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我院心胸血管外科成為國家級「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

2020-12-24 瀟湘名醫

近日,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順利通過前期的湖南省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中心項目專家的現場考察和中國研究性醫院學會網絡評審,正式授牌成為國家級「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這標誌著我院心胸血管外科在加速康復外科領域的成績得到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激勵著心胸血管外科醫護同仁們繼續貫徹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做出更優異的成績。

加速康復外科(ERAS)是通過多模式、多學科的方式,在圍手術期採用一系列經循證醫學證實有效的臨床措施,以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創傷應激反應為目的,從而讓患者安全平穩的渡過圍手術期並促進其早期恢復正常機能。在這一診療過程中將伴隨減少圍手術期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再入院風險和死亡風險,以及節省醫療開支等方面等優勢。

近年來,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在副院長李文燦主任醫師帶領下,湯俊毅副主任、陳廣副主任、盛歡護士長積極深入貫徹執行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帶領醫護團隊與全院多科室緊密協作,從患者入院開始進行標準化系統評估,針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個體化診治,從入院宣教、心理護理、呼吸道管理、微創外科手術、麻醉方式優化、圍手術期疼痛管理、液體管理、抗菌藥物合理使用、靜脈血栓預防、營養支持和早期康復鍛鍊等措施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在患者住院期間體現出「併發症減少」「疼痛減輕」「舒適性提高」「住院日減少」「住院費用降低」等良好的社會效益。

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ERAS示範病房診療特色:

省內最早常規開展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肺結節、肺癌、縱膈腫瘤、食管良性腫瘤、氣胸肺大皰、手汗症、創傷性血氣胸等疾病。常規開展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全麻下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無管化(Tubeless)手術。常規開展全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常規開展胸腔鏡下心臟瓣膜置換術及胸腔鏡輔助小切口冠狀動脈搭橋術。

心胸血管外科將以國家級「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授牌為契機,繼續深入貫徹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醫護一體化協作,以「病人為中心」,幫助更多病患快速順利康復出院,更好的服務株洲百姓。

【來源:株洲市中心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聞快遞」小切口解決大問題—我院心胸外科成功開展單孔胸腔鏡...
    肺癌已成為人類身體健康的頭號殺手,而早診斷早治療是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重點。早期肺癌多表現為無症狀的磨玻璃密度結節(GGO),如何無創準確定位GGO並進行精準切除,是外科手術治療早期肺癌的關鍵。常規的肺癌手術是行肺葉切除,但考慮到患者年輕,為儘量保留患者健康肺組織,呼吸一科副主任馬紅霞邀請了心胸外科羅波副主任會診,仔細分析、討論病情。馬紅霞副主任利用科室新引進的三維重建軟體,對患者右肺及肺部腫瘤進行三維重建,清晰顯示了右肺下葉的血管、支氣管及段間平面與腫瘤的位置關係。
  •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
    心胸外科簡介嶽陽醫院心胸外科為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心胸外科專委會及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胸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全面開展胸、心、血管外科系統疾病的醫、教、研工作。
  • 「漢字叔叔」和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緣何都對南京一往情深?
    「漢字叔叔」將漢字之美散播全球的同時,在南京市第一醫院,來自美國的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麥克·傑·卡麥克則用30年的時間,培訓、指導中國醫生完成高難度的心臟手術、心臟移植。在他的幫助下,該院心臟手術死亡率由50%降至2%以下。
  • ...合作」——訪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卡麥克
    談到與中國30餘年的緣分,201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美國著名心胸血管外科專家麥克·傑·卡麥克這樣說。1987年,卡麥克第一次到中國參加心胸血管外科方面的國際研討會。此後,卡麥克萌生了幫助中國同行更快提升心胸血管疾病治療水平的想法。
  • 我院普胸外科郭蒲君主任團隊完成一例單孔胸腔鏡右肺下葉前基底段...
    我院普胸外科郭蒲君主任團隊完成一例單孔胸腔鏡右肺下葉前基底段切除術【技術新突破】 2020-07-03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齊魯醫院李衛國團隊開展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治帕金森病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李衛國教授帶領帕金森病外科治療團隊一天內完成兩例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病例。為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手術團隊制定了嚴格的腦深部電刺激(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治療帕金森病操作流程。
  • 麻醉與外科共創 ERAS主題報導(一)
    其中,微創外科可謂是21世界外科發展的方向和靈魂,快速康復外科(ERAS)概念的引入和實施更是極其關鍵的一步。同時,麻醉藥物和肌松拮抗藥物的使用也為患者術中條件的優化以及術後安全轉歸提供了重要保障。這些均離不開外科醫生和麻醉科醫生的團結協作。筆者現從梳理我國微創外科發展歷程談起,對胃腸手術中如何做好團隊協作進行探討。
  • 一名血管外科醫生的「八一」感想
    蔣嵐杉,主任醫師,綿陽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學術任職綿陽市醫學會血管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副組長;四川省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專委會頸動脈分會委員;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血管外科分會委員;國家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缺血性卒中外科專委會委員;國際靜脈學聯盟中國靜脈學會委員;國際血管聯盟腹主動脈專委會委員;中國創新型醫院協會血管外科學組委員
  • 津北檢察丨喜訊!!我院榮獲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津北檢察丨喜訊!!我院榮獲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2020-12-23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泌尿外科成功切除巨大腎臟錯構瘤
    😔文女士體檢偶然發現右腎錯構瘤,腫瘤直徑7cm,CT考慮腫瘤內有出血,考慮到腫瘤較大,隨時可能有大出血風險,我院泌尿外科立即安排文女士住院治療
  • 急診非心胸外科手術後房顫發生率及危險因素是什麼?
    房顫會增加患者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住院時間及死亡率,雖然術後房顫常發生在心胸外科手術後,但其他手術,特別是急診手術術後房顫的發生率如何呢?那些危險因素可能增加術後房顫的發生率呢?
  • 南召縣人民醫院外科系統各科室全部搬遷入駐新建外科大樓
    現有專職技師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護士2名;主要負責心臟介入、神內介入、腫瘤外周血管的介入診療。介入治療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微創治療方法;簡單的講:介入治療就是在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肝膽外科簡介
    該研究所住院床位105張,2個病區,設普通病房、重症監護病房和移植特護病房。醫護人員65名,現有以江藝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精幹技術隊伍,教授1人,副教授5人,主治醫師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4名,博士8人,碩士3人。醫生按技術特長分為肝移植、肝臟外科、膽道外科、脾胰外科、腔鏡外科、甲狀腺外科、超聲介入外科六大醫療專業組。年住院病人3600人次左右,年手術量1900餘例。
  • 5歲男童特重度燒傷93%,國家級燒傷整復外科急救擺脫險境
    燒傷整復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黃國寶介紹說:「這是7月27日轉入我院以來,我們團隊為這個小朋友實施的第5次手術。通過這5次手術,患兒全身的創面已經全部植皮封閉,燒傷創面的治療至此基本結束。孩子全身沒有創面了,接下來進行的主要是瘢痕康復治療。最後這次植皮手術,是一個標誌性的節點。」而在7月27日上午,軒軒被燒傷後的第16天,轉診到濟南市中心醫院時,則已處於「病危」狀態。
  • 武漢外科十大醫生,第一位是泌尿科專家、第五位著名胰腺外科專家
    第四位:黃曉琳黃曉琳,女,主任醫師,教授,系同濟醫院康復醫學教研室(科)主任,1983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醫學系,2000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康復科學系獲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世界衛生組織康復培訓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中國康復醫學會頸椎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常委
  • 仁心仁術 勇攀高峰——我院神經外科完成頸內動脈內膜剝脫術
    10月16日,安鋼總醫院神經外科為一名61歲男性患者成功開展首例「頸內動脈內膜剝脫術」,患者恢復良好,痊癒出院。此項手術標誌著我院神經外科顯微手術及血管病治療的技術水平又上新臺階。12月10日,我院又成功完成了第二例患有頸動脈狹窄的68歲女性患者手術。
  • 開設專門的兒童外科,緩解患兒外科手術就醫難題
    15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外科正式成立,學科成立後,由兒童醫學中心統一管理,主要綜合治療兒童青少年(0-18歲)的外科疾病,可實現兒童外科性疾病看診、住院、手術一站式診療,緩解兒童外科手術就醫難的問題,大大方便莎莎等患兒就醫。
  • 最美醫生丁文祥:中國小兒心胸外科泰鬥——九十二歲每周出診
    中國亟需發展小兒心血管外科診斷與治療水平。此刻,不得不提起一位醫生,他叫丁文祥。如今已是92高齡的他,在白手起家的60年代,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帶領著一支敢打敢拼的兒科隊伍創建了中國的小兒心胸外科,並為之奮鬥終生!
  • 我院手足外科中心成功完成小兒並指分離手術
    11月12日,我院手足外科中心來了一個三歲萌娃,酷似小童星Kimi,然而孩子臉上卻不見笑容,略顯孤僻。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