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火鍋
在家裡製作麻辣味的火鍋底料,首先要準備好蔥、姜、蒜、花椒、麻椒、豆瓣醬、幹辣椒這些材料。然後熱鍋燒油,放入花椒、麻椒翻炒至有香味。
接著加入切好的蔥、姜、蒜同樣炒香,再倒入豆瓣醬炒出紅油,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接著往鍋裡面加進去幹辣椒和適量的清水煮開,最後放鹽、醬油調味,麻辣火鍋底料就做好了,然後放入你想吃的食材吧。
番茄火鍋
在家製作番茄火鍋底料,番茄切塊,鍋裡倒油熱以後倒入番茄,然後是按照個人的喜好加蔥姜蒜,花椒粒幾顆,然後一直翻炒,小火把番茄燉成醬加糖和鹽,喜歡酸就少放或者不放糖。那麼我們可以用鏟子慢慢試著放下去,比例根據個人口味調,加入蠔油。
這個醬一定不要太淡,後面要加水的,醬做好倒在火鍋裡,加水,開鍋裡後放一些胡椒粉,放食材開吃吧。
火鍋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鍋底,好不好吃取決於食材的好壞,個人喜好佔第一位,其次就是鍋底味型,而最重重要的其實就是自己調配的味碟!你想吃的啥味就調啥味。
那句更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往往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簡單的烹飪方式!
最值得推崇的火鍋當屬廣東的清水打邊爐,加上自己調配的味碟!麻、辣、鮮、香,隨自己心意調配,同一種食材可以賦予它不同的味道!而不同的食材也可以賦予它差不多的味道
清湯,裡面通常是菌類,海鮮類,也會配有魚,雞,鴨,等肉一起熬煮為湯底,再配合著薄肉片,綠色的葉菜,一起涮著吃,蘸著蒜泥油碟或麻油碟,每一筷子的味道是鮮美的,也是很講究的!
紅湯,麻辣,味重,表面的紅油在翻滾著,夾一片雪花牛肉往滾頭上涮涮,哇~會咽口水的!然後再蘸著油碟,香~吃火鍋的哪個沒被燙過!哈哈~吃火鍋就是涮菜吃的快樂,輕了不夠熟,過了肉老了,通常我們先涮葷的,最後是素,那個味道,美~
底湯通常就這兩大類,看自己飲食習慣,如果需要兼顧,那就鴛鴦鍋,清湯的鮮美和紅湯的麻香,帶給我們美食的享受,但享受的同時注意不要吃得太燙,太辣,肉類和蔬菜都要吃一些,營養均衡嘛!哈哈~
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海底撈如日中天的十年前,在中國最厲害的火鍋品牌是「小肥羊」,說來也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了。
小肥羊的老闆叫張鋼,以前他就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工人的,因為很喜歡吃火鍋,在一次巧合之下,在內蒙吃了一次非常好吃的火鍋。於是花45萬買下了這個火鍋的底料配方。然後成立了「小肥羊」這個火鍋品牌。
吃過小肥羊的朋友肯定都知道,那味道真的是絕美了!
記得以前我們一家想要去涮火鍋的時候,小肥羊永遠是第一選擇,永遠都忘不了那一鍋湯,一款不用蘸醬的火鍋底湯,很多人就是因為這鍋底湯,深深的愛上了小肥羊,大東我就是其中之一。
記得那時候去小肥羊,點的最多的就是羊肉卷,一片一片地在鍋裡涮著吃,總感覺永遠都吃不夠的樣子。
一直到現在都可以說,沒有哪一個火鍋可以做到小肥羊這樣,只需在鍋裡涮一下就能讓羊肉變得出奇的好吃的能力。那時候基本上都不用蘸料,如果要的話也就是準備一些芝麻醬和香油蔥花之類的。
還有一個因為小肥羊愛上的就是在鍋裡下麵條了,就是因為那一鍋美味的火鍋湯,特別是涮完羊肉的底湯,用來煮麵條吃,真的是美味至極的享受了。
那時的小肥羊,不管是到那個店去,都是人山人海的座無虛席的熱鬧,生意火爆、客似雲來。
而且小肥羊的火鍋湯也是非常的講究的,由幾十種滋補調味品精製而成的鍋底湯料,取代了配料繁瑣的小料。最厲害的一點是小肥羊的湯底在去掉羊肉腥、羶味的同時,還可以保留住羊肉的鮮美。這一點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在別的火鍋店遇到過。
除了湯的厲害之外,他們選用的羊肉也是非同一般,小肥羊的羊肉用的是平均為6個月大小的內蒙「烏珠穆沁羊」,這種羊的特點就是肉質鮮嫩、不腥不羶。
完美的火鍋底料+完美的羊肉,小肥羊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反觀現在的火鍋都是麻辣的懷疑人生,毫無美味可言,吃完後印象最深的就是麻和辣,對於味道真的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一直到現在我都認為最好吃的火鍋當屬小肥羊莫屬了,其他的火鍋說實話沒有什麼美味可言,更多的就是麻和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