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吉師傅是一位過七旬的老藝人,也是會寧一代唯一的老秦腔傳承人。出生於紅軍家庭,王師傅在少年時期接觸到並且愛上了皮影戲,決定在二十歲出頭時決定學習這門傳統藝術。
在學習皮影的漫長道路上,王維吉師傅跟了數個師父,經歷了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學藝。在一個清明節廟會晚上,因師傅家中有急事,王維吉師傅不得不代替師父持續演出這臺戲。也有了獨自帶領戲班演出的機會。經過四個晚上的精彩表演,王師傅演藝獲得當地好評,事後也獲得師父的肯定。王師傅從此結束了學藝生涯。開始了自己皮影藝術傳奇一生,逐漸在會寧和華家嶺地界擁有自己的藝術之地。
王師傅開始組建屬於自己皮影戲班。一行五人經常徘徊在會寧、華家嶺一帶,每逢節慶、廟會等便會給民眾表演。每年王師傅與團隊會在農曆八月到十月期間,會連續40天左右的演出,每次演出長達3~4個小時左右。
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更迭,傳統皮影藝術也被現代電視、手機所替代,唯一沒變的是王師傅對皮影藝術由衷熱愛和眷戀,就如王師傅說的:「我就是圖個高興,每天唱兩句,心情舒暢」。每次我們去聽王師傅故事,都頗為感動他對藝術的純粹追求。為了延續老秦腔和皮影藝術,王師父與戲班成員曾將傳統會寧皮影的口述劇本記錄於紙上,以期保存和傳承。馬岔村的年輕人因工作和教育大批離開鄉村,馬岔皮影的傳承也面臨後繼無人危險境地。
如今,馬岔皮影在無止橋慈善基金參與下,仍然在尋找適合他繼續保留的燈影傳奇……
註:黃土地上燈影傳奇系列均由無止橋香港志願者盧玥西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