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經濟導報記者18日獲悉,山東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實施2021年省屬事業單位「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計劃」的通知》,提出在事業單位引進、集聚一批青年優秀人才。
據悉,「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計劃」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等十強產業領域,以及鄉村振興戰略、海洋強省戰略等對人才的需求,面向全球排名在前200名的高校(參照國際公認三大世界大學排名體系近三年排名)、全球自然指數排名在前100名的高校與科研院所、國內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博士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國家級重點項目的青年學者進行招聘。
省屬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和人才梯隊建設需要,研究確定「青優計劃」招聘數量,可不受編制、用編進人計劃和崗位的限制。已滿編超編的事業單位引進「青優計劃」人才,可申請使用省級高層次人才周轉專戶編制辦理入編手續,待單位空出編制後改為使用本單位編制,周轉編制收回。
《通知》提出,各事業單位對「青優計劃」人才要重點培養使用。優先參加定向委培、學習進修、跟班學習、繼續教育、實踐考察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
優先參加國(境)外考察訪問、出國深造、學術交流、進修學習。優先選派「青優計劃」人才參加省政府公派出國留學,到國(境)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培訓進修,按不同類別由省級財政給予一定資助。
優先選配高層次人才作為導師,結對幫扶培養,指導培養對象開展科學研究、技術攻關、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新工藝推廣等,吸納培養對象參與導師科研項目。
優先安排承擔重大課題、創新項目、科技攻關等重點任務。對「青優計劃」人才中屬於全球排名在前200名的高校(參照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體系近三年排名)、全球自然指數排名在前100名的高校與科研院所的博士,直接給予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支持。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專項每年安排不低於30%的項目支持青年人才,注重向「青優計劃」人才傾斜。
由單位負責同志或業務帶頭人進行「一對一」傳幫帶,放在專家助理等重要崗位上進行鍛鍊培養;根據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安排多崗位鍛鍊,培養一專多能複合型人才。鼓勵「青優計劃」人才參加服務基層活動,支持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青年優秀人才到基層掛職鍛鍊、兼職服務或到新型研發機構兼職。支持雙方聯合申報省級各類科技項目、聯合轉化科研成果;掛職、兼職期間的發明專利應用情況及技術轉讓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橫向課題可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依託省級人才工程加大支持力度,加快集聚高層次青年人才。完善實踐鍛鍊機制,分期分批推薦高校、科研院所的哲學社會科學青年人才到黨政機關、基層一線掛職。
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後,經專家委員會評議,事業單位可按照業績、能力、水平直接聘用到相應專業技術崗位。事業單位相應崗位無空缺的,可通過申請特設崗位的方式予以聘用。
從海外引進的「青優計劃」人才,不受在國內任職和年限限制,按照業績、能力、水平可直接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其海外工作經歷、學術和專業技術貢獻,可作為參評依據。「青優計劃」人才入選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報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議事能力強、工作實績突出的青年優秀人才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選,推薦為各級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人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