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武將兵器繁多,為什麼很少有人用劍?

2020-12-25 自說文史

網上看到一個問題:水滸武將兵器樣式有很多,比如槍、矛、刀、鞭、鐧、叉、斧頭、禪杖、方天畫戟,可是為什麼幾乎沒有人用劍做兵器呢?這種回答不客觀,因為水滸好漢不僅有人用劍做兵器,而且還不止一人用劍。

比如入雲龍公孫勝,他的兵器就是松紋古定劍,儘管不用來殺敵,但他做法的時候常常用。這和公孫勝的定位有關,畢竟他屬於法師,很少出手,更不用親自參戰。還有鎮三山黃信,他擅長喪門劍,贊詩就說「平生慣使喪門劍」。喪門神鮑旭也用劍做兵器,不過他用的是闊劍。

對了,混世魔王樊瑞做法的時候,也會用寶劍。還有宋江,他偶爾也會用劍。吳用布置九宮八卦陣時,宋江就是手執寶劍坐鎮中軍,指揮三軍。

這個正是梁山泊主,濟州鄆城縣人氏,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全身結束,自仗錕吾寶劍,坐騎金鞍白馬,立於陣前監戰,掌握中軍。

宋江用過的兵器挺多,他之前還用過樸刀、骨朵,錕吾寶劍算是他的第三兵器。而且公孫勝不僅用松紋古定劍,還用雌雄雙劍,都在後背上,書中幾次提到過。

稍作統計就會發現,僅僅在梁山108將中,用劍的好漢不算最少,至少比用銅鏈、斧頭、畫戟、鐵鍬、鐵錘的好漢多。如果擴大到整本水滸中,用劍的人更多,至少還有用七星寶劍的耶律得信,用鑌鐵劍的孫安,用玄元混天劍的包道乙等人。

所以,結論很明顯:梁山武將有人用劍,水滸中其他勢力也有人用劍,用劍的武將不是少數,僅僅比用刀、槍、弓箭的少些罷了,而且比用棍棒或者鞭鐧的武將還多。

所以,這個問題繼續深究的話,就會變成:為什麼水滸好漢用刀槍弓箭的很多,而用劍的人很少?

一方面,這和劍的地位有關

眾所周知,在宋代之前,劍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將軍也罷,文官也罷,甚至普通人,都可以佩劍。文武大臣在上朝前,得卸下劍,當然,一些權臣則可以劍履上殿(佩劍、穿鞋上朝),這算是一種殊榮,或者說特權。

為何會這樣?因為那時候劍是上陣殺敵的重要兵器。從春秋時代開始,劍就是重要的兵器之一。

這時期,劍普遍很短,典型代表是越王勾踐劍,也就五十五釐米。後期劍開始加長,而且製作精良,形式典美,在實戰中大量使用。比如秦代時的劍就很長,荊軻刺秦王時,嬴政背著的劍應該就是長劍,否則不會拔了三次才拔出來。

根據出土文物,秦代的劍最長可以長達一米一,足有越王勾踐劍兩倍長。

然而,隨著馬鐙的發明和廣泛使用,騎兵時代的到來,劍的地位開始下降了,更適合劈砍的刀開始走向戰場,並成為重要兵器。這一點,從漢代就開始了,所以漢代的環首刀、唐代的橫刀、陌刀等開始受寵。

到唐宋時期,配劍基本上成了禮儀。從宋代以後,直到明清時期,武將都開始配刀了,這從當時的壁畫、繪畫等資料都能直觀看到。

另一方面,火器出現並大規模使用

三國時期出現火箭,宋代出現火炮,元代出現火銃,明代火器更是發達。從單發火箭到多發火箭,從單級火箭到多級火箭,從手雷到地雷、水雷,從單發火槍到連發火槍……明代火器之盛,很多人想像不到。

火器時代,冷兵器自然受到影響,所以戰場幾乎不用劍。唐宋時期的軍隊,士兵幾乎都要配備槍、弓箭、棍棒、長刀闊斧,但卻不會配備劍。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寫水滸自然受到時代的影響。無論是宋元明,劍的地位都不如刀槍,甚至不如火炮。我們看水滸也會發現,水滸多次提到火槍、火箭、火炮,劍很少提及。

提到的幾位用劍武將,還有四五人是法師。真正用劍做兵器殺敵的,也就黃信、鮑旭寥寥數人而已。

綜合而言就一句話,水滸中很少有人用劍,是因為宋代以後劍地位下降,這和時代有關,是被戰爭淘汰的。

相關焦點

  • 孫悟空為啥為什麼用金箍棒?而不是用劍之類的武器
    說明原狀態是很實用的,而且放大的時候也是情況需要才會用。主人公孫悟空基本在影視劇中都是常規狀態下使用金箍棒的。 為什麼孫悟空不用劍? 我們也知道,孫悟空每到一個新的地方,要是遇見說明問題就會不爽夫人叫出山神土地詢問, 孫悟空動不動說「把你孤拐伸出來,待老孫打兩棍子解悶!」
  • 三國殺:兵器五六把,四害三兩個,試問誰能克?當屬四害劍!
    小編近日玩耍三國殺移動版這個遊戲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輸,每一次都是小編最先受到傷害被攻擊。(難道對面的在隔著網線偷看小編,嫉妒小編的帥氣嗎?)很多次都是小編最先退出遊戲,可能真的是小編帥氣的遭人嫉妒!不開玩笑了,言歸正傳!
  • 為什麼水滸不是一個好的遊戲IP?|遊戲葡萄
    而且不同的武將有不同受眾群體,比如有人喜歡宋江,有人喜歡李逵。情懷。其實對於任何一個有一定年限的IP來說,都是有情懷的。水滸的情懷,可以對應到85後到90後的一代人。或許這部分人都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小浣熊乾脆麵,裡面總會附帶一張水滸武將卡,有多少人為了集齊那108張水滸英雄卡而朝思夜想?
  • 古代兩軍近距離廝殺時,刀與劍,哪個兵器的威力更大?
    刀與劍,孰優孰劣的相爭,由來已久。有人說刀一般都是單面側刃(也有雙刃兵器被稱作刀,但畢竟佔少數),劈、砍、削、切,勢大力沉,威力無窮,更具優勢,更有殺傷力。也有人說是劍更具優勢,因為劍是尖鋒兩刃,可刺可削,靈活多變,劍走輕靈,讓對手難以防範。
  • 三國武將兵器大排名,張飛的墊底,第一可以瞬間取千萬人首級
    三國中很多武將的兵器都十分有特色,像他們本人一樣讓我們過目不忘。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三國中那些大將的兵器,其中的前五名都是誰的寶物。丈八蛇矛是張飛的兵器,也正是因為張飛而聞名於後世。丈八蛇矛又稱"丈八點鋼矛",是長槍的一種變形。杆長一丈,尖張八寸,前端開雙刃,形狀酷似遊蛇,因此命名。
  • 劍可以截削刺,為什麼與鬼子肉搏戰時,中國軍人用刀而舍劍?
    在中國武術史上,林林總總的兵器數量繁多,歸納起來就是「刀槍劍戟,斧鎖鉤叉,錘矛鞭鋼,鎖鐮架棒,拐子流星」十八類兵器。 在古代的現實生活中,劍不是尋常物品。先秦時期法律規定,只有士以上的階層才有資格佩劍。司馬遷《史記》記載秦王贏政登基只用六個字來描述:「乙酉,王冠,帶劍。」
  • 劉備為何用「雙股劍」為兵器?
    演義中,無論主公還是猛將,都需要一把趁手的兵器。關羽的青龍刀、張飛的丈八矛、呂布的方天戟、曹操的青釭劍、倚天劍以及典韋雙鐵戟,這些都是有名的兵器。像趙雲、黃忠、馬超、許褚等人,即便兵器無名,後世遊戲中也會給他們設定特殊的兵器。在這些人中,劉備的兵器是「雙股劍」。先說雙股劍之名用劍不奇怪,在商周時,中國就已經出現劍。
  • 歷史上三國時期真正的兵器,還原偃月刀鳳凰槍的真實面貌,長這樣
    其實三國時期兵器有很多種,像我們上面說的武將手裡的長槍大刀其實都屬于格鬥兵器的範疇,而作為格鬥兵器其實主要是矛,這也是中國古代軍隊裡使用範圍最廣的一種兵器,在使用的時候主要以刺和挑為主要手段,他是三國時期主要的作戰兵器,缺點是矛的開刃部位太長不夠靈活,所以後來逐漸的沒落。
  • 九件世界神話傳說中的兵器,很少人知道它們的全部來歷
    當然,每個神話中的英雄都有著自己特有的神通,這裡就包括了他們所使用的兵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9件世界神話傳說中兵器,很少人全部知道,不信你看看?1、軒轅神劍源於中國神話軒轅神劍,乃帝王之劍、世道之劍、守護之劍,象徵著正義、神道、王道。它的第一任主人就是華夏民族的先祖軒轅黃帝。
  • 《全民水滸》2.5版本公告
    哥哥們現在想談心交流,隨你一吐為快;行俠仗義路見不平,也能一吼驚天!也別忘了在過年給兄弟們送上溫暖的祝福哦~內容提要:1. 第二期首位橙將史文恭發布2. 天罡爭霸,捨我其誰3. 水滸好漢,霸氣覺醒4.
  • 三國十大兵器排行榜:張飛的丈八蛇矛第五,第一最重!
    我們常說好馬配好鞍,三國時期名將輩出,凡是比較有名氣的武將必定有一把好兵器。
  • 《三國演義》十大兵器排行:她竟然是第二!
    對英雄武將來說,兵器就是生命。武俠小說裡常言「刀在人在,劍失人亡」。
  • Q&A 道士為什麼喜歡背一把劍,而不是背一把刀?
    而且,為什麼喜歡用劍而不喜歡用刀呢?先聊第一個問題,出家人為啥背兇器?並不是出家人都背兇器,說好聽點,是兵器。比如和尚,就很少背劍。雖然少林七十二絕技裡有一部《達摩劍譜》,但也沒聽說什麼人練。和尚使的,要麼是禪杖,要麼是戒刀,要麼就是棍子。
  • 三國10大絕命兵器,青龍偃月刀只能排第四?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炊,對於一個武功蓋世的英雄來說,好的兵器是至關重要的。縱觀三國演義,凡是能破陣殺敵、取得豐偉功績的英雄,除了靠著自己過人的膽識之外,都有一把獨一無二的絕命兵器。下面就來說一說三國英雄們的絕命兵器。上榜理由:寶刀的價值關鍵不在殺敵,在於保命這把寶刀如果在一位武將手裡,用於戰場廝殺,必然是一把披荊斬棘的利刃。
  • 三國志11:陸戰各兵種最適合的4名武將,戟兵用他真的很肉
    關於三國志11,很多玩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陸上作戰,水上作戰也只有在打江東的時候用到才多,一般情況下都是以陸戰為主的,二陸戰的兵種有槍兵、戟兵、騎兵還有攻城兵器,劍兵姑且不算。對於不同的武將,使用不同兵種發揮出來的效果也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陸上作戰最強勢的4名武將吧。
  • 設計獨特的六大奇門武器,這樣的兵器你敢用嗎?
    馬牙刺:這件奇門兵器源自於少林,兵器大體上還是劍的形制,只是兩側多出了許多倒刺,也正是因為其兩側馬牙狀的倒刺
  • 走進水滸文化博物館,聊城陽穀學生們上演別樣的《好漢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國曉寧 通訊員 張嬌8月25日,聊城陽穀的學生們走進水滸文化博物館,了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文化,近距離地接觸了水滸好漢們當年使用過的類似兵器、宋朝年間的錢幣等,最後,學生們在水滸文化博物館合奏了《好漢歌》。
  • 每日兵器:沙僧和魯智深都用月牙鏟當武器,這兩樣東西到底有何不相同!
    先說說魯智深:按書中描寫,魯達的器械重六十二斤,經渾鐵(渾鐵就是純鐵的意思)打制後,靠手工用水磨好,再於表面塗漆以防鏽。而柄上只有一個月牙,尾部有鐏或無鐏的這種兵器,確實是實戰器,像峨嵋鏟就是這樣的,但這是官方軍隊用的。每個朝代對於有鋒刃的器械都是嚴令禁止的,為此百姓才選擇了可便於拆裝的撲刀,其實就是木棒,何況魯智深作為出家的僧人,怎麼能明目張胆地扛著利刃四處遊走?
  • 揭秘《龍門飛甲》兵器譜:奇技淫巧,讓人眼花繚亂
    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下《龍門飛甲》裡的各種奇技淫巧的兵器。此劍一出,就連正方第一大高手趙懷安也徒呼奈何,最後只能行險衝入龍捲風中,用風勢擾亂飛劍的攻勢,這才僥倖戰勝督主。三刃劍的劍身綴滿鏤空的花紋,頗能襯託錦衣玉食的西廠督主的氣派。趙懷安手中的兵器在故事前後經歷過重大變化。影片一開始,他憑手中一柄長劍便輕鬆誅殺了東廠第一高手萬喻樓,可謂威風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