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歐顏柳趙」的書法,不需要理由,與懂不懂藝術也無關

2021-01-10 杉石

時下很多人在搞藝術綁架,當你在網上發表觀點,說不喜歡史上的某位名家時,往往會被群起而攻之,要麼嘲笑你不懂藝術,是外行。要麼說你不懂裝懂,是在嗶眾取寵。甚至有人攻擊你不尊重歷史,不尊畏傳統文化。似乎你連喜歡和不喜歡的權利都沒有,真是豈有此理。

不喜歡顏體,或不喜歡哪一家,都與是否懂得藝術無關,既使是不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也不代表就是不懂書法藝術,更不能據此就認為人家是外行。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需要理由,更不接受強制。

有很多書法家,在書法藝術中浸潤多年,他們整日臨池,通覽古今書家之所長,也深知之其所短。他們中的有的人性格內斂,不喜歡哪一家,只是棄之一邊,不去學習。還有的人明明不喜歡,但欲借史上名家揚名上位而裝喜歡,比如明代書家董其昌,明明對柳公權書法沒有感覺,但卻裝作很喜歡的樣子,對柳公權書法大加讚揚,說什麼自從學習柳書後,連王羲之都疏遠了。結果遭到無情的打臉。清代梁章鉅就質疑董其昌的這套說辭,他在《退庵金石書畫跋》中就直言不諱地揭露說:「雖然董其昌說柳書對他影響如何之深,但在他的書法中,卻看不到半點柳公權的影子。」著實令人尷尬不已。

但也有的書家性格外露,將個人好惡掛在嘴邊。北宋大書法家米芾少年亦曾學習唐楷大家柳公權,對柳公權楷書的優劣利弊非常了解,在其中年自成一家後,毫不客氣地抨擊柳公權楷書,說其開史上俗書之先河,他惡貶說:

「柳公權師歐而不及遠甚,而為醜怪惡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書。」

米芾對在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柳體楷書進行了嚴厲地批評,直言不諱地說出了對柳公權的不喜歡,難道我們就能據此認為米芾不懂書法,是外行嗎?

米芾對柳體楷書的反感與他的個人欣賞口味有關,與他對書法藝術的個人理解有關,米芾在自我書法藝術的審美觀點之上,說出了他對柳體楷書的反感和不喜歡,這完全與懂不懂書法無關,只是個人喜好而已。

米芾的書法風格狂放張揚,這是他性格特點的體現,米芾這種性格特點的人,不喜歡過多的規矩和法度的束縛,不喜歡嚴整拘謹一路的書風,這造成了他對柳公權楷書的反感,這是他個人審美觀點所促成的。

我不喜歡歐陽詢和柳公權的楷書,我雖然曾臨習過他們的楷書,但對他們的看法並未因此而有所改變,反而越來越覺得他們的書法嚴謹有餘,活潑不足,用筆和結字皆有固化和模式化的缺點,不符合藝術所具有的天馬行空的屬性。我喜歡初唐時期褚遂良的楷書,認為他的書法靈動飄逸,在藝術欣賞性上遠勝「歐、柳」,這難道不可以嗎?就可以據此認定我不懂書法,是外行嗎?

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觀點,你可以反駁我說:歐陽詢和柳公權的書法不在褚遂良之下,但那只是你的觀點,我不會因為你喜歡歐陽詢與柳公權,就據此說你欣賞水平低,判定你藝術品味不高。我們對書法內涵的理解不同,處在書法學習的不同階段,對書法藝術的審美觀點也不同,所以造成我們的偏愛不同,這才是根本原因,這不應該成為問題。你可以保留你的觀點,繼續喜愛歐陽詢與柳公權,但我也可以繼續推崇我最喜愛的褚遂良楷書,繼續陶醉在他那靈動飄逸的瀟灑氣質中,這是我的權力。

我一直認為,在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和欣賞上,不存在高與低的問題,只存在個人偏好問題,不能用一種標準去衡量,去判定每個人藝術欣賞水平的高與低,這不科學。何況從來就不存在這樣的一種標準。

你喜歡聽交響樂,我喜歡聽京戲,我們的欣賞水平高低怎麼區分?你能因為我喜歡聽京戲,而你喜歡交響樂,就說我的欣賞水平不如你嗎?

現在有些人一聽到有人說喜歡趙佶的瘦金體楷書就裝模作樣地說,你欣賞品位不高。還有人聽到有人推薦瘦金體就嗤之以鼻。似乎瘦金體是什麼碰不得的俗體、妖體。那我請問:你根據什麼標準認定的瘦金體就不如所謂的「楷書四大家」的書法?這種標準難道是法定的?我以瘦金體為標準來衡量其它的書法,難道就不可以?有人說學習瘦金體容易導致用筆浮滑,但這不是瘦金體的問題,是你學習方法的問題。搞清楚這一點,很重要。

我認為,這只是個人欣賞口味的問題,難道喜歡「歐、顏、柳、趙」的才是欣賞水平高,喜歡瘦金體的欣賞水平就一定低?這完全沒有道理。

欣賞藝術就應當以本真的心態,以發乎自然的心理來觀察藝術,真正能打動你的,觸動你內心的才是好藝術。這與裝腔作勢,不懂裝懂沒有半點關係,更不應當借藝術搞什麼高低貴賤,搞世俗庸俗的那一套,給藝術穿上神秘的外衣,然後大搞藝術玄虛化,將一幅普通的書法作品無限度地吹捧,搞得欣賞者都尷尬無比,都無法說出自已內心中真正的觀感,只能隨聲附和地表示認同,其實他們心裡一團懵逼。

有人無限度地吹捧顏真卿的書法如何好,然後裝模作樣地附和顏真卿行書《祭侄文稿》天下第二大行書的說法。還煞有介勢地分析其用筆技巧與章法,甚至對顏真卿因在悲傷激憤狀態下所造成的神志不清,而導致的文章中出現的多處的掉字、漏字,勾勾抹抹大加稱讚,說其書寫技法如何的高超,其感情如何地充沛,簡直令人感到可笑之極。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在痛失二大至親後,又遭到奸臣的打壓之時所書就的一篇祭文,人在那種精神狀態下,能把文章寫完就已經很不容易。試問:誰能在親兄弟和親侄子屍首兩地之時,還有心情賣弄什麼用筆技巧,還能顧及什麼章法?這符合人性嗎?在我看來《祭侄文稿》就是一篇普遍的祭文,根本談不到有什麼技法和章法上的東西可以學習借鑑,唯一可貴之處,就在於它是書者感情與心境的自然流露。它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碰巧顏真卿本身是個書法家,還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這就成了一些人吹噓,誇大這篇祭文的抓手。這種過度地吹捧和玄虛化,在某種程度上和那些所謂的武術大師所搞的那一套如出一,與那些吹噓中醫裡包治百病的神醫簡直是是一個模子裡扣出來的。

所以我說,在欣賞品評藝術方面,誰也別裝高深,大家都回到本真的狀態,以率真自然的心境來觀察品評藝術,這樣才能真正體驗到藝術所帶給我們的各種感受,才不會被那些世俗的東西阻擋我們打量藝術的目光。

相關焦點

  • 如果你不喜歡「歐顏柳趙」書法,你就不需要理由
    如今許多人從事藝術品綁架,當你在網上發表自己的觀點,說你不喜歡歷史上的名人,你會被群起攻擊,或者嘲笑你不懂藝術,你是個外行。或者你不知道假裝明白,你想贏得群眾的好感。有些人甚至攻擊你不尊重歷史和傳統文化。看來你連喜歡和不喜歡的權利都沒有,多麼不合理。這與你是否懂藝術無關,即使你不喜歡王羲之書法,也不代表你不懂書法藝術,也不能認為自己是外行。
  • 美院院長發明「英文書法」,國人看不懂,老外不認識
    很多人永遠自我沉醉在以個人為中心的藝術中,他們富有激情與創作力,但可惜與俗世的世界似乎總是隔著一層玻璃,沒有人看見他們到底在吶喊著什麼,宣洩著什麼?很多時候藝術可能就是直覺上的一種橫衝直撞,他的艱難晦澀與個體性,導致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覺得是一種浪費。就如同徐冰和他的天書,知青出身的他又何以成為藝術家,並創造出世上無人能懂的英文字帖呢?
  • 書法形美不等於神美,書法藝術的內在美才是真功力
    其實,把字和人做比喻就知道,一個人不能只看外表是否光鮮,還要看是否善良、品格高尚,字也要看除了形態符合書法形體美之外,是否蘊含高古筆法,精妙筆意。以貌取人不合適,以形看字不合法。古往今來,寫字寫得好,寫得規矩整齊,只能說這字是規範字,實用體,古代官方把這種實用體稱為臺閣體、館閣體,無論是筆畫和結體,都稱得上規規矩矩,工工整整,沒有點功力還真的寫不出那樣的字體,在大眾面前,耀眼醒目,但這些字還不能完全符合書法藝術的審美情趣,原因是缺乏神韻,不夠靈活。王羲之說過這類字:「狀如算子,便不是書。」
  • 美院院長發明「英文書法」,國人看不懂,外國人:連我都不認識
    中國自古以來對於書法就十分的在意,我們老話中也常說見字如見人,一個人的字就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了一個人的內在是如何的。從古代流傳至今的書法大多數都是古代優秀的作家在精神文化中積累下來的。傳統書法發展至今,沒有人可以說還能創造出怎樣新的書法樣式了,都是在傳統書法的基礎上進行「創作」。
  • 喜歡秋天,不需要理由
    喜歡秋天,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喜歡一個人,也是沒有緣由。這世上總有一種相遇,隔山隔水隔了幾個春秋,依然是心中的珍藏。金色的秋天,給人以成熟和無盡的領悟。它之所以稱之為金秋,是因為生命的奧義在這個季節被畫上完美的句號。金秋使光陰漸次輕柔地塗改著它的色彩,待秋色愈來愈濃,秋楓盡染,一片片丰韻的葉子,便豐盈了整個時節的變遷。
  • 魯迅的行書,懂書法的,會喜歡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這不對啊,好就是好,如果有真功夫,放到哪都會受歡迎。這麼說也沒錯。可是呢,如果在功力到位的情況下,大家還了解他的生平以及性格特點,他的書法是不是會額外多出一些魅力呢?為什麼和大家說這些呢?主要是想和大家聊聊魯迅的行書。下面這幅作品就是魯迅寫的。
  • 顏值高,書法妙,愛上方放不需要理由
    方放書法的世界,從來都是以實力佔位,少有以性別取勝,而且在歷史的長河裡,男性書法家多得不勝枚舉,儘管有衛夫人成為王羲之的老師,也並沒有為女性在書法界開闢出多大的地盤。方放字方放生於1968年,書法傳承家學,基礎堅實。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設計系的方放書法水平卻是日見精進,畢業後又成了她熱愛的事業。
  • 「原創」喜歡一輛車需要理由,也不需要理由
    更準確地說,我喜歡的是一個系列車型——奧迪RS高性能運動車。未來幾天,三款RS系列的新車即將引入國內,它們是RS4 Avant、RS5 Coupe和RS5 Sportback。我就突然想寫點自己的想法。作為一名汽車媒體人,喜歡車是需要理由的。之所以這麼說,是源於從業多年對奧迪品牌的理解和對RS系列產品力的掌握。
  • 書法字帖 @ 宋孝宗趙昚《草書後赤壁賦卷》
    宋孝宗趙昚《池上詩團扇》22.9 x 24.4 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具體詳見《關於宋孝宗趙昚<後赤壁賦>的幾點考察》,載《楊仁愷書畫鑑定集》)趙昚學趙構書法很像,幾可亂真。從書寫上分析,趙昚作字較之趙構,往往落筆凝重不夠,結字略顯鬆懈。檢視此卷,正有這樣的欠缺。再則,趙昚更喜愛蘇軾詩文,因此這件草書《後赤壁賦》卷當出自趙昚之手。書法是歷代帝王在登基之前的必修課,它關乎一國之君的臉面和尊嚴。
  • 李琦書法被批評:裝模作樣地亂寫一通,作品毫無書法創作藝術可言
    古語言:書法乃「無聲之音,無形之象」。想必大家對於書法倒也略懂一二,而在生活中,寫一手好字不僅自己看起來神清氣爽,對外也是我們給別人的一大形象名片。而在歷史上,因自身獨特的書法藝術造詣而聞名的書法寫作家也大多被後人稱為「書法家」,但如今也有這麼一些所謂的「書法家」裝腔作勢,用誇張的姿態裝模作樣,而這些是否有辱書法之名?誇張又看不懂就是「高端「的藝術?
  • 喜歡一個人,真的不需要理由!
    「你說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乍見心歡,小別思念,久處仍怦然。」#喜歡不需要理由#喜歡一個人的眼神是藏不住地,面無表情的擦肩而過,都是裝的。其實有時候喜歡一個人,真的不需要理由,一個回眸,一個眼神,一個微笑,足以讓人怦然心動,你就是我的怦然心動!總是小心翼翼維持著普通朋友的關係,不知道怎麼去聊天,不知道怎麼開始話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去打擾你,卻一直偷偷看你的空間、朋友圈、抖音,瞞著全世界偷偷虐著自己。也許容貌會遺忘,可對你的喜歡一直留在心底。告訴你不在乎,是因為不想給你負擔。
  • 《書法問集》654、楷書怎麼寫出自己的風格?
    楷書要有「風格」是非常有難度的,王羲之當然也寫楷書,不過書聖也不並不是樣樣讓人印象深刻。上圖王羲之的《黃庭經》,王羲之寫的楷書,楷書中的小楷。我們現在楷書風格說得最多的就是「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的楷書。
  • 書法的高級段位——榜書,不了解就別說自己懂書法,我們經常見到
    《周書趙文深傳》中記載:北周時書法家趙文深擅寫「榜書」,當時的宮殿樓閣、碑文的匾額,往往都請他題寫。世宗命令他書寫景福寺碑,梁主蕭鮞看了以後很讚賞,對趙文深賞賜豐厚。露寢等宮殿竣工後,趙文深以題寫榜額之功,平步青雲,食邑增加二百戶,出任趙興郡守。
  • 專家:普通人不懂書法
    大眾建議換掉那五個字,而專家為何不同意呢?專家不同意換匾,主要是不認同大眾覺得郭沫若書法水平差的觀點,比如藝術界有名的專家陳履生就認為這不能歸咎於郭沫若書法水平,很多專家也認為山東博物館題字被認錯的原因並非題寫者水平問題,而是普通人不懂書法所致。
  • 理想ONE,喜歡你需要理由,也不需要理由
    側面簡約流暢的線條,再加上20英寸豪華型雙色輪轂,穩重而又不失檔次。0.2s-1s的腳踢後尾箱,讓理想ONE圈粉無數。2、內飾理想ONE提供6座和7座車型,內飾方面有白色、棕色和黑色這三款配色可以選擇。白色給人一種家的味道,棕色和黑色則帶有一種商務氛圍。
  • 《歡樂頌》關關追不上趙醫生,小曲就能一舉拿下?女人,學著點!
    是一個文靜謙遜的女孩,有很高的修養,還懂欣賞藝術,才華也不低。但是社會上這樣的女孩太多了,雖然很優秀,卻也很普通。曲筱綃是個小妖精,古靈精怪,從小見慣了爾虞我詐,對什麼事情都能拎得清。關關與小曲的性格天差地別,但是兩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起喜歡上了趙醫生。能當上主刀醫生的人都不簡單,趙醫生還那麼年輕,人長得又帥。
  • 孫允珠:喜歡你不需要理由,不喜歡你什麼都可以成為理由
    特效藥的存在,讓我們忽略了健康的基礎是需要我們自己的節制;閃婚閃離的存在,讓我們忘卻了感情的經營需要我們自己的用心。我們總覺得社會節奏很快,其實是想要的太多,往往造成了時間不夠用的錯覺。你說你會愛我一輩子,我真傻,居然忘了問是這輩子還是下輩子。
  • 抖音不需要理由你轉身就走是什麼歌 鄭美麗新歌不需要理由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曲感覺還挺好聽的,這首歌歌詞大意是「不需要理由你轉身就走」,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不需要理由》,是鄭美麗演唱的歌曲。不需要理由你轉身就走什麼歌  歌名:不需要理由  歌手:鄭美麗  鄭美麗出生於四川瀘州,後籤約匠星娛樂春蜂民謠廠牌,成為一名專業歌手。
  • 喜歡一個人,是一件不需要理由的事情
    感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對方就是你的全部,你會甘願為對方付出,甘願替對方受苦。 喜歡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很多時候喜歡一個人可能僅僅是因為一種感覺,一種人格魅力,外在條件,甚至外貌。但喜歡一個人,從來都充滿著不確定性。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我想此時大家的腦海中肯定已經閃現出了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了吧,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還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有的網友喜歡顏真卿的楷書,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才得以很好的傳承和發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來自新疆,他叫牛子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