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東西書法藝術 梁永斐藝術創作「無法無天」

2020-12-28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4月2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書藝無界——梁永斐書藝創作展》即日起於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濟慶館展出至4月29日。

長年擔任公職的梁永斐,在公務之外的另一個身份是書藝家。雖然並非美術科班出身,他從小喜歡寫書法,師長鼓勵下持續學習、創作,從傳統書法到融合西方藝術,自成一格,興之所至,連餐巾紙、餐墊和鍋碗瓢盆都能拿來當創作媒材,「下班吃過晚飯後,靜坐完,放音樂,靜下心,讓身體隨之律動,創作靈感來了,下筆一氣呵成。」光是近十年就出版9本畫冊,累積超過1600件作品。

梁永斐的書藝創作融合東西方藝術,從傳統經歷蛻變,遁入無界,如今再也不受框架規則拘束,自成一格,無法無天。(鄧博仁攝)

走進梁永斐的《書藝無界》個展,明明是看似靜態的書藝創作,他邊解說創作過程,邊樂得手舞足蹈,有時彷佛在指揮樂團,口中哼著「藍色多瑙河」的旋律,有時則捻著蓮花指,隨音樂擺動身體,自在歡樂,「我創作的時候一定要有音樂,才能忘我、融入,自然地完成筆下的線條。」

梁永斐的創作自成一格,後方作品為《法輪常轉》,即是以鍋碗杯盤拓印成圓圈。(鄧博仁攝)

例如作品《法輪常轉》,梁永斐以鍋碗杯盤在宣紙上拓印各種大小不同的圓圈,將《八大人覺經》以不同角度寫到圓圈裡,再畫上明亮的色彩。隨著音樂,他解構金文、篆書文字,重新安排筆畫的構圖位置,墨色有濃有淡,有暈染有飛白,層層疊疊,融入暖色調的繽紛彩墨。那些筆畫線條並非隨意扭曲,而是奠基於紮實的書法基本功。

梁永斐邊解說創作過程,邊樂得手舞足蹈。(鄧博仁攝)

梁永斐表示,他的書法啟蒙是伯父梁昭金,爾後就讀臺東師專體育科時,在學校是書法社社長,向指導老師陶金銘等書藝家學習,踏入公職後仍持續書藝創作,「在師專時,我書法寫得比其他人好,但老師陶金銘告訴我,你寫書法要像你自己,不能像我。」

後來梁永斐在擔任公職時,與水墨畫家李奇茂成為忘年之交,李奇茂也建議他,字的線條是創作的基礎。梁永斐再研究梵谷、高更、康丁斯基、蒙德瑞安、米羅、畢卡索、波洛克等藝術家的作品特色,把西方藝術、建築結構的風格融入,「所以我從『書有法』逐漸到『書無法』,再到『無法無天』,沒有框架,也沒有法的拘束,無法就是萬法,無拘無束任逍遙。」

梁永斐於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書藝無界》個展。(鄧博仁攝)

梁永斐表示,這次辦個展,回顧多年來的作品,是為了紀念當初栽培他寫書法不遺餘力、去年過世的父親,以及同樣在去年離世的李奇茂。特別是作品《豐收四屏》,他拆解「明」的金文,明字的「日」與「月」變成裝滿瓜果、元寶的大缸,「身為屏東高樹的農家子弟,我曾陪著務農的父親辛苦去墾荒地。父親白天耕作,晚上替人巡田水,非常辛苦,只有豐收的時候,才能帶給父母喜悅。但我父親卻告訴我,無論多苦,都一定要讓我讀書。所以這幅畫是特別為了父母創作的。」

相關焦點

  • 【文藝範】詩歌、音樂、舞蹈融合的書法藝術
    2020名家新作系列·劉永強 本文書法作品由 劉永強 創作 韓愈《馬說》草書 詩歌、音樂、舞蹈融合的書法藝術
  • 歷代書法名家《心經》小楷書法藝術欣賞
    古往今來,《心經》深受人們喜愛,歷代書法名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以之練習書法或進行書法創作,既能提高書法水平,又能起到修心養性的作用。隋唐以來,有一批書法名家以小楷書寫《心經》,創作出大批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作品,筆者摘錄其中的精品,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宋衛東
    書法藝術與詩詞之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能夠展示高品位的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二者歷來關係密切,相互影響、相互激發、相得益彰。通曉書法者,易於領會詩詞之要義,精於詩詞者,亦易會通書之法理。為充分展示當代書法藝術創作風貌,不斷活躍網絡書法藝術氛圍,持續推出書法精品和藝術人才,引導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承續中華文脈,努力攀登藝術高峰,更好地堅守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的創作理念,中原書法藝術中心特別聯合知石藝術館、少年遊網絡科技共同策劃組織了「書法傳奇 ·少年遊」——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期為廣大書家和眾多書藝、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和良好的交流平臺
  • 李琦書法被批評:裝模作樣地亂寫一通,作品毫無書法創作藝術可言
    古語言:書法乃「無聲之音,無形之象」。想必大家對於書法倒也略懂一二,而在生活中,寫一手好字不僅自己看起來神清氣爽,對外也是我們給別人的一大形象名片。而對於書法的歷史而言,書法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特有的形式,也是獨一無二的,書法文化也是經歷了歷史的洗滌和中國人獨有的生活形式而一步步沉澱下來所形成如今特有的文化類型。
  • 時尚大帝卡爾·拉格斐,一生與藝術有何不解之緣?
    卡爾·拉格斐攝影作品光與影的配合是他在藝術攝影領域的拿手好戲,對燈光要求的苛刻程度更是到了偏執的地步。對於卡爾·拉格斐來說,創作一件好作品不代表一定要有許多工作人員參與。卡爾·拉格斐,人體背部攝影,1996年,巴黎創作後期,卡爾·拉格斐開始追求不同創作手段帶來的不同藝術質感,數字列印、絲版印刷等等都是他嘗試的範圍,使用不同材料和手法來呈現作品成為了他新的快樂之源
  • 借禪生趣,禪宗意蘊的蘇軾書法藝術風格
    仍在闡明書法「妙在點畫之外」。書法藝術是發展的,需要拓展出新的境界。在《書唐氏六家書後》中盛讚永禪師書「永禪師書骨氣深隱,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奇趣。」這裡蘇軾雖在評價永禪師的書藝,但更是自身書法藝術審美意向的流露。
  • 從曾翔「吼書」看行為藝術對書法審美的影響
    行為藝術家要表達自己的藝術思考,總會藉助一定的現實物質和環境,並通過自己的行為揭示其象徵意義,刺激並引發觀眾從象徵本體和寓體的融合中,體驗藝術的美感和思考。④深刻性。三、行為藝術或使書法藝術創作得到自由解放,審美最終還要回歸到作品本身。行為藝術滲進書法領域,既有追求先鋒前衛的藝術探索,也有博眼球的拙劣表演,實質上脫離了書法藝術的正軌,有些還淪為江湖雜耍。書法藝術不是行為藝術。即使是最荒誕的書法現場表演,即使表演具有一些行為藝術的要素,也絕不是行為藝術。
  • 國粹藝術名家——?梁保偉|書法|書畫|書法作品_網易訂閱
    梁保偉藝術簡介  梁保偉,廣西桂平人。  梁保偉自幼酷愛書法,二十年來,以書法作為自己生活樂趣和業餘愛好。長期堅持擠時間練習。使其書法藝術得到不斷提升。然而,殘酷的現實,使得酷愛多年的書法又面臨新的挑戰。一次意外事故使他失去右手。之後他持續的書法生涯又得從零開始。梁保偉的書法以左筆書為特色,擅長臨二王古帖、楷、行、草乃至毛體均可。筆力厚重到位,自成一體,耐人尋味。用筆之流暢自如,讓人感動而敬佩。
  • 麥客藝術|鄒文正書法選
    為追求書法藝術精髓,1978年拜陳無垢先生為師,初研漢魏六朝、二王行草,1988年始專攻草書,以求結字嚴謹、點畫生動,寓險絕於平正之中,思取法自然,脫去古人窠臼。國畫創作主攻山水,學古知新,重傳統、重寫生,重筆墨造化,性好寒雪,喜作雪景;好以大寫意寫梅。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徐瑋
    為充分展示當代書法藝術創作風貌,不斷活躍網絡書法藝術氛圍,持續推出書法精品和藝術人才,引導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承續中華文脈,努力攀登藝術高峰,更好地堅守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的創作理念,中原書法藝術中心特別聯合知石藝術館、少年遊網絡科技共同策劃組織了「書法傳奇 ·少年遊」——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期為廣大書家和眾多書藝、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和良好的交流平臺
  • 擁書自雄 以墨養心——吳志琪老師書法藝術欣賞
    文/楊普義 圖/許衙評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迷人的藝術魅力。
  • 《書法問集》633、書法藝術要表現殘缺美嗎?
    誰的書法有殘缺美?真正的藝術家,或者說追求完美的人,都會儘量的追求完美,而不是刻意製造一個不完美的東西。為什麼總有一些人喜歡用西方藝術中的詞,解釋我們的書法。上面的維納斯是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在公元前150年左右創作的大理石雕塑。很明顯存在殘缺,也非常的明顯確實很美。2、《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又稱《沙摩特拉的勝利女神》、《薩莫色雷斯尼開像》。
  • 李沁最新寫真大片,一襲露背綠裙融合書法藝術,造型太讓人驚豔了
    今天李沁小仙女發布的最新的vlog裡面,向大家展示最新的寫真動態,vlog裡的她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希望自己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嘗試,在這個也有更多的創意創作,至此獻給2020的自己。遇見最好的自己!置身於山水綠林間,身著一身一襲露背的吊帶綠裙,柔美的身姿,展現出那書寫在皮膚上的古詩詞,娟秀的書法字體,盡顯古風古韻,完美的將現代的時尚與古代的書法藝術融合在一起,凸顯東方的韻味,創意滿滿,造型也十分讓人驚豔!
  • 張德林——萬法歸心《心經》書法藝術精品公益展參展書家推介
    ——褚哲輪 他對藝術,對人生有他獨到的一種追求。他願意捨棄很多世俗、繁華的東西,願意為藝術,為美的追求來奉獻自己所有的智慧,這一點我特別地佩服。從筆墨上我們可以看到,他捨棄了以前很多相對浮於表面的比較花哨的技術追求,敢於放棄那些東西,然後往深了去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我認為這個是他有意地捨棄形,捨棄技,而向神,向道這個層面去追求。
  • 華師大美院成立後的首屆畢業展:如何「融合」藝術與人文
    半年以後的6月8日,「融合2018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展」在上海圖書館揭開面紗。此次展覽是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去年底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的畢業展覽,展覽集結了美術學院國畫、書法、篆刻、油畫、裝置藝術等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優秀畢業作品,既彰顯了各個學科與專業的嚴謹性,又體現了華東師大藝術與文史哲的「融合性」。
  • 中和 頓悟 自然:儒釋道思想影響下的中國書法、繪畫藝術
    中國畫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融合了傳統文化中諸多的文化精髓,在古代社會思想中,儒家思想佔有突出地位,中國畫由中國社會文化培植而成,它傳承了「中和之美」的藝術精神。形成了獨特的,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藝術形式。佛教對中國書畫藝術的作用與影響佛教對中國書法的作用與影響是雙向的,是互為作用的。
  • 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音樂與藝術融合的「溫度試驗」, 音樂創作與創新宣發的全新模式
    這一次,「萬物:與動物相遇」作為「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的首次先鋒嘗試,融合了8組音樂人與8位藝術家,把議題建立在了更廣大和深刻的環保主題上,同時邀請音樂人與藝術家進行「命題創作」。「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能夠為優質作品提供更多元的交流場景,與藝術跨界融合,實現了破圈,為音樂人們爭取了更多被聽到和喜愛的機會。在更了解用戶的期待和未被滿足的需求時,突破小而美的界限,引領市場。
  • 畫壇巨擘鄭乃珖四子鄭大幹書法賞析——解析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書法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在表現形式,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書法作品時,恰好可以看到他的人格、品行一樣,正如「字如其人」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反過來說,要想寫好字,我們不光要在寫字本身上下功夫,更要扎紮實實地在做人、修養、為人處世等方面做足文章,所以說,寫字是一個人一生要去修為的事情。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師法自然,妙造自然,回歸自然。書法藝術達到自然的境界是最難的。
  • 鼻孔有神通,X裡藏乾坤,書法大溼的無底線超尺度藝術創作大賞
    最近國內書法大師們的創作,越來越漂越來越浪了。有多漂?漂到了縹緲峰上去了。有多浪?都快讓我覺得他們是浪得虛名了。現在,我們書法藝術家們也跨入了這一行列。有網友百度了一下,據說這位用針筒創作的大溼,人家年輕時候是會用鍋炒菜的,後來大概覺得大家都會用鍋炒菜,競爭太激烈,所以大溼覺得炒菜出來的味道估計不行。大溼的履歷上還想方設法和清華美院扯上了那麼一眼眼關係,但清美的公關不糊塗,敢接闢謠了。這為是形意派的新任掌萌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書法和山水畫的演繹工具都是毛筆。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文字尚未誕生時,毛筆的藝術之旅就已經開始了。早在石器時代,人們就通過毛筆的雛形來進行彩陶製作,也就是畫畫。「書畫同源」的客觀因素之一,都是通過毛筆來創作。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書法和山水畫,都是通過具象來營造意境。意境,是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的最大區別。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描繪的對象都是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