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版武則天:心比天高,死後被「除名」的女法老哈特舍普蘇特

2021-01-22 貴妃講歷史

公元前15世紀,相當於中國的商代。商王世係為兄終弟及或父死子繼,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卻出現了一位女法老,她就是哈特舍普蘇特(Hatshepsut),統治埃及二十餘年,是古埃及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女性。




很長一段時間裡,哪怕是古埃及人對哈特舍普蘇特知道得也並不多,她的名字在去世後不久就「失傳」了。因為她獲得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待遇——法老的世系表裡把她刪去了,卡納克和盧克索等神廟中關於她的內容大量被抹掉,無論肖像還是銘文,這使後人們幾乎忘記古埃及曾經有這麼一位女法老。這對她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懲罰,意圖讓她的生平和事跡都消失在歷史之中。

這種做法成功了。幾千年的歲月裡,沒有人記得古埃及曾經有這麼一位女法老。公元前三、四世紀的古埃及歷史學家曼尼託倒還記得第十八王朝有這麼位統治者,卻把她叫做「Amense」或「Amensis」。直到近代古埃及考古挖掘出大量有關她的內容,直到她那被稱作「古埃及無與倫比的遺蹟」的葬祭廟成為古埃及的「地標式建築」,直到她的木乃伊被確認,這位有著重重神秘感的、存在於三千五百年前的女法老才重新浮現在世人面前。




(一)法老家族

哈特舍普蘇特的外祖父、父親、丈夫都是法老。

哈特舍普蘇特的外祖父是阿赫摩斯一世,這位法老為子孫留下了一片大好基業。侵擾埃及的喜克索斯人被他驅逐了,上下埃及恢復了統一,第十八王朝興旺發達,埃及進入新王國時期,盡顯繁榮和強大的一面——也許正是這樣大好的局面,才使哈特舍普蘇特嚮往那個本不屬於她的法老之位吧。

她的父親是圖特摩斯一世。圖特摩斯一世並非王室,靠婚姻坐上了法老的位置((古埃及人認為王室血統主要靠女性來傳承,因此娶王室之女也可以繼承法老之位)。圖特摩斯一世沒有嫡子存活下來,哈特舍普蘇特是他的長女。哈特舍普蘇特嫁給了一位同父異母的兄弟,這位兄弟兼丈夫成為了圖特摩斯二世。


圖特摩斯二世的王名圈

遺憾的是,圖特摩斯二世也沒有嫡子。他去世之後,法老之位落到了他和一位名叫伊西絲的王妃所生之子身上,即圖特摩斯三世——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位年幼的法老的母親和父親都沒有純正的王室血統。

作為曾經的王后,哈特舍普蘇特已經品嘗到了權力的滋味。她的丈夫圖特摩斯二世對治國的興趣也許還沒有她這麼濃烈。丈夫的去世為她提供了一個機會,如果不是這樣,她絕不可能走到臺前。新即位的圖特摩斯三世年僅六歲,統治國家的權力很自然地留在哈特舍普蘇特手中。直到她攝政的第七年(一說兩年),她開始自稱法老。

古埃及並非沒有女法老,三百多年前第十二王朝的索柏柯尼弗魯就是一位統治埃及的女王,再往前,第六王朝也還有一位女王尼陶柯麗絲。不過這兩位女法老都是王朝的最後統治者,她們二人執政時間很短,但在她們當權期間,古埃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尼陶柯麗絲意味著古王國時代的終點,而索柏柯尼弗魯意味著中王國時代的終點。

哈特舍普蘇特的情況有所不同。其一,她的優勢在於,第十八王朝蒸蒸日上,她不至於像兩位前人一樣成為結束一個時代的女法老,這是有利的一面;其二則是她的劣勢,在她執政期間,埃及始終存在著一位合法的國王圖特摩斯三世,她統治古埃及的原因,只不過是繼子年幼。她原本應該是一個沒有「名分」的過渡。

她把這次過渡玩成了真的。




(二)只為成為女法老

哈特舍普蘇特是如此渴望權力。為了讓人們相信她是神所寵愛的上下埃及之主,她做了許多:

第一,她像過去的那些男性法老一樣,為自己編造了一整套完整的神話故事。男性法老自稱為「神之子」,她就自稱是「阿蒙-拉神」的女兒。這套故事保存在戴爾埃爾巴哈裡(Deirel-Bahri)的哈特舍普蘇特葬祭廟中,描述的事件看起來有些離奇,比如說:

眾神之王阿蒙神作出了一個不同以往的決定,要生下一個女兒來統治上下埃及,「我將為了她實現上下埃及的和平統一……我將給予她所有的土地,所有的國家。」他偷偷變化成圖特摩斯一世的樣子,潛入王后雅赫摩斯的寢宮,使她懷上了哈特舍普蘇特。「我已經將我的女兒放入了你的身體,她的名字叫做赫奈篾·阿蒙·哈特舍普蘇特,她的名字將從你的口中說出。她將在整個土地上行使她卓越的王權。我的靈魂屬於她,我的財產屬於她,我的王冠歸於她,她將統治上下埃及,她將統領所有的生靈。」


哈特舍普蘇特葬祭廟全景圖

第二,她刻意淡化自己的丈夫圖特摩斯二世的影響,反而渲染出與自己的父親圖特摩斯一世共治的故事,以此來表現自己從上一代法老手中獲得權力的合法性。雖然她並沒有從父親圖特摩斯一世手中接過王位,也沒有和他一起治理埃及。為了強化自己和父親圖特摩斯一世的聯繫,她很可能把圖特摩斯一世的遺體從帝王谷移動到她自己的墳墓裡,和她合葬在一起。1903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在哈特舍普蘇特的墓葬室中發現了兩個石英巖石棺,分別屬於哈特舍普蘇特和她的父親。

第三,為了獲得祭司階層的支持,她加強了對阿蒙神的崇拜。她是阿蒙神的忠實信徒,不但新修、擴建了大量神廟,還奉獻豐富而珍貴的祭品。為了表現她對阿蒙的虔誠,她特地建立了兩個高約29米的方尖碑。石料來自埃及南部的亞斯文,通過尼羅河運到底比斯。她扶持阿蒙神祭司集團的勢力,她的維西爾哈普森尼伯是阿蒙神的第一先知。



第四,如果說在哈特舍普蘇特稱王早期的雕塑中,她雖然戴著國王式的頭巾,穿著國王式的短裙,但在面孔和體型上還保持著女性的特徵,那麼到了後期,她的雕像就逐漸被刻畫成裝飾著假鬍鬚的男性形象,甚至哈特舍普蘇特葬祭廟中那些表現她孩童時期的形象裡,她被刻畫成一個赤裸的男童。






哈特舍普蘇特葬祭廟採用了三層柱廊結構,規模宏大,蔚為壯觀。最高一層柱廊前面保留著一些哈特舍普蘇特木乃伊雕像,形象與其他男性法老一樣強猛威嚴,她戴著雙重王冠,兩手握連枷和彎鉤,有著象徵王權的假鬍子,任何一個看到這個形象的人,都不會想到她其實是一位女性。




哈特舍普蘇特葬祭廟上層的奧西裡斯式的哈特舍普蘇特木乃伊雕像


(三)女法老?不是法老?

哈特舍普蘇特是一位基本稱職的法老。在她統治的二十餘年內,埃及總體上比較穩定和平,經濟繁榮,貿易活動興盛,並以強大的國力開創了神廟建築的新時代。但是,政治上的業績並不意味著她就一定會獲得承認。

哈特舍普蘇特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女性。她的頭銜是「女性的荷魯斯」、「完美的女神」、「拉神的女兒」、「兩片土地的女主人」。相應地,越是注意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就越清晰地認識到,她只不過是在「竊取」圖特摩斯三世的權力。

她在活著的時候和圖特摩斯三世關係如何,早已不可考。但從神廟留下的文本和圖像來看,當時圖特摩斯三世依然被稱之為王,和哈特舍普蘇特同為法老,他也穿著法老的服裝,戴著象徵著王權的王冠。在方尖碑的圖像上,哈特舍普蘇特與圖特摩斯三世共同向阿蒙拉神獻上貢品。不過在這些圖像中,女王的身影更大,地位更高,在梵蒂岡博物館收藏的一座石碑上,圖特摩斯三世位於哈特舍普蘇特身後,更像是輔助的角色。

圖特摩斯三世對自己這位女性長輩的感情也許相當複雜。他才是正統的王位繼承人,他的權力卻被變相地篡奪了。哈特舍普蘇特在位期間,他並沒有明顯暴露出對她的不滿,也沒有發動政變,而是默默地忍耐(也許當時女法老的勢力確實很強強大)。直到這位女法老去世以後,圖特摩斯三世才真正登上法老之位,六歲即位的他,此時已經而立之年了。他命人鑿平抹去了大量有關這位女法老的銘文和圖像,他很可能不願意承認埃及有這位女法老,只有他才是這一時期的上下埃及之王。


圖特摩斯三世雕像


圖特摩斯三世一改哈特舍普蘇特的對外政策。女法老性情溫和,並不喜歡對外發動戰爭,而圖特摩斯三世卻非常好戰,成了一位「埃及的拿破崙」。


圖特摩斯三世正在打擊他的敵人


(四)尋找木乃伊

執政二十餘年之後,哈特舍普蘇特去世了。她在執政十六年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舉行了賽德節,這一節日本應在法老執政三十年時才舉行,意在保佑自己的王權長久穩定,但哈特舍普蘇特有些等不及——她也確實沒有迎來執政的第三十年。

她被安葬在距離葬祭廟不遠的墓葬中,墓室位於距離地面97米的地下。1903年,霍華德·卡特發現她的石棺中空空如也,木乃伊不知去向。

哈特舍普蘇特「去」哪了?

這一問題直到一百年後才得到了解答。2007年6月27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主席扎西·哈瓦斯在記者招待會上公布,哈特舍普蘇特的木乃伊已經被考古學家成功確認。

這具木乃伊體長150釐米,右臂下垂,左臂交疊在腹部。它並不在哈特舍普蘇特本人的墓室,卻被發現在女王的奶媽的陵墓裡。很可能是第二十一、二十二王朝時期虔誠的僧侶們為了避免皇室木乃伊遭到褻瀆而主動進行的轉移。看著這具遺體,不由得令人想起哈特舍普蘇特葬祭廟對這位女法老年輕時美貌的稱讚:

「她的美麗勝過萬物,……她的容貌、她的為人處世、她的光彩都如神一般,她是個美麗的少女,像盛開的花朵一樣。」




如今,她所眷戀的法老之位,她所君臨的那個燦爛輝煌的時代,她對權力的渴望和對權力來源的焦灼,都已經像她的美貌一樣,被深埋在久遠的歷史塵沙之中了。留給後人的,只不過是這麼一個小小的、枯瘦的木乃伊。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被「除名」的女法老:哈特舍普蘇特已經做得很好,但她是個女人
    商王世係為兄終弟及或父死子繼,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卻出現了一位女法老,她就是哈特舍普蘇特(Hatshepsut),統治埃及二十餘年,是古埃及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女性。很長一段時間裡,哪怕是古埃及人對哈特舍普蘇特知道得也並不多,她的名字在去世後不久就「失傳」了。
  • 傳奇女性:最後一位女法老
    而在「索貝克尼弗魯」和「哈特舍普蘇特」之後的第19王朝末期,最後一位女法老應運而生。最後一位女法老(KV14)多產的拉美西斯二世留下了太多後代,每一個人都對王位擁有同樣微弱的權利。拉美西斯去世後,這個龐大的帝國開始急速衰落。國內出現通貨膨脹、糧食短缺和零星的內亂;在西部邊境,利比亞各部落也正在威脅尼羅河三角洲的安全。
  • 唐朝女皇武則天,與女法老埃及豔后,都是女中豪傑,到底誰更美?
    比如唐朝的女皇武則天,再比如埃及的女法老埃及豔后。這兩位女子同樣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只不過她們的偉業更值得人們銘記。 同樣也有人通過科技手段把埃及女法老埃及豔后的容貌復原。復原後的埃及豔后,容貌真的是驚呆了世人。 傾國傾城都不足以形容她的美貌,如果說武則天的美是大氣的美,那麼埃及豔后的美完全可以稱的上驚世之美。 埃及豔后是她的外號,她的本名是一串外國名字很複雜不好記。
  • 埃及唯一女法老,堪稱非洲武則天!為奪王位竟嫁給自己弟弟!
    哈特謝普蘇特,被稱為「埃及的武則天」,是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也是古埃及法老時代唯一一個統治過埃及的女人。圖特摩斯三世突然重返王位,哈特謝普蘇特這位女法老隨即消失在歷史裡,其結局和身後事成了數千年來的歷史謎團。約公元前 1492 年,選好埋葬之地的圖特摩斯一世成為第一個葬入「帝王谷」的國王。在此之前,他與王后所生的兩位嫡子都過世了,僅存一嫡女哈特謝普蘇特(古埃及語的意思為「最高貴的女士」)。
  • 都說《新木乃伊》是爛片,但你知道它揭露了一位被歷史掩蓋的女法老么?
    埃及歷史上真的有女法老嗎?不行。有的。而且和電影中一樣,是一位被歷史故意掩蓋的女法老。因為如果不自己成為女法老,她就不得不嫁給一出生就奪取了自己繼承權的二胎弟弟。否則,她就會像其他默默無聞的埃及女性一樣,只能任憑別人來擺布自己的命運。  在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最後給自己樹了一塊無字碑,身後功業,任人評說。在埃及歷史上,也有這麼一位女法老。
  • 古埃及女法老木乃伊之謎
    埃及文化部部長法魯克・胡斯尼和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扎希・哈瓦斯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宣布,埃及考古學家通過DNA檢測等現代手段和一系列深入研究證實,目前保存在埃及開羅博物館中的一具1903年出土的木乃伊為古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的木乃伊。埃及考古界認為,這是自1922年發現圖坦卡蒙法老木乃伊以來埃及最重大的考古發現。
  • 誰說女人就不能當法老,哈塞普蘇,古埃及第一位女法老
    說到金字塔,那就不得不說到古埃及的法老了。古埃及的法老,相當於古代的皇帝一樣,對自己的人民,子民有著絕對的掌控權。在古埃及,很多法老都是男性的,但是你們知道,在古埃及,其實還有女性的法老嗎?在古埃及,有一位女法老,她突破了祖上留下的規矩,成為了古埃及的第一位女法老,她就是哈塞普蘇。
  • 女法老的哀傷與榮耀(埃及,2019·11)
    女法老花崗巖雕塑,埃及博物館 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像中國的女皇帝武則天但比武則天早了二千多年模樣清俊,情智異稟父親為埃及統一大業獻身——女法老有能力,為什麼不行 「埃及的拿破崙」他驍勇善戰,破敵無數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強大其實打仗也是因他而起女法老一消失從前的附屬國都變了卦圖特摩斯三世只能靠武力徵服維護女法老時期的和平統一
  • 呂后死後家族被清算,可武則天死後,為什麼武家安然無恙?
    而把後宮專權發揚到頂峰那就是大唐時期的武則天了,她不僅篡了位,做了第一個女皇帝,還改了國號,同樣也對李姓子孫展開了血腥屠殺。這兩個女人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不過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她們的果斷、冷酷,甚至手段極其殘忍。儘管如此,呂后死後呂家被滅族,而武則天死後武氏卻能夠保存下來,還繼續在政權中心發光發熱。
  • 為什麼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而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呢?
    事實上,武則天死後,武家在某種程度上,也還是被李唐清算了。只不過不像漢初的諸呂那麼慘,直接被劉氏諸王乾脆利落的滅族罷了。 武則天當政時期,最得寵、最具權勢的就是她的兩個親侄——武三思和武承嗣。
  • 武則天四個兒媳,一個比一個慘,其中兩個死後人間蒸發
    鹹亨四年(673年)十月,李弘立左金吾衛將軍裴居道之女裴氏為太子妃。李弘患有肺病,加之監國期間操勞過度,且在一些政見上與武則天相悖逆,導致母子關係緊張,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上元二年(675年)三月,高宗一度想遜位於武則天,遭到宰相激烈反對,最終不了了之。當年四月,李弘暴死。對於這樁謎案,新舊《唐書》《資治通鑑》均稱李弘死於武則天的鴆殺。
  • 考古學家憑一顆牙齒,找到埃及唯一女法老木乃伊,堪稱難得的發現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那麼外國是否有女皇帝?答案是肯定的,在古埃及的最高掌權者中,居然也有一位女法老。考古學家憑藉一顆牙齒,發現了埃及女法老的木乃伊,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武則天秘史: 起底「女主武氏」「武則天殺女」等系列事件
    武則天「扼嬰」案所謂「扼嬰」案,在電視劇《武則天秘史》中,竟整整有一集之多。閱後使人們不禁扼腕驚嘆,嚴責這位女皇母親的心狠手辣,為了奪得後權,竟連親生女兒都不放過。其實,從真實歷史講,所謂武則天「扼嬰」,一直是一樁歷史疑案,從古至今,史學家們並不認真把這件事當作史實,有各種各樣的不同記載。
  • 傳說的「神二代」、搶奪薩賓婦女與埃及版的霸王別姬
    這位託勒密被後人稱作託勒密一世,儘管是一位希臘人,但他宣稱自己是埃及法老,並由此開啟了埃及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託勒密王朝。這一時期大量的希臘學者來到埃及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亞歷山大港也成為希臘化世界的文化及經濟中心,在藝術上、宗教各個方面這段時間都表現出埃及與希臘文化的全面融合。
  • 唐朝的開國功臣,也是武則天的恩人,死後卻被武則天掘墓砍棺
    那是在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想要廢掉原配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為後。普通人家娶妻休妻,都是家務事,別人無從幹預,但天子卻不同。天子無私事,而且皇后是一國之母,武則天本來就是唐太宗的妃嬪,倘若被立為李治的皇后,豈不是成為天下的笑柄?因此,朝中正直的老臣,特別是長孫無忌等人堅決反對。
  • 64位法老埋葬之處,一位女法老的神殿宏偉矗立,木乃伊確不在其中
    這裡埋葬著,古埃及 新王朝時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貴族,大約是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相當於中國的殷商時期。帝王谷一共埋葬著64位法老,這其中包括我們熟知的圖坦卡蒙和拉美西斯二世。根據古埃及的傳統,帝王都要葬在尼羅河的西岸,他們相信在這個地方,方便他們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