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言:書法乃「無聲之音,無形之象」。
想必大家對於書法倒也略懂一二,而在生活中,寫一手好字不僅自己看起來神清氣爽,對外也是我們給別人的一大形象名片。
而對於書法的歷史而言,書法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特有的形式,也是獨一無二的,書法文化也是經歷了歷史的洗滌和中國人獨有的生活形式而一步步沉澱下來所形成如今特有的文化類型。
而在歷史上,因自身獨特的書法藝術造詣而聞名的書法寫作家也大多被後人稱為「書法家」,但如今也有這麼一些所謂的「書法家」裝腔作勢,用誇張的姿態裝模作樣,而這些是否有辱書法之名?
誇張又看不懂就是「高端「的藝術?
話說藝術,藝術本身就具有審美,那什麼可以是能接受的「藝術」?對普通人來說,有個性有底蘊是藝術,有內涵有做派是藝術,有意義有代表是藝術,有色彩用意,塗得好看也可以是藝術!但是,作為審美而言,不提多高尚高雅,一個被稱之為「藝術品」的東西最基本的「好看」總得是有吧?而如今一些自稱「大師」的人用誇張的姿勢「寫」了幾幅作品倒是令人一頭霧水。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必定是經過百般錘鍊,千萬人嘔心瀝血,在能登上大雅之堂,藝術在歷史地位如此之高必有其可敬之處,而如今,大有所謂的「大師」裝腔作勢,大呼藝術真理,舞弄著大家「看不懂」的「真藝術」,殊不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若不是真材實料,最後也不過淪為譁眾取寵的笑柄罷了。
「不精一事」不是真大師
「不精一事,不是真大師」想必大家也都感同身受,沒有精益求精的鑽研精神哪能成為一個領域的超級大師?但在我們生活中就總有那麼一些所謂的真「大師」的出現讓人哭笑不得。
「書法界裡的著名演員」——李琦,作為演員有點業餘愛好,這沒什麼不正常,但若硬要和大師掛上邊兒,那可就夠嗆了,對於李琦現場現身寫字的過程中,諸多動作盡展出不專業的態度,用筆過大啊,用墨過多,沾墨方式啊,無不令人吐槽。
而更令人無言的是每當李琦寫完一幅後,旁邊圍觀的眾人人無不應聲附和,一聲聲好!好!聽得實在是極為嘲諷,而這雖然不是什麼藝術評審大賽,但在側面也反應了當下眾人們對於藝術的評判很多已經並不在於藝術本身,而皆變為對創作大咖的盲目虛榮的藝術崇拜,所以在對於各種所謂的大師面前最容易的檢測方法也就無過於那句話「不精一事,不是真大師」。
在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餐式的生活遍布的大家身邊的每個角落,生活中的很多美好的事物因此也少了很多發現他們的眼睛,而在現在浮躁的社會裡,大家不妨有空多「慢一下」感受身邊大大小小的美好的「真藝術」
【參考文獻:《浮躁社會的藝術》】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