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新冠感染者都會產生具有真正保護作用的中和抗體?

2020-12-22 騰訊網

對於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新冠肺炎不會再次感染,這一點令人非常沮喪。但現在傳來了鼓舞人心的新消息,所以在這裡立即分享一下下,雖然必須指出這也是一項有待同行評審的預印本研究(preprint)。

這項新上線medRxiv的研究由美國頂級的西奈山醫院的Dr. Ania Wajnberg領銜,與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共同展開,在對西奈山醫院的1343份血漿供體進行核酸檢測與血清抗體檢測之後得到了如下洞察:

首先,血漿供體有兩組類型:一組在某個階段通過(PCR)核酸檢測確診了新冠感染,而另一組是疑似新冠感染卻一直沒有做過核酸檢測。

血漿供體中大多數都是輕症。其中通過核酸檢測確診感染的幾乎全部呈現出抗體,而疑似新冠感染者則大多數沒有抗體。這一點說明了兩件事情:

抗體是能夠鑑定出來的。

很多以為自己可能已經感染了新冠的人其實並沒有真的被感染。

在通過核酸檢測確定感染的人群中,發現對他們進行的初次抗體檢測中並非所有人都產生了抗體,但同時卻也有很多人呈現出了高水平抗體滴度(A)。但過一段時間請那些初步檢測中未有抗體或者抗體滴度水平較低的人回來再次檢測之後則發現,絕大多數人呈現出陽性,也就是產生抗體了(B)

研究中採用的抗體測試手法不是之前文章裡提到的那種可靠性堪憂的簡易快速檢測法(補充閱讀:公眾自測抗體,在疫情期間是很有隱患的操作),而是艾麗莎(ELISA)法,也就是可以對抗體進行定量分析的手法。並且絕大多數人產生的抗體是能夠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哪怕症狀輕微。

所以這一現象看來似乎非常普遍,就和對於流感的反應差不多(當然流感問題是自身變異強,當季就算有了保護下一季可能又要推倒重來,但這是另外一回事情)。的確有少部分人因為血清轉換缺乏而沒有產生抗體,但那本身也是正常現象,因為很多其他能夠刺激人體產生有效中和抗體的病毒也都有這個問題,但發生的概率都比較低。

所以到目前為止這就是一則非常好的消息。因為哪怕出於最大程度謹慎,依然不把這一點解讀為『有了抗體就能夠保護人體免遭再次感染』,但大多數人早晚都會確切產生中和抗體這一點本身,在對新冠病毒性質進一步深入了解上已經足夠振奮人心。

同時,Dr. Ania Wajnberg還發現了另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細節——大家應該肯定還記得最早中國武漢報導過這樣神奇的新冠患者案例:明明治癒了的患者幾周後核酸檢測又呈現陽性,以至於現在國內報導中出現了一個非常偽科學的名詞叫做『長陽患者』吧?而之後中國以外其他國家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病例報導。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的確很可疑。可能真的是又被感染了,也可能是病毒又活躍了,還有可能是不必擔憂的無活力病毒片段,各種情況都可能存在,也的確困擾了西奈山病毒學專家與研究人員許久。但現在Dr. Ania Wajnberg的研究提示這方面討論可能可以結束了:這根本不是什麼長陽也不是什麼復發,而是治癒的患者排出的沒有活力的病毒碎片,不會復活、不會再引發感染了——去西奈山醫院提供血液的供血者會接受核酸測試,結果追蹤到了病癒後(即症狀消除後,而不是發病後)長達28天的核酸陽性。據此,西奈山醫院學者認為這種陽性(下圖中的紅色線條)極有可能只是失去活性的病毒基因組碎片,而不再是具有感染活力的病毒。

【總結】

絕大多數人在感染之後都會產生具有真正保護作用的中和抗體,哪怕症狀輕微。

病癒之後再度檢查出核酸陽性的,極有可能只是排出的病毒碎片,並不會再具有傳染性。

我們還需要繼續解開更多關於新冠病毒的謎題,但中和抗體能夠確切產生這個提示相當鼓舞,無論對後續的疫苗開發還是對疫情管理而言。可以說越來越多的證據在提示世界衛生組織這次有點過慮了,當然若真是如此也完全能夠理解,因為在各種原因下,WHO也許不得不在對新冠病毒性質和疫情發展的預判上比任何其他時期都更加注意政治正確、四平八穩了。其他的,就一起繼續拭目以待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發現一種強有效的新冠抗體:濃度低於10微克/ml,5天就能完全中和...
    昨日,總部位於墨爾本的生物技術公司Affinity Biosciences宣布發現了一種對COVID-19具有治療潛力的強效抗體。通過彼得多爾蒂感染和免疫研究所的測試顯示,其抗體濃度低於每毫升10微克,可以中和病毒的傳染性。今年3月,Affinity開始篩選其1000億種人類抗體的專有抗體庫,以發現那些可能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
  • 我國首個新冠疫苗抗體陽轉率99.52% 保護效力79.34%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國首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 ...病毒中和抗體2個月就降低到無保護力?幸好我們有記憶性T淋巴細胞
    其中IgM通常代表急性期免疫抗體,IgA作為分泌型抗體,為機體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體,IgG則為長期的免疫應答抗體。結果發現: 1)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結合反應 只有3.1%(2/65)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未產生任何針對新冠病毒抗原的結合抗體。
  • 瑞典發現有效中和新冠病毒納米抗體 有望用於開發抗病毒藥物
    瑞典發現有效中和新冠病毒納米抗體 有望用於開發抗病毒藥物 2020-09-08 06:47:20  有望用於開發抗病毒藥物  科技日報北京9月7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從羊駝身上鑑定出一種小型中和抗體Ty1,這種納米抗體能阻止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 華山醫院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這是全球首個在健康受試者中開展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JS016也是中國最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審批經歷「超音速」華山醫院張菁教授和張文宏教授聯合主持的中和抗體臨床試驗項目,通過健康受試者靜脈輸注JS016後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徵及免疫原性的研究,為探索JS016在人體中抗新冠病毒的治療與預防效果提供依據。
  • 抗體沒了,記憶細胞還在!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
    也就是說,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水平雖然降低了,但是當病毒再次入侵機體的時候,體內的免疫記憶細胞能夠針對病毒迅速做出反應,產生新的抗體,從而保護機體免受感染。從新冠病毒感染後產生的免疫記憶情況,我們也許可以對將來新冠疫苗的持久保護力進行預測。
  • 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 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體內特異性抗體至少存在半年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發現: 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 體內特異性抗體至少存在6個月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許多人好奇,新冠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
  •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揭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具有保護性的中和...
    2020-12-24 06:09:33來源:FX168 【新研究:感染新冠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揭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至少能在人體內留存8個月,可以防止其再次感染。
  • 老年人為何更易感染新冠病毒?缺少這種保護性的新冠抗體
    這項研究發現,在部分未感染COVID-19的人群中也存在可以針對和靶向新冠病毒(SARS-CoV-2)的抗體,並且這一現象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出現的比例更高! 進一步研究表明,這些抗體是免疫系統在感染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時產生的,並可以對SARS-CoV-2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
  • 新冠快速康復者體內持續產生抗SARS-CoV-2病毒抗體
    研究闡明了一種有效的免疫表型,將快速症狀清除與差異抗體持久性動力學聯繫了起來。*以下中文內容僅供參考,請以英文原文為準。摘要抗體在免疫反應中非常關鍵,為機體提供保護以抵禦致病威脅。對SARS-CoV-2產生的抗體反應的性質和持久性尚不清楚。
  • bioRxiv:新冠病毒突變N439K竟能削弱中和抗體的活性
    2020年1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一種廣泛變體有可能躲過一些人在感染後產生的免疫反應。自這次大流行開始以來,科學家們在從感染者身上採集的SARS-CoV-2樣本的基因組中發現了數千種病毒突變。
  • 《科學》雜誌:高福等學者發現2種阻斷新冠與受體結合的抗體
    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團隊發現:從一名新冠康復患者中分離出的兩種單克隆抗體B38和H4抗體,可以阻止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之間的結合。隨後在小鼠模型中的治療研究證實,這兩種抗體可降低小鼠感染後肺部的病毒載量。
  • 我國科學家開發重組ACE2-Ig抗體,或可中和新...
    而且這些融合蛋白對冠狀病毒表現出交叉反應性,據此推斷它們在新冠病毒的診斷、預防和治療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在人和小鼠模型中顯示出rACE2高清除率從輕度、自限性呼吸道疾病到嚴重的進行性肺炎,以及多器官衰竭和死亡——新冠病毒的感染和攻擊範圍很廣。
  • 澳籍華人學者王林發:測中和抗體 籲增強合作
    測中和抗體:推出血清檢測盒有助於疫苗研發全球首個在健康受試者中開展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已在上海啟動。一線醫生應用患者恢復期血漿救治,其原理也是利用血液中的中和抗體幫助其他患者產生抵抗力。5月下旬,王林發團隊研發出cPass血清檢測盒,可在1小時內快速檢測到新冠病毒中和抗體。
  • 【北大領銜科研團隊找到有望成藥的高活性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
    【北大領銜科研團隊找到有望成藥的高活性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北京大學領銜的科研團隊17日在美國《細胞》雜誌在線發表論文介紹,他們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動物實驗證明,這些抗體有望用於新冠治療藥物研發和短期預防。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中新社記者9月17日獲悉,上海...
    2020-09-17 14:59:24來源:FX168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中新社記者9月17日獲悉,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
  • 川普3天「閃電」出院炒熱中和抗體 國內兩大製藥巨頭拼速度搶上市
    來自白宮醫生康利博士的消息及白宮聲明顯示,川普在治療期間共使用了7種藥物,包括「抗體雞尾酒療法」、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以及鋅、維生素D、褪黑素、法莫替丁以及阿司匹林。其中,真正對新冠肺炎有治療作用的就是「抗體雞尾酒療法」與瑞德西韋。在出院後,「抗體雞尾酒療法」受到川普盛讚,表示該療法是他康復和最終「治癒」的「關鍵」。
  • 新冠疫苗有效率排名對比
    隨著疫苗上市、產量提升,對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以及後續的普通人群,疫苗接種工作都會全面有序地鋪開。  「我們的目標是力爭通過主動免疫的方式建立起群體免疫保護力,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夠儘快得到更加有效控制。」曾益新表示。  在公共衛生學家看來,疫苗是政府、科學家對社會的一種承諾,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應經得起考驗。隨著我國新冠疫苗接種推開,它將如何保護我們?
  • 《自然》發表最新研究稱,SARS治癒者抗體可抑制新冠病毒
    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篇免疫學研究成果論文稱,從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治癒者體內分離出的抗體,可以有效阻斷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傳染性。自然科研19日向媒體發布新聞稿說,能夠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有助於研發抗病毒療法或疫苗。最新發表的這項概念驗證研究表明,混合使用單克隆抗體或許是值得探索的一種控制新冠病毒的方法。但新聞稿同時提醒,這項研究並未開展任何人體試驗。抗體是免疫系統響應入侵機體的外源物質而產生,單克隆抗體可以靶向病原體的某特定蛋白(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