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追蹤》我所看過的最佳電視劇

2020-10-23 Peikun
機緣巧合,接觸到了《無悔追蹤》,短篇小說原著張策,很快就看完。小說比起電視劇來還是略顯單薄,電視劇的豐滿得感謝編劇史建全,感謝導演尹力(雲水謠),感謝王志文劉佩琦李冰冰何冰諸位演員,感謝九十年代的驚豔。

一直以來,對電影,電視劇很是挑剔,尤其是後者,跨度一般更大,意味著完全看下來需要花費時間也更多。看爛片是浪費時間精力,看垃圾電視劇垃圾綜藝節目更是謀財害命,至於「快進」跳著看那還真不如看劇本看原著,閱讀總是更快嘛。我眼中的佳作,不是爆米花片兒式的爽,不是無節操的堆砌段子的笑,不是種種手段催你掉眼淚,更不是現在時興的拼大腕兒,這些太膚淺。感官的刺激從來都瞬時的,值得回味的才是佳作。正如佳餚得色香味俱全,寫作好得書法和作文都夠棒,電視電影也得錄音,攝影,布景,導演,演技,劇情,剪輯等等都好才行。此片豆瓣9.2分,真沒有水分。

評價國產電視劇,一個片值不值得看,只消喵幾眼就O了,配音。一個配音都做不好的電視劇,就好比一家衛生消毒都做不好的醫院,好比一個一種HelloWorld都不會寫的程式設計師,你對他還會有什麼期待?同期聲想做好得成本高況且有時候高成本還不一定能做好,後期配音節約成本方便控制業界主流。可是,現在的98%國產片你後期配音都做得讓人看起來難受聽起來更難受,也真是不容易,歸根到底是態度不端正。看豆瓣有人說此片同期錄音是北影老教授,聲音後期是鄭春雨,得過多次最佳錄音獎,基本功有保證。

編劇是張策和史建全,一個是小說原著,一個是老北京編劇。史作品不多,更有名的倆是《鬼子來了》和《三槍拍案驚奇》。與其說此劇是現在已經泛濫的諜戰劇,不如說他是一部年代劇,徐徐道出四十多年的中國現代史,從1949到1988。國家的新生,開國大典,土改,鎮壓反革命運動,胡風案,公私合營社會主義改造,抗美援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金門炮戰,反右傾,人民公社,大躍進放衛星全民大煉鋼鐵,除四害打麻雀,修正主義劉少奇,文化大革命,林彪墜機,知青上山下鄉,十一屆三中全會,平反冤假錯案落實政策,廖承志致蔣經國的一封信,嚴打,五講四美三熱愛,物價闖關......這對酷愛歷史的我如同饕餮盛餐,巧妙的是,編劇並沒有過多筆墨來渲染這些現在史上的大事情,大多只是通過有限的場景一代而過,它或是存在演員的寥寥幾句對白,或是牆上的標語的變化,或是鏡頭上主人公手裡的報紙聽到的廣播,甚至是小學生跳皮筋唱的歌謠,唏噓歷史的無情和沉默。編劇是老北京土著,劇中極具個性的俚語,歇後語,髒話道盡了北京的事兒,也因此劇才發現很多會說不會寫的字兒該怎麼寫了。

說說場景/道具。劉佩琦飾演的警察肖大力,他的戲服——警察制服從進程接管時的黃青軍裝,到黃警服,到白/黑警服,到80年代初老綠警服,讓我大開了眼界,活脫脫一中國現在警察制服史。這其中還包括了配槍的變化,三八到毛瑟再到白朗寧,細節處理可見一斑。更不用說那些牆角旮旯只有我這等專門暫停才能看得清楚的布景,牆上的標語,胡同口小學裡黑板報的內容,繁體和簡體,牆上領袖的畫像,派出所桌上電話/桌椅,肖大力和馮靜波家裡的家具,醫院的玻璃和器械,酒樓的桌椅,等等等等,都在隨著年代的變化而變化。這些,可能是我們的父輩爺爺輩所曾經萬分熟悉的東西,我有眼緣還能一一見到。

不得不說說演員了,那是1995年。95年正值巔峰的王志文,飾演的是馮靜波,讓人心疼的從來不盡責的國民黨特務,信仰三民主義卻一步步接受共產黨教育的「改造「,心中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一輩子,其擔當其文人風骨印象深刻。王志文是我最早記住名字的演員,源自小時候看的那部《刑警本色》,我說這人的眼睛額頭跟我爸怎麼有點像,頓生親切,長大才知道他是屬於爸爸媽媽那個年代的大影星,瀟灑倜儻誰不愛呢。95年還算是嶄露頭角的劉佩琦,小時候看大宅門就住了他忒像鄰家叔叔的感覺,本劇中肖大力那蠻橫,實誠,熱心,」看了兩年青「的進城幹部到派出所所長,又到最後放棄局長放棄正處甚至只要副所長只為緊盯馮靜波一輩子,一根筋,老黃牛無私奉獻,卻也自己把自己陷進不幸命運的漩渦。95年還在跑跑龍套的何冰,對他的印象是《書香門第》,大火特火的《大宋提刑官》其實沒看過....劇中是熱心的街道小子宣揚黨的政策,積極抗美援朝失去一條胳膊和兩隻手卻不幸被俘,被開除黨籍,遭受將近三十年的不公正待遇,痴情專一的人兒最後卻守到了當初的朝鮮姑娘。95年還稚氣未脫的李冰冰,說話還不是那麼自然,總是不由自主地抿上嘴唇。冰冰這麼些年來怎麼著也是一臺一臺話劇一部一部電視劇積累實打實積累過來,比另一隻冰冰不知道要漂亮和高明到哪裡去了!延續上一輩恩怨悲哀的抗美,她的人生讓人惋惜。95年飾演肖大力大兒子新桅,同樣悲哀的不能自主的人生,演員名叫郝戎,他現在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助理院長兼表演系主任。還有蓋中蓋腰不疼腿不酸高鈣片的老大爺,婆婆老媽老鴇老奶奶街道主任專業戶張少華,還有反派專業戶國民黨舊警察王六斤,還有出場不多每次都擰巴著臉的磨刀的,無不印象深刻。

此劇是北京電視臺和公安部合拍,但是當年卻沒有在北京上映,因為96年的接受不了劇中明顯的「同情美化敵特分子」,後又因為種種被禁十年,據說是因為文革。寫到這裡,突然不知道該如何繼續。萊蒙託夫的詩我也看了幾首,展覽會的圖畫我已經循環聽了幾次,久久在胸口不能散去的還是對劇中人物命運的牽掛,和對歷史的慨嘆。歷史是無情又殘酷的,它笑嘻嘻地擺弄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它也是任人打扮的,放近了因為被遮蔽所以看不清楚,放遠了就更模糊以至於雌雄難辨。歷史卻總是相似的,讀史可以明得失可以知興替。我們驚訝和慨嘆那些可笑的荒誕的一出出黑色喜劇,卻不由也置身另一場荒誕喜劇。古人云,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也。

只願,歷史沉澱下來的總是那些純真,善良,美好的東西。

相關焦點

  • 《無悔追蹤》一部被低估的電視劇,網友:諜戰劇的鼻祖
    這部經典電視劇《無悔追蹤》拍攝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這麼有年代感的一部電視劇,現在看起來仍然風採依舊,其主要的魅力我想還是演員的角色詮釋是非常貼近劇情內人物本色的
  •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一些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過了很多年都會被大家拿出來再刷一遍,比如這部高評分的諜戰劇,豆瓣評分9.3,這部劇就是《無悔追蹤》。《無悔追蹤》是尹力執導的年代劇,由王志文、
  •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
    一些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過了很多年都會被大家拿出來再刷一遍,比如這部高評分的諜戰劇,豆瓣評分9.3,這部劇就是《無悔追蹤》。
  • 《無悔追蹤》遺落的經典
    《無悔追蹤》在國內電視劇歷史中並不起眼,和許多人提起並不熟悉。然而但凡看過此劇的都稱其為經典。我也是受人推薦才拾起此劇。一看確實是好。90年代前五年,在文藝創作上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大概是緣於講話後開放的力度驟強,高層對藝術上的管控有所鬆口。於是創作人的各種思想也有了施展的空間。張藝謀的《活著》、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田壯壯的《藍風箏》都出自那個時期,在電視界也有了這部《無悔追蹤》。如此直面建國的諸多歷史事件,在這以後再難有現。
  • 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很少有年輕人看過
    ,得分為9.3分,該劇就是《無悔追蹤》。有諜戰劇迷評價說,《無悔追蹤一言蔽之,《無悔追蹤一輩子一直敵對的馮靜波與肖大力,在大半個人生之中無悔追蹤,這其實是榮辱與共,這個「共」字,也屬於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
  • 無悔追蹤
    傲視天下無悔追蹤無悔追蹤,滿屏時時處處都在擰巴著,糾結著,堅持著,執念著太太太經典的一部電視劇了
  • 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很少有年輕人看過
    有一部諜戰劇,它在豆瓣評分上至今未被同類型電視劇超越,得分為9.3分,該劇就是《無悔追蹤》。
  • 好劇大回放——《無悔追蹤》
    (點擊本文底部 閱讀原文 可以在線收看這部20集電視劇)《無悔追蹤》是1995年出品,由王志文、劉佩琦、孔琳,李冰冰主演的20集電視連續劇。著名著名導演尹力代表作,1995年播出後獲巨大反響。主要講述四十年追蹤,四十年艱辛,無怨無悔;半輩子潛伏,半輩子改造,終變新人的故事。《無悔追蹤》是一部非常割裂的電視劇,一方面看過的人寥寥無幾,另一方面喜歡的人生生不息,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部在中國電視史上無可爭議不能抹殺的電視劇。四十年追蹤,四十年艱辛,無怨無悔;半輩子潛伏,半輩子改造,終變新人。
  • 安利|我心中的國產神劇NO.1《無悔追蹤》
    片名:無悔追蹤導演:尹力集數:20集時間:1995年
  • 《無悔追蹤》人生的酒盞
    《無悔追蹤》首播於十年前,前不久解禁之後才得重見——當權者的審美格調真是令人扼腕。初看的時候還小,只記得劇情抓人,如今重看卻回味不盡。網上看來此劇資料寥寥,有些人評價這是中國電視劇史上的巔峰之作,個人看來並不為過。    這樣的故事模式並不少見,兩位男主角一個兵一個賊,片頭裡各佔一半畫面相視,由青絲漸變到白頭。
  • 《茶館》與《無悔追蹤》
    到豆瓣來拜訪,評分雖高卻觀者寥寥,大概是因為劇集播出之時很快被禁,因此沒有《我愛我家》那樣共鳴廣泛的受眾規模。當時寫了一篇劇評發在朋友圈。今天偶然又來,發現觀眾還是那麼幾位,實在唏噓。一部絕佳好劇不應就這樣被埋在歷史塵埃中。把三年前的劇評搬運過來,算是盡一份綿薄之力……《無悔追蹤》看了一半多,越看越面熟,一尋思,原來是《茶館》的底板兒。立意像,敘事也基本一個套路的。
  • 《無悔追蹤》人在大時代面前的無奈
    一口氣看完了,好壓抑,簡直就是一部荒誕主義的歷史,這段黑暗歷史,電影有霸王別姬,小說有蛙,電視劇有無悔追蹤。都是經典。 人性,永遠說不清楚。 只是不知道當年那些隨意批鬥他人,無限上綱上線的人後來有沒有悔恨 醒悟。 那一代人被時代湮沒,被貼上時代的標籤,而我們這一代又會是什麼標籤呢?是網際網路? 最喜歡的人物,是那個金趙氏和李三老婆。
  • 25年前的《無悔追蹤》讓觀眾見識了「北京胡同版」的諜戰劇
    匯集了王志文、劉佩琦、嶽秀清、何冰、孔琳、李冰冰、李丁、吳軍、張少華等眾多知名實力派演員的一部電視劇,理應不會受到觀眾們的冷落,在很長一段時間它在第一次播出之後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被擱淺當這部電視劇在多年以後再次重新被人所提及,人們才突然意識到在諜戰電視劇大行其道之時,這部25年前的《無悔追蹤》很有可能是改革開放之後內地諜戰電視劇的「前輩」。
  • 《無悔追蹤》荒唐的時代悲劇的人生
    疫情期間,因為劇荒,看豆瓣評分高,還是我喜歡的諜戰劇,於是打開來看。因為年齡的關係,對過去的幾十年略有印象,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說法都覺得熟悉,於是一集一集的堅持下來,看完了。有些事有些話堵在心頭,梳理出來記下來,作為看過這部電視劇的記憶。 一是影視裡社會大背景揭示的多。
  • 《無悔追蹤》編劇揭秘當年創作始末
    近幾年,關於《無悔追蹤》的文學評論還在繼續,有人稱讚這部小說是「警察生命美學的詩性敘事」。提及這些評論,張策笑言:「其實我寫完一部作品後,別人如何評價,我並不是很在意……」  在張策看來,文學創作是一個永遠不能停歇的思考過程,而在當年,《無悔追蹤》起到「校準了創作思想」的作用。
  • 《無悔追蹤》四十年一場夢
    我寫不來評論,起不來題目。想說的太多,偏偏不知道該怎麼說。《無悔追蹤》可能是我近兩年看過的最喜歡的電視劇。已經習慣了我喜歡的演員老演些只能看精華版或者拿著抹布遮某些角色的劇,習慣了把劇當素材看,一邊看一邊想怎麼改編之。結果遇到了這部劇。這戲的好不用我多說,人物眾多的群像,個個豐滿。沒有誰是完美也沒有誰是極惡,卻生生地讓人自己生出愛恨來。
  • 從《無悔追蹤》到《沒有過不去的年》,導演尹力說「灼熱之後才知道什麼叫生活」
    朱樺演唱的這首《假如還有來世》,正是尹力的代表作《無悔追蹤》的主題曲。25年前,尹力用一部電視劇《無悔追蹤》描畫新中國成立頭四十年、風風雨雨一路走來社會變革的長卷;而今,電影《沒有過不去的年》則接續此任,堪為濃縮近三十年來世風世相時代巨變的折頁畫。同這兩部作品所呈現、記錄的時代相映,一曲縱貫七十年,總有道不盡的美麗與哀愁……電影上映前夕,導演尹力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
  • 《無悔追蹤》也談本片中那些現在看來的老面孔演員
       這幾天電視劇頻道整個下午都在放<無悔追蹤>,現在看看,真是回味無盡,特喜歡裡面的老北京臺詞,質樸地道,聽著真帶勁,比現在那些什麼劇的有意思多了,真實體現那些年代的北京風土人情.
  • 《無悔追蹤》一個不合格的地下工作者被監視的一生
    對王志文真是越來越路轉粉了,重溫了《過把癮》,看完了高分的《天道》,還有《黑冰》《大丈夫》之類的,再到《無悔追蹤》,雖然大眼袋,杆瘦,老了後發量不足,顏值直線下降,但王志文就是有一種魅力,讓人主動去找他的電視劇來看。
  • 潛伏特務、敵暗我明,王志文劉佩琦步步驚心的諜戰《無悔追蹤》
    這是一部最不像諜戰的諜戰劇,特務紮根於群眾當中,將諜戰埋藏在日常生活,沒有表面上的刀光劍影、風聲鶴唳,卻又步步驚心、扣人心弦,臺詞沒有一句廢話,鏡頭沒有一個多餘,堪稱當時電視劇的巔峰之作,這就是《無悔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