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者的足跡》邀您欣賞優秀作文:成語中的動物

2021-01-13 新華社客戶端

在勞沫之教授所著的《跋涉者的足跡》一書中,勞老師收錄了自己子女在學生生涯中所寫的多篇優秀文章,這些看似普通,其實是十分珍貴的資料。勞老師之所以將這些文章精心挑選出來與讀者共饗,其初心是希望它能對當今在各級學校就讀的學子,有一定的啟迪意義。今天小編摘錄一篇,分享給廣大喜歡閱讀的網友。

成語中的動物

細翻成語詞典,便會發現引入成語的動物不下數十種,體會琢磨,十分有趣。

馬是出場最頻繁的角色,而且總是和人同甘共苦。你看,「人困馬乏」「人仰馬翻」;出現「兵荒」,則必「馬亂」;若有「盲人」,必騎「瞎馬」,簡直將人馬相提並論。更有甚者,人死後以「馬革裹屍」,說明馬也和人「同歸於盡」了。而人對馬也委實不錯,不僅「懸崖勒馬」,而且要「死馬當活馬醫」。 人們對馬的重視還表現在成語中對牛、馬的敘述明顯不同。如果說「土牛木馬」 還難分彼此的話,那麼「木牛流馬」便顯出了區別。同是一個「老」字,對牛則「老牛破車」,對馬卻是「老馬識途」。這邊是「對牛彈琴」,那邊卻是「老驥伏櫪,志在千裡」,褒誰貶誰,一目了然。不過,馬也確實名不虛傳。你看,戰前先是「厲兵秣馬」,然後便「馬不停蹄」地行軍,戰場上指揮官「一馬當先」,猛將似「脫韁之馬」衝入敵陣,後面則是「金戈鐵馬」「萬馬奔騰」,殺過來「千軍萬馬」,終於「馬到成功」。

俗話說「龍虎鬥」,成語中龍、虎確實寸步不離。先是「龍潭虎穴」「藏龍臥虎」「生龍活虎」「虎踞龍盤」,它們有同樣的出身;然後是「龍吟虎嘯」「龍驤虎視」「龍騰虎躍」「龍爭虎鬥」,它們有同樣的行動;最後「降龍伏虎」,落得同樣下場。

雞和狗也結伴出場,形象卻不光彩。一上來就「雞鳴狗盜」,竟一同作案,於是小偷對它們也一視同仁,來個「偷雞摸狗」,鬧個「雞犬不寧」,直至「雞犬不留」。但雞和狗的結局卻很浪漫:「雞犬升天」—居然都成仙了。

魚一出場便膽戰心驚,人們對它的態度只是一個字:「吃」,這從「臨淵羨魚」便開始了,然後便用各種方法捕獲:有的「以蚓投魚」,愚蠢的「緣木求魚」,高明的「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兩眼一抹黑的也要「瞎子摸魚」,結果當然是「魚遊釜中」。

還有的動物雖只出場一次,卻留下很尷尬的形象。你看驢,一出場便「黔驢技窮」。螞蟻,一築巢便闖下「蟻穴堤潰」的大禍,顯得冒冒失失,遠不如「蜻蜓點水」那般優雅。

這麼多的動物進入成語,我想,從中可以看出人類和動物的關係是何等密切!

我喜歡成語,它不僅含義豐富、凝練,而且給人以啟發。因此,我經常在作文中練習使用成語。用得多了、熟了,我發現不少成語中有動物這一有趣的現象,觸發了聯想,寫成了這篇文章。

姚殊同北京五中初中三年級(1)班男生合影。第二排左一為班主任郭樹森老師,左三為姚殊。

這是勞老師的兒子姚殊在上中學時寫的一篇作文,並發表在 1984 年 7 月 31 日《北京科技報中學版》第 130 期第四版頭條。讀完這篇作文,我們可以看出姚殊同學思路別具一格,結構邏輯性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致使這篇文章受到語文老師(任潤芝)的充分讚揚。當時任潤芝老師是這樣點評的:姚殊同學肯於動腦,緊緊抓住了人和動物的關係這條線索組織材料,既介紹了成語知識,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寫出了一篇立意新穎、思路開闊的好文章。

《跋涉者的足跡》

勞沫之 著

新華出版社 2019年4月

ISBN:978-7-5166-4523-9

內容簡介

作者在書中自述了八十多載人生歲月中親歷的很多深刻的、和中國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重大事件,其中不乏有趣且引人思考的個人經歷和家庭生活,呈現了一個個充滿親情、友情、愛情以及對社會、對國家無私奉獻的精彩畫面,折射出一位中國女性在社會變革中的高尚思想和良好精神風貌。全書敘述生動翔實,語言時而輕鬆,時而嚴肅。一個女性的人生,和一個國家的發展,躍然紙上。

作者介紹

勞沫之,生於1933年2月,湖北省雲夢縣人。1949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曾在湖北人民革命大學、湖北省財經幹部學校任校刊編輯等職。1960年5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任助教、新聞採訪與寫作教研組組長(在北京大學任教期間)、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北京新四軍研究會五師中原分會會員,並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聘為研究員和諮詢委員、被美國傳記協會聘為顧問委員會研究會研究員。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曾為其頒發「20世紀傑出成就獎」,並收入該組織撰寫的《國際名人傳記辭典》。還入選《世界名人錄》(中國卷)《國魂——跨世紀中華興國精英大典》等書籍。合作專著主要有:《新聞通訊寫作》(榮獲中國人民大學科研成果優秀獎)《專業採訪報導學》《新聞寫作講義》《新聞通訊作品選評》等。在報紙刊物上發表新聞通訊作品或新聞採訪與寫作方面的論文六十餘篇。

相關焦點

  • 怎樣提高孩子作文水平,跟著耶魯畢業生讀成語就好啦
    這篇作文火了之後,很多人質疑,說這不是小學生寫的,倒像是網友寫的段子。但無論這篇作文是不是出自小學生之手,它確確實實反映了一個讓家長和老師都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在成語的正確運用上存在極大的困惑。我們都知道,成語在小學語文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什麼讓孩子學成語,主要是因為以下 三個方面 的原因。
  • 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
    成語從來都是寫作的殺手鐧,一篇好的文章總有幾個畫龍點睛的成語。小學開始,我們已經開始進行成語學習,但因為數量較多,總是容易忘記。下面列舉了小學階段我們常用的成語,基本囊括了全年級的,請學習掌握。成語我們平時用的很多,也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小學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點,同學們在作文寫作中用幾個成語,那你的作文就不一樣了。下面小編老師給同學們分享一份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等等),同學們一定要多讀多記,相信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 在自己的「足跡」中完成遊記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增加了新的學習目標,通過閱讀了解遊記類文章的寫作特點,並結合自己的出遊實踐,學會寫遊記;嘗試把遊記閱讀和遊記體驗,以及寫作實踐貫通起來,圍繞「遊記」開展系列活動探究,設計了大單元的語文項目學習。不只是在閱讀文字中循著別人的足跡遊覽,還要在語文活動中用學習任務驅動,在自己的「足跡」中完成遊記。
  • 兩大絕招用成語,讓你的作文與眾不同
    通過這一個個的成語故事,我們不僅理解了成語的意思,還了解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寶貴的文化遺產、高超的智慧。「絞盡腦汁找比喻,不如人間一成語。」成語在語言表達中具有言簡意賅、生動形象的鮮明特點,所以,同學們經常在作文中用到成語。不過,有一種現象值得思考:同學們背誦了很多成語,但是要麼就是不用,要麼用的不恰當,完全沒有把成語的特點體現出來。那麼,如何在作文中活用成語呢?
  • 在自己的「足跡」中完成遊記-中國教育新聞網
    閱讀4篇文章可以隨著作者文字在山水中遨遊世界,體會抒發的情思,也可以讓學生豐富見聞、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教材在單元提示中對本單元的學習提出如下要求:學習本單元,要了解遊記特點,把握作者的遊蹤、寫景的角度和方法,並揣摩和品味語言,欣賞、積累精彩的語句。顯然,這個學習要求是對照閱讀教學提出的。
  • 小學生作文成語連篇,老師笑噴自嘆不如:會用成語的孩子,惹不起
    網上一位小學生的作文火了,一篇100多字的小作文,竟然用了14個成語,連語文老師都「自嘆不如」「每天早上,我們三個人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所以,孩子學習成語有助於提高傳統文化的修養,豐富多方面知識的積累。孩子學習成語,有助於提高作文水平,就如文章開頭的小作文,如果沒有成語,這篇作文立刻黯然失色了,孩子如果成語儲備量大,在未來的作文中,會豐富文章的內容和韻味,利於孩子拿高分。
  • 小學生「滿分」作文火了,短短200字用了14個成語,真絕了
    能在小學生作文裡面看到一些簡單的比喻句、擬人手法、引用或者比喻都算是寫的不錯的了。下面這篇「滿分」作文,就是因為成語連篇受到了老師的注意,不僅給了滿分,還留下了「自然不如」的評語!看看這短短的兩百來字,竟然用上了14個成語!再仔細讀一讀,真是絕了!
  • 批改著孩子的作文,我欣喜若狂
    尊敬的羅瑞昕同學的家長:收到這封信,您也許感到驚訝,我是晉級學校帶您孩子小昕作文班的齊老師,其實我們並不陌生,孩子是我們共同關注的焦點。由於您平常工作比較忙,和您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比較少。讓我一直難忘得是,她的作文《假如我會七十二變》帶給我的觸動。當時我批改到她的作文,看到她那些神採飛揚的文字,我一度激動得欣喜若狂。想像到的情景真的太美妙了,更讓人佩服的是她整篇文章處處都是好詞好句,描述得惟妙惟肖,仿佛讓我身臨奇境。我為我們的小聽感到驕做。在我所帶的作文班上,小昕是最讓我欣賞的一一個孩子。
  • 小學生作文《髒話風波》走紅,全文用19個成語,老師表示很欣慰
    當然僅僅是因為一個優秀班級出現了髒話不足以讓這篇文章走紅。重點是接下來的敘述,這個小學生用了19個成語。而且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上,考慮到髒話對於整個班級的影響。難怪老師的的評語第一句就表示很欣慰,不得不說用作文「拍馬屁」這一招真是相當的高明!當然老師表示欣慰的同時,對他的成語運用也進行了點評!老師的評語:你的「妙語連珠」讓孫老師能開心一整天。
  • 2020年感恩節優秀作文:謝謝您,我的好媽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感恩節優秀作文:謝謝您,我的好媽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是誰一直在關心愛護你呢?是誰在你生病時照顧你呢?是誰在你無助時幫助你,在你氣餒的時候鼓勵你,是誰在你傷心時安慰你------是我最最親愛的媽媽。今天,我和媽媽互換角色。我來當媽媽,讓媽媽當女兒,今天由我來照顧媽媽一天。
  • 蘇櫯老師最新力作——《成語裡的作文課》
    發個新鮮的小預告《成語裡的作文課》先給給為麻糖們看一看我們新鮮出爐的課表~~~~~1.跟著「東施效顰」學寫人物作文作文技巧:人物作文三種高分開篇方法。三種動作描寫方法人物作文結構2.跟著孟子媽媽的「斷杼擇鄰」學習以人物為主的記敘文。
  • 小學3年級作文《我的家》火了,150字中共有14個成語,網友:佩服
    小學3年級作文《我的家》火了,150字中共有14個成語,網友:佩服《我的家》這是小學3年級的命題作文,題目是讓學生以《我的家》為主題,寫一篇文章,作文中要介紹清楚家庭成員,家庭情況等。沒想到的是一個3年級的學生,在僅有150字的文章中,竟然運用了14個成語。文章中出現了「分道揚鑣」、「殊途同歸」、「助紂為虐」等,對於小學生來說,都是比較難的成語。並且這些成語裡面的一些字也都是比較難的,對於小學3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寫出這些高難度的字,也是非常令人驚訝。
  • 作文至高境界 追求與眾不同 二年級優秀作文詳細點評
    創作優秀的作文,在下筆之前,就應追求與眾不同,從作文記啟蒙時就養成了這樣的思考習慣,作文就會越來越優秀。我們現在來看一篇二年級小學生的習作。          夏天來了看來,各種動物有自己獨特的適應環境的辦法,大自然真的好奇妙哦!點評:1 文章立意一般的小學生寫夏天,往往會寫夏天的景物、夏天的炎熱,然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雖然每個孩子在語言表達上會有能力強弱的差異,但從主題思想上來看,還是在人們的預料之中。
  • 一首詩化作一個成語,欣賞別人,不藏人善,是最好品德
    三人行必有我師成語逢人說項,告訴我們欣賞一個人始於才情,忠於人品。能識別人才,會欣賞人才,也是一種美德。成語的來源就是這首《贈項斯》: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他做過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國家最高學府的校長),又擔任過戶部郎中(相當於財政部民政部某司的司長)等職位,曾作文《華山賦》交給大文豪韓愈看,得到了韓愈的讚賞。他喜歡結交文人好友,傾慕當時名士,同韓愈、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交好,與李賀、項斯結為忘年交。
  • 阿衰文採超群,寫作文、古詩填句、默寫成語,每一項都實力鬧笑話
    對於小衰來說,創造力最強的就是寫作文了。人家都是踏踏實實的寫作文,唯獨小衰寫出來的是小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的故事也明顯太假了,準確來說還構不成小說,不如說笑話更實在一點。到如今這個年代,竟然還說得出父母工資不足50元這種話,好歹你老爸是公務員啊,你這個獅子大開口開的有點大啊。
  • 小學生作文《髒話風波》,全文19個成語運用嫻熟,老師表示欣慰
    小學生作文《髒話風波》,全篇應用19個成語 這篇小學生作文是出自一位五年級的小學生,他在文章的一開始,還對「髒話」做出了一種解釋:一種既失禮儀
  • 小學生作文「硬塞」成語,語文老師改卷笑到手抖:都是段子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語文老師經常告訴我們,平時要多看書,積累好詞好句,寫作文的時候可以運用,這樣作文才容易得到高分。好詞好句包括成語、詩句以及優美的句子。詩句和優美的句子都比較難運用得上,但是成語還是可以的,於是很多小學生的作文中通篇是成語。小學生寫作業文亂用成語,語文老師笑出眼淚小學生學習語文,最怕什麼?怕閱讀理解和作文。要求寫400字左右的作文,寫出來老師總是說沒有用上好詞好句,沒有用成語,就像流水帳一樣,一點也不生動。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楊紅櫻阿姨,我想對您說》
    楊紅櫻阿姨,我想對您說每當我看見笑貓、地包天、仔仔、馬小跳、杜真子、密兒等詞語,我就會想起楊紅櫻阿姨,我有很多話想對你說,正好趁這次寫作文的機會說給您聽。還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老師一讓我們寫作文,我便愁眉苦臉,抓耳撓腮,有什麼開心的事都開心不起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書店的書架上看見了一本名叫《楊紅櫻童話》的書,翻開目錄,我就被這些故事的名字:《那個騎輪箱來的密兒》,《親愛的笨笨豬》……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後來我讓媽媽買了許多您寫的書。
  • 記敘文作文,開頭用成語,分值不會高!那要怎麼寫?
    因此,如何利用一個作文開頭吸引老師的注意力,就成了很多學生,或者說是家長們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小學生的記敘文作文,常見的是『三段式』,而在開頭,特別喜歡用成語,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舉個簡單的例子,春天的田野裡『綠草如茵』、夏日的荷花池『荷葉田田』、秋日郊遊的『萬裡無雲』、冬日雪後的『銀裝素裹』。家長們可別高興得太早了,這樣的記敘文作文開頭,真的很一般。
  • 小學600個成語大全,成語分類歸納精華,給孩子收集成語請看這裡
    小學語文基礎由字、詞、句、段和篇構成,孩子從簡單的拼音開始學習,到漢字的筆順筆畫、偏旁部首,再到組詞,造句,寫作文,每一個學習內容從簡單,到複雜,再到深奧,層層遞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內容豐富多樣,具有很大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