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9月15日下午,由臺盟海南省委會婦委會、臺盟海口市委會聯合舉辦的臺盟「中秋雅集——感受文化之美,傳承先輩之魂」活動在海口成功舉辦。按照臺盟中央和海南省委統戰部的部署,臺盟海南省委會將「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與傳統文化相融合,以朗誦臺盟盟員、臺籍革命烈士林正亨兩封家書的方式,緬懷臺盟先輩,旨在繼承和發揚臺盟優良傳統,不斷增強臺盟組織的歸屬感、榮譽感和使命感,教育引導廣大盟員深化多黨合作初心,激發工作熱情,提高履職能力,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現與大家分享林正亨先輩的家書故事,以此共勉!
林正亨烈士
中秋最美是親情,家永遠是我們敘不完的情。但在國破家亡,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有許多人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舍小家顧大家,出生入死,前僕後繼。他們對親人的思念都化作一封封家書,用鮮血銘刻出他們對家國的誓言。今天我們想與大家一起分享的家書故事來自我們早期的傑出盟員林正亨。
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在抗日戰場上出生入死,為報效祖國忠貞不屈,在風華正茂的35歲壯烈犧牲,愛國之心可歌可泣,英雄事跡青史流芳。林正亨生於1915年8月,長在「臺灣第一家族」霧峰林家,是霧峰林家第八代傳人。其父林祖密是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第一個放棄日本國籍恢復中國國籍的臺胞。「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是外界對臺灣霧峰林家的評價。
林正亨承襲了祖父輩的武德遺風和愛國愛鄉的精神。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面對民族存亡危機,他毅然放棄了鍾愛的美術學業,隻身來到大陸,考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4年,林正亨加入遠徵軍赴緬抗日,在作戰中他身負重傷,雙手殘疾,仍猶未悔,「國比家大,有國才有家」正是林正亨銘記的家訓。
1945年10月30日他在養傷時,給母親寫了一封家書。信中寫道:
「親愛的母親:我以一半興奮、一半悲傷的心緒寫這封信給你,記起自南京別後已是九個年頭。這漫長的徵戰中,以前曾在湖南寫一封信寄表姐處轉交給你,民國三十一年我回漳州的時候,寄一封信及相片由四哥處轉寄,這兩封信我都不敢相信能寄到。我們時時在想念你,也曾流了不少思親的眼淚,我們想像你老人家也一定為你烽火中的兒女焦愁,你那油黑的雙鬢也隨著時光變為蒼霜。現在戰爭是勝利了,故鄉也已經收復,你要為你作戰九年的兒女光榮而驕傲……在這神聖的戰爭中,我可算盡了責任。臺灣的收復,父親生平的遺志可算達到了,要是有知,一定大笑於九泉。我的殘廢不算什麼,國家能獲得勝利強盛,故鄉同胞能獲得光明和自由,我個人粉身碎骨也值得。請母親不要為我殘廢而悲傷,應該為家族的光榮來歡笑,你並沒為林家白白地教養了我,我現在成了林家第一勇敢和光榮的人物。」
哥哥林正亨上前線前看望當時在貴州銅仁三中上學的妹妹林岡
1946年,林正亨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中共臺灣省工委的領導下帶領二十多名臺籍青年回臺開展工人運動。1947年2月28日,他參加了震驚中外的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之後加入了在香港成立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1949年8月18日凌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林正亨在臺北家中被捕。與他同時被捕的18人中有7名臺盟盟員,2人被判死刑,5人被判12年徒刑。
1949年12月27日,臺灣保安司令部下達了判決書,宣判林正亨和另一位臺盟盟員傅世明死刑。判決書上說明,他們被捕是因為他們加入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散發進步刊物。
在臨刑前最後的日子裡,林正亨用彩紙給心愛的孩子們剪了十幾頁紙花,寄託自己的愛子深情。他在給母親的訣別書中充滿感情地寫下:
「媽媽,你一生好強,你希望孩子們都能做有用的人,我們了解你的苦心。因為這點,我們都奮勉著,尤其是我,想到父親的壯志和諸兄的不肖,我須擔起雙重的責任,所以我踏上父親的道路——苦難與犧牲。這是崇高的品性和無比的光榮。所以媽媽用不著悲傷,也不用為我擔憂,生著要為責任艱苦犧牲奮鬥,死是我們完成了責任。」
1944年,臺灣青年林正亨赴緬甸作戰前在昆明拍下一張戎裝照。他後來在戰場上搏擊日軍,身負重傷,形同半殘。抗戰勝利後,林正亨寫信告慰臺灣的母親:「臺灣光復,父親生平遺志達到了,要是有知,一定大笑於九泉,國家能獲得勝利強盛,故鄉同胞能獲得光明和自由,個人粉身碎骨也是值得。」
1950年1月30日黎明,林正亨在臺北馬場町被殺害,用生命詮釋了他所說的:「國家能獲得勝利強盛,故鄉同胞能獲光明和自由,我個人粉身碎骨也是值得的」。
這是上世紀50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臺盟成員在島內的首批死難者。從50年代至60年代,臺灣涉及「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案」罪名的受刑人有444人,其中104人被執行槍決。臺北的馬場町和六張犁,掩埋著無數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殘殺的忠骨英魂。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革命烈士證明書》,追認林正亨為革命烈士。
林正亨烈士和所有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獻身的革命先烈一樣,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心繫國運的赤子情懷,永遠是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動力。林正亨烈士身上所體現的,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
馬上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臺盟作為由生活在祖國大陸的臺灣省人士組成的參政黨,我們在這團圓美滿的中秋佳節,緬懷先輩,是希望通過林正亨烈士的事跡,激勵每一位盟員的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傳承弘揚臺盟長期以來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休戚與共的優良傳統,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勇擔時代重任!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責任編輯: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