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與外科共創 ERAS主題報導(一)

2020-12-23 騰訊網

|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馮藝教授 沈凱教授

十餘年來,眾多醫學前輩們辛勤努力,使我國麻醉科學取得長足發展,麻醉學科已逐漸發展為「圍術期」醫學。在這一歷程中,新技術、新設備和新藥品發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微創外科可謂是21世界外科發展的方向和靈魂,快速康復外科(ERAS)概念的引入和實施更是極其關鍵的一步。同時,麻醉藥物和肌松拮抗藥物的使用也為患者術中條件的優化以及術後安全轉歸提供了重要保障。這些均離不開外科醫生和麻醉科醫生的團結協作。筆者現從梳理我國微創外科發展歷程談起,對胃腸手術中如何做好團隊協作進行探討。

馮藝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委員、疼痛學組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常委、創傷與術後慢性疼痛學組組長

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分會常委

沈凱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上消化道外科醫師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疝和腹壁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學模擬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機器人手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微創外科是外科學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減少手術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創傷反應是 ERAS的主要目標,需要多學科合作實現,包括減少患者應激反應、術後併發症,縮減住院時間,促進康復等。為減少外科損傷,微創外科應運而生。1987年,法國外科醫師穆雷(Phillipe Mouret)首次為患者進行了腹腔鏡手術且獲得成功。此後腹腔鏡手術得到迅速發展。1991年,我國首次完成國內第一例腹腔鏡切除術。隨後30年,腹腔鏡手術成為外科手術的重要形式,被譽為外科發展的裡程碑。1993年,我國臨床專家完成了首例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之後腹腔鏡手術在胃腸外科領域數量不斷增加。

腹腔鏡用於胃腸手術具有多種特點及優勢

腹腔鏡手術較傳統開腹手術具有更多優勢,包括更小創傷、對機體內環境幹擾輕、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較低等,而且還能縮短手術後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疼痛,因此近年來備受臨床推崇。

歐洲COLOR試驗分析,患者獲益與腹腔鏡手術例數有關。因此,2010年無論是《國立癌症綜合網絡(NCCN)結腸癌操作指南》,還是我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均規定腹腔鏡手術應由熟練掌握該技術的外科醫生實施,術中應進行細緻全面的腹腔探查。目前不推薦中低位直腸腫瘤、腫瘤所致梗阻或穿孔、腫瘤明顯侵犯周圍組織(如T4病灶)者施行腹腔鏡手術。

《加速康復外科中國專家共識及路徑管理指南(2018 版)》指出,對胃腸腫瘤早期患者推薦使用腹腔鏡進行微創手術,對存在有梗阻等高危因素的患者,仍建議進行開放手術。相關研究提示,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與開放手術具有相似的併發症發生風險和近期結局,且可以縮短術後胃腸恢復、進食和住院時間,建議對早期和局部進展期的胃癌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並由經驗豐富的臨床團隊進行。

術中深肌松低氣腹壓有利於患者快速恢復

充分的手術暴露對於開腹手術非常重要,能保證手術順利完成,減少併發症和副損傷。對於腹腔鏡手術患者,實現充分

手術暴露同樣重要,可通過調整患者體位等多種方法實現。如果仍不能充分暴露手術視野,可通過增加氣腹壓力來獲得更好的手術空間。

但是,增加氣腹壓力可能會對患者造成一定影響,例如,牽拉會造成患者手術後疼痛,增加高酸血症風險,因為膈肌上抬導致肺順應性和肺容量下降,並減少回心血量、導致心律失常,甚至腹部損傷,以及各種手術應激反應。回顧性分析提示,低氣腹壓力可以使患者疼痛評分更低,減少術中及術後鎮痛藥物使用。但低氣腹壓力可能延長手術時間,增加併發症發生風險。

若解決這一矛盾,需要外科醫生和麻醉科醫生團結協作。獲得充分的手術空間,以及清晰的腹腔鏡圖像,才能保證手術順利完成,實現這一點需要麻醉科醫生來協助。麻醉過程中,肌松藥物能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但同時,肌松殘餘會引發多臟器不良反應,尤其是影響呼吸功能,降低呼吸功能代償、增加肺不張風險,進而延長恢復時間。此時,肌松拮抗劑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角色。舒更葡糖鈉(布瑞亭)的誕生,使得深肌松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低氣腹壓深肌松及肌松拮抗劑助力ERAS

4個成串刺激比值(TOFr)是在使用肌松藥期間應用周圍神經刺激器監測神經肌肉功能的重要方法,臨床常用於監測肌肉鬆弛程度,以確定肌松藥是否起效。手術患者若採用深度肌松,則最好使用肌松監測,以觀察是否達到深度肌松。

低氣腹壓有助改善手術患者術後主觀感受,尤其是疼痛。低氣腹壓深肌松後,可以實現更好的手術視野,降低手術風險,並減少術後疼痛,改善患者愈後。深肌松理念興起於2013年,之後開展了大量相關研究。一項在婦科手術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與增加腹腔壓力相比,低氣腹壓深肌松能夠實現良好的手術視野。另一項在前列腺和腎結石手術患者中開展的研究也提示,患者處於深肌松狀態能夠顯著提高臨床醫生對手術暴露空間的滿意度。此外 ,深肌松對於患 者而言,還能減少肩部腫痛,原因可能與膈肌和腹肌壓力降低有關。因此,早在2013年,中國專家共識就將腹腔鏡手術中應採用深度肌松作為推薦寫入。但是,深肌松腹腔鏡手術並沒有在臨床中廣泛實施,原因是彼時尚沒有效果與安全性良好的深肌松拮抗劑在我國上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深肌松腹腔鏡手術在我國臨床的廣泛應用。

目前,膽鹼酯酶抑制劑(新斯的明)和新型甾類拮抗劑(舒更葡糖鈉)是臨床常用的肌松拮抗劑。證據表明,傳統肌松拮抗劑存在諸多局限,包括逆轉作用不完全,無法逆轉深度肌松,以及引起較多膽鹼能不良反應等。隨著新型肌松拮抗劑舒更葡糖鈉的問世,深肌松腹腔鏡手術廣泛應用成為可能。舒更葡糖鈉可快速拮抗任意程度肌松,能以包裹的形式拮抗羅庫溴銨和維庫溴銨的肌松作用,作用迅速、且不良反應少。《加速康復外科中國專家共識及路徑管理指南(2018 版)》指出,應行肌松監測以指導肌松藥物的使用;術後應避肌松殘留(TOFr

減少手術創傷是外科學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其中,以腹腔鏡技術為平臺的微創手術在近幾十年來不斷進步,已成為現代微創外科的核心。我國在胃腸外科領域的腹腔鏡手術數量也穩步提升。ERAS理念用於腹腔胃腸道手術顯著增加患者獲益。除外科醫生外,麻醉醫師也在ERAS理念的實施中發揮關鍵作用。如何選擇麻醉方式、麻醉藥物、鎮痛模式、肌松程度等是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與傳統肌松拮抗劑新斯的明相比,舒更葡糖鈉能夠更快逆轉羅庫溴銨誘導的中度肌松和深度肌松,減少患者術後併發症發生。舒更葡糖鈉作為能快速有效拮抗深肌松的藥物,在促進手術患者快速恢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成為加強外科醫生與麻醉科醫生團隊協作,共愈患者的一座「橋梁」。

相關焦點

  • 喜訊:我院心胸血管外科成為國家級「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
    近日,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順利通過前期的湖南省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中心項目專家的現場考察和中國研究性醫院學會網絡評審,正式授牌成為國家級「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這標誌著我院心胸血管外科在加速康復外科領域的成績得到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激勵著心胸血管外科醫護同仁們繼續貫徹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做出更優異的成績。加速康復外科(ERAS)是通過多模式、多學科的方式,在圍手術期採用一系列經循證醫學證實有效的臨床措施,以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創傷應激反應為目的,從而讓患者安全平穩的渡過圍手術期並促進其早期恢復正常機能。
  • 麻醉醫生最討厭&最喜歡的外科醫生大起底
    都有自己的外科白名單和黑名單,  有收穫迷妹鐵粉無數的「神刀手」  也有備受大家嫌棄的「奧特曼」  (噢!!  人品好,有擔當,  不會不懂裝懂,  讓你給椎管內麻醉的病人加肌松  3. 態度好,  發自內心的尊重麻醉醫生和手術室護士
  • 外科風雲之後的麻醉風波——3ml利多卡因中毒之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外科風雲之後的麻醉風波----3ml利多卡因中毒之謎。從我給了3ml利多卡因的硬膜外試驗劑量後楊羽出現的症狀來看,這是一例非常典型的利多卡因入血導致的局麻藥中毒,雖然量很少,只有3毫升。陸晨曦:3ml利多卡因入血就迅速產生這個症狀?那我們在搶救室顫、頻發室早時每次靜注的也是3ml利多卡因,有時候反覆推注甚至靜滴利多卡因,怎麼沒有這個情況出現,反而還治療了疾病呢?
  • 一大波麻醉「大片」襲來
    劇情簡介:《Awake》中文片名是《奪命手術》,講的是富家公子Clay在一次手術中出現了罕見的全身麻醉併發症——術中知曉,在忍受手術痛苦的同時發現驚天的密謀的故事。整部電影之所以恐怖與驚悚,與全麻併發症「術中知曉」密不可分。
  • 影視推薦《麻醉風暴》
    關於醫療的劇一直不少,國外有《實習醫生格蕾》、《急診室的故事》、《仁心仁術》、《太陽的後裔》等,國內有《心術》、《外科風雲》、《急診科醫生》,大多是關於外科醫生的
  • 渭南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聯合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成功開展...
    近日,市二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聯合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成功為82歲高齡患者開展我科首例ERCP術。真正從某種意義上達到了不開刀不打孔,微創解決膽總管結石的效果。ERCP是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的英文首寫字母縮寫,是目前公認的診斷胰膽管疾病的金標準。這種技術創傷小、併發症少,無遠期併發症及後遺症,可以不改變解剖結構,術後恢復快,一般3~5天就可出院。
  •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
    心胸外科醫療特色中西醫結合診治胸心血管外科疾病特色鮮明自2005年起,學科帶頭人周嘉在心肺手術中,創新性地將傳統單純針刺麻醉改良為現代針刺麻醉——針藥複合麻醉,最大限度地發揮針刺效應,避免了氣管插管對患者的損傷,減少了氣管插管全麻患者術中70~80%麻醉藥的用量,大大降低了麻醉藥物對人的副作用,減少了圍術期併發症的發生
  • 人心不能麻醉——《麻醉風暴》
    《麻醉風暴》題材內容很大膽,把目光投向了最容易被大眾忽略的麻醉醫生。男主蕭政勳是一名麻醉醫生。而本劇一開始,就事無巨細地表現一個麻醉醫生的工作常態。一臉疲態,卻腳步匆匆。院方對麻醉醫生也沒多重視,人手配備也不齊全,日班麻醉醫生只有他一個,一天得負責好幾臺手術,一個月兩三百臺手術。
  • 麻醉醫生的望聞問切
    在西醫基本操作技能中有視觸叩聽麻醉醫生也會望聞問切?要說麻醉醫生不會看病這個還真有點不服氣的呢內科中最懂外科外科中最懂內科怎麼就不會看病呀只是沒什麼機會表現而已當然今天談的麻醉醫生的望聞問切並不是看病而是對手術病人的評估從望聞問切了解病人整體的身體狀態手術部位只涉及身體某個部分
  • 麻醉醫生:一群真正的無名英雄!
    一般醫療劇,把眼光投向的是外科醫生,《X醫生:外科醫生大門未知子》《外科風雲》;急診室醫生,《急診室的故事ER》《黑色警報》;乃至也才有這麼一種說法——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麻醉醫生》頗有開宗立派的架勢,它隆重地推出了這個長期失語的部落。
  • 【醫訊】精準麻醉!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麻醉手術部為百歲老人順利...
    8月20日,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麻醉手術部成功為一位超百歲高齡的老人實施右側人工股骨頭置換+右側股骨內固定取出術的精準麻醉。骨科醫院院長戴閩帶領的骨科團隊與麻醉手術部主任朱小萍帶領的麻醉、手術團隊緊密合作,保障了患者手術全程平穩安全。 今年101歲的張吉元近日因突發頭暈不慎跌倒,導致右股骨骨折,於當地醫院行內固定術,術後因移位,遂轉入南大一附院行手術治療。百歲老人臟器功明顯減弱,基礎病史多,多發椎體應力壓縮性改變。
  • 麻醉醫生出現之前,做手術需要先把人打暈?……對
    在靠譜的麻醉術誕生之前,歐洲最普遍的麻醉方法,是找一群彪形大漢把人「按麻」;或者一棍子把你打暈,俗稱「棒麻」。麻藥普及後,第一批市場化的產品,是讓親媽哄娃睡覺的「舒緩糖漿」。這些糖漿含有嗎啡、大麻、酒精等成分,連一頭熊都能放倒!
  • 全身麻醉後,醒來會變傻、變笨?身體會經歷什麼?
    還記得以前港臺有關醫學題材的影視劇中,外科醫生在手術臺上「一頓操作猛如虎」,就能為病人排憂解難,那種職業的成就感瞬間令許多人都心馳嚮往。
  • 被人們認為很小的普外科一類手術,是怎麼麻醉的?
    從整個外科發展過程中來看,這些手術也都有著極高的治癒率,很少有異常情況發生。正因如此,這些手術甚至被當作初級醫師進階的標準。這就意味著這類手術的門檻很低,是用於評定外科醫師水平的一類手術。那麼這類手術如何麻醉呢?也是非常簡單嗎?
  • 得了甲狀腺疾病,手術是怎麼麻醉的?
    先談談甲狀腺疾病大致種類:甲狀腺疾病主要分為需要內科治療的功能性或者炎症性疾病,以及需要外科治療的甲狀腺腫或者甲狀腺良惡性。兩大類甲狀腺疾病雖然治療方法明顯不同,但二者並不是完全孤立:有些內科性的甲狀腺疾病也需要外科手術治療;有些外科性的甲狀腺疾病也需要在術前進行調整或者術後內科鞏固治療。
  • 「傾聽」麻醉醫生
    讀稿人語 戴維幕後英雄在沒有現代麻醉術之前,外科手術是相當恐怖的。很早的石器時代,所謂「麻醉」就是打暈了再說,讓病人暫時處於昏迷狀態,進行一些快速手術操作。除了各種出神入化的外科手術,就連腸鏡、胃鏡這些讓人生畏的醫學檢查,都在麻醉術的加持下變得容易接受了。如果說麻醉術的發明,為外科手術開闢了新紀元。那麼,麻醉醫生就是手術室的幕後英雄。病人的睡過去和醒過來,都由他們守護,責任重大,卻默默無聞。手術成功了,病人會特地感謝手術醫生,並不知道麻醉醫生的功勞。這多少是因為大多數人對這一行當的無知。
  • 一千多年前,他發明「麻沸散」,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
    為了減輕病人痛苦,他在積攢數十年行醫經驗的基礎上,反覆試驗,製成「麻沸散」;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為「外科鼻祖」。這個人的名字是,華佗。有時候,他給病人針灸,對方緊張得不行,華佗卻一臉淡定,下針時告訴病人「你要是感覺針刺痛感延伸到某某地方,就告訴我。」病人依言而行,華佗手起針落,幾下就治好了病。後世的一個舉動,足以證明他的地位:哪位大夫醫術出眾,就會被冠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的稱呼,用來說明醫術精湛。
  • 麻醉醫生打怪升級—小麻何時才能練成主麻
    你一定覺得很驚訝,啥,不是麻醉醫生嗎,學個「麻醉學」還不夠?答案是:當然不夠!麻醉醫生,可以說是「外科醫生中的內科醫生」(懇請各位外科親朋和內科好友不要扔磚)。對,因為我剛只說了能管理不涉及心腦肺和器官移植的手術麻醉,對於這些專科的手術管理,一定要經過各個亞專科麻醉培訓輪轉才能勝任哦。那每個亞專科要多久?這個一般與所在醫院相應外科科室的情況和手術量有關,一般每個亞專科1-3個月。
  • 7天解除8年病痛 威海市中醫院雙腺外科再獲錦旗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佩佩 通訊員 張萌達 威海報導  近日,威海市政務服務熱線12345接到一通熱線電話,威海市中醫院出院患者史女士對政務服務工作人員表達了對威海市中醫院兩腺外科主任周少傑的感激
  • 南召縣人民醫院外科系統各科室全部搬遷入駐新建外科大樓
    科室員工分別到南陽市中心醫院,南陽市二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大一附院進修學習,每年派遣員工外出參加短期培訓。科室配有樣本處理及孵育系統一臺(方舟醫療),西芬斯CFMS血栓彈力圖儀兩臺,三江科技SJW—IA型血小板保存箱一臺,儲血專用冰箱,醫用低溫冰箱數臺,配套設施完善, 設備先進,技術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