聽後表示感謝。他說他時間不多,不然可以和我一樣慢慢地走。我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按照我的指示走,反正我可是樂死了,一個人一路上傻笑了好一會兒。這個我剛落地幾個小時的異國他鄉,被人這麼一問路,好像它並不那麼陌生,好像它的東南西北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由於時間關係,我沒有上去鐘樓,在橋上遠遠地看了好久,還聽了它報時的鐘聲。喜歡這種報時的鐘聲,特別原始,帶來一股幽靜。這種聲音在中國極少能聽到,真希望自己還能聽到下一個小時的報時。紅色的巴士來回穿梭著,映襯著已褪色的金黃色建築物,一股浪漫感油然而生。就算毫無目的,在這橋上走走,讓泰晤士河的風吹散著髮絲,也會心生一種愜意。
走走停停,看見了很多英倫標誌,比如紅色的電話亭。它們矗立在街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這種標誌性物品出現在無數的明信片上、電影裡,紅色真的很搶眼,如今終於可以用手來摸摸。
走到了鐘樓樓下的草坪,好喜歡這個地方,雖然草地不大,但是很乾淨,鴿子們一點都不怕人,旁邊是著名的邱吉爾的雕像。如果有看過2012年奧運會開幕式的短片,你應該還記得女王坐著飛機飛過這裡,特技讓邱吉爾抬頭向她招手,這就是那一個雕像。想想那個短片,再看看這個雕像,畫面的滑稽感讓我又一個人傻笑。
我就在這草地邊上,享受著短暫的陽光,面對著西敏寺,吃了自帶的午餐,還不時扔點鴿子們。遠遠地望著鐘樓,這一切都像是做夢一樣。作為讀英語專業的女孩子們,多少都憧憬著有一天能來英國,感受這裡的文化、這裡的建築、聆聽英式英語,如今這一切都在自己的努力下實現了。我此時此刻正在大本鐘之下,吃著麵包,餵著鴿子。
吃飽了,開始逛西敏寺。這棟建築非常的宏偉,不愧是女王加冕,王子結婚,眾多英王們的墓地。原諒我的相機和拍攝技術,我不能那麼真實地把它的宏偉拍出來,進去參觀需要12鎊。遇到一個中國女孩和她德國的男友從裡面出來,上前搭訕,主要想知道裡面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她說裡面沒什麼好看的,12鎊有點貴,建議我不要進去。我掂量一下自己帶的現金,最後覺得還是在外面走了一圈好了,沒有進去。
過了西敏寺,我準備去白金漢宮。從地圖上看,還有一段距離。為了不走冤枉路,我還是好好辨清楚方向再走。按著地圖和路標走,我路過了St.James Park。這個公園坐落在白金漢宮的前面,可算是皇家公園了。
一路上都是林蔭大道,黃葉滿地,這種景象在廣東不曾有,我是多麼陶醉於滿地的落葉,僅僅踩在上面就如此滿足。在路邊,我還驚奇地發現了松鼠。在中國,只有動物園裡有吧,大街上怎麼可能見到松鼠。後來在Maggie住的地方附近還看到狐狸和梅花鹿。我和Maggie都說,如果在中國,狐狸皮早就做大衣了,肉早就被燉來吃了。梅花鹿早就做成鹿茸了,肉早也被烤來吃了。姨丈馬克總會說:「Crazy Chinese!」 哈哈!我呆在樹底下看那隻松鼠看了很久,一些遊客和我一樣,拿著相機不斷地拍照。小傢伙似乎一點都不怕我們,還是照樣吃它的慄子。後來發現,這裡的鳥啊,松鼠啊都不怕。有些人還特意買一大袋的慄子,餵松鼠、餵鴿子、餵鴨子.,動物和人類可以非常和諧。
林蔭大道很長,走了差不多15分鐘,終於到了白金漢宮。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白金漢宮成為英王正式宮寢。19世紀40年代,宮殿公共立面開始修建,形成延續至今白金漢宮形象。二戰期間,宮殿禮拜堂遭一枚德國炸彈襲擊而毀;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畫廊於1962年向公眾開放,展示皇家收藏品。白金漢宮沒有我想像中的宏偉,加上天色已晚,沒有陽光,拍出來的照片更不是很好看。不過,我很喜歡那道鐵門和上面的浮雕。著名的禁衛軍交接儀式也沒有趕上,一般在上午,看這個牌子就告知明天的時間。明天.明天我還有其他計劃呢。所以,我沒看到那著名的交接儀式。
瞎逛了一會兒,拍了幾張照片,我打算往回走。雖然我時差反應不大,為了明天有更好的體力,我打算早點回去休息一下。於是,我又沿著St. James Park走到Westminster地鐵站,途中買了杯熱奶茶,在公園裡的長椅坐著,觀察過往的行人。老老少少都會和我微笑。不知道是我先微笑還是他們先微笑,反正覺得他們並不像所說的那麼孤傲和排外。這樣的長椅在英國到處可見,配上綠綠的草地和大樹,總給人很想坐下來歇息的感覺。一個人的旅途最喜歡的就是坐在某個角落,不需要趕時間,也不需要滿足別人的需求,坐下來想看多久就多久。那一刻,世界是那麼安靜。
回到Maggie家,吃了點下午茶,我就昏昏欲睡了,睡了一個小時,又精神百倍。我們一起做中國晚餐。這裡竟然還能買到豆腐,皮蛋之類的。我們做了皮蛋瘦肉粥。非常好吃,實現了理想生活的頭等大事,在異國他鄉竟然還能吃到皮蛋瘦肉粥,這是萬萬沒想到的。夜裡睡覺也沒有醒,一覺睡到天亮。身體還挺聽話的,沒有什麼不適。第二天的行程是大英博物館,參觀我公司合作的貝勒比斯學院及格林威治,還有去看那條出名的本初子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