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法作品別再亂寫了,用這種行書行草字體,才能博得眾人眼球。
看書法家拿起筆來,手腕靈動,筆走龍蛇,沒等幾分鐘,一幅行書行草作品躍然紙上。
乍一看,不就是讓線條繞來繞去麼,這有什麼技術含量啊。
殊不知,人家書法家可是下過一番功夫,練就「快寫連筆字」的。
也就是說,書法家基本上都是遵照筆法來寫的,講究筆法,才能真正寫得傳神,這與那些醜書者是有本質區別的,那些人已經脫離了書法的筆法。
如果不講究筆法,隨意亂寫,那將失去漢字應有的美感,而變成雜亂的一堆線條,字不像字,結構不成結構,章法散亂,哪還有什麼美感而言。
所以,行書行草字體,本質上是需要講究筆畫、結構、章法的,是按照一定的筆法書寫的。
行書行草字體,一直是人們(包括書法家)喜愛的字體之一,因為能快寫,而且寫起來順手,有很強的手感,富有節奏,瀟灑自如。
這種字體,用在書法作品裡,符合眾人的審美要求,能給人流暢瀟灑的視覺感受,更能博得眾人眼球,賞心悅目,一種藝術享受。
比如,圖中的「羊」字,楷書可以寫成紅色的字體,一筆一畫,板正端莊。而寫成行書或者行草字體,則是可以將字形、筆畫進行改變。最基本的就是改變筆順,本來楷書最後寫豎筆,但是行草字體卻最後寫兩橫。這樣寫的目的就是快速、順手,因為先寫豎筆再寫兩個橫,可以「連筆」,既流暢又瀟灑。
再比如:「祥」字,左邊的偏旁部首示字旁,撇、點,可以合二為一變成一筆:撇提,這樣提高了書寫速度,同時又能順接右邊的筆畫,便於連筆而成。看來,行書行草字體,講究的是連貫、呼應。
再比如:「群」字,楷書是左右結構,而到了行草,則變成了上下結構,這種變式,當然只能出現在書法作品中,如果日常交往,則不能寫成這樣,否則就不易識別。
這樣寫,看起來一氣呵成,給人眼前一亮,新穎的感覺,帶來視覺上的藝術感受。
由此看來,行書、行草,是不同於楷書的一種字體,不論在筆畫、筆順、結構上,都進行了改變,凸顯漢字的藝術性。
但是,再怎麼改變,並非與楷書沒有一絲一毫的關聯,比如,筆畫與筆畫之間的空間分布關係,其實與楷書是相通的,那就是:內緊外松。整個字所有的筆畫要統一在一起,有一種向心感,不然,字就寫散了。
還有,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呼應,也是相通的,儘管楷書在外觀看起來筆畫之間互不幹涉,其實是有筆畫之間的呼應連貫,只是寫的時候將筆畫斷開了寫。這正是為何寫楷書要講究連貫的原因,不然寫的楷書就顯得支離破碎、機械呆板。
心靈飛書法追求筆法的運用,不止一次強調:寫楷書要當成寫行楷、行書,用行書的筆法寫楷書,才能真正寫得精神瀟灑。
上圖中,是書法家慣用的寫法之一,非常講究筆法的運用,特別是用毛筆來書寫,更能找到節奏感,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幾乎都有提與按的動作,並非直來直去的一樣粗細。
上面的字體,是用中性筆寫的,不管是用什麼工具,寫字都要追求停頓、提按、呼應等藝術要素,只不過鋼筆和中性筆,不如毛筆更容易寫出筆鋒。
有時候,行書行草字體,看起來與楷書似乎完全沒有關聯,比如「正」字,行書的字形非常的別具一格,令人賞心悅目,顯得活潑靈動。其實這就是行書行草字體的特點:高度概括提煉。為了這個,可以改變筆順,本來寫完橫之後,再寫中豎、短橫、短豎,最後再寫長橫,但是行書則完全變了樣,竟然先把底橫寫完了再寫中間的兩個短豎、短橫,這還不夠,還把中間這些小零碎簡化為兩個點,這樣一來,幾乎一筆就能寫成。
這種變形、簡化,是約定俗成的,是千百年來書法家們共同達成的共識,也就是說,已經成為一種筆法、法則,既然成為法則,那就不可以再隨便亂改了,否則就亂了套。
還有很多的例字,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喜歡這種能快寫,又瀟灑流暢字體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下面的專欄卡片,查看100集完整教程:「行書行草100種連筆法+1000例字」視頻課程:
可能有的朋友感覺到這種行草字體,太活潑,有些潦草,想練那種板正又稍微活潑點的字體(行楷),與楷書很接近,有能快寫,能應用於多種場合,那麼,看看另一個教程:心靈飛行楷速成一本通視頻大全集。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顧
不要盲目練字了!「黃金定律」幫你解決練字難題
練字「黃金定律」總結之左右結構,讓練字變得更簡單
中國漢字規律總結!滿滿的乾貨,讓你的字立馬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