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種強有效的新冠抗體:濃度低於10微克/ml,5天就能完全中和...

2020-12-22 前瞻網

Affinity發現一種強有效的新冠抗體:濃度低於10微克/ml,5天就能完全中和感染

 Evelyn Zhang • 2020-07-05 16:37:00 來源:前瞻網 E487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在不久的將來,安全性和特異性強且能大規模用於臨床的中和抗體及藥物,將有望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成為對付狡猾病毒的「剋星」。

昨日,總部位於墨爾本的生物技術公司Affinity Biosciences宣布發現了一種對COVID-19具有治療潛力的強效抗體。

Affinity Biosciences是一家專注於癌症治療抗體發現的私人控股公司。該公司對其含有1000億種人類抗體的抗體庫進行了篩選,以確定能夠阻止新冠病毒蛋白峰值與受體結合的抗體。通過彼得多爾蒂感染和免疫研究所的測試顯示,其抗體濃度低於每毫升10微克,可以中和病毒的傳染性。

今年3月,Affinity開始篩選其1000億種人類抗體的專有抗體庫,以發現那些可能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

在發現了一些可以阻止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類受體結合的候選抗體後,Affinity在4月份與彼得·多爾蒂感染和免疫研究所(The Peter Doherty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合作,在實驗室使用該病毒進行測試。

該研究所的測試顯示,其抗體可以強有力地中和病毒的傳染性。據Doherty研究所證實,在為期5天的病毒中和試驗中,Affinity的抗體可以完全中和掉新冠病毒的感染,且抗體濃度僅≤10微克/毫升。

(示意圖)

這些抗體對SARS-CoV-2刺突蛋白有很高的親和力,約為20皮摩爾(picomolar),由異常緩慢的慢速反應驅動,這一過程給了抗體與靶蛋白結合充分的時間。

Affinity執行長Peter Smith博士說:「我們的抗體能夠黏附在病毒的刺突蛋白上面與之結合,並阻斷其活性。」「這些抗體可以防止病毒在被暴露的健康人體內落地紮根,從而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也可以通過阻止病毒感染新細胞和複製的能力,阻止病毒在感染者體內的發展。」

Affinity將尋求一個快速的過程,使他們的抗體能夠快速生產,並達到臨床研究的良好生產規範(GMP)的標準。該公司將與監管機構(TGA、FDA和EMA)確認加快臨床開發的途徑,並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和製藥公司討論加速開發和商業分銷。

具體而言,Affinity將會採取以下措施開發新冠肺炎療法:

- 加快進程,快速生產符合藥品臨床研究生產管理規範(GMP)的抗體。

- 與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G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等監管機構,一起確定加速臨床開發路徑。

- 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和製藥公司探討加速開發和商業銷售。新冠肺炎治療加速器(COVID-19 Therapeutics Accelerator)資助的La Jolla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正在進行一項對照研究,研究Affinity的抗體。今年3月,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維康信託基金(Wellcome Trust)、萬事達卡(Mastercard)和一眾慈善家聯合發起了新冠肺炎治療加速器 (covic.lji.org)。

Affinity也是由Walter and Eliza Hall研究所領導的抗SARS-CoV-2生物製劑開發聯盟的成員,該聯盟最近獲得了維多利亞政府和未來醫學研究基金(MRFF)的資助。

另外,不少研究人員都希望研發的抗體最終能用於預防性治療,即向尚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注射這些新冠抗體,以保護他們免受新冠病毒感染,Affinity也希望在目前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突破。雖然生產抗體有技術門檻、工藝流程複雜,做出來的產品也一般用量比較大,但Affinity顯然已經在這些方面實現了一定的突破。選取出能夠高效率、穩定表達中和抗體的宿主細胞構建穩定表達細胞株,將這種細胞株在發酵罐中培養,之後進行抗體提取、純化,將尤為關鍵。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biotechdispatch.com.au/news/covid-19-positive-news-on-affinity-biosciences-antibodies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affinity-discovers-potent-sars-cov-2-antibodies/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解藥|多個中國團隊發現抗新冠中和抗體 或嘗試雞尾酒療法
    通過評估,研究者發現,4個抗體中,B38和H4的中和活性更強,半抑制濃度(IC50)分別為0.177μg/ml和0.896μg/ml,並且可以與宿主細胞受體ACE2完全競爭,阻止其與病毒細胞中RBD的結合。論文進一步分析稱,這兩種抗體可識別受體結合域上不同的抗原表位,或是未來臨床應用中能夠避免免疫逃逸的理想單克隆抗體對,兩個中和抗體聯合的「雞尾酒療法」可能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
  • 《科學》雜誌:高福等學者發現2種阻斷新冠與受體結合的抗體
    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團隊發現:從一名新冠康復患者中分離出的兩種單克隆抗體B38和H4抗體,可以阻止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之間的結合。隨後在小鼠模型中的治療研究證實,這兩種抗體可降低小鼠感染後肺部的病毒載量。
  • 瑞典發現有效中和新冠病毒納米抗體 有望用於開發抗病毒藥物
    瑞典發現有效中和新冠病毒納米抗體 有望用於開發抗病毒藥物 2020-09-08 06:47:20  有望用於開發抗病毒藥物  科技日報北京9月7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從羊駝身上鑑定出一種小型中和抗體Ty1,這種納米抗體能阻止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
  • 我國科學家開發重組ACE2-Ig抗體,或可中和新...
    在尚無特定的抗病毒治療或疫苗可用的情況下,新冠疫情仍然牽動著大眾的心。一般而言,冠狀病毒(包括SARS和SARS-CoV-2)的棘突蛋白(S)與細胞受體結合,介導其靶細胞的感染。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是新冠病毒的有效受體——這種肽酶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5中也起著關鍵作用。
  • 絕大多數新冠感染者都會產生具有真正保護作用的中和抗體?
    其中通過核酸檢測確診感染的幾乎全部呈現出抗體,而疑似新冠感染者則大多數沒有抗體。這一點說明了兩件事情:抗體是能夠鑑定出來的。很多以為自己可能已經感染了新冠的人其實並沒有真的被感染。在通過核酸檢測確定感染的人群中,發現對他們進行的初次抗體檢測中並非所有人都產生了抗體,但同時卻也有很多人呈現出了高水平抗體滴度(A)。
  • 川普3天「閃電」出院炒熱中和抗體 國內兩大製藥巨頭拼速度搶上市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中和抗體藥物面臨短期存在的「藍海市場」,在疫情結束和預防性疫苗上市並大量供應之前,只有搶先上市才能獲得競爭優勢。中信證券預計再生元或禮來有望成為全球率先跑到中和抗體研發賽道終點的公司,最早可能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君實生物有望成為國內首個成功研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公司。
  • 北大攜手多家單位研製新冠強效藥 中和抗體成藥有望
    5月18日,《細胞》在線發表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謝曉亮課題組與合作團隊的文章,公布了其新型冠狀病毒強效藥研究的最新重要進展。謝曉亮團隊領銜多家合作單位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
  • 我國首個新冠疫苗抗體陽轉率99.52% 保護效力79.34%
    這次上市的,是來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根據公布的 Ⅲ 期臨床試驗期中數據,免疫程序兩針接種後,這個疫苗的保護效力為 79.34%,中和抗體陽轉率為 99.52%。但兩個數據是什麼意思?如果接種後無效,還有補種同款疫苗的必要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病理學和檢驗醫學研究副教授張洪濤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作出解答。   保護效力為79.34%是什麼意思?
  • 中國團隊在《科學》雜誌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迄今為止,還沒有有效的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或可用的疫苗,因此迫切需要快速開發有效的新冠疫苗。研究者從11名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住院患者(包括5名重症監護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分離出多個新冠病毒毒株,其中5株來自中國,3株來自義大利,1例來自瑞士,1例來自英國,1例來自西班牙。
  • 中國科學家發現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
    ,在抗新冠抗體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一系列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可靶向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上的五類不同表位,對開發新冠病毒新型藥物和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他們的研究證實,這類針對各種不同種類靶點的全人源納米抗體均具有皮摩爾(量的國際單位)到納摩爾級的高親和力,且兼具成本低、生產快、易於純化等特點。值得一提的是,該類全人源納米抗體由於體積小且理化性質優異,可開發為霧化吸入製劑,適合將大量抗體迅速輸送到肺泡等病灶部位,理論上尤其適用於新冠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全人源納米抗體具有更小的體積,更強的病毒中和能力。
  • bioRxiv:首批人類COVID-19免疫學研究揭示了普遍性的有效抗體
    從4月1日開始,研究人員一直在收集COVID-19康復患者的血液樣本,他們所研究的大部分樣本都表現出了較差或中等的中和活性,這就表明抗體反應較弱,然而,進一步觀察結果表明,每個人體內的免疫系統能夠產生有效的抗體,只是數量不夠而異,即使在個體的血清中並不存在大量的中和性抗體,但研究人員也發現了一些能夠製造抗體的罕見免疫細胞。研究者Michel C.
  • 美又一新冠疫苗臨床數據公布:諾瓦瓦克斯在研疫苗可激發抗體反應
    實習記者 | 金亭藩編輯 | 馬蕾當地時間8月4日,美國諾瓦瓦克斯公司(Novavax)公布了其在研新冠疫苗的I期臨床試驗數據。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可以在人體內激發穩定的抗體反應,且高於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的抗體水平。此外,該疫苗還表現出了較好的耐受性。
  • 關於新冠病毒,北大團隊新發現
    在前期篩選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抗體BD-368-2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現BD-368-2與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的相互作用機制,並成功解析了二者形成複合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另外,該抗體與其他抗體形成的抗體「組合」還可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體。
  • 「四院院士」謝曉亮:如何快速找到新冠「殺器」
    按理每天只應該工作5個小時,但他們經常超時工作,還被隔離了整整兩個月。在進一步解釋之前,我需要先給大家一些背景知識。談到測序,大家知道這次疫情爆發後,中國科學家在一個月內就測出新冠病毒的完整序列,並在第一時間向全球公布,為新冠肺炎的檢測和研究奠定了基礎。相比之下03年SARS爆發時,最早的序列用了5個月的時間才測出來,是由加拿大的團隊最先公布的。
  • 抗體沒了,記憶細胞還在!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
    但興奮之餘也引發了不少擔憂,因為之前有一些研究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推移以較快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很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那這是否意味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也會很快消失?
  • 新冠疫苗對恆河猴模型安全有效
    5月6日,國際期刊《科學》發表了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論文《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論文稱,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
  • 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 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
    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來源:新華社作者:彭茜責任編輯:喬楠楠2020-05-19 09:11,他們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
  • 秦川/謝曉亮等人發現一種作用機制完全不同的新冠中和抗體
    此外,BD-368-2的表位完全避免了VH3-53 / VH3-66復發性NAb的共同結合位點。將BD-368-2與有效的復發性NAb配對可在pM水平中和SARS-CoV-2假病毒,並挽救突變誘導的中和逃逸。在一起,該研究結果合理化了一種新的RBD表位,該表位具有很高的中和效力,並證明了BD-368-2在治療COVID-19中的治療潛力。
  • 姜世勃:應砍掉重複新冠研究,勿重演「非典一走一鬨而散」
    發現注射戊二醛滅活的RSV疫苗在攻毒動物或感染人之後產生了Th2偏向的免疫學病理損傷,主要是產生一些Th2偏向的淋巴因子和炎症因子,肺部出現過量的噬酸性粒細胞浸潤,中和抗體水平低,而非中和抗體水平高,不能有效地激活特異性的細胞毒性T細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