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在輝煌不在的落寞中,已經掙扎了很長一段時間。
編輯
自從大導演和大明星紛紛北上後,香港本土電影人就始終在大聲疾呼著要重振香港電影的輝煌。
然而口號好喊,要想真正重現輝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編輯
看看如今支撐香港電影的,還是劉德華、劉青雲、古天樂這些50多歲的明星,就知道年輕人才的匱乏,是制約香港電影重回巔峰的最大因素。
有時候人才的湧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想要再出幾個周潤發、張國榮、梁家輝談何容易。
編輯
所以想要重現香港電影的榮光,對題材的挖掘就顯得尤為重要。
警匪大戰、黑社會火拼這些題材曾經代表了香港電影的輝煌。
編輯
可如今隨著香港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國際地位不斷下降,那些在社會發達、經濟繁榮背景下的故事,已跟當下的香港社會嚴重脫離。
於是反映在落寞的香港底層社會,痛苦掙扎的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就成了一個很吸引人的題材。
編輯
前不久由郭富城領銜主演的《麥路人》,就找準了這樣的思路,把焦點放在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身上。
結果拍出了近幾年最溫暖人心的香港電影。
編輯
落寞的香港,落魄的人,這樣的故事不僅在敘述上容易產生共鳴,在情懷上也可以加分不少。
因為在每一個人的心底,都有一份香港情懷,對於本地港人,曾經傲視亞洲的國際聲譽,讓每一個人都充滿自豪。
編輯
而香港的電影和流行音樂,又讓無數內地民眾把香港視作繁榮發達、摩登先進的代名詞。
更不用說那些閃爍著耀眼光輝的大明星,他們的個人魅力,連同香港的鼎盛,一起深深鐫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
編輯
所以香港落寞,我們每個人都會莫名的感到惆悵,似乎像是我們曾經擁有無比美好的青春年華。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美好都變成昨日黃花,一去不復返了。
編輯
我們感嘆香港,感嘆香港電影,其實也是在感嘆自己的青春。
當四大天王裡最動感時尚的郭富城,一副邋遢模樣,整天跟流浪漢們一起睡在麥當勞。
那種發自內心的共情,會讓觀眾不由自主的生出悲憫。
編輯
郭富城自從決定擺脫唱跳歌手的束縛,一心鑽研表演開始,落魄小人物就成了他橫掃各大電影獎項的殺手鐧。
這次《麥路人》裡的角色,他詮釋起來駕輕就熟,邋裡邋遢、玩世不恭的人物他已經演出了心得,所以看他表演,我們會有很多共鳴。
編輯
要說《麥路人》的演員裡,最讓人驚喜的還是已經63歲的萬梓良。
他這一路走來,從曾經金馬影帝榮耀加身,巔峰時風頭直逼雙周一成。
編輯
可隨後投資失敗債臺高築,又意氣用事得罪同行,最後落得不得不接內地18線小縣城的商演,說起來也是感慨萬千。
這次他出演一個無兒無女,老伴兒跳樓自殺的老年流浪漢,那份從角色裡折射出的悲涼慘澹,就是萬梓良這些年真實的個人寫照。
編輯
所以他詮釋起來會格外有說服力,也讓觀眾看的感同身受。
《麥路人》的成功,給今後的香港電影指出了一個方向,本港創作者們大可以拋棄以前那些已經被拍爛的題材。
編輯
用心尋找那些可以跟這個時代,跟當下的香港產生共情的底層故事。
這樣的故事最起碼可以用真實和真誠打動觀眾,或許是未來香港電影發展的一條出路。
編輯
期待今後會有更多像《麥路人》這樣優質的香港電影,繼續帶給我們無盡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