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亨

2021-02-07 海峽之聲網

林正亨(1915—1950)

  林正亨是霧峰林家的傑出後人,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霧峰林家的林朝棟、林祖密、林正亨祖孫三代,曾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保衛臺灣家園,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偉大鬥爭中,英勇不屈,戰鬥不息。今天的《臺灣抗日英雄譜》為你講述林正亨的故事。

  林正亨,是臺灣霧峰林家大戶的後代,是著名愛國志士林祖密將軍之子。1915年8月生於廈門鼓浪嶼,在福州讀書。1934年返臺。1937年考入南京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國民黨36軍見習官。1940年1月隨部隊赴廣西作戰,任96師參謀處少尉軍官,參加崑崙關戰役,晉升中尉連長。

  1944年7月,參加青年遠徵軍,任步兵團指揮連連長。在緬中戰役中,身負16處重傷,成為傷殘人,被列為編外並遣回雲南「療養」,實際是被遺棄。林正亨堅持以殘廢之驅,沿途乞討,從雲南硬是走到重慶。找到妹妹林雙盼後,才被介紹到朱學範領導的「中國勞動協會」工作。通過這一系列親身經歷,林正亨對國民黨政權的獨裁統治徹底失望;經過妹妹介紹,對中共及紅色根據地,逐漸有了新的認識。

  不久,他就秘密參加中國共產黨。日本投降後,受朱學範指示,回臺灣開展地下工作。1946年他帶著妻兒,回到闊別己久的家鄉,同時帶領20多個臺灣青年。回臺後曾任職於「臺灣省訓導處警衛營。「二·二八」事件時,到臺中參加武裝鬥爭。起義失敗後,住進一家醫院,躲過一劫。但訓練營的工作因「過假不歸」 而被免職。以他的家境而言,本可過著寧靜富足生活,但強烈的政治使命感,使他不肯卸下肩頭的責任。

  1949年8月18日,林正亨在臺北市泉州街家中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同時被捕的20多人,多是20幾歲與林正亨一起參加「讀書會」的青年人。蔣幫對涉及霧峰林家的案件不敢輕忽,由時任「行政院長」的陳誠親自審訊。陳誠拿出一張「悔過書」要林正亨籤字,說:「只要你籤個字,表示悔過,供出領導人,我馬上放你出去」。林正亨當場拒絕說:「第一、我沒有什麼錯,也沒有什麼需要悔過的;第二、我沒有什麼聯繫人,只有一個叫陳百川的人,你們也都知道,沒有其它人可供。」 這個所謂的「陳百川」,是林正亨和幾個同案人共同虛擬的「領導人」。陳誠沒想到這個年青人居然敢公開對他頂撞,氣惱之下大筆一揮,判處林正亨死刑。

  次日,林正亨被憲兵五花大綁押赴刑場,他昂首挺胸一路高呼:「祖國萬歲!人民萬歲!」 在路經泉州街時,他呼喊妻子沈寶珠,待沈寶珠追出去,只聽到行刑的槍聲,丈夫己倒在血泊中。那是1950年1月30日,林正亨當年僅35歲。

  林正亨犧牲後,沈寶珠攜子女離開臺灣來到北京。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向林正亨家屬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

相關焦點

  • 臺盟先輩林正亨的家書故事
    現與大家分享林正亨先輩的家書故事,以此共勉!林正亨烈士中秋最美是親情,家永遠是我們敘不完的情。但在國破家亡,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有許多人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舍小家顧大家,出生入死,前僕後繼。他們對親人的思念都化作一封封家書,用鮮血銘刻出他們對家國的誓言。
  • 林為民追憶父親林正亨烈士傳奇式的一生
    10月24日,由臺盟中央宣傳部主辦的「臺籍抗日誌士、臺盟盟員林正亨烈士圖片特展開幕式」在北京林獻堂抗日事跡陳列館舉行。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出席開幕式並講話。北京石景山區委副書記李文起,北京市臺盟副主委蔡勉,承辦與協辦單位代表,林正亨烈士家屬代表、林正亨長子、北京林獻堂抗日事跡陳列館館長林為民等在會上致辭。
  • 臺籍抗日誌士、臺盟盟員林正亨烈士圖片特展在京開幕
    (中國臺灣網 吳怡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北京訊 (記者 吳怡)10月24日,為緬懷林正亨烈士的光榮事跡,激勵兩岸同胞繼續為民族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而奮鬥。由臺盟中央宣傳部主辦的「臺籍抗日誌士、臺盟盟員林正亨烈士圖片特展開幕式」在北京林獻堂抗日事跡陳列館舉行。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黃志賢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跨越時空的回信】第五期:誓言(林正亨 劉老莊連)
    今天推出第五期《誓言(林正亨 劉老莊連) 》。「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這是外界對臺灣霧峰林家的評價。本期的第一封家書就來自霧峰林家第八代傳人林正亨。家境優渥的林正亨,原本志在學習美術,面對民族存亡危機,林正亨毅然投筆從戎,考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4年,林正亨加入遠徵軍赴緬抗日,在作戰中他身負重傷,雙手殘疾,仍猶未悔,「國比家大,有國才有家」正是林正亨銘記的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