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太白醉飲之處頗多,留下的詩作均傳頌一時。而詩中蘭陵究竟在何處,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
上述這首千古流傳的佳篇是李白的得意之作,在這首詩裡,他一反消極情緒,對遠離故鄉,旅羈異地發出了樂觀的吟唱,「蘭陵」的名氣,「鬱金」的香味,「琥珀」的光澤,加上「玉碗"來盛,集色、香、味、器齊全,使詩人興奮而陶醉,啟開了暢飲之念。由於李白詩文由後人結集,詩中「蘭陵」地名是何處也同其他詩中的一些人名、地名而同時成了後人難解的謎!
中國現代研究李白的學者詹鍈認為這首詩中的蘭陵是山東蘭陵。今人安旗在《李白縱橫探》中贊同了詹鍈的觀點,說李白遷居任城後,山東就成為他的第二故鄉,他熟悉這兒百姓的生活:「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拓空。魯家重織作,機杼鳴簾櫳……」
山東蘭陵,即今山東省蒼上縣西南蘭陵鎮,今有蘭陵酒廠,蘭陵酒也有些名氣。
《歷史文化》、《鎮江市報》以及前幾年收錄《客中作》詩的幾種本子,認為李白說的「蘭陵」不是山東蘭陵,而是江蘇省常州市西北的古蘭陵,其理由是:今常州市西北一帶自古有釀甜酒的習俗,追溯考證可到春秋時代,這兒家家戶戶生了女兒就要釀米酒封好儲於地下,待女兒出嫁時取出待客,其酒色似琥珀,甜如蜜,今獲國家銀質獎、金懷獎的『封缸酒」即為此酒,遠在六朝即為宮酒。
《鎮江市報》1984年3月兩次載文介紹李白在丹陽的行蹤,其中提到:李白曾謁覽齊梁兩朝皇陵石刻,追尋蕭家帝王足跡來到蕭道成故裡,蕭家後裔以美酒款待,李白酒後以「蘭陵美酒鬱金香」詩回贈,此行當在公元757年春。這一史事在收人《歷史文化》一書時,經作者重新考證亦認為有相當的史料真實性。《重修丹陽縣誌》亦有記載李白丹陽之行。
使人饒有興趣的是,有人考證山東蘭陵的酒,由來已久,山東瓷都生產青瓷碗,精美如玉;南蘭陵的盛酒器皿當然也能與玉媲美。因此,很難使人斷論《客中作》的「蘭陵』是何地。因此,華東師大編的《千家詩》收錄《客中作》時注釋說:「蘭陵——一縣名,治一說是今山東省蒼上縣西南蘭陵鎮,一說是今江蘇省常州市西北。」其他收錄此詩的版本書在注釋上大都採用這種折中說法。
總結:對於李白詩中的「蘭陵』'這個地名,到底還需要多久才能確鑿定斷,尚不得而知。