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這部奧斯卡大熱門電影,讓我患上了恐婚症

2020-10-18 魔鬼影娛

文/滄瀾觀海


在這個冬天,內地、韓國和大洋彼岸的美國,出現了三部電影,讓很多內地觀眾齊呼:看完這三部電影,絕對不想再結婚。所以不少觀眾將《被光抓走的人》、《82年的金智英》和《婚姻故事》稱之為「婚姻勸退三部曲」。

不過,前兩部電影好歹給出了婚姻問題的診斷,並對症下藥,關鍵是,結局都還不錯,夫妻兩人最終走在一起。

美國的《婚姻故事》絕對實打實地「勸退結婚」,可以劇透的是,男女主角全程就是在鬧離婚,絲毫沒有挽回的餘地。但在這三部曲中,我最喜歡的卻是這部。一方面,它展現了婚姻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摩擦甚至爆發,另一方面,影片用綿密的對話信息,讓觀眾發現這種矛盾的根源。

影片一開始,是丈夫查理的獨白,一段在他眼中妻子妮可的模樣。伴隨獨白的,是妮可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這段聲畫蒙太奇過後,調轉過來,換成了妮可眼中的查理。正當我們以為影片打算講述一段甜蜜的婚姻故事時,妮可的獨白一結束,兩人竟然在離婚協商的現場。


他們剛才讀的那些對方在自己心中美好的一面,其實是調解員讓他們暗自寫下,為得是在離婚前保留美好,不用在之後面紅耳赤的離婚爭執中失了顏面。遺憾的是,妻子妮可並不願相互傾訴,她不想再面對丈夫以及他們的婚姻。

這樣急轉直下的影片開頭,如同查理和妮可的離婚過程一樣,本希望以體面的方式開場,但最終都顏面盡失,甚至爆發爭吵。保留顏面,是因為他們不想丟了身份。查理作為紐約戲劇界的新星,而妮可同樣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舞臺演員,他們都希望這件事可以在不傷和氣的情況下,得到妥善處理。遺憾的是,他們根本躲不過在此過程中的突發情況。

從雙方的交談中,我們知道,在妮可遇到查理之前,她已經和一個叫本的男人訂婚,但是查理的出現,讓她改變了婚姻計劃。當妮可和查理結婚後,雖然他們搬去了紐約,不過,妮可和查理商量過,他們應該去洛杉磯——

妮可的娘家住上一年,可此事因為查理在紐約如火如荼的戲劇事業,被徹底遺忘。在查理和妮可打算離婚,商量好不請律師時,結果妮可卻在洛杉磯提交給查理離婚律師信,以至於兩人不得不在洛杉磯斥訴公堂,不但令雙方付出高昂的律師費,還大吵一架,連「我每一天都希望你去死」這種惡毒詛咒都脫口而出。

其實,查理和妮可的這段短暫的「離婚故事」,其實就是一對多年老夫妻婚姻故事的縮影。一開始,大家都希望體面幸福地過完這輩子,但是夫妻二人之間的嫌隙總會越來越大,以至於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等到不可收拾時,爆發一場離婚分家產的鬧劇。然而現實中,因為需要搭夥過日子,他們不得不再次和好,稍微有些挫折的是,誰先低下顏面而已。


至於這種矛盾的根源,在本片中說的很清楚,是妮可越來越感到,她成為丈夫查理的附屬品,不但沒有自我想法,同樣沒有實現個人價值。老實來說,這種婚姻困境可比另一部「三部曲」之一的《82年的金智英》要好得多。

在後者中,金智英之所以在婚姻中倍感煎熬,原因在於她不但實現不了個人的成就,就算是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被束縛。她可沒有查理這樣會做飯,會收拾家務,甚至親自帶娃的丈夫,她的丈夫鄭大賢,是個「結婚前」靠母親,「結婚後」靠妻子的大男人性格。某種程度上來說,金智英連人身自由都沒有解決。

而妮可所面臨的女權問題要高級的多。當女性獲得人身自由之後,接下來便要面臨另外一個問題:個人價值和話語權。

雖然在查理和妮可的家庭中,不存在妮可靠著查理養活的問題,但是難以逃避的是,在妮可從婚前仰慕查理,婚後為查理付出的過程中,她顯然開始感到不公。因為作為戲劇導演的查理在不斷實現個人價值,但是作為戲劇演員的妮可,並不認為她的演技水平被眾人認可。如其所說,隨著查理那些戲劇越來越受觀眾歡迎,人們只會關心查理的導演作品,而對於舞臺上經常出演其戲劇的妻子,並不會予以重視。


這便是妮可的痛苦,就像查理在與其吵架時所說的,她覺得自己必須有發言權,然而現在她沒有。不過查理錯誤估計的是,妮可並非不願意獨自發言,至少在他們離婚之後,妮可憑藉實力拿到了艾美獎的導演提名。

我們很難說是婚姻束縛了妮可,讓她不能實現個人價值,因為或許正是因為和查理的婚姻,才讓她擁有戲劇表演以及劇集導演的相關能力。當然,這種猜測在女權主義者看來,又是一種男權意識的夫子自道。


可難以否認的是,即使妮可不存在這種「個人價值」實現的問題,他們照樣會因為其他問題產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因為他們都不願意為對方的「前途」讓路。查理在紐約的戲劇正方興未艾,他不會輕易轉戰以影視為主的洛杉磯;而對於妮可來說,她可以為了查理的夢想,以及兼顧演技上的磨練,在紐約蟄伏多年,可一旦面臨洛杉磯的邀請,家庭的牽絆絕對會讓步於事業的誘惑。

某種程度上來說,越有獨立思想的一對男女,越是難以用傳統婚姻觀念鎖上一輩子。相似的情況在英格瑪·伯格曼1973年的傑作《婚姻生活》中有著更加鞭辟入裡的表述。

《婚姻生活》的最後,查理最終還是看到了妮可當初在離婚調解現場寫的暖心描述。此時,妮可不但事業有成,而且找到了新的男友,一切再也回不去了,可對於一對有過愛但是已經離婚的男女來說,幸好,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相關焦點

  • 恐婚症獨家說明 | 4大表現證明你中招了
    #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作為一個還沒有結婚的90後慶幸自己沒機會離婚也為自己感到悲傷在相親戰場上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小編,真的是已經絕望了!不過總結多次經驗下來,終於為自己得出正確病症說明——恐婚症。
  • 恐婚症 | 為什麼他遲遲不願意和你結婚?
    正因為此,他覺得自己患上了「恐婚症」。男人為什麼會有「恐婚症」?原因大致如下: 1.害怕失去自由  他們明白談戀愛的感覺很好很輕鬆,是花前月下你儂我儂,但婚姻意味著柴米油鹽生活瑣屑。所謂「恐婚」,實際「恐」的是怕被老婆孩子套牢,怕婚姻毀了現在的快樂,怕自己的婚姻終將也會成為「愛情的墳墓」。 2.放大了生活的壓力
  • 《還沒愛夠》中韓庚飾演的陳炯深陷恐婚症?其實不只是他自己的錯
    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正在熱播的《還沒愛夠》,開播兩周內熱度持續高漲,不僅收視率一路攀升,恐婚症話題更是引發觀眾熱議。臨近春節,想必各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大招已經在路上了!劇中恐婚症的代表陳炯,簡直是當代年輕人面對婚姻的最真實寫照了。不過,陳炯的恐婚症真的只是自己的心理障礙嗎?
  • 當代年輕人婚姻觀,為何從恐婚現象演變為恐婚症?
    年輕人逃避婚姻已不再是單獨的個人問題,而是成為了一種恐婚現象。有心理學家指出,一些特別不肯面對婚姻、懼怕婚姻的人,甚至有患上此類社會性心理疾病的可能,一般稱之為「恐婚症」。婚姻本是一件花好月圓的美滿喜事,為何會演變成年輕人逃避的問題呢?
  • 我的「恐婚症」,被治癒了
    而《幸福三重奏2》卻展現了婚姻的「不一樣」,將其中的甜蜜和溫情剖開給大家看,讓人分分鐘被狗糧灑了一臉,「恐婚症」都被治癒了。在最新一期節目中,陳意涵&許富翔,郎朗&吉娜,張國立&鄧婕,三對明星夫妻真實自然、煙火氣十足的生活點滴,又一次擊中了我這顆老阿姨的心,整個人都被暖化了。
  • 《還沒愛夠》陳炯承認自己有恐婚症,小雨的反應說明她想分手了
    王迎導演的都市情感劇《還沒愛夠》目前正在浙江和江蘇兩大衛視熱播,憑著韓庚、王曉晨、馮雷、葉祖新等演員的傾情演出,恐婚、逃婚、前任複合等富有共鳴的現實話題,以及笑中帶淚、淚中帶虐的敘事手法,一經播出就贏得了觀眾的喜愛,收視率節節高升,穩居黃金檔排名頭部。
  • 婚姻是愛情的升華,4個方法克服恐婚症,輕鬆擁有一段幸福婚姻
    婚姻的壓力主要來自結婚需要準備的房子、車子、彩禮等。婚姻不是兒戲,每個人對待婚姻都很慎重。越慎重,就越恐婚。2、小英跟男朋友從大學開始戀愛到畢業工作,已有4年的時間了。今年,男朋友多次提出要帶小英見父母,但小英都以想要多工作幾年為由,委婉拒絕了。小英也知,結婚的事情遲早要面對。但是她就是特別的害怕結婚,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便找到了我。
  • 《還沒愛夠》突破傳統都市情感劇模式,聚焦恐婚症人群的心理頑疾
    諸如在職場上,他寥寥幾句就把企業和員工的矛盾降到最低,解決好解聘問題。在生活中,他總能以事業為由巧妙逃脫現女友的逼婚。可到了姜小汐這關,才算得上一物降一物。韓庚細膩地表達出生活獨立、事業要強的男性身上的「精英」氣質,以及恐婚青年和心理狀態和生活習慣。隨著「前任」的關係線推進,雖然一如既往不乏姜小汐陳炯之間搞笑、互懟的畫面,但他們當年分手後的故事和各自真實的內心也越來越多的表露出來。
  • 男子患恐婚症三次逃婚 女友稱分手也不原諒(圖)
    記者 劉嵩 攝  人有100條理由期待婚姻,又有101個理由逃避婚姻。10月13日,Q友「秋風瑟瑟」在本報企業QQ上「求救」,已經有過兩次「逃婚」經歷的他,兩個月前發出了喜帖、訂下了30桌婚宴,準備在國慶節期間舉行婚禮,儘管他再三「鼓勵」自己勇敢地走進婚姻殿堂,可還是在相約領取結婚證當天第三次「逃婚」,婚禮也被迫取消,被他「遊戲」了三次的女友發誓要離他而去。
  • 電影《斐濟愛情》療愈恐婚 姚星彤解決情感雜症
    電影《斐濟愛情》療愈恐婚 姚星彤解決情感雜症 該片圍繞「恐婚」與「逼婚」兩大時下熱點問題,著力描述幾位年輕人的婚戀問題來引導都市青年男女掃除「恐婚」障礙。女主角姚星彤則搖身一變,在片中扮演起了療愈恐婚的「反恐專家」,為觀眾傳遞正能量婚戀觀。
  • 國內首部「恐婚」題材劇《還沒愛夠》圓滿收官 創近年雙臺拼播收視...
    這部由韓庚、王曉晨領銜主演的「恐婚」劇作播出至今,《還沒愛夠》的網絡播放量破4.2億,雙臺實時收視率超3.6,某視頻平臺上相關內容的播放量也超過了3.1億,作為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的開年大劇,該劇創造了近年來雙臺拼播的收視為歷史新高的好成績。 這部現代都市劇能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劇市場中殺出重圍,並非偶然。
  • 奧斯卡最佳影片頭號熱門,竟然是這部電影!
    金球獎的餘溫還沒退,明天晚上就要見分曉的奧斯卡入圍名單又成了新的焦點。不過,反正它還沒有正式公布,不如先來了解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最大熱門。說來神奇,這部就是在前天的金球party上三項提名卻顆粒無收的《聚焦》。
  • 你恐婚嗎?
    你恐婚嗎?「恐婚」二字,屢屢出現在熱門新聞裡,日常恐婚也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口頭禪。
  • 《婚姻故事》成為哥譚獎最大贏家 已提前預定奧斯卡提名?
    《婚姻故事》成為哥譚獎最大贏家 2019年「哥譚獨立電影獎」在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一晚上揭曉了獲獎結果,《婚姻故事》拿下了頂級大獎——最佳影片獎,同時還獲得了最佳劇本獎、最佳觀眾獎,亞當·德賴弗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
  • 怕被騙而產生了恐婚症,中民婚姻網婚戀時幫你解惑!
    恐婚是這個時代經常被人議論的一個詞,有不少的年輕人因害怕受到感情欺騙或者為欺騙錢財,而產生了各種恐懼結婚的心理,也有不少人害怕在婚後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而引發了婚前焦慮,這些都是恐懼結婚的表現……「我對另一方沒有安全感,總是擔心另一方會在我懷孕的時候拋棄我
  • 揭秘:十二星座恐婚指數排行榜!單身算什麼,我女朋友恐婚
    文 | 上上籤朱德庸曾說過:戀愛時兩個人的散打,結婚是兩家人群毆。而婚姻又是每個人都必經之路,當然排除一些不婚主義者和恐婚者,害怕結婚,所以遲遲沒有結婚的想法。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1、白羊座:89%。
  • 《還沒愛夠》「恐婚症」設定讓人又愛又恨
    獲得這樣的好成績,與《還沒愛夠》另闢蹊徑直面恐婚題材不無關係。有不少網友認為,收看《還沒愛夠》不僅會勾起不少和「前任」有關的回憶,更是被迫直面了內心——說是「恐婚」,但究竟「恐」的是什麼?說起前任,可能每個人都有一段或刻骨銘心,或青澀美好的回憶,但比起《還沒愛夠》裡王曉晨飾演的姜小汐,不少人坦言「那真是弱爆了」!
  • 你「恐婚」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恐婚?
    你恐婚嗎?「恐婚」二字,屢屢出現在熱門新聞裡,日常恐婚也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口頭禪。今日新浪微博上關於此話題的討論竟有1.4萬條,閱讀量高達1.4億,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自己或主動或被動地進入了「恐婚大軍」。
  • 《還沒愛夠》聚焦恐婚症人群,國產情感類電視劇題材又現新分支
    這部聚焦「恐婚」現實話題的都市劇,由文鵬森奧文化、世紀華納、快樂陽光、喜天影業、和樂悠悠、思美傳媒製作出品,以當代年輕人的感情與事業發展為主線,另闢蹊徑找到了當下年輕人身上越來越凸顯,但鮮少被電視劇作品聚焦的社會話題。
  • 當「恐婚」男韓庚遇到「逃婚」女王曉晨,《還沒愛夠》探討恐婚問題...
    當「恐婚」男韓庚遇到「逃婚」女王曉晨,《還沒愛夠》探討恐婚問題引共鳴! 由王迎執導,韓庚、王曉晨主演的都市情感劇《還沒愛夠》正在各大衛視熱播中,該劇講述了「恐婚」男青年陳炯與「逃婚」女青年姜小汐相互理解,相互鼓勵最終成功克服了恐婚症而邁入婚姻殿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