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書法被批評:裝模作樣地亂寫一通,作品毫無書法創作藝術可言

2020-12-23 老金聊史

古語言:書法乃「無聲之音,無形之象」。

想必大家對於書法倒也略懂一二,而在生活中,寫一手好字不僅自己看起來神清氣爽,對外也是我們給別人的一大形象名片。

而對於書法的歷史而言,書法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特有的形式,也是獨一無二的,書法文化也是經歷了歷史的洗滌和中國人獨有的生活形式而一步步沉澱下來所形成如今特有的文化類型。

而在歷史上,因自身獨特的書法藝術造詣而聞名的書法寫作家也大多被後人稱為「書法家」,但如今也有這麼一些所謂的「書法家」裝腔作勢,用誇張的姿態裝模作樣,而這些是否有辱書法之名?

誇張又看不懂就是「高端「的藝術?

話說藝術,藝術本身就具有審美,那什麼可以是能接受的「藝術」?對普通人來說,有個性有底蘊是藝術,有內涵有做派是藝術,有意義有代表是藝術,有色彩用意,塗得好看也可以是藝術!但是,作為審美而言,不提多高尚高雅,一個被稱之為「藝術品」的東西最基本的「好看」總得是有吧?而如今一些自稱「大師」的人用誇張的姿勢「寫」了幾幅作品倒是令人一頭霧水。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必定是經過百般錘鍊,千萬人嘔心瀝血,在能登上大雅之堂,藝術在歷史地位如此之高必有其可敬之處,而如今,大有所謂的「大師」裝腔作勢,大呼藝術真理,舞弄著大家「看不懂」的「真藝術」,殊不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若不是真材實料,最後也不過淪為譁眾取寵的笑柄罷了。

「不精一事」不是真大師

「不精一事,不是真大師」想必大家也都感同身受,沒有精益求精的鑽研精神哪能成為一個領域的超級大師?但在我們生活中就總有那麼一些所謂的真「大師」的出現讓人哭笑不得。

「書法界裡的著名演員」——李琦,作為演員有點業餘愛好,這沒什麼不正常,但若硬要和大師掛上邊兒,那可就夠嗆了,對於李琦現場現身寫字的過程中,諸多動作盡展出不專業的態度,用筆過大啊,用墨過多,沾墨方式啊,無不令人吐槽。

而更令人無言的是每當李琦寫完一幅後,旁邊圍觀的眾人人無不應聲附和,一聲聲好!好!聽得實在是極為嘲諷,而這雖然不是什麼藝術評審大賽,但在側面也反應了當下眾人們對於藝術的評判很多已經並不在於藝術本身,而皆變為對創作大咖的盲目虛榮的藝術崇拜,所以在對於各種所謂的大師面前最容易的檢測方法也就無過於那句話「不精一事,不是真大師」。

在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餐式的生活遍布的大家身邊的每個角落,生活中的很多美好的事物因此也少了很多發現他們的眼睛,而在現在浮躁的社會裡,大家不妨有空多「慢一下」感受身邊大大小小的美好的「真藝術」

【參考文獻:《浮躁社會的藝術》】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博導風採|甘中流《中國書法批評史》、作品欣賞
    著有《中國書法理論綱要》、《草書津梁》、《王羲之〈十七帖〉技法與創作圖解》、《王羲之書派行書翰札導讀》、《書法與中國文化》(合著)、《新編書法教程》(合著)、《甘中流草書成語字帖》、《甘中流書作》等。 《中國書法批評史》 「一部書法批評史就是一部追尋書法意義的歷史。」
  • 寫書法作品別再亂寫了,用這種行書行草字體,才能博得眾人眼球
    寫書法作品別再亂寫了,用這種行書行草字體,才能博得眾人眼球。
  • 評陳守斌雲岡杯魏碑雙年展特獎作品:迷失在書法展廳裡的小眾藝術
    碑版書法從來就是平民化的藝術。正因為如此,從漢魏一直到清代,正統的帖學書家對他視而不見,阮元《南北書派論》不無感慨地說:「至宋人《閣》、《潭》諸帖刻石盛行,而中原碑碣任其埋蝕」。好像它是一種與書法藝術無關的毫無意義的存在。
  • 李琦書法賣1000元,筆法乾淨利落,筆墨之間有幾分江湖味
    老藝術家李琦也開始寫字了,而且筆墨開始被大家所熟悉。老爺子退休之後和絕大多數的男明星藝人一樣,在書法領域之中慢慢地發揮餘熱。還真別說,建立在自己的名氣上面,李琦的書法如今開始入市 ,叫價也不低,甚至一張都高達1000多元,雖然他的書法目前還比不上一些名家大作,但其書法還是有一定的市場。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出來,挺好的。只是李琦的書法究竟寫得怎麼樣?網友們花1000多元獲得李琦的一張作品,到底值不值得呢?首先從李琦老爺子的筆墨上面來看,老爺子的書法還真行,算是練過很長時間了。
  • 為什麼寫書法要用繁體字,難道簡體字就不能體現書法之美嗎?
    書法創作多用繁體字甚至異體字(因為一幅作品要避免重字,掌握足夠多的異體字也是基本功),既有臨帖練習帶來的習慣,也有社會通行規範簡體字之後使用繁體字帶來的藝術感。在古代,繁體字是通用字,而簡體字是新中國建國之後才推廣的。
  • 融合東西書法藝術 梁永斐藝術創作「無法無天」
    雖然並非美術科班出身,他從小喜歡寫書法,師長鼓勵下持續學習、創作,從傳統書法到融合西方藝術,自成一格,興之所至,連餐巾紙、餐墊和鍋碗瓢盆都能拿來當創作媒材,「下班吃過晚飯後,靜坐完,放音樂,靜下心,讓身體隨之律動,創作靈感來了,下筆一氣呵成。」光是近十年就出版9本畫冊,累積超過1600件作品。
  • 演員李琦秀書法,被網友噴「一團亂草」,毫無章法,還一本正經寫
    想必很多80後們都看過《東北一家人》,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牛永貴的形象,禿頭,一臉胡茬子,讓人感覺就是一老者的形象,其實,這位演員就是我們熟悉的李琦老師,雖然看起來一臉滄桑,其實,當時的年齡並不是很大,只是長相蒼老很大而已,不過,而今的李琦老師也不是小青年了,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位演員卻迷上的抖音,要與時俱進了,不僅如此,還愛上了書法,這不,在抖音裡一刷就能夠刷到他寫書法的小視頻,很多網友也是很是驚訝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徐瑋
    為充分展示當代書法藝術創作風貌,不斷活躍網絡書法藝術氛圍,持續推出書法精品和藝術人才,引導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承續中華文脈,努力攀登藝術高峰,更好地堅守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的創作理念,中原書法藝術中心特別聯合知石藝術館、少年遊網絡科技共同策劃組織了「書法傳奇 ·少年遊」——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期為廣大書家和眾多書藝、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和良好的交流平臺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宋衛東
    書法藝術與詩詞之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能夠展示高品位的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二者歷來關係密切,相互影響、相互激發、相得益彰。通曉書法者,易於領會詩詞之要義,精於詩詞者,亦易會通書之法理。為充分展示當代書法藝術創作風貌,不斷活躍網絡書法藝術氛圍,持續推出書法精品和藝術人才,引導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承續中華文脈,努力攀登藝術高峰,更好地堅守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的創作理念,中原書法藝術中心特別聯合知石藝術館、少年遊網絡科技共同策劃組織了「書法傳奇 ·少年遊」——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期為廣大書家和眾多書藝、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和良好的交流平臺
  • 國粹藝術名家——?梁保偉|書法|書畫|書法作品_網易訂閱
    梁保偉藝術簡介  梁保偉,廣西桂平人。  梁保偉自幼酷愛書法,二十年來,以書法作為自己生活樂趣和業餘愛好。長期堅持擠時間練習。使其書法藝術得到不斷提升。然而,殘酷的現實,使得酷愛多年的書法又面臨新的挑戰。一次意外事故使他失去右手。之後他持續的書法生涯又得從零開始。梁保偉的書法以左筆書為特色,擅長臨二王古帖、楷、行、草乃至毛體均可。筆力厚重到位,自成一體,耐人尋味。用筆之流暢自如,讓人感動而敬佩。
  • 秦劍書法作品賞析
    河北梆子」藝術盛典暨「中國. 河北梆子」演出聯盟組委會  秘書長廊坊翰墨齋書畫院院長       秦劍:幼承家學,書法功底深厚,其創作奔放自由,法度嚴謹,厚重而不失飄逸,靈動而不失莊嚴。他注重吸收歷代各家各派之所長,無論是作品的題材、構想、章法意境等諸方面,均能多方接納,為我所用。
  • 不喜歡「歐顏柳趙」的書法,不需要理由,與懂不懂藝術也無關
    不喜歡顏體,或不喜歡哪一家,都與是否懂得藝術無關,既使是不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也不代表就是不懂書法藝術,更不能據此就認為人家是外行。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需要理由,更不接受強制。有很多書法家,在書法藝術中浸潤多年,他們整日臨池,通覽古今書家之所長,也深知之其所短。他們中的有的人性格內斂,不喜歡哪一家,只是棄之一邊,不去學習。
  • 才華橫溢的姜文,書法作品氣韻靈動,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在日常生活當中,姜文也非常痴迷書法創作,由他創作的書法作品,不僅氣韻靈動,而且字跡也非常有藝術性,給人賞心悅目的感受,是其他藝人無法比擬的。 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名人為了打造自己正能量的形象,往往會藉助書法創作來提升自己,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作為成功人士的標配,姜文創作的書法作品,也非常耐人尋味。
  • 麥客藝術|鄒文正書法選
    當我見到鄒文正先生所創作的一組作品,便有了答案。司空圖詩品雪扉 鄒文正 書草書條幅138×33釐米書法有法。法即是一種公認特定的法則,遵循這種法則創作出的書法作品稱為法書。當書法這個概念被提出並確認,筆法、結字,進而布局成為三要素,同時確立了經典法帖並以此為臨摹範本,書法體系建立起來了,加上按此法創作出來的作品——法書(可能再次成為新的法帖),我們所能辨認的書法便為法所統籌。
  • 黃俊嘉書法創作視頻
    學歷2015中國美術學院春季博士交換生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在讀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藝術碩士2008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學士2003 國立彰化師大附工機電科著作2014 書法形式與構圖的表現關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第十五期
  • 特型演員唐國強,創作的書法作品卓有成就,被贊氣度非凡
    作為一位特型演員,唐國強在演藝圈當中的地位,幾乎無人能及,不過對粉絲們而言,大家僅僅看到了他在藝術圈所取得的成就,而對於他在書法界的藝術作品,似乎很少被人們所關注,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由他創作的書法作品,給人一種氣度不凡的感覺,即使與中書協大佬相比,唐國強的字跡也是不輸的,尤其是草書更是一絕。
  • 王明志書法作品(3)
    書法家王明志在創作中的照片書法作品《三國演義》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創作出版詩詞專著《虛谷碎石》、《王明志嵌名詩聯》兩部,藝術作品《王明志詩書畫印.》在《大中華名人》雜誌刊發,創作詩詞收錄在《中華詩詞大典》。
  • 再哀12屆國展書法
    再有,即便是反面意見,乃至尖刻的批評意見,出發點一定要「與人為善」,批評者的批評動機只要是善意的,就可以目為真誠、坦率的批評。最後,批評意見要「對事不對人」,即批評者所批評的對象是藝術作品或藝術操作的機制,而非其人。凡寫書法批評類文章,立足於以上所列三點,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當代的書法事業可以取得不斷地進步、發展,絕對與人事恩怨一類庸俗化的世情無涉。
  •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
    和立體感一樣,節奏感是書法線條美的重要因素。書法沒有節奏,便如死水一樣,毫無生氣可言。只有充滿韻律美的書法,才能啟發人們的審美意識,激發人們的觀賞興趣,使人們享受到一種生命律動與變化美。書法作品二、節奏感節奏感是書法線條美的重要因素。書法沒有節奏,便如死水一樣,毫無生氣可言。節奏感表現了人和自然界生命運行的節律。
  • 旅日書法篆刻家張大順創作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
    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近日,聯合國「和平藝術家」稱號獲得者、旅日甲骨文學者、書法篆刻家張大順,為回應和助力聯合國在全球發起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對話活動的倡導,經過近半年的創作,完成了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系列等20餘點新作,為此項活動增添了一個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