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發片尾曲MV,再曝更多細節:鄭愷角色跳樓與日軍同歸於盡

2021-01-17 頭號電影院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

《八佰》,是這個8月一定會刷屏的電影。

經歷了漫長的延期和再定檔,《八佰》即將於8月21日上映。

本來想再留到電影快上映的時候多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但看了《八佰》最新發布的片尾曲《蘇州河》的MV,更多影片的鏡頭被呈現,片中人物一個個漸漸清晰起來。

MV開頭,是當年戰爭發生時,留在四行倉庫上的彈洞和彈孔;結尾,則是,八百壯士名單的浮現。

看完,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不想等了,必須要先說幾句。

對於這部電影,從開拍之初,到發布最初的海報和劇照,到臨時延期,再到這次的再定檔,其中各種不易,已非三言兩語。

《八佰》的主體人物,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在日軍圍困下,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的「八百壯士」,這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上的一個傳奇英雄群體。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奉命據守負責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的中國守軍國民黨第88師下屬某團中校團副謝晉元,率領第1營「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奮勇抗敵,打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擊斃日軍200餘名,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當時只有四百多名士兵防守,但謝晉元為了壯大聲勢,對外號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誓以我命固我土,八百壯士,沒有命令,死也不退。

如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新聞門戶網站——中國軍網,可以搜索到多篇講述和歌頌「八百壯士」英雄事跡的文章。

這次的MV中,電影中所呈現的這個傳奇英雄群體,也有了更清晰的面目。

眼神絕決的士兵,寫下遺書的士兵,浴血奮戰的士兵,誓死護旗的士兵……

《八佰》想呈現的是,是真正的「八百壯士」群像,而非某些個體,就算是謝晉元,這次在MV鏡頭裡也是和普通士兵一同呈現。

張譯、王千源、姜武、黃志忠幾位主角的片場照早就被曝光:那是一個跟隨隊伍行進的鏡頭,在《蘇州河》MV中曝光了更多的細節——

張譯一頭凌亂的長髮;王千源戴著鋼盔,身背無數桿槍;姜武穿著大衣、臉上還纏著紗布,身背大刀;黃志忠衣衫襤褸,戴著圓帽。

他們的臉上,也寫著各種不同的表情,面對戰爭來臨,也有自己的心思。

可以大膽假設,他們最初,也許只是隨波逐流之人,或者還有想做逃兵的人。

但當戰爭真正開始了,他們也逐漸發生著變化。

王千源扮演的羊拐,和姜武扮演的老鐵,在老式電梯裡告別,顯得輕描淡寫,更顯悲壯。

從這次放出的更多鏡頭可以看到,《八佰》放大的是個體的「小人物」,鏡頭對準的是在最前線的人,而非其他人,哪怕是職位更高的人,也沒有鏡頭。

他們本來也是普通人,也都是血肉之軀,但國難當前時,他們毅然決然,選擇捨生取義。

MV的更多鏡頭中,魏晨、歐豪、俞灝明、李晨、餘皚磊等人也紛紛現身。

其中,鄭愷的出場,最讓人心頭一顫。

這次,他在《八佰》中扮演的角色是,陳樹生。

這次最新的片尾曲MV中,用更多內容,來突出寫下血書後,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陳樹生,鄭愷飾演的這個角色,更多的正面鏡頭也在MV中得以曝光。

陳樹生,當時年僅21歲,為了粉碎一小隊日軍企圖強行炸開倉庫的陰謀,他身捆數枚手榴彈,從倉庫6樓跳下,拉響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

此前在四行倉庫裡,謝晉元組織官兵們共計寫下298封遺書,陳樹生在白色汗衫上,給遠在四川大巴山裡的老母親寫下一行悲愴血書:

「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但直到犧牲,他也沒有留下過一張照片。

如今,在上海的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裡,專門有一處陳樹生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現場情景再現。

前往參觀者,無不為之肅然起敬。

對於《八佰》,很多人關心的過河獻旗和在樓頂升旗的鏡頭,在MV中也有了部分答案。

片中,唐藝昕扮演的楊惠敏,就是當年過河獻旗的女學生,在MV中,有不少關於她的鏡頭。

同時,MV中,在四行倉庫樓頂飄揚的旗幟依然在。

敬禮的鏡頭也都還在。

《八佰》,精益求精到每個細節,從點滴細節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屬於全體中華民族的抗日愛國大片!

最後,說說為什麼《八佰》的上映,恰逢其時。

管虎導演的這部電影《八佰》,在當今國內外局勢下,分量和意義,都更加顯得非同尋常。

四行倉庫與英美租界只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整個戰鬥都展現在了西方世界面前,堪稱一場向全世界「直播」的戰爭。

而在中國守軍奮勇抵抗日本軍隊時,蘇州河南側的租界依然歌舞昇平,隔岸觀火。

一條蘇州河,隔著兩個世界,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一次奇觀。

作為淞滬會戰中的最後一仗 ,四行倉庫保衛戰打出了中國軍人壯烈、英勇奇蹟的歷史性一仗。

「八百壯士」,不僅是一個抗日英雄群體,也是中國人民抗戰的一個傳奇和精神符號。

2015年,在國家領導人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國民黨軍「八百壯士」和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等眾多英雄群體一起被重點提及,稱之為「偉大的抗戰精神」,「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2015年8月13日,淞滬會戰78周年紀念日之際,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正式落成開館,是上海唯一的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幾年前,《八佰》的第一次發布會,就在此處舉行。

然而,依然有人不了解這段歷史,抗戰民族英雄的尊嚴,甚至曾經遭到無良無知者的褻瀆。

2017年,4名男子穿仿製二戰日軍制服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拍照的惡行,引發廣大網民的一致憤慨與譴責。

之後,其中3人被上海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處罰,2名未成年者被予以教育訓誡。

2018年5月1日起,《英雄烈士保護法》實行,今後任何褻瀆否定烈士事跡、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的人,都要被追究法律責任。

消解更多對那段抗戰歷史的無知和無良,便是導演管虎拍攝電影《八佰》的初心。

他希望能藉此,重新喚起一段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歷史,特別是希望有更多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

此前,曾經有過兩部名為《八百壯士》的電影,一部拍於戰時的1938年,一部拍於1975年的中國臺灣。

這部即將上映的《八佰》,是近年來第一部關注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浴血抗敵的電影。

可以預見的是,這部抗日戰爭題材電影將會被載入史冊。

因為,《八佰》拍攝和上映的意義,此時已經遠遠超越電影本身,不僅僅是一部電影。

有人說 :不知道,我這樣的硬漢,會不會在影院裡哭的稀裡譁啦。

相關焦點

  • 《八佰》MV現壯士真名,鄭愷角色生前寫血書,跳樓與日軍同歸於盡
    本來想再留到電影快上映的時候多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但看了《八佰》最新發布的片尾曲《八佰》的主體人物,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在日軍圍困下,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的「八百壯士」,這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上的一個傳奇英雄群體。
  • 為了《八佰》裡這個只有幾分鐘的角色,鄭愷跳了無數次
    截至發稿時,電影《八佰》已取得了21.6億的票房。電影塑造的普通士兵群像讓人動容。其中,由鄭愷飾演的英烈陳樹生為破敵人鋼板陣,混身綁滿手榴彈縱身一躍,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鏡頭,是電影最大的淚點之一。據悉,陳樹生是有歷史原型的。陳樹生(1916—1937),湖北利川人。1937年8月淞滬爆發戰爭,在四行倉庫的保衛戰中,將自己的血肉之軀化作炸藥包,躍下日軍的鋼板陣,年僅21歲,而鄭愷飾演這個角色時32歲,比原型人物大11歲。
  • 八佰票房破15億,鄭愷飾演"跳樓"英雄,年僅21歲未留下照片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8月28日15時35分05秒,電影《八佰》總票房突破15億元,用時7天6時35分。《八佰》已破2020年度全球單地區總票房紀錄,為中國電影持續助力。8月28日上午,電影《八佰》發布&34;版新預告:鄭愷飾演的陳樹生為破敵人鋼板陣,身綁手榴彈縱身一跳,與敵人同歸於盡。這也是電影最大的淚點之一。
  • 八佰燃情片尾曲發布,結尾壯士真實名字出現,網友:忍不住淚目
    電影《八佰》是由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鄭愷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基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與日軍血戰,固守上海四行倉庫4晝夜的國民黨第88軍524團「八佰壯士」的真實故事改編,讚揚了英烈捨己為國,慷慨赴義的英雄氣概。
  • 《八佰》:只管哭就好,別細想太多
    當我們拿著放大鏡不斷細究影片裡的劇情和細節,發現《八佰》缺點越多,也只會感到越失望。,想要拆樓,鄭愷(飾演 陳樹生)眼看頂不住了,留下血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然後把自己變成人肉炸彈,跳下樓去,跟日軍同歸於盡。
  • 《八佰》:其實只管哭就好了,別細想太多
    第二次為何沒那麼多觸動,是因為這個濾鏡已經破裂了,拋開煽情的愛國主義和歷史的藝術加工外,影片裡可以看的東西並不多,細節上也無法自圓其說。當我們拿著放大鏡不斷細究影片裡的劇情和細節,發現《八佰》缺點越多,也只會感到越失望。
  • 看完《八佰》我對鄭愷有了新的認識
    鄭愷除此之外好像沒有更多的作品了,直到看了《八佰》裡鄭愷飾演的陳樹生,雖然鏡頭不過三兩分鐘鄭愷電影裡的陳樹生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人物,鄭愷尺度把握得很好,在發現敵人企圖用鋼板陣爆破樓體後,他是第一個身綁手榴彈毅然跳下倉庫,用身體砸進敵陣,與敵人同歸於盡。
  • 《長城》《影》《八佰》鄭愷,你嚇到我了
    在今年第100期的時候,導演給他發了全勤獎,獎勵他的付出。100期呀,7年呀,能做到不請假,真的是不容易。下面主要想說一說鄭愷最近幾年的電影:2016年鄭愷在張藝謀導演的《長城》演了一個小小的配角樞密院特使沈大人。
  • 《八佰》演跳樓戲催淚的鄭愷,新劇開播5.4分,觀眾覺得打低了
    在電影《八佰》裡,鄭愷飾演的陳樹生,危難之時,遞給戰友一封血書,說了一句:給我媽。之後,一個絕決的敬禮,便抱著一捆手榴彈,從四行倉庫樓上一躍而下,掉到企圖想攀爬進來的樓下日軍隊伍裡,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
  • 不只是綜藝咖,鄭愷參演《八佰》,不在乎戲份多少,演技被點讚
    愛國熱血題材電影《八佰》正在熱映中,網絡上到處都在議論,觀影者感慨頗深,紛紛為先輩留下眼淚,激起所有人的愛國熱情懷,無疑是2020年的最佳影片。鄭愷作為配角將這個角色演活了,血氣方剛,渾身充滿著力量感,重要的不只是跳樓的舉動,還有情緒流露,才是最讓人動容的。
  • 《八佰》曝片尾曲《蘇州河》MV
    時光網訊 電影《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影片今日發布片尾曲《蘇州河》MV。      片尾曲由歌手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MV結尾更震撼展示真實「八百壯士」名單(部分)。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88師524團400餘戰士奉命駐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作為全上海最後的防線,戰士們對外稱倉庫內有800人,在敵人的包圍進攻下,誓死抵抗四天四夜。
  • 鄭愷身綁手榴彈炸破鋼板陣催淚《八佰》口碑熱度高漲連破紀錄
    管虎導演新作《八佰》發布「捨生取義」預告。鄭愷飾演的陳樹生為真實「八百壯士」之一,在發現敵人企圖用鋼板陣爆破樓體後,身綁手榴彈毅然跳下倉庫,用身體砸進敵陣,與敵人同歸於盡,僅給母親留下「捨生取義,兒所願也」8字血書。這一四行倉庫保衛戰標誌性事件,也是片中一個高潮段落和一大淚點。
  • 再談,關於《八佰》的爭議
    這種爭議 從《戰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到《八佰》,一浪高過一浪。再看《八佰》,遭遇了多次撤檔、刪減和封播,所以從意識形態方面,形成了今天評論這部電影的熱潮。小編看了部分網站關於《八佰》的評論,發現有部分熱門的點評已經脫離了電影本身,給我的感覺就是突然歷史學家多了,對歷史真實細節了如指掌。但更多的是從電影本身去點評《八佰》。今天再談自己對《八佰》的看法。因為畢竟這是一部真實歷史改編,大背景總是要簡單交代一下。
  • 《八佰》綁炸彈跳樓情節感動觀眾,網友:炸彈為何不直接扔下去?
    電影《八佰》已經上映有一段時間了。這部電影以黑馬姿態成為影院復工後的主力軍,也幫助各大影院大大恢復了元氣。管虎執導的《八佰》這部電影,歷經多次撤檔、審核和修改,才最終在2020年的8月呈現給觀眾。因為《八佰》涉及的歷史故事,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的話題。
  • 電影《八佰》中綁炸彈跳樓情節感動無數觀眾,為何不直接扔下去?
    管虎執導的《八佰》這部電影,歷經多次撤檔、審核和修改,才最終在2020年的8月呈現給觀眾。因為《八佰》涉及的歷史故事,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的話題。一方面,這部電影翻拍的《八佰壯士》,《八佰壯士》當時拍攝的背後是有很大的政治目的的,這會導致這部電影的審核將變得非常嚴格。
  • 《八佰》中陳樹生抱著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在電影《八佰》中,陳樹生抱著兩捆手榴彈從高處一躍而下,和使用鋼板陣的日軍同歸於盡無疑是一個戳中淚點的鏡頭。不過這個情節雖然在歷史上也有記載,但是仔細對比不同的資料,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很多疑點。後來李春林、萬振英兩位老兵的回憶錄中,說是鬼子在牆角挖坑埋設炸藥地雷,班長陳樹生身捆炸藥衝進敵群,和日軍同歸於盡。這兩個說法的人名和細節雖然不同,不過都提到了有戰士用手榴彈和日軍同歸於盡,似乎當時確有其事。
  • 《八佰》,再燃的熱血也難敵一頂大帽子
    就抗戰電影而言,《八佰》對比前幾年美國的《血戰鋼鋸嶺》,無論是細節還是畫面還是主題,還是觀感,都有著很大的差距,同時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為何差距會如此明顯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中國的抗戰電影不好拍!所以很多時候,中國軍隊需要以日軍的數倍兵力才能與日軍正面對抗。抗戰艱難,戰死的中國將軍就上百。
  • 《八佰》鄭愷:找老婆的最重要條件,就是與母親合得來
    PS:某些公號,請別抄襲我,我也發公號鄭愷抗戰大片《八佰》在全國公映以來,也就在2017年鄭愷爆紅時,他接拍了華誼兄弟影視傳媒公司出品的抗戰大片《八佰》。為了讓自己有年代感,從心理上接近角色,鄭愷閱讀了許多文獻資料,還去四行倉庫保衛戰遺址憑弔。鄭愷在《八佰》中扮演的是抗戰英雄「陳樹生」,而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又多方查閱陳樹生的資料,拼命熬夜減肥,讓自己與角色融為一體。長達8個月的拍攝中,鄭愷與一幫主創人員,每天都在經受煎熬,但沒有一個人喊累叫苦,內心縈繞著家國情懷。
  • 《八佰》配稱為中國史詩級的戰爭片嗎?
    在目睹自己的老鄉、戰友甚至是親人死於侵略者的屠刀之下,有的還是被虐殺、被羞辱,再畏戰的人心中也怎能不憤慨,最終也是端起了槍,扛起了炸藥包,即使同歸於盡,也要抗戰到底。還有就是被日軍轟炸後的廢墟上的烏鴉,一種籠罩著死亡的地獄氣氛瀰漫開來。再就是那匹白馬,一開始受驚四處亂竄,就好比剛剛進入四行倉庫的守軍們,一開始也是驚慌失措。
  • 《八佰》,解讀20個你最該注意的細節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重磅,《八佰》沒有辜負市場對它的期待,超過兩億的點映票房無疑給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今天影片正式上映,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或聽到不少有關它的評價了。要明確的是,《八佰》先是一部戰爭片,然後才是歷史片,但絕對不是一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