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新冠肺炎不會再次感染,這一點令人非常沮喪。但現在傳來了鼓舞人心的新消息,所以在這裡立即分享一下下,雖然必須指出這也是一項有待同行評審的預印本研究(preprint)。
這項新上線medRxiv的研究由美國頂級的西奈山醫院的Dr. Ania Wajnberg領銜,與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共同展開,在對西奈山醫院的1343份血漿供體進行核酸檢測與血清抗體檢測之後得到了如下洞察:
首先,血漿供體有兩組類型:一組在某個階段通過(PCR)核酸檢測確診了新冠感染,而另一組是疑似新冠感染卻一直沒有做過核酸檢測。
血漿供體中大多數都是輕症。其中通過核酸檢測確診感染的幾乎全部呈現出抗體,而疑似新冠感染者則大多數沒有抗體。這一點說明了兩件事情:
抗體是能夠鑑定出來的。
很多以為自己可能已經感染了新冠的人其實並沒有真的被感染。
在通過核酸檢測確定感染的人群中,發現對他們進行的初次抗體檢測中並非所有人都產生了抗體,但同時卻也有很多人呈現出了高水平抗體滴度(A)。但過一段時間請那些初步檢測中未有抗體或者抗體滴度水平較低的人回來再次檢測之後則發現,絕大多數人呈現出陽性,也就是產生抗體了(B)
研究中採用的抗體測試手法不是之前文章裡提到的那種可靠性堪憂的簡易快速檢測法(補充閱讀:公眾自測抗體,在疫情期間是很有隱患的操作),而是艾麗莎(ELISA)法,也就是可以對抗體進行定量分析的手法。並且絕大多數人產生的抗體是能夠抗擊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哪怕症狀輕微。
所以這一現象看來似乎非常普遍,就和對於流感的反應差不多(當然流感問題是自身變異強,當季就算有了保護下一季可能又要推倒重來,但這是另外一回事情)。的確有少部分人因為血清轉換缺乏而沒有產生抗體,但那本身也是正常現象,因為很多其他能夠刺激人體產生有效中和抗體的病毒也都有這個問題,但發生的概率都比較低。
所以到目前為止這就是一則非常好的消息。因為哪怕出於最大程度謹慎,依然不把這一點解讀為『有了抗體就能夠保護人體免遭再次感染』,但大多數人早晚都會確切產生中和抗體這一點本身,在對新冠病毒性質進一步深入了解上已經足夠振奮人心。
同時,Dr. Ania Wajnberg還發現了另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細節——大家應該肯定還記得最早中國武漢報導過這樣神奇的新冠患者案例:明明治癒了的患者幾周後核酸檢測又呈現陽性,以至於現在國內報導中出現了一個非常偽科學的名詞叫做『長陽患者』吧?而之後中國以外其他國家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病例報導。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的確很可疑。可能真的是又被感染了,也可能是病毒又活躍了,還有可能是不必擔憂的無活力病毒片段,各種情況都可能存在,也的確困擾了西奈山病毒學專家與研究人員許久。但現在Dr. Ania Wajnberg的研究提示這方面討論可能可以結束了:這根本不是什麼長陽也不是什麼復發,而是治癒的患者排出的沒有活力的病毒碎片,不會復活、不會再引發感染了——去西奈山醫院提供血液的供血者會接受核酸測試,結果追蹤到了病癒後(即症狀消除後,而不是發病後)長達28天的核酸陽性。據此,西奈山醫院學者認為這種陽性(下圖中的紅色線條)極有可能只是失去活性的病毒基因組碎片,而不再是具有感染活力的病毒。
【總結】
絕大多數人在感染之後都會產生具有真正保護作用的中和抗體,哪怕症狀輕微。
病癒之後再度檢查出核酸陽性的,極有可能只是排出的病毒碎片,並不會再具有傳染性。
我們還需要繼續解開更多關於新冠病毒的謎題,但中和抗體能夠確切產生這個提示相當鼓舞,無論對後續的疫苗開發還是對疫情管理而言。可以說越來越多的證據在提示世界衛生組織這次有點過慮了,當然若真是如此也完全能夠理解,因為在各種原因下,WHO也許不得不在對新冠病毒性質和疫情發展的預判上比任何其他時期都更加注意政治正確、四平八穩了。其他的,就一起繼續拭目以待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